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财富
2024-12-15 08:00
福建
本文转自「少数派投资」,原发于2021年8月。
数据显示每年死于天花疫苗的人数大于死于天花的人数。这个数据被很多反疫苗组织用来宣传“疫苗有害论”,认为应该禁止人们接种疫苗。看到数据的第一反应是意外和惊讶。但细想一想,其实一个简单的数学题就可以解释。假设天花疫苗的接种率为99%,1%的不良反应率,不良反应中有1%的死亡率,100万儿童中有99万接种了疫苗,简单计算可知,因天花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而死亡的儿童为99人。另有1万儿童没有接种疫苗,假设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感染天花的概率是2%,而天花的致死率为20%,那么没有接种天花的儿童死亡人数为40人。所以,死于天花疫苗不良反应的儿童数大于死于天花的儿童数。如今,新冠疫苗的接种也存在一批拒绝接种疫苗,认为疫苗不安全的人群。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是因为在媒体上看到接种的不良反应致死致残的新闻,又或者听身边朋友表达不舒服的体验之后,就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抵触情绪和心理——如果不接种,这些不舒服甚至死亡就不会出现。即在头脑中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进行否定,然后表现为原本可能发生但现实并未发生的新活动。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是无处不在的。比如说:如果当时没选会计专业,现在就不用处理这些头疼的报表了;如果当时选其他人做老公的话,现在就不用天天忙里忙外,没人搭把手了;如果当初不是选了这只基金,就可以买到别的更赚钱的基金了……会让我们认为如果自己当初做出了另一种选择,可能会获得比现在更好的结果。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的选项往往不只有2个选择(对或者错),而是无数个不同等级的选项:很差,较差,差不多,较好,很好,非常好……所以。然而,因为反复进行“如果……就……”的思考,会本能的去填充出了看似明确的答案,将不完美的现实与这些想象中的可能性进行对比,就易对现状产生怀疑和失望,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做出更好的选择,这不仅无法改变现实,还会导致持续的自责、内疚、后悔。 “如果……就……”的思维中,常常隐含着一种对现实的自以为的掌控。以为如果回到当初那个时刻,有能力做出更正确的决定。然而,心理学家Leon F Seltzer(2016)指出,一个人的决策,往往并不如人们所想的那么自由,他是由一整套“内在机制”决定。这套机制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其中包含了我们的风险厌恶程度、价值排序等各种因素。在某个时刻做出的选择,其实存在着受限于我们这套内在机制的必然性。即便时间重来一次,如果我还是那个时刻的我,很可能还是只能做出一个同样的选择。换句话说,发生的即是必然。我们可能未必能改变当初的决策机制,那反事实思维的本能就必然会让我们深陷情绪的沼泽嘛?对此,心理学研究者聚焦于反事实思维与应对方式、抑郁和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将其分为了两种主要类型:上行和下行反事实思维。上行反事实思维,即我上面列举的生活当中常常出现的场景,指“如果……,情况本可能会变得更好的想法";而下行反事实思维,指“如果我们当初做了其他选择,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与上行反事实思维相比,下行反事实思维与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有关。针对他们之间的调整,有个万能的替换公式可以参考,即每当大脑出现“要是当初……就好了”,可以替换成“幸好当初……不然……”。下行反事实思维不仅能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减少焦虑不安。更重要的是,即便是在下行反事实思维导致负面情绪的情况下,这些情绪也会成为个体采取有效行动以改善现状的某种动力,会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学习机制,通过回溯和反思,分析过去行为与决策的局限,并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对我们未来的行为进行调整。很多时候,那些无价值的“如果……就……”会非常吸引人,因为它展现给我们一个未曾发生过的美好幻想,但那时那刻,即便选择另一个选项,是否真的能变得更好,也无从得知。未知并不比已知有更多的确定性。我们不必要去构想那个并未发生的“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