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9日,有基金公司“高位”精准逃顶
财富
2025-01-21 17:34
上海
一些文章中不太方便讲,或展开讲的,会在群里讲;一些关于基金的疑难杂问可以在群里提;还有一些有用资料也会放到群里,感兴趣的小伙伴加下~
如果您是投顾组合持有人,还可以加入投顾群,获得更及时、更高效的服务~
有基金公司在2024年10月9日精准逃顶,再往前翻,2022年6月28日也曾精准逃顶。但遗憾的是,两次精准逃顶,投资确实亏的。在A股做投资,太难了...张坤再次表达了对市场的乐观,在过去绝大部分时间内,高质量和高股息是很难兼得的,但现在能找到越来越多同时满足高质量和高股息两种属性的资产。还有莫海波,他果然卖了寒武纪,从“第一大重仓股”变成“踢出十大重仓股”。赵枫、黄海、焦巍,看好红利类资产,认为低利率时代,高分红的优质权益资产极具吸引力。许拓、冯汉杰,在四季度大幅提高股票仓位,还都买了消费,但两人对2025年的看法却截然不同。2024年10月9日,华富基金高位精准赎回了559.9万份“华富国泰民安”,一键清仓。2021年10月19日、2022年4月15日、2023年9月28日,一共分三笔,买了价值856.6万元的基金。除了10月9日赎回的,2022年6月24日也曾高位精准赎回过,合计赎回了价值832万元的基金。也就说,基金公司投资这只基金将近3年的时间,非但没有赚到钱,还亏了20多万。自持,然后赎回再买其他基金,这是基金公司的基本操作,就是为了吸引基民买入,老套路了,基本上每家基金公司都在这么做。因为赎回后还会买其他基金,相当于始终持有部分基金份额。打个比方就是你今天卖出了沪深300,买入中证500,明天又把中证500卖了,换成中证1000,虽然持有的基金不同,但始终在场,最后大概率能赚个平均收益。申购、赎回自家基金,有没有赚到钱从来不是基金公司优先考虑的事情。所以,也不用太放大这这件事,就当吃个瓜吧~2022年6月28日赎回在高位,2024年10月9日也赎回在高位。但人算不如天算,基金公司赎回后没多久,基金又都创了新高。这...,就问你基金公司择时能力强不强,还是基金经理技高一筹,大盘见顶了,但我有能力再撑一撑~~张坤调整不大,“易方达蓝筹”小幅减持中海油、美团,加仓阿里巴巴。易方达亚洲精选,把新秀丽踢出十大重仓股,取而代之的是阿斯麦。同时,腾讯、阿里的持股数量均较三季度有所下降,可能是因为基金被净赎回。四季度,“易方达亚洲精选”的基金份额从41.9亿份降至35.57亿份,被净赎回了15%。1)2014年初和2024年底,市场的绝对估值水平都很低。如果考虑到无风险利率的下降,2024年底30年期国债收益率只有2014年初的不到一半,显然2024年底的估值更有吸引力。2)在过去绝大部分时间内,高质量和高股息是很难兼得的,但现在能找到越来越多同时满足高质量和高股息两种属性的资产。而且,有相当比例的优质公司还具有“顺周期期权”,一旦经济形势好转,悲观预期消失,估值将得到修正。还有一些公司有“科技期权”,拥有顶级的人才,也拥有大量数据和应用场景,受益于AI。比如茅台,2014年时股息率曾高达5%,但那时因为塑化剂和打压三公消费,茅台备受质疑,PE降至10倍左右。现在,因为增加分红比例,茅台股息率接近4%,PE超过20倍,比着2018年底相同估值时股息率高了将近1倍。3)资本市场中,投资者“感知的风险”和“实际的风险”通常会出现偏差,不应该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目前市场先生对不少优质公司报出了很有吸引力的价格。言外之意是,现在的市场价格很合适,应该买入,而不是担忧风险。莫海波大幅减持寒武纪,从“第一大重仓股”变成了“跌出十大重仓股”。同样大涨的海光信息(AI芯片)持股数量也被减持了28.23%。但莫海波并没有看空AI,增持了光模块(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和AI应用端的科大讯飞、金山办公。1)业界逐渐看到了AI在投入产出上的效益,对AI的投入更加坚定。预计2025年,海外互联网大厂在AI上的资本开支增速会超过50%,国内算力基建落后海外1年左右,预计2025年国内AI资本支出增速高于海外,2025年还会是算力基建大年,看好英伟达产业链和国产算力标的,核心方向是:算力芯片、光模块、AI应用。2)买入光伏有三个原因:首先,过去2-3年,光伏龙头公司大跌,已经对市场利空有充分预期;其次,光伏行业政策端也出现了一些基金变化,政策上整体是呵护光伏的;3)行业库存已经降至较低水平,随着春节后需求回暖,具备一定的涨价空间。1)因为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产荒。2)这种情况下,具备长期稳定回报的优质权益类资产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投资机会,比如某H股电信运营商,2024年初股息率约8%,2025年初也有7%,即使考虑到红利税,这个收益率对机构也很有吸引力。况且,股票类资产还相当于免费送了一份潜在的通胀保护期权。不难猜,就是中国移动。基金经理直接在季报中隐晦说个股,这也挺罕见的。持仓上,赵枫把中国移动买成了第三大重仓股,仓位是5.91%,虽然很看好,但比着宁德时代、腾讯的仓位还是偏低。四季度,他把美团、中国平安踢出了十大重仓股,换成了小米、山西汾酒。四季度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加仓了。股票仓位从85.86%提高到94.88%,满仓了。同时,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也从73.95%提高到83.86%。重仓股持股数量相对上期减少,主要是基金被赎回较多。A+C合并计算,“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的基金份额从11亿份降至7.8亿份,被净赎回29%。1)基金的股票仓位在四季度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持仓也更加集中在那些中长期看好的低负债、高分红和高现金流的优质企业上。2)以红利央国企为代表的价值周期股是市场主线,中小盘成长股是撬动边际流动性的辅线,喧嚣过后,市场还会回归时代主线。3)随着无风险利率持续下降,国内优质权益资产的吸引力也将越发凸显,特别是那些具有垄断性业务模式、同时经营现金流和财务杠杆又比较稳健的企业。这点倒是和赵枫蛮接近的,但两人选择不同。赵枫选择了中国移动,黄海选择了煤炭。焦巍继续聚焦价值,四季报中回应了市场讨论比较多的几个话题。主动基金通常是通过选择高景气行业、具有阿尔法收益的个股创造超额收益,和指数存在一定的偏离。在大量资金涌入被动产品的情况下,主动选择的行业和个股面临一定的失效。第一,要重视这种现象,回到尊重业绩基准的道路上,不再通过特别超配某一行业寻求超额收益。第二,长期来看,市场是称重器而非投票机,指数权重股也可能长期无法提供正回报,非指数标的却可能取得长期回报。基金经理要在两者之间做出取舍,在尊重业绩基准和能力圈范围的双重限定下,寻找超额收益。在过去高速发展的时代,全社会愿意为品牌高额付费,长坡厚雪的高ROE护城河使得白酒成为了最好的商业模式之一。但现在白酒却面临着护城河不断加宽,而城里人口慢慢减少的风险,白酒最大的风险在于行业整体需要减速的时候,参与者却不愿意踩刹车,甚至还加速踩油门,这导致了库存高企。所幸,从三季度开始,白酒公司认识到了库存问题,开始着手去库存,并增加股东回报,这将提升白酒的投资吸引力。回顾2024年,AI是年度级别的投资机会,但因为投资模式与选股框架与之不匹配,不少投资者和AI失之交臂。正确安慰自己的方法可能是:复盘历史,投资失败并不是因为没有买到大牛股,而是在某些能力圈范围之外的个股上遭遇重大亏损。上一轮科技牛市中,很多人就是因为按耐不住冲进去,最后吃了亏。正确的选择是,首先不要做错,然后争取做对,他还将在红利上保持较大仓位。许拓继续重仓猪周期、公用事业,同时开始买消费,把伊利股份、贵州茅台买进了十大重仓股。永赢长远价值,股票仓位从59.8%提高到89.76%。永赢股息优选,股票仓位从59.9%提高到89.2%。1)他多次强调看好股票市场整体走强,但市场并未如他预期般的拥抱高质量资产,反而是以主题投资为主。根源在于市场流动性宽松,而宏观经济基本面恢复力度不强。2)展望2025年,在政策不断加码提振经济的背景下,CPI或领先PPI先行回升,以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也可能逐步企稳,这有利于企业盈利恢复,也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3)另外,部分行业经过自发的供给侧改革后,龙头公司的盈利能力或逐步企稳,且分红回购力度可能继续加大,以中证100、沪深300为代表的大市值公司估值仍然较低,潜在回报良好。4)因此,他看好2025年的行情,适度降低了波动性要求,勇敢的增加高性价比的高质量资产,在四季度大幅提高了权益仓位,增配了消费品、周期品龙头公司。四季度,“广发主题领先”的股票仓位从59.72%提高到82.11%。1)虽然股票仓位从59.72%提高到了82.11%,但他认为这只是小幅上升,并未达到高水平。2)重仓股还以公用事业为主,仅仅是因为基本面出现了一定正向变化,再加上估值合理,才加仓了部分消费、制造类股票。3)宏观方面,从政策刺激到产生效果需要时间,目前尚未观察到巨大的整体变化。从政策力度来推测,2025年内需改善程度也仍待明确观察。外需层面,则存在很多明显的“灰犀牛”风险。4)估值上,相较于可能的基本面改善幅度,A股整体估值并不低。四季度,A股除了小市值、非银板块,整体表现并不佳,这对应的是基本面改善尚需时日。而诸多小市值股票则经历了巨大的估值扩张,中证1000、中证2000自政策出台以来涨幅高达40%,主题投资个股涨幅更大。右下角点个【在看】和【赞】再走吧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