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九大重点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详解

财富   2024-12-16 22:31   福建  

本文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会议给出了明年“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具体安排,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适时降准降息等系列政策组合拳。会议还明确了2025年的重点工作,包括实施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等。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会议指出,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


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为5%左右,该增速与当前我国经济潜在增速大致相当,有助于推动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平稳增长。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4.8%,其中一季度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呈现逐季回落的态势。为推动经济更好向上修复,9月下旬,中央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货币、财政、楼市、资本市场等多项政策。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综合作用下,楼市交易更趋活跃、股市信心稳步恢复、重点商品消费明显回升,9、10、11月份经济呈现边际好转的态势。部分市场机构预判四季度经济增速可能在5%以上,能顺利完成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意义十分重大。我国已经确立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也就是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需要从2020年到2035年的15年里年均增速达到4.72%。如果2025年能够明确5%左右的增长,这样有利于“十四五”经济增速维持在5%左右的水平,也能够为以后留下更多的空间。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表示,在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4.8%的基础上,在逆周期政策驱动下,四季度经济增速明显好转,2024年将实现5%左右的增长。



提高财政赤字,适时降准降息



会议要求,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会议明确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具体内涵,包括提高赤字率、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专项债、适时降准降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稳汇率等——此举旨在加强预期管理、提升政策透明度、更好地稳定市场预期。


多年来我国赤字率总体控制在3%以内,近年来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部分年份赤字率提高到3%以上。2020年为了应对疫情冲击,我国赤字率提高到3.6%。2023年为了推动经济更好恢复,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推动当年赤字率提升至3.8%左右。2024年我国赤字率重新回归3%,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规模适度增长。因此,提高赤字率、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专项债,2025年这样超常规积极财政政策组合并不常见,政策力度明显加大。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提高2025年赤字率,意味着赤字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强化了财政逆周期调节能力。公众对赤字率的关注度很高,能更好地传递政策意图,具有很强的政策信号意义,释放中央稳经济的坚定决心,有助于稳定预期。另外,赤字规模大概率仍是以中央国债为主,通过中央加杠杆并转移支付给地方,有助于增加地方可支配财力,推动地方做好“三保”工作。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2025年将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预计赤字率提升到4%~4.5%;地方专项债的规模可能从2024年的3.9万亿元扩大至4~4.5万亿元,以更好支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加力支持“两新”“两重”,考虑到还要增加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预计规模增加至2万亿元。出于配合财政政策、对冲私人部门投资回报率下降、维持合理适度的实际利率等考虑,预计2025年以7天逆回购为代表的政策利率至少需要下行30bp。另外,在加大宏观政策力度稳增长的同时,需要适度保持汇率弹性。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14年来,货币政策定调首次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充分展现了货币政策发力的决心。“适时降准降息”意味着今年底到明年年初货币政策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此举措有助于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同时,财政货币政策加强配合,将成为明年宏观政策组合的主旋律。央行将借助买卖国债、买断式逆回购等创新工具支持财政政策发力,通过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支持产业政策发力。



大力提振消费



会议指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


相较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现代化产业体系”放在重点任务的第一位,2025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排在第一位的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国家信息中心原总经济师祝宝良表示,要拉动消费,关键要解决收入问题,要确保这个钱是持续的,确保有相关社会保障,这样大家才敢于消费。其中适当提高居民基本养老金、提高医保补助、降低生育成本等,能确保收入的稳定性,能较好地促进消费。


天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宋雪涛表示,考虑到出口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明年消费将扮演重要的对冲角色,因此将推出更多提振消费的政策。“以旧换新”政策将延续,资金规模将加码,覆盖领域进一步拓宽。加大对重点群体的补贴力度,尤其是消费意愿较高的群体,比如增加奖学金名额和助学金标准,可提振学生群体消费意愿;适当提高养老金,可提升老年人消费意愿。另外,预计明年房地产对消费的拖累效应会减弱,因为当前部分城市房屋租金回报率已经超过30年国债收益率,房价已在逐渐磨底的阶段,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也有助于改善居民现金流。


明明表示,明年提振消费的政策,从刺激消费意愿和增加消费能力两端协同发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扩大范围和提升额度,养老、生育等补贴政策也在进一步加码。政府投资将更加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领域发力,减少低效、重复建设,把钱用到刀刃上。


会议指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


2025年稳就业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才能稳定居民预期、提高居民收入、带动消费增长等。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2025年政策将加大支持重点群体就业、生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项。另外,预计聚焦生育、养老等方面的改革有望推进,包括建立生育补贴、加大个税抵扣力度、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这些政策同样也有助于消费的释放。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会议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央地协同合力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今年9月底以来,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放开放宽限购、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地方专项债用于收储闲置土地和商品房、降低契税增值税、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等。这些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交易更趋活跃,部分重点城市房价有止跌回稳的迹象。不过,当前房地产市场“以价换量”特征明显,要推动房价企稳、房地产投资增速转正等,仍需政策加以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秦虹表示,明年落实好地方专项债回收闲置土地的政策,值得期待。将开发商手中闲置土地回收,能减少市场供应,还能立竿见影地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有助于稳预期;政府回收闲置土地,置换成位置更好的地块,这样开发商明年后年有房可卖,有助于改善企业现金流;地方增加土地收储,有助于地方调整土地规划、提升土地价值,原先以刚需为主、大量商业办公的规划,需要跟随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当前市场以改善需求为主。但是,地方受制于债务压力等,对于盘活存量土地、跨区域换地等积极性不足。


钟正生表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起点是房地产销售增速企稳回升,再通过量的回升带动价的企稳,进一步传导至投资端。从房地产销售已连续三年低于潜在需求、城镇居民购买力透支状况已明显缓解、购房的近期与远期成本均已明显降低来看,2025年房地产止跌回稳具有客观基础。要将已存在的购房能力转化为购房意愿,尤需形成稳定的收入预期,才能加快形成房地产“销售好转—价格回升”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另外,跳出房地产负反馈可能需要中央政府介入,打通收储政策的堵点。


会议指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质增效和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面对不确定性提升的外部环境,我国仍将继续稳外资稳外贸、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自己的事情。王一鸣表示,2025年外部环境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美国会不会发起新的贸易战。我国有上一轮应对贸易战的经验,这一次会更加从容,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政策储备,研判贸易战动向,及时有效应对。同时,应对贸易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坚持扩大开放,加强与欧洲、日韩等经贸合作;加大制度性开放力度,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更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投资有道
价值投资文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