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出AI

财富   2025-01-17 17:08   江苏  


蓝字关注我们


文章开头先报告下,

我们新建了“粉丝群”“投顾群”戳这里获得「入群方式」

一些文章中不太方便讲,或展开讲的,会在群里讲;一些关于基金的疑难杂问可以在群里提;还有一些有用资料也会放到群里,感兴趣的小伙伴加下~

如果您是投顾组合持有人,还可以加入投顾群,获得更及时、更高效的服务~

-----------------


 

昨天不是寒武纪大跌嘛,

我去看了重仓基金的表现,竟然有惊喜~

莫海波管的几只基金都重仓寒武纪,不是第一大重仓股,就是第二大重仓股。昨天Wind预估下跌2%,但实际却涨了2%...



01

咋回事呢?

以“万家价值优势一年持有”为例,

寒武纪、海光信息是前两大重仓股,占了将近20%的权重,昨天双双大跌,拖累基金净值下跌2.33%。

算十大重仓股的影响,昨天净值预估上涨0.67%,虽然不像Wind预估的“下跌2%”那么夸张,但比着实际净值也低了将近2个百分点。

那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莫海波卖出了寒武纪,或者其他AI股票。


看三季报的描述,

莫海波看好AI、种子、创新药三个方向。

种子,是他长期重仓的品种,昨天不涨不跌。

2023年一季度开始重仓AI,可以说是一直拿到现在。昨天寒武纪、海光信息大跌,但光模块却表现亮眼。

2024年3季度,新增了医药的持仓,把恒瑞医药买进十大重仓股,另一只基金“万家新兴蓝筹”还把百济神州买进了十大重仓股。昨天,恒瑞医药下跌2.23%,百济神州涨了1.62%。

比较这三个方向的持仓,

种子、创新药对净值的影响都有限,更可能是在AI内部调仓,比如大幅减仓了寒武纪、海光信息。不算这两只股票的影响,其他股票昨天大概能带动基金净值上涨3%。

看个股涨跌幅,截至昨天,过去半年CPO(光模块)其实表现一般,但海光信息、寒武纪却分别涨了108.53%、249.03%,差距明显。

所以,真的不排除莫海波这么做的可能。当然,也只是猜测,还要等四季报,或一季报的验证。



02

其他重仓寒武纪的基金经理表现如何呢?

要求寒武纪的仓位超过5%,昨日的估算误差超过2%,一共筛选出这么多基金:


周思越管的“东方主题精选”也把海光信息、寒武纪买成了前两大重仓股,昨日预估拖累净值下跌2.21%,不算这两只股票的影响,基金不涨不跌,和昨天的实际表现(涨0.1%)接近。


严凯管的“东方惠新”也是同样情况,海光信息和寒武纪拖累净值下跌2.04%,不算它们的影响,预估涨幅和实际涨幅接近。


雷涛管的“德邦科技创新一年定开”,不算寒武纪的影响,预估涨跌和实际涨跌也会较接近。


还有赵强管的“新华优选分红”

寒武纪仓位占比7.45%,昨日拖累净值下跌1.09%,不算寒武纪影响,昨日预估不涨不跌,实际涨了2.1%,他调仓动作蛮大的。


总的来说,确实有部分基金经理可能已经卖出了寒武纪,他们中又以莫海波比较出名,管理规模也较大。

要求,寒武纪仓位占比超过5%,基金规模超过10亿元。只有莫海波管的基金估算误差较大,可能也只有他动作比较大,大部分基金经理还在坚守。



03

深扒下可能减仓的几位基金经理,

(1)莫海波

莫海波比较擅长做行业轮动,而且配置相对均衡。

2023年选择AI之前,他的仓位均衡分布在地产、军工、种子(农林牧渔)三个行业上。

选择AI后,逐步砍掉了地产、军工的持仓,农林牧渔的持仓也有所下降,差不多是"all in"了AI,很少看到莫海波这么把仓位集中在一个方向上,可见他对AI的看好。


季报中他是这么说的:

对AI产业及行情持乐观态度,生成式AI技术融入日常消费电子产品的大幕即将拉开,看好持续受益于产业浪潮的算力板块(光模块、PCB、组装、国产AI芯片),也看好未来几个季度逐步成熟的AI消费电子和AI应用产业。


分类上,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属于光模块,寒武纪、海光信息属于AI芯片。

过去半年,AI芯片的两只股票,一只翻倍,一只涨了200%多,光模块的3只却原地踏步,所以莫海波还真可能在AI板块内部高低切换。


另外就是医药,

二季度,莫海波就开始买医药了,买了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三季度,恒瑞医药还进了十大重仓股。

三季报中他说,随着国内药品政策逐渐趋于稳定,以及药企向源头创新靠拢,国内创新药企也可能孵化出更多有临床价值的药品,给行业投资带来增量机会。另外,国内药企竞争力加强后,也能够参与全球竞争,出海也是一个增长点。

四季度有没有继续加仓医药也是一个看点,等过几天的四季报吧~


(2)周思越

周思越就是快速轮动了,而且差不多是一个季度一个方向的节奏。

去年4季度重仓光伏,今年一季度重仓白酒、二季度重仓有色、三季度重仓AI。

他换方向很正常,也没啥特别大的借鉴意义。


(3)赵强

赵强的操作有一点参考意义,他是2024年才开始参与AI的,逐步加仓,把AI买成了第一大重仓行业,但也还持有角度新能源、医药股。

三季报中也是同时看好这几个行业,他对AI并没有很深的执念,高位减仓寒武纪的可能性是有的。


总结起来,

减仓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涨幅大,寒武纪纳入上证50闹得沸沸扬扬,前一段还出现了“寒武纪要按照市概率估值,有1%的可能性成为英伟达,也要按照英伟达市值的1%估值”的段子。

涨了这么多,部分基金经理逢高减持也属正常。

至于对AI的态度,目前还没公布四季报,三季报中基金经理对AI依旧看好,等四季报公布看有没有啥新观点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右下角点个【在看】和【赞】再走吧

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感谢

懒猫的丰收日
手把手教你看懂基金的门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