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家长最爱嘱咐孩子的一句话,非“多喝水”莫属。尤其在秋冬这样爱生病的季节更是如此。也难怪,许多家长认为秋冬气候干燥,容易引发上火,孩子一上火就爱闹病,所以自然要多喝水才行。
这个道理有时是对的,但有时也不尽然,甚至是错的。因为很多人忽略了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
在自然界中,水的确是可以灭火的,但在人体内,能灭火的却是津液。
津液是人体阴的一部分,能够滋润濡养各个部位,同时它作为阴精的一部分,对调节阴阳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津液不足,阴阳就会失衡,阳热之火会不受制约地往上冒,人就会上火,所谓阴虚火旺;而当人的津液充足,就可以与阳形成一个平衡,制约阳热,而且即便身体里有内热,也可以气化为汗,借出汗以散发内热,所以人的体内就不容易有火。
秋天燥邪当令,冬季燥邪依旧存在而燥邪侵袭身体后最易耗伤津液,津液一不足,就会有热,因此秋冬容易上火就是这么来的。可见我们想要避免秋冬上火,就要让体内有足够多的津液。
津液是怎么来的呢?它来源于饮食水谷,但饮食水谷不是直接就能转变为津液,而是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吸收饮食水谷中的成分和营养而生成的。
也就是说,津液的生成有两到工序,第一道是摄入饮食水谷,第二道是脾胃和小肠、大肠的运化吸收,尤其是脾胃的运化,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两道工序都完成了,津液才得以生成。
喝水,只是在完成第一道工序,所喝的水不见得就能转成津液,可见喝水越多越不容易上火,只是一个错觉。事实上,当喝的水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就会变成水湿。
水湿和津液别看都是液体,可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水湿是一种病理产物,而津液则属人体正气的一部分,简单来说,水湿是没用的坏水,而津液是有用的好水。
而水湿困脾,反而会对脾胃运化的运化形成阻碍,这样津液的生成也会减少,水湿反会更多。因此许多人别看湿气重,但又同时阴津亏虚,容易上火,又干又湿,就是因为体内坏水多而好水少。成人孩子都会回出现这样的问题。而湿气重,又会给各类疾病埋下病根。
所以,水虽然是要喝的,但一定不能喝太多。尤其是脾胃虚弱、体内湿气重、有积滞的孩子,因为他们脾胃的运化能力本来就相对弱一些,同样的喝水量,别人也许能运化得了,而他们产生的可能更多是水湿,而不是津液。
既然多喝水并不能真正防燥去火,那还有其它方法吗?当然有,刚才讲了,防燥去火的核心在于津液是否充足,那我们就可以围绕着津液做一些文章了:一方面是开源,让津液变多;另一方面是节流,避免津液受到伤害。
津液的产生与脾胃的运化能力关系密切,那么我们就应该提升脾胃的运化能力,有积滞则消积滞,有水湿则化水湿,气虚则补气,阳虚则温阳。总之要加大脾胃运化的马力。然后适当补充水分,不要喝冰水、凉水,因为低于胃肠温度的水液都会降低脾胃的阳气,让脾胃功能受损。所以要喝温热的白水,而且最好能小口慢饮,这样才有助于脾胃更好地运化吸收。
还可以适当吃一些滋补生津的食物,如银耳、山药、芝麻、核桃、松仁、糯米、苹果、柑橘、石榴等。
生活中损伤津液的情况也比较多,需要我们注意。包括:过食一些温燥之品,如葱,姜,蒜,韭,椒,以及烧烤、油炸、油煎、重口味的食物;或因积食化热,或因湿郁化热,或因过食温热类食物,或因穿得过厚……都会增加内热,内热会导致体内阳气过盛,燥热上升,进而伤津耗液。
汗的本质是人体的津液,微微出汗有利于散内热,但大汗淋漓就是损伤津液了,因此无论运动还是穿衣、泡脚、泡澡……生活中要避免一切让人大汗淋漓的情况发生。
如果孩子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出汗也很多,这就属于自汗,是身体阴阳失衡导致的,如气虚则无法固摄汗液,脏腑热盛,也会迫津液外出等等,都需要进行相应调理,可参考《孩子夏天出汗多,有这4种情况要警惕》 这篇文章。
总之,不是喝水多就能让身体水当当,就如不是吃饭多就能产生足够的营养。中医虽不难,但也不能那么直接武断地去理解,我们要把专注点逐渐从有形转到无形,不被有形之物所迷惑,领悟到无形的气、气化,才是更为值得我们看重的。
如何用中医的思维、知识、技术养育好孩子,不是三言两语、几篇文章就能说明的,需要在一个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里长时间浸泡,由老师带领学习,有同伴互相交流……想学习更多的中医育儿理念,可扫码加入我们的中医生活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