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波兰运动(Młoda Polska)

文摘   历史   2023-11-01 17:55   上海  

青年 Młoda Polska 波兰

(图源:n-sphere.pl)

青年波兰”是发生在1890年至1918年之间的一场现代主义运动,涵盖了波兰的美术、文学、建筑和音乐各个艺术领域。这个名称首次出现于1898年作家阿图尔·戈尔斯基(Artur Górski)在克拉科夫的报纸《生活》(Życie)上发表的宣言中,它特别容易让人联想到同时代德国的青年风格派(Jugendstil),并且也的确跟它一样,是当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和法国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延续与传播。但跟青年波兰最相似的其实是维也纳分离派(Sezessionsstil/Viennese Secession),从它们的标志性建筑物的立面设计就能看出来,都是横向三段对称构图,金色装饰,顶部居中设主题雕塑。

克拉科夫艺术宫(Pałac Sztuki, Kraków

(图源:przekraczajacgranice.pl)
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
(图源:inexhibit.com)

青年波兰运动与维也纳分离派的近似还有更深层的历史背景。从18世纪开始的一百多年里,波兰被三次瓜分,直到1919年才重新作为独立国家出现在世界版图上(此时青年波兰运动已落幕)。青年波兰运动的中心在克拉科夫,它靠近奥地利边界,当时正属于奥地利占领区。

国土沦丧的波兰人一直为复国进行各种努力,包括武装起义,但很快失败。此时文化就成为保护濒危民族身份的一种手段,青年波兰运动肩负着这样的宏图大志应运而生。这场运动最早起源于克拉科夫的加利西亚(Galicia)地区,这里气氛相对自由宽松,尤其是克拉科夫以南85公里的塔特拉(Tatra)山脚下的村庄扎科帕内(Zakopane),一度成为小型文化艺术据点。

早在1854年,非营利性质的克拉科夫美术之友协会(Towarzystwo Przyjaciół Sztuk Pięknych w Krakowie,简称TPSP)就已经成立,并且直到今天还在活跃,因此青年波兰运动具有良好的环境基础。然而当时即使在本土,属于波兰自己的新艺术风格并没有形成气候,为了体现与占领国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在文化上的对抗,艺术家很自然地想到发展自己的民族风格,比如扎科帕内风格(styl zakopiański)。这一风格在建筑领域表现得最明显,代表建筑师是斯坦尼斯瓦夫·维特凯维奇(Stanisław Witkiewicz),他发扬了扎科帕内所处的波特哈勒地区(Podhale)的高地建筑传统,并深入到装饰和家具等细节进行研究应用,结合当时欧洲方兴未艾的新艺术运动风格,设计了第一座也是最著名的扎科帕内风格建筑考立巴(Koliba)别墅,于1893年建成。

考立巴别墅

(图源:hisour.com)
扎科帕内风格将民间木构建筑传统与新艺术元素结合的做法,反映了青年波兰运动的一个典型特征。因为当时波兰并没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现代艺术形式,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学习国外流行的新形式艺术,尝试将它们引入波兰。席卷欧陆的新艺术运动首当其冲,被关注最多,而考立巴别墅更是让人联想到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它仿佛与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红屋(Red House)遥相呼应。

青年波兰运动的几座建筑

虽然青年波兰运动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从自然、历史、农业文明和手工艺传统中汲取灵感,传达爱国价值观,但它实质上也开启了波兰文化领域的现代化进程,换句话说也许欧洲大家庭的同化作用反而更大些。这一运动在审美上反对早期实证主义思想,倡导颓废主义、新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以及新艺术思潮。

青年波兰运动涉及多个文化艺术领域,而开创者的身份大概应归属作家群体,毕竟这个运动的名称是他们发表的宣言里首次使用的,其中诗人安东尼·兰格(Antoni Lange)和现代主义作家泽农·普泽斯米奇(Zenon Przesmycki)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初波兰文学界的同道者们从资产阶级生活中醒悟,站在现代派立场,看到人类与文明的冲突,以及文化的终结,从而走向萎靡颓废,同时认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观念。后来他们延续浪漫主义而形成了新浪漫主义,而新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各异,比如被称为波兰文学良知的斯特凡·热罗姆斯基(Stefan Żeromski)以散文召唤波兰人的使命感,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Władysław Reymont)和卡别耶拉·扎波尔斯卡(Gabriela Zapolska)善于揭露不平等现象,斯坦尼斯瓦夫·斯皮安斯基(Stanisław Wyspiański)则将抨击对象对准波兰社会和历史。他们试图恢复波兰文学中自由表达的感觉和想象力,并将这种行动视作文化觉醒,希望将其扩展到波兰所有艺术领域。

兰格、普泽斯米奇热罗姆斯基莱蒙特扎波尔斯卡维斯皮安斯基

(图源:pl.wikipedia.org)

青年波兰运动在活动方式上受到巴黎咖啡馆文化的影响,很快就形成了几个非正式的聚集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克拉科夫佛罗里亚斯卡(Floriańska)街45号的贾马·米哈利卡(Jama Michalika)咖啡馆。

(图源:en.wikipedia.org)

(图源:jamamichalika.pl)

这座1895年开业的咖啡馆原本普通,因为靠近艺术学校,顾客中有很多学生。学生中不乏调皮捣蛋的家伙,把咖啡馆弄得乱七八糟。老板十分恼火,就专门准备好纸、笔、颜料、墨水,方便他们在上面发泄乱涂乱画的欲望,避免自己的墙面、桌面遭殃。不想因祸得福,没过久咖啡馆里就挤满了这座城市最有才华的年轻艺术家,它成了一个波希米亚精神避难所,被动地参与了青年波兰运动。随着该运动影响越来越大,咖啡馆的名声也越来越响。直到今天咖啡馆的名字依然没变,室内设计和装饰也仍然保留着当年的新艺术风格。
贾马·米哈利卡咖啡馆的常客里就有前面提到的维斯皮安斯基,他是青年波兰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有波兰第四大吟游诗人之称(早期三大吟游诗人是亚当·密茨凯维奇(Adam Mickiewicz),朱利叶·斯洛伐斯基(Juliusz Słowacki)和齐格蒙特·克拉辛斯基(Zygmunt Krasiński)),同时也是剧作家、画家和室内设计师。
《自画像》(1902)、《母亲》(1905)以及圣方济各会教堂彩色玻璃窗

(图源:en.wikipedia.org)

维斯皮安斯基在青年波兰运动中的角色几乎相当于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威廉·莫里斯,他们都认为建筑装饰、家具设计等应用美术与纯艺术应当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维斯皮安斯基的艺术设计作品包括壁画、舞台布景、织物图案、书籍装帧、室内装饰等等,另外他还留下了十几部戏剧作品。
后来独闯出一片天地的波兰海报艺术(参见 匠心独运的波兰电影海报及波兰海报学派),在青年波兰运动时期正处于从传统木刻技术到彩色平版印刷转换的趋势,与法国新艺术运动和维也纳分离派同步。最早反映这种向现代主义文化转变的,比如1897年扬·斯蒂卡(Jan Styka)的《尼禄十字架上的基督殉道者》(Męczeństwo Chrześcijan w Cyrku Nerona),对色彩和形式都进行了全新的应用,而且从题材选择上也体现了借助历史记忆重塑民族文化的倾向。

(图源:baalberith.net)


画家、装饰艺术家约瑟夫·梅侯菲(Józef Mehoffer)的新艺术风格作品

(图源:wikiart.org)

在青年波兰运动中,音乐家们也没有缺席,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格热戈日·菲泰尔贝格(Grzegorz Fitelberg)、卢多米尔·鲁日茨基(Ludomir Różycki)、米奇斯拉夫·卡洛维茨(Mieczysław Karłowicz)、阿波林那里·谢卢托(Apolinary Szeluto)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大多受到新古典主义音乐,尤其是瓦格纳、施特劳斯等外国作曲家影响,后来则转向现代主义。他们成立了波兰青年作曲家出版公司,在青年波兰运动期间大力推广波兰年轻音乐家的新作品,为塑造民族新文化而努力。其中最著名的席曼诺夫斯基在自己的创作晚期还热情投入了传统音乐元素的发掘。

开头提到的克拉科夫艺术宫,是克拉科夫美术之友协会经过两年建设,于1901年在老城的什切潘斯基(Szczepański)广场建立的自己的大本营。
这是一座由建筑师弗朗齐歇克·马琴斯基(Franciszek Mączyński)设计的新艺术风格建筑,因为跟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非常近似,故也被人们称为“分离”(Secesja)。

(图源:pl.wikipedia.org)

(图源:n-sphere.pl)

艺术宫外立面装饰有现代主义浮雕,由克拉科夫美术学院杰克·马尔切夫斯基(Jacek Malczewski)教授设计,他被誉为波兰象征主义之父,有属于自己的浪漫主义理想,作品富时代特色,既关注历史主题、基督教及希腊神话、民间故事,也表现了对自然世界的热爱
杰克·马尔切夫斯基绘画作品

(图源:wikiart.org)

艺术宫建成后成了青年波兰运动的一个主要展览场所。

青年波兰运动英文简介

青年波兰运动作为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的一条支流,带来了波兰应用美术领域的空前繁荣以及手工艺的复兴,增强了本国人民的文化认同。同时,它并不封闭自我,对外部持开放态度,让现代主义顺利融入波兰,从而与现代欧洲同步前进。

虽然跟同时期的其他艺术运动相比它不够引人注目,却也并未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偶尔我们能看到它的回响。

(图源:langantiques.com)


References:

  1. Beth Williamson. Young Poland: The Polish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1890-1918 – book review[EB/OL]. [2021-01-08]. https://www.studiointernational.com/index.php/young-poland-the-polish-arts-and-crafts-movement-1890-1918-book-review-william-morris-gallery-london
  2. Millie, Elena, and Zbigniew Kantorosinski. The Polish Poster: From Young Poland Through the Second World War: Holdings in the Prints and Photographs Division[M]. Library of Congress. The Library, 1993.
  3. 邹霞, 徐雷. 扎科帕内风格: 波兰建筑民族风格的源头[J]. 建筑与文化, 2014(11): 208-211.
  4. Young Poland Project网站:https://youngpolandartsandcrafts.org.uk/
  5. https://en.wikipedia.org/Young_Poland; ~Kraków_Society_of_Friends_of_Fine_Arts; ~Zakopane_Style; ~Stanisław_Wyspiański
圭零  g-urgling


+住无相,念无常+
号 主: 只抓住6个

圭零
+住无相,念无常+-+-+号主:只抓住6个+-+-+面向全人类,传播无用信息,不看不影响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