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宗法社会,对亲属关系分的很细,很多称呼只有汉语里有,其他语言就没有分那么细。上边的图就是按中国传统宗法社会关系绘制的亲属图。
但这图的称呼是比较正规,满洲人有自己的亲属社会关系,即使进入北京,使用了汉语,但在亲属关系称呼上,有很多自己独特的地方。
一、对父母的称呼
比如,北京旗人对外人提起自己父母,叫“老家儿”,也写做“老间儿”,就是家里老人的意思。
也会叫父母老爷子、老太太,熟人聊天会说“呣们家老爷子、老太太”,或者“你们家老爷子怎么样”之类。
有的称呼用的随意,看说的人来判断,如女孩子说老头儿,是说她爸。因为北京人在随意的时候,对外用我们家老头儿、我们家老太太说父母。但换是中年以上妇女说老头儿,则是指他丈夫了。
二、对祖父或父亲军队兄弟姐妹的称呼
北京旗人喜欢用的尊称就是爷,已经有多种文章谈论过北京对爷的叫法,具体可以看我们满族文化网的文章《北京爷的称呼来源满族称人习惯》,介绍了北京对爷的称呼来源满族称人习惯。
北京旗人对曾祖父叫老祖儿,因为满洲人称呼人,有一习惯,就是对女性长辈称呼男性化,说明女性在旗人家庭里地位高。所以管曾祖母,也有叫老祖儿的。
也可以管曾祖父叫“太祖”,曾祖母叫“老太太”。
老北京旗人,管母亲叫奶奶。管奶奶叫太太。老北京旗人忌讳用妈,认为那是佣人老妈子的称呼。
对祖父的兄弟姐妹,往往按排行,叫大爷、二爷、三爷等。最小的叫老爷爷。
对父亲的兄弟姐妹呢?称父亲的哥哥为“伯”,读作“tei”;称父亲的弟弟为“叔爸”。也有按排行,叫大爸、二爸、三爸等,伯父的配偶伯母,叫大妈、二妈等。特别提出的,就是对姑姑也是叫爸,或是姑爸。具体可以参看我们满族文化网的文章《老北京旗人管姑姑叫姑爸》。
三、按辈分叫
过去,北京旗人住的附近的,很多都是有亲戚关系或是本家的,那不论年龄,一定要按辈分叫。
有的年龄很大,但辈分小,所以也按辈分叫对方。
过去有一种说法,叫穷大辈。什么意思?就是指家里穷,所以娶妻生子晚,这样繁衍的慢。而家里富的,娶妻生子就早,繁衍的快,所以辈分就小。
四、忌讳
老北京人最忌讳用“咳”,不论您是否认识,就说出门问路,如果说“咳”,老北京人没人理您,心说你叫谁呢?所以出门嘴甜点,叔叔大爷叫着,北京人认为这才算懂礼貌。
北京人打招呼。不管到谁家去,一进门从长辈开始要挨个叫一遍。如果遇到熟人,一般也要代问家里所有人好,把对方家里亲属都问到了。这就是老北京旗人重视的老礼。
五、满洲人为何不管母亲叫妈?
一般满洲人在家中是不管母亲叫妈,这点是与汉族人不同,那么是叫什么呢?
满洲人一般是叫母亲:额宁(额娘)、讷讷。用汉语多的地区,也就是汉化要严重一些的地区,如北京旗人,管母亲叫奶奶,管奶奶叫太太。
有的文章说满洲旗人是忌讳用妈叫自己亲属的,因为满族人管家里的使唤佣人成年女性叫“老妈子”。称呼请来给孩子喂奶的女人叫“奶妈”。更有轻佻的叫法“小奶妈儿”。封建社会大家庭,妈妈这个称谓成为佣人阶层专用的,当然现实中,并无贬义,是主人们对这些佣人的尊称。
在自己家庭里一般不使用妈妈一词,也是汉化的结果,因为满洲人神话有众多的女神,就被称为妈妈神、格格神。比如佛朵妈妈、乌布西奔妈妈等,妈妈在满语里奶奶的意思,辈份是比较高,但后来一般满洲人家庭反而很少用妈妈一次,管祖母也就是奶奶叫太太。管高祖母叫达玛。管伯祖母叫阿姆巴奶奶,管叔祖母叫费安古奶奶。管伯母叫阿姆巴娘。管大姑奶奶叫阿姆巴姑奶奶。管小姑奶奶叫费安古姑奶奶。总之,在满洲人家庭中,妈妈这词消失了,现在只保存在满洲人神话或祭祀中的女神还保留妈妈一词。
于是乎,母亲在满族人汉化的过程中,被“抬”高了辈分。直呼“奶奶”。
满洲人一般也不用姥姥这词,因为在汉化生活中管接生婆被唤作“姥姥”,所以认为这词也不高贵。满洲人管外祖母叫锅罗玛玛,管大外婆叫阿姆巴锅罗玛玛。管小外婆叫费安古锅罗玛玛。总之,满洲人家庭一般也不用姥姥这词。老北京旗人一般说的姥姥,是指没门意思。也有不靠谱的意思,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
妈妈这词一般满洲人家庭里不用了,那爸爸这词呢?爸爸这词给了姑姑。于是,老北京旗人管姑姑“姑爸”。管父亲最小的妹妹叫老爸。金启孮先生在《府邸世家满族的称谓》一文中说:在府邸世家中对父亲的称法有下列四种:(1)阿玛。(2)老阿玛。(3)老爸爸。(4)老爸。对父亲的姐姐以及祖父的长女叫 baba(爸爸)。满族通称长房的女性长辈为爸爸。所以慈禧让光绪叫她亲爸爸,是满洲的习俗称呼。
汉族女性未出阁的时候,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是不能随便上大街跑的。当然汉族女性从小就裹小脚,也是跑不了的。
满族女性截然相反,老北京旗人有句谚语称:“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的大姑娘满街跑。”东北的一大怪也是十八岁的姑娘叼个大烟袋。
说的就是旗人的女性未出门的时候就经常外出办事,所以从小就养成干练的作风。成家后,家里的一切事情也是女性做主,男性往往就是做甩手掌柜。
北京旗人就流传说 “没出门儿,大三辈儿”。就指不管母亲叫妈,而叫奶奶。现在管年轻女性叫小姐姐,但满族人管年轻女性则尊称姑奶奶。管真正亲属中的大姑奶奶叫阿姆巴姑奶奶。管小姑奶奶叫费安古姑奶奶。
满洲人这些民间称呼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我问过一些北京满族老人,老人讲在解放后推广普通话之前还这么叫,而且老北京话中也夹杂着很多满语,一些词的读音也跟现在不一样,如大学生念大校生。推广普通话,学校里教普通话发音。对成年人,当时也办有补习班识字班等。当时人们也不懂这些包含满语或是满洲人特有民俗,认为是不符合规范的土话,说相声的偶尔提几句北京土话,也是调侃的对象。当时认为还说这些北京土话是没知识的表现,相当就是现在读错发音,谁要这么说,就是被嘲笑不会念正确发音。于是人们才慢慢都改成了现在普通发音,亲属的叫法也跟汉族人一样了。
作者富察春兵
满族文化网原创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