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跑赢“红利指数”的基金竟然只有...
财富
2024-12-23 17:22
江苏
一些文章中不太方便讲,或展开讲的,会在群里讲;一些关于基金的疑难杂问可以在群里提;还有一些有用资料也会放到群里,感兴趣的小伙伴加下~
如果您是投顾组合持有人,还可以加入投顾群,获得更及时、更高效的服务~
2022年以来,中证红利涨了5.04%,年化1.72%,可谓不涨不跌,横盘震荡。也就是说,过去几年,虽然是红利占优行情,但其实赚的主要是股息,指数并没有涨多少。不少是微盘策略、北交所、AI相关基金,标蓝的9只才是价值风格的基金。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黄海)重仓煤炭,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杨景涵)、金信智能中国2025(刘榕俊)重仓银行。2022年底、2023年初重仓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石油股(中石油、中海油)赶上了当时的中字头行情。重仓的两只出版传媒股(凤凰传媒、中南传媒)也借助2023年上半年的AI行情大涨了一波,鲍无可因此在2023年上半年和红利指数拉开了较大差距。今年上半年,鲍无可又增加了对有色、家电的配置,也赶上了行情,和红利指数的收益差距拉的又大了一些。几波比较大的行情都有参与,鲍无可过去几年可谓顺风顺水。在2024年一季报中说,“部分持仓股票因价格上涨和基本面变化出现了高估的迹象,我们选择在价位较高时对这些股票进行了减持,仓位水平有所下降”。2023年4季度“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的仓位是87.23%,今年一季度降至79.71%,二季度再降至73.23%,通过降仓位一定程度减缓了6-9月红利股回调对基金净值的冲击。但也导致了9月后鲍无可的相对落后,2024年9月24日以来,“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只涨了5.02%,落后“中证红利全收益”9.16个百分点。对此,鲍无可在三季报中的总结是,仓位是一方面原因,因为担心经济超预期下行降低周期行业占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深度价值风格,而是从供给侧出发,选择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之前曾重仓食品饮料,但2023年后向价值倾斜。所以看净值走势,2023年后“宝盈品质甄选”的走势才和“中证红利全收益”比较接近。宝盈品质甄选,连续8个季度正收益,连续7个季度同类前1/4,甚至在2023年4季度红利基金普跌的时候也取得了正收益,这在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中是独一份的存在。一是,他不是深度价值风格,选的股票和其他价值风格基金经理形成了差异。以2023年4季度为例,重仓的牧原股份、长城汽车都表现不错,也是基金能取得季度正收益的原因所在。这两位我们比较熟了,重仓有色(黄金+金属资源),基金波动比“中证红利全收益”大,2022年以来跑赢指数3-5个点。“大成致远优势”走势和“中证红利全收益”接近,略微跑赢指数。看持仓,2022年一季度刘旭硬抗了下跌,“大成高新技术产业”当季跌了16.99%。虽然重仓股跌幅比较大,但“大成睿享”2022年一季度只跌了2.77%,“大成致远优势”当时还是新基金,在建仓期,跌了2.69%。另外就是仓位了,2022年一季度,两只基金的仓位都只有60%多。一直说徐彦比较灵活,确实如此。重仓有色金属、石油石化,也略微跑赢了“中证红利全收益”。也顺带看下其他价值风格基金经理2022年以来的表现。2022年12月22日开始管“汇添富品质价值”,基金涨了14.85%。2023年2月28日开始管“工银红利优享”,涨了19.59%,跑赢2.85个百分点。2023年4月14日开始管“南方产业智选”,基金涨了15.56%,略微跑赢。今年新崛起的新秀,2023年9月25日开始管“永赢股息优选”,重仓公用事业,业绩异常亮眼。
右下角点个【在看】和【赞
】再走吧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感谢![]()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