美得很科幻,总要和孩子去一次!

教育   育儿   2024-11-19 09:17   澳大利亚  


小舒说



在第一次跟博乐橙去了哈尔滨后,博乐橙已经成了我们家寒暑假带娃回国必跟的团,今年4月又去了贵州,12月计划去海南!孩子能真的学到东西,锻炼到能力,旅程安排也是真的让我们很放心。


和一般的旅游相反,博乐橙研学游,省爹妈而费娃,孩子的活动安排得既充满趣味,又是知识落地的实践。博乐橙的每条路线都设计用心,把当地的人文、地理、历史和具有地域特色的科学实践活动,另辟蹊径的景观结合适宜的运动,全都串联起来了,属于带娃“深度游”。


还有很多具有博乐橙特色的亲子活动,比如拆盲盒一般的组队活动,“交换父母”“我的国王”游戏,结营时才会揭秘。还比如趁孩子们去游玩学习时,爸妈们一起“聊聊孩子让你最欣赏的地方”,每次都有家长会说哭起来。再一起骑行,学冲浪、浆板、速降或者滑雪,仿佛和孩子重新认识彼此,再次蓄能,爱又澎湃起来。每一次旅程都是放下一切包袱,重新看到孩子,找回我们爱的初心的难忘旅行。


孩子在旅途中学到,玩到,和爸爸妈妈组成团队,也交到很多朋友,相约下次还一起去博乐橙啊!


这里往年我们分享过的一些路线,供大家参考:



感兴趣参加寒假研学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明天的推送,也可以先进群咨询博乐橙:


文:大白


带孩子旅行这么多次,参观了大量的博物馆、科技馆,历史人文古迹......但最能走进孩子内心,并且让所有人身心都彻底放松下来的,唯有“大自然”。


无论纵观历史,还是横看世界,似乎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没有一个国家,能让学习成为一件如此不堪重负的事。所以,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比起她能学到多少“知识”,我更希望她能有更多机会不被打扰地去看山川湖海,去听虫鸣鸟叫,真正去“看见”世界,“听到”自己。



只有自然不会教训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才能做一个“成功”的人,它只是静静地陪伴一切,允许一切,包容一切。自然,最能让旅行回归到“旅行的本质”,既建立起我们与世界的链接,以及最重要的,与“自我”的链接。


所以,今年我没有带孩子走“人文、科技”之旅,我选择了一个最没有存在感的省——青海。



青海,位于“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青藏高原之上,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起源地,被称为“三江之源”和“中华水塔”。


这里没有宏大的历史和人文,只有天水一体的青海湖:



有绵延不绝的草原花海:


有油画般的天空、青稞和油菜花田:


有誉为天空之镜的盐湖:


有青海湖独有的湟鱼洄游:


有比大熊猫还濒危的普氏原羚:


有“泛滥”的“草原大米”鼠兔......

△结合了老鼠的小巧和兔子的可爱,

简直萌炸了!


还有许多在此坚守付出一生,“不求回报”的环保人。


在6天5晚的行程里,我们在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看到了超多特色的高原动物,特别是“为人方正”的“方脸狐主任”让孩子们都尖叫起来(看得出小亮老师的科普真是太受欢迎了......)



去了普氏原羚和湟鱼的保护基地,用望远镜亲眼看到了羚羊的“爱心屁屁”:



亲手放生了小湟鱼:


在青海湖旁的花海里举办了一场高原运动会:


去了茶卡盐湖,欣赏天空之镜的诡异壮阔之美:


在高山草原上骑马,撸羊:


沿着油菜花和青海湖,一路骑行:


在湖边的沙丘滑沙:


在南加老师的保护基地种下了属于自己的旱柳树......


这趟行程本是想带孩子彻底放松,但没想到,她却在这趟旅途中提出了比以往更多的问题:


从为什么普氏原羚屁股是个“爱心”?为什么藏民要烧牛粪?盐湖的水到底是什么味道?到为什么草原上全是铁丝围栏,而这么大青海湖也竟然都用铁丝网围了起来?为什么导游说围起青海湖是为了环保,为什么藏民叔叔又说不是?再到为什么有人甘愿在这么苦的地方呆一辈子,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仅仅为了保护一种鱼和羊......



Day

01


开营 

2024.07.29


以往的开营仪式多是有趣的游戏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喜闻乐见的“破冰”小游戏


但这次的开营,博乐橙把重点放在了开营课堂上,不单讲了作为“三江之源”青海的地理、人文和其重要的生态价值。



更多讲了关于高原动植物、生态系统、环保的知识。没想到小朋友们对“高原生态课”的兴致也很高,毕竟有谁会不喜欢毛绒绒的高原动物呢?



因为去西宁动物园很容易,博乐橙就没有专门安排,但强烈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手册里的高原特有的动物这个动物园都有,特别是孩子们听了老师讲后,再去看,兴趣会更浓。



当然,和以往一样,博乐橙不会把知识“硬塞”给小朋友,而设计了很多超有趣的小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去对应某个知识点,而更多在鼓励孩子思考和想象。比如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是高原动物,你需要有哪些特异功能?”,孩子们的回答都非常有创意!



有的孩子说需要有一米长的鼻毛(温暖空气——应对高寒),有的说需要在身体里植入叶绿体(自我光合作用——应对食物匮乏),有的说身体里需要长6个肺(多吸氧——应对高原缺氧)......小朋友们天马行空地各抒己见,整个课堂从头到尾都热闹的不行......



除此以外,博乐橙还给大家在研学手册里留了很多小问题,让大家在之后的行程里去找答案,孩子们每天啥都可以忘带,但绝不会忘记带手册,毕竟完成答案可以积分,参加结营的拍卖。



day

02


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

+生态保护讲座

+普氏原羚+湟鱼回游

2024.07.30


今天完全是一趟“生态之旅”,一天之中,我们参观了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听了生态保护讲座,去了普氏原羚保护基地,还看了湟鱼回游,放生小湟鱼......


比起人文历史博物馆,孩子们看自然博物馆的兴致果然更高。



加上博乐橙的研学手册里给小朋友提了很多问题,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博物馆里找答案,才不会让逛展成为走马观花。


△ 边走边观看,边记录


了解完高原生物后,博乐橙邀请了青海环保机构,为我们独家开展了《野生动物保护》的专题讲座,分享了他们在户外监测和保护中遇到的有趣动物故事,让孩子和家长们更好地理解环保不是口号,也不遥远,而是与我们每个人都迫切相关的事。



下午参观普氏原羚孩子们也很喜欢。虽然普氏原羚没有大熊猫那么受欢迎,但在保护站,孩子们亲眼目睹了,为了这些小羊,有多少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小心翼翼地观察、呵护它们。


△监视器24小时都有工作人员监察


就这么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普氏原羚从2020年仅有的300多只,才慢慢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只。



再结合讲解,大家也明白了保护普氏原羚,对当地环保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听完讲解,孩子们站在望远镜前仔细搜寻,都想亲眼目睹这群长着“爱心屁屁”的小羊们。



最令人欣慰的是,当孩子们在保护站,看到普氏原羚被牧场间的铁丝围栏勾住致死的照片,他们都在问 ,为什么一定要在牧场间设围栏?



领队没有立马告诉孩子,而是让他们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去寻找答案,最后再讨论公布。


看完普氏原羚后,我们去看了湟鱼回游。



遗憾的是,当时已经8月底,我们没赶上河道里最壮观的回游景象,只在专门修建的回游沟渠里看到了一些湟鱼。



虽然没看到壮观的湟鱼回游场景,但我们都了解到了这一“神奇”鱼类背后极为精彩、又颇带伤感的故事。即便不去青海,也强烈推荐大家和孩子一起了解下湟鱼。



湟鱼是青海湖的特有的鱼类,它的祖先其实是黄河里的鲤鱼,后来地质变迁,黄河和青海湖断开,青海湖被封闭起来,慢慢变成了咸水湖。而被困在湖的黄河鲤鱼,为了适应这里又咸又冷的水,便慢慢“进化掉了”全身的鳞片,变成了“裸鲤”。



和我们熟知的大马哈鱼一样,繁殖季节,湟鱼也习惯从咸水青海湖逆流而上,去往淡水河道里产卵。



最初,湟鱼有32万吨左右,真可谓是“半江清水半江鱼”,但到2002年,仅剩0.26万吨,减少了99%!经过10多年的保护,现在总算恢复到了11万吨左右,但也才达到最初的三分之一左右。


至于为什么要保护湟鱼,博乐橙设计的湟鱼的“放生”环节特别好,当场就给了孩子们最直观的答案。



在孩子们放下鱼苗的瞬间,河道上空盘旋的水鸟一哄而下,抢食小鱼。



孩子最开始很生气,但领队好像早已料到,开心地告诉孩子们,这就是我们花几千万给湟鱼修建专门的回游堤坝,修建几百公里的沿湖围栏,禁止人为捕捞湟鱼的意义——让水鸟们有的吃。



不仅如此,随着气候变暖,青海湖水位上升,淹没草场,导致大量有机物质流入青海湖内。如果没有湟鱼及时吃掉水里大量的浮游生物和藻类,湖泊会迅速被污染,湿地生态将会遭受致命打击,而西北的荒漠也会迅速越过这道天然屏障,疯狂向外扩张。



虽然青海是个“很穷的小透明”,但其实青海生态系统的价值却是真正的无价,它创造的价值中80%,其实是让下游各省受益,10%是让全世界收益!而湟鱼,就是这个巨量价值中最底层的环节之一。



南美有蝴蝶效应,我国西北则是湟鱼效应!真是小小的湟鱼,大大地震撼。


值得一提的是,这天晚上入住的酒店也很“切题”,是有湟鱼元素的酒店,环形建筑的地毯上刚好有一圈湟鱼。



Day

03


 藏文化体验+草原运动会

+青海湖玩水+高原鼠兔

2024.07.31


青海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藏族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支。这天,我们在藏族家庭里体验了穿藏服、打酥油、捡牛粪、做糌粑等活动,体验了到什么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为什么藏服只穿一只袖子?


那是因为高原气候温差大,且变化快。当地居民只需要及时穿起/脱下宽松的袖子就可以适应变化的气温。



为什么藏族人这么重视牛粪,要专门去搜集这么“恶心”的东西?


因为高原不长树,牛粪就是高原宝贵的“柴禾”:



为什么要打酥油?


因为草原上不能农耕,牛奶是高原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而牛奶不易储存,从牛奶中提炼出酥油,不单可以延长保质期,这种高热量的食物也能让当地人更抗冻耐饿。



为什么要吃糌粑?


因为高原气压低,燃料缺乏,食物不易做熟。炒熟的青稞加工成粉后,加上酥油和热乎乎的奶茶就是便捷又抗饿的一餐。



体验过特色文化后,最适合这么大的一片草原,必然就是撒欢跑的各种运动了:



之前还以为高原氧气不足,孩子们会比较懒倦,没想到个个生龙活虎,把在一旁喝茶吃点心的家长们也纷纷“拖下水”,一起运动起来。


早上的活动很完美,但下午却留下了一些遗憾。首先是整个青海湖都被围了起来,所有游客只能从几个有限的入口进入,导致湖边的人特别多。二是本来博乐橙安排的活动是观鸟,望远镜和观鸟手册都给大家准备好了,但观鸟点却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被临时关闭。



好在青海湖够美,有水有沙石有鱼,孩子甚至玩的不想走。


△湖边涌动的湟鱼,看上去还是很壮观



大人们也难得放空,悠闲地散步吹风也是难得的体验。



虽然没有观鸟,但下午我们看到了超级多的鼠兔,也算是一个惊喜。



草原上随处可以见的地洞,都是它们的家。正当孩子惊喜地叫着,这有一只,那有一只,那边还有.....



就在这时,领队“趁机就地教学”,问大家,鼠兔这么多,把草地弄的千疮百孔,这么多鼠兔是不是会和牛羊抢草,大家觉得是否需要治理一下它们呢?(算是和研学课堂上的内容又呼应了上):




原来,之前因为各种人为原因导致草场退化,牧民们就把锅甩给了鼠兔,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灭鼠兔运动,投掷了大量的毒药去毒杀它们。


△“ 我这么萌,你们是怎么忍心下手的?!”


结果花了重金不说,整个草原生态却并未得到好转。


△ 鼠兔表示,虽然我很能吃,

但草场上的草真不是俺一人吃空的啊~~~


原来鼠兔首先是高原上众多肉食动物的口粮,包括藏狐、狼和猛禽等,不愧为“草原大米”。


△ 高原第一可爱“背锅侠”


其次,这些“挖洞小能手”们是天然的翻土机,不仅能够帮植物疏松土壤,还能把地下矿物翻到上层,增加土壤养分。



而且因为草原上很难长树,在恶劣天气时,鼠兔的洞还可以成为一些小鸟、授粉昆虫、蜥蜴等小动物的“避风港”。



生态链的缺一不可以及闭环性在这个小小的鼠兔上体现地淋漓尽致。这些小可爱也在提醒我们,不要盲目自大,敬畏自然。



Day

04


盐湖+骑马撸羊+画画

2024.08.01


这是视觉震撼的一天。


早上我们去了大名鼎鼎的茶卡盐湖,虽然天空不作美,没有完全看到天水一体,水如天镜的梦幻景象,但当亲眼看到那么多的盐沉在卤水中,还是感觉很震撼。



当人走在盐湖中时,远处望去,真有种在水上“凌波微步”的错觉。



下午的草原骑马可以说是整个行程中最令人难忘的环节。



高山草原实在是太美了!


远山起伏,野花延绵,牛羊点缀其间。



白云、蓝天、草地、青海湖在同一幅画卷中恣意蔓延。



小草小花在夕阳的柔黄中,微颤着,闪闪发光。



孩子们喂马撸羊、追逐打闹,这里就是最好的游乐场。



孩子们撒欢跑,大人们只想躺平,去T的孩子升学、房贷绩效……此刻,我终于只是我。



这天晚上的民宿也特别美,小院子里种满了鲜花。已经熟识的几个团友爸爸夜晚还相邀到院子里一起喝酒吃烧烤,属实给旅途增添了另一份乐趣。



而民宿老板则在屋内教孩子们画画(随机的、民宿相关的服务)。妈妈们完全解放,全都在自己的房间里彻彻底底地休息了一翻。



Day

05


骑行+滑沙+植树

+青海小泊湖保护站

2024.08.02


最后一天,我们沿着青海湖骑行了15km。



一路上由领队带路,人员保障也非常齐全。



这是我第一次希望运动的时间能再长一些,根本舍不得骑快,只觉一路上,白云和野花在身边流淌,仿佛自己是宫崎骏电影里那个奔跑的小孩,没有目的地,只有此刻迎面的风和满脸的阳光。



短短的15km,所有人都骑地意犹未尽。到终点后,大人们忙着拍油菜花,怕孩子们无聊,领队就组织孩子们在小河沟“跨河比赛”,即便有小朋友玩的鞋子裤子湿透也停不下来。



午饭过后,又是另外一个小朋友超喜欢的环节——在青海湖边的沙漠滑沙。



一开始我们都很好奇,为什么紧挨着这么一大片湖,还会有近1000平方公里沙漠,可谓是一个奇观。领队也及时在去程中给大家讲了这个未来的地理“考点”。



原来从青海湖的水源生命线——布哈河,位于青海湖的西边,在注入青海湖之前,布哈河会流经大片干旱地带,从而把那里大量的疏松干燥的泥沙带到湖中。



加上这里经常吹西北风,而湖的东边有日月山遮挡,沙子就被堆在了湖的东边。当然,除了地理原因,沙漠化和人类活动也密切相关。



当草原山湖和黄沙相接,站在这个生命和荒芜的对峙点上,环保的意义更加具象。



而接下来的行程,更是让所有人亲自参与到环保中,种下了自己的旱柳树。



其实本来对这天下午的行程安排没有太多期待,总觉得参观环保基站、种树,会无聊,会“形式化”,毕竟在荒漠中种树和养活树是两码事。



但我们每个人竟然都被感动到落泪,很感谢博乐橙把最后一站安排到了这里。建议所有来青海的朋友,尤其是带孩子旅行的朋友,最后一站一定要来这里。


△大家一起观看了青海的环保纪录片


这里就是青海“愚公”——南加老师的青海小泊湖保护站。



当大巴在贫瘠的草地上开了一个多小时,一片小树林蓦地出现在眼前,像一座小岛突兀地立在荒原之上。



走进树林,气温立马降低了几度,顿感凉爽。8月底的晚樱还有零星的红果挂在枝头,白的耀眼的珍珠梅开的异常喧嚣。



和城里大多数的环保教育点不同,这里的环保不只是标语和宣传板,不是虚假空洞的作秀和高大上的政治任务,而是真正用自己的金钱、时间,甚至生命在践行环保的人。



而这一切的起点只是一个人,一位普通的牧民——南加先生。


插入视频:

https://news.qq.com/rain/a/20230420V03RPR00


“南加身上有一种强大的能量”,有志愿者说,“那种能量,来自他对土地、环境、生命、每个灵魂的敬畏”。


南加先生的环保起点其实并不高大上,仅仅是因为自己弃商归家,分到的草场变成了垃圾覆盖的盐碱地,原本的沼泽之地,泉眼都被堵死了,牛羊也吃进去大量垃圾......



于是他只能先清理垃圾,这一清理才发现,不仅是自己的草场,因为90年代初,对青海不当的工业和旅游开发,整个青海湖都变成了一个巨型垃圾场。



“妈妈从小告诉我,青海湖是我们圣洁的母亲”——带着这份信仰,他开始沿着整个青海湖捡垃圾,在这个过程中还摔断了一条腿。



有人嘲讽,有人看不懂,说他是“愚公”,但他也感动了一些人,捡垃圾的队伍越来越大,最终引来了政府的重视和投入,青海湖的垃圾终于被彻底清空!



而处理青海湖的垃圾只是南加先生的开始,后来他慢慢投入到普氏原羚、湟鱼和各种高原珍惜动物的保护中,现在更是将自己的环保发展到了对喜玛拉登沙漠治理。


△原本的沙漠,在外界资金的协助下,

经过南加先生20多年的修复,终于把这片土地从寸草不生恢复到他儿时的模样。


当发现不少普氏原羚在跨越牧场间围栏时被勾住致死,便说服牧民们去掉拦网的尖刺,降低拦网高度,留出部分生命通道.....


△南加先生和家人收养的小普氏原羚


和湟鱼的偷猎者斗智斗勇,几近丧命......


△南加先生和志愿者们烧毁偷捕湟鱼者的“断子绝孙”网


如今的南加先生已经60多岁,他生命中的30多年都给了环保,加上断腿的残疾和心脏支架手术,他很难再一直活跃于前线。但令人欣慰的是,青海小泊湖保护站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每年都有很多高校和社会环保组织来此学习、加入环保。


我们也非常荣幸能来到这里,亲眼看到南加先生,就像外界描述那样,他身上有一种特别平静和坚定的力量,我相信,他的一生,虽然坎坷,但一定是平和幸福的。



最后,我们每个家庭在小泊湖种下了一棵旱柳,孩子们也写下了对小树苗的美好愿望。至于这棵树能不能活,也许并没那么重要了,相信孩子心里那棵树,已经开始扎根、生芽。而这棵“树”,不仅仅是环保,而是,原来这个世界上,还可以有南加先生这样的人,以天地为母亲,和万物生灵作伴,可以这样无视外界的声音,心无旁骛地过自己选择的人生。



青海,我们还会再来。


愿小树苗安好,南加先生安好,感谢博乐橙的这趟环保之旅,愿青山绿水和纯净美好一直与我们常在。




相关阅读  




关于研学团,我想说的话


想带娃去河西走廊?劝你慎选


来东北,这趟太值了!!!


现在旅行团也这么卷了吗?


这地方避暑绝了,娃给100分,美美美美美美出天际~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回复【食谱】辅食食材与食谱目录;

回复【儿歌】儿歌精选与推荐;

回复【绘本】 绘本推荐、书单、亲子共读等;

回复【双语】 双语、英语学习;

回复【刷牙】 儿童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复【语言】 语言学习、语言发育迟缓;

回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游戏;

回复【生长曲线】 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

回复【不吃饭】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回复【辅食】 了解关于孩子辅食添加的一切;


夏天的陈小舒
小舒是澳大利亚公共卫生博士,从事幼儿健康科研工作,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这里有靠谱又实用的育儿科普,也有国际主流的育儿理念,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