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11)

2024-11-11 08:01   内蒙古  

这是我的第1881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全部11篇评论文章

01   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

任 平

  (一)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怎么看?
  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大家普遍关注热议。
  从中,有人只看到了问题。分季度看,5.3%、4.7%、4.6%的经济同比增速,呈下降趋势。单看第三季度,7、8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由此便对经济增长前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等怀有疑虑。
  更多的人既正视了困难,更看到了有利条件和因素。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4.8%,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个别经济体增速虽然相对较高,但其经济总量和增量与我们不在一个量级。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在结构优化、动能转换、质量提升的前提下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长。放眼全球,仍然是“风景这边独好”。
  不妨再来看看,一段时间里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增强,国际政治不确定性增大,全球贸易保护加剧,一些国家的围堵打压持续加码,我国稳外贸、稳外资压力加大。
  二是内需不振。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强,稳投资难度加大,民间投资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三是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面临销售疲软、效益下滑、市场预期走弱等情况。
  四是一些领域风险隐患较多。有的地方化债难度较大,有的基层财政困难,有的企业出现裁员降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压力上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放缓。
  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当前我们遇到的困难,是发展中的问题、转型中的阵痛,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沉着应对,特别是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决策、果断出手,及时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着力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效果正在显现。9月以来,工业、消费、投资和股市、楼市等领域经济运行出现的积极变化越来越多,市场信心增强,社会预期改善,不少经济指标增速回升。
  总的看,我们顶住下行压力、克服困难挑战,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结构调整优化、民生持续改善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由探底到筑底再到回升的演变迹象越来越明显。
  随着存量政策持续显效,增量政策加快落地,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将不断增多,四季度经济运行大概率呈回升向好态势,全年有望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前不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经济增长将更加依赖金砖国家推动。彭博社认为,中国仍将在未来五年成为全球增长最大贡献国。
  “要登绝顶莫辞劳”。当此之际,我们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经济形势,纵观全局、把握大势,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应对问题和挑战,全力以赴把经济搞上去。
  (二)
  应对新情况,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面对正常波动,当多一份平常心。看增速,三个季度经济增速虽有波动,但幅度不大,仍在“5%左右”的预期目标附近。看增量,同比增速虽有所回落,但第三季度经济总量仍比去年同期高12934亿元。
  推动结构调整,当多一份进取心。今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占GDP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9%;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0%,增速比全部投资高6.6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和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化解转型阵痛,当多一份自信心。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3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9.5%;集成电路产量、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6%、22%;新能源汽车产量、出口同比分别增长31.7%、12.5%……这是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有力表现,让我们更有定力。
  全面看,有两面;两面看,就全面。
  我国经济发展基础好、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增长空间大等优势依然存在。
  同时,我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从发展方式转型,到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质量变革、发展动能转换,周期性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转型阵痛躲不开、绕不过。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坚定迎难而上、再铸辉煌的决心和信心,必须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决不能因为有困难和挑战就半途而废、回头倒退,习惯性回到追求粗放扩张、低效发展的老路上。
  从根本上说,打破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关键在科技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前不久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创新发展正展现出强大动能和广阔前景。
  也要看到,我国科技发展正处于将强未强、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必然会遭遇各种阻碍遏制。科技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需要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勉励科研工作者“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各项措施正加紧实施。去年我国研发投入R&D经费的总量首次超过3.3万亿元,居世界第二。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既急不得,也等不得,要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抓下去,相信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突破“卡脖子”问题,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三)
  越是挑战严峻,越要一鼓作气越沟迈壑,看准了就抓紧干。
  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出台有力有效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一揽子增量政策坚持问题导向,具有很强针对性。
  “两重”“两新”加快推进,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等形成化债“组合拳”为地方发展减负担、增动能,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全部下达到项目和地方,建好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协调机制……一揽子增量政策既注重解决当下突出矛盾和问题,又着眼于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加突出逻辑性。
  加强财政税收、货币金融、投资消费、收入分配等宏观政策的统筹协调和系统集成,用好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统筹今明两年政策衔接、工作衔接……一揽子增量政策坚持系统施策、长短结合,充分体现系统性。
  加快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发布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一系列改革举措正加快推出,发挥着引领作用。
  9月份,工业、服务业、消费、预期等指标好转,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1%,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
  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5个月以来首次回到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环比增长0.2个百分点……
  10月份,房地产市场交易趋于活跃,多个指标在较长时间同比下跌后出现正增长。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房、二手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分别增长14.1%、47.3%,其他很多城市商品房网签成交量也在不同程度增长。自2007年以来,“银十”成交量首次超过“金九”。
  在一揽子增量政策作用下,市场活跃度快速回升、企业经营预期较快改善、内需潜力有效激发、工业服务业增速加快。
  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强信心、促增长效果持续显现,金融市场迅速反应,股、债等市场反应都比较积极正面。
  中国经济正在爬坡过坎,吃劲的时候更需要稳住劲。当不得“疯牛”,要当“慢牛”。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中国经济一定能稳扎稳打、行稳致远。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
  干字当头,众志成城。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
  关键时期、关键一年,船到中流、人到半山,最需要凝心聚力、振奋精神、鼓足干劲。风雨无阻向前行,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
  “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

02   共赴“进博之约” 共享中国机遇(和音)

  11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下帷幕。6天时间内,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近3500家参展企业,数十万名专业观众,在进博会交易商品和服务、交流文化和理念,进一步增加了对中国市场机遇的认知、对开放合作理念的认同。
  “进博会是支持国际贸易发展、合作和新型全球伙伴关系的平台”“进博会促进贸易增长的背后,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赢”“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充满活力并且展现出光明前景”……通过参加第七届进博会,各国人士充分认识到,开放是进博会的核心理念,进博会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助力各国在开放合作中实现共赢。
  共赴“进博之约”,各方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诚意。作为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举办的重大经济外交活动,第七届进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行动。7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129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参加企业展,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一系列数据标注本届进博会的开放程度。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表示,中国举办进博会,以开放的精神让全球企业相互连接、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构建更加繁荣、互联的全球经济。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开放指数为0.7596,在各经济体中的排名继续提升。这充分说明,越是面对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中国越是坚持开放、扩大开放、提升开放。
  共赴“进博之约”,各方更加坚定了投资中国、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作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进博会是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生动注脚。从首次设立新材料专区,升级打造创新孵化专区,举办首发经济和促进消费相关分论坛等活动,到持续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展示45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再到举办“投资中国”自贸试验区专场推介、外资企业圆桌会等活动,中国继续与各方分享巨大市场潜力、蓬勃创新活力、强劲发展红利。本届进博会上,多家跨国企业宣布在华继续投资计划,以实际行动对中国市场和发展前景投下“信任票”。参展的跨国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深切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强劲脉搏”“中国是大市场,也是最具活力的市场”“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将继续与中国共创未来”。
  共赴“进博之约”,各方更加深刻认识到互利共赢的价值。进博会“朋友圈”持续扩容,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届进博会为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37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120多个免费展位,食品和农产品展区进一步扩大非洲产品专区面积,举办“全球南方的可持续发展与中非合作”分论坛……中国以实际行动为发展中国家打开新的机遇之门,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到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来。从贝宁菠萝、埃塞俄比亚咖啡等上届进博会“明星产品”,到马拉维花生、莫桑比克夏威夷果等最新准入的产品,都搭上进博会快车,加速汇入全球市场。一位首次参展的坦桑尼亚腰果加工出口商把参加进博会看作“梦想和希望之旅”,他充满期待地说:“打开中国市场,我们的生意大有希望。”
  迎五洲客,计天下利。中国正在通过推进高水平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开放超大规模市场,携手各方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增进人类福祉贡献更大力量。

03   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人民论坛)

李 斌


  越是气势恢宏的篇章,越需要精益求精地书写。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紧紧围绕抓改革促发展加强党的建设,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既勇于开拓创新又持之以恒抓好落实,既敢拼敢闯又善于团结协作,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抓改革促发展,既要重视方式方法,又要重视信心决心、态度行动。强化理论武装,思想认识就能更加统一,干事创业就更有方略;强化队伍建设、人才建设,经济发展就能更有活力和动能;强化正风反腐,就能以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托举营商环境的山清水秀。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引导干部树立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的思想作风和担当精神,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沉下去才能摸准暗礁。推进改革发展,勇于开拓创新是必备的品质。从上海自贸试验区破冰试水到各地自贸试验区多点开花,从浙江、重庆率先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到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公司参与商业养老金业务……全面深化改革往纵深推进的每一步,无不是开拓创新的结果。火苗总向上腾,改革要往前走,由不得停一停、歇一歇,由不得打折扣、搞变通。
  改革不只有雷霆万钧、猛药去疴,也有稳扎稳打、润物无声。持之以恒抓好落实,意味着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有领导有步骤推进改革,不求轰动效应,不做表面文章”。雄安新区实现从“一片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的华丽蝶变,海南自贸港建设循序渐进、进入封关运作攻坚期,体现的都是精耕细作、步步为营。目标上有定力,战略上有耐心,举措上要务实,改革才能行稳致远,发展才会稳中向好。
  改革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需要敢动真格、善打硬仗,“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改革”。没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牵引拉动,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没有污染治理的大刀阔斧,就不可能有美丽中国的崭新图景。敢于打破那些不合时宜的坛坛罐罐,突破那些束缚活力的条条框框,我们才能通过改革掌握发展主动权。
  改革在“全面深化”上用力,落实需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协同联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人大“牵手”合作,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到长江流域禁捕,再到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协同立法实践取得实质性进展。十部门联合印发《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利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善于团结协作,增强的必是改革发展的动力和合力。
  改革大潮奔涌向前,必须着力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今天抓改革促发展,环境、条件、基础等更好,党员干部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一切美好的蓝图,都是一招一式干出来的、夜以继日拼出来的。瞻望前程,发展上升通道的“势”、战略机遇的“时”,与主动改革、积极改革创造的“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激发决心和干劲,汇聚各方面改革发展的合力,我们的事业必能在爬坡过坎中不断向前迈进。

04   把握重大制度成果,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人民观点)

——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③

本报评论部
  一碗麻辣烫里,蕴藏着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制度护航发展的智慧。
  今年年初,甘肃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吸引八方游客跨越千里“寻味”。为了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制定实施了《开展麻辣烫类餐饮单位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并建立“包抓”工作机制,助力天水把流量变“留量”。1—9月,天水市累计接待游客5348.08万人次,旅游花费307.35亿元。
  为了规范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前段时间,当地又组织起草了《天水麻辣烫经营规范》地方标准。始于“寻味”,兴于“改革”,成于“制度”。天水麻辣烫的持续走红,既得益于网络的红利,也有赖于制度的保障。
  制度,是破题之钥、治理之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最壮丽的篇章之一”,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取得了重大制度成果。坚定改革信心、更好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要求我们深刻把握重大制度成果,坚持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
  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
  大型客机研制,被誉为“现代制造业的一颗明珠”。C919项目技术难度之大、组织协调之复杂超乎想象,仅机翼图纸就足有2000多份。立项至今,20多个省份、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30多万人参与了研制。没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没有以新型举国体制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人追寻了半个多世纪的大飞机梦,哪可能今朝梦圆?
  不仅是C919。反贫困、建小康,斗洪峰、抗地震,稳经济、促发展,化危机、应变局……正是因为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具有了非凡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为14亿多人口的大国发展和进步、办大事、解难事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种制度有没有显著优势,关键要看其治理效能。福建福鼎市麻坑里片区地处城乡接合部,常年生活在此的近3万人,被“环境乱”“污水臭”等问题烦扰。得益于“民生实事项目人民代表大会票决制”,福鼎市人大代表在走访时发现问题,并广泛收集意见,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关于麻坑里道路及片区污水管网改造的建议”。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改造被列入福鼎市“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去年底,片区实现雨污分离及污水收集处理,麻坑里的麻烦事儿迎刃而解。一名外国友人在获悉解决过程后感慨:“在中国,民主是具体真实、充分表达、有序有效的。”
  新时代以来,我们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中国之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充分发挥,“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坚定制度自信。
  我们深刻认识到,制度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要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我们推进改革的认识论,也是方法论,体现了推进改革的决心,也体现了推进改革的定力。
  比如,从“点”与“面”来看,当前宏观经济治理的复杂性明显上升,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提升宏观调控效能,必须建立健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工作机制;再比如,就“新”与“旧”而言,新产业可能伴生新污染物,但既有的环境控制标准并不能覆盖,必须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各项制度的系统集成,使各项制度彼此呼应、相互促进,才能不断释放改革效能。
  也要清醒看到,改革不是改旗易帜、改弦更张,有些东西必须改、不改不行,有些东西坚决不改、不容改变,改了就会丢掉根本、迷失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以及配套制度都很成熟了。新中国成立75年,人大70年、政协75年,还需要大改吗?再改改到哪去?不能为改而改,不能稀里糊涂地改。”
  必须牢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放弃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把改革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则就是不改革,这样的看法完全是错误的,也是混淆视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改,才能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科技、国防等的现代化,更是制度和治理的现代化。把深化改革攻坚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让各方面体制、机制、制度更好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中国之制”必将不断锻造新优势,“中国之治”必将不断迈向新境界。

05   一卡通里看协同(评论员观察)

尹双红

  京津冀,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前不久,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会相继通过推进京津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定。6.4万余家定点医疗机构“一卡通结”,3900多条交通线路“一卡通乘”,193家旅游景区“一卡通游”,171家图书馆“一卡通阅”……多个场景,一卡通用,群众工作生活更加方便。
  一张社保卡,诸多民生事。社保服务人群覆盖广,业务条线多,用卡需求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对医疗、养老等领域协同发展进行了诸多探索,取得良好成效。在此基础上,此次立法按照“小切口”的立法要求,采用“规定”的立法体例,有几条写几条,并实现三地同一文本、同步审议、同步表决、同步实施,进一步打通了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中的堵点,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政务资源,确保三地社保卡能够跨省通用、一卡多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推动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河北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只有一河之隔,随着两地往来日趋紧密,延长北京地铁的呼声愈加强烈。眼下,连通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廊坊三河市和北京平谷区的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建设正稳步推进。京冀两地各部门群策群力,不仅破解了地铁穿河这一技术难点,实现“硬联通”,而且打破行政区划分割的堵点,实现“软联通”。紧紧围绕“人”来谋篇布局,着力解决百姓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协同发展的各项改革才能凝聚起更大力量。
  京津冀发展的“势能之差”客观存在,握指成拳就要统筹好发展实际与共同目标,找到最大公约数。京津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立法项目选题纳入三地协同立法规划,同时公开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又共同研究修改。立法程序和法规文本的高度协同,使项目既满足协同发展需要,又充分考虑各地区关切。这启示我们,打破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转圈圈的思维定式,同心同向、求同存异,不同地区才能在协同发展中各展所长,共同打开发展新空间。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协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破题关键在于“用法律法规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从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同一文本同步施行,到共同出台《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再到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近年来,三地围绕重点领域出台百余部法规,推动区域协同更加紧密,新活力和新动能不断涌现。实践证明,改革的深化要求法治保障。涉及利益关系和体制机制上的深层次改革,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发挥好法治的引导、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才能固根本、利长远。
  15分钟社区中心、10分钟邻里中心、5分钟街坊中心三级生活场景促进职住均衡;“千年秀林”、悦容公园等构成家门口的“大氧吧”……一批重大疏解项目有序落地,不断释放的协同红利,持续提升着雄安新区的吸引力,让更多人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倾听群众呼声,找准发力点,不断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定能变“势能之差”为“动能之和”,跑出协同发展的“加速度”。

06   山高人为峰(暖闻热评)

张向阳


  【人物】唐古拉山站冰川研究者
  【故事】冰川被称为“固体水库”,是气候变化的记录器。长江源地区是全球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拥有大量冰川资源。2005年,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唐古拉山站建站。在这个世界海拔最高的科考站,一代代科研队员无惧条件恶劣,长期观察、连续记录地质、水文、气象、冻土状况,守护着绿水青山。
  【点评】
  唐古拉,藏语“高原上的山”,其主峰格拉丹东是沱沱河的发源地。这里终年风雪交加,冰川连绵。1973年,我国第一次青藏科考大幕拉开,在基础条件差、物资匮乏的年代,400多人毅然投身科考事业。每年4月至10月,唐古拉山站的科考队员们驻扎于此,爬冰卧雪,与高原反应作斗争,和恶劣天气打交道,在大自然的“实验室”里扎根,潜心观测冰川变化的过程。
  中国冰川学奠基人施雅风曾说,冰川事业是一项豪迈的事业,是勇敢者的事业。野外科考的苦,难以想象。有科考队员回忆初到唐古拉山站时的场景,眼前就是一片冰雪世界,“冻土像钢铁一样”。住过又湿又冷的帐篷,搬进被风吹得哗哗响的简易板房;因高反整夜睡不着觉,和棕熊相距几十米对视;唐古拉山站里,除了高精尖设备以外,最多的就是各类药品……无论是身体经受考验,还是意志经历磨炼,这些细节让条件艰苦有了具象的呈现,也正是这些点滴,标注了科考队员勇敢无畏、不怕吃苦的精神高度。
  冰川研究这么苦,为什么还要坚持?“坚守在冰天雪地,就是为了保护绿水青山”,这是科考队员的回答。冰川看似与我们的生活相距甚远,实则与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安全息息相关。有科考队员这样形容:“江源打个喷嚏,江河都要感冒。”唐古拉山冰川、冻土等冰冻圈要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长江源区水源涵养功能和高寒植被生态环境。研究冰川变化和气候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计算环境的承载力和保护的拐点。因为责任,所以坚守。他们关心着眼前的山和水,致力于解决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等方面的问题,更心系着唯一的地球,想要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寻找更多绿色发展途径。
  有媒体曾采访了多名在青藏高原做研究的科研人员,发现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共同的气质:乐观、豁达、热爱野外、特别能吃苦。精神代代相传,科研继往开来。如今,有先进仪器设备的支撑,我国的青藏高原研究走上了世界舞台。数十年如一日的科研路上,更新换代的是技术设备,始终未变的是不懈探索的毅力。葆有不惧艰险、不畏挫折的乐观心态,脚踏实地、勇于探索、协力攻坚,一代代科考队员攀登的,不仅是大地上耸立的山峰,更是科研的高地。
  前段时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重要成果集中发布。森林面积比例提高12%,水源涵养功能提升1%,土壤保持功能提升2%……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正发生一系列喜人变化。也要看到,面对更多挑战,我们还需继续加强保护和研究。山高人为峰,期待更多人投身勇敢者的事业,步履不停、攀登不止,为守护绿水青山作出更大贡献。

07   从“追豚地图”到“生态指南”(纵横)

张双双


  前不久,长江江豚“追豚地图”和“赏豚攻略”发布,详尽汇总了江豚观测点位,精心规划了5条追豚线路,还辅以人文风光讲解和江豚拍照技巧,探索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普教育新形式。
  长江江豚被人们称为“微笑天使”,是长江现存唯一的鲸豚类动物,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然而,由于栖息地丧失、渔业误捕、水污染、气候变化等原因,江豚种群数量一度急剧下降,2013年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随着长江大保护深入开展,江豚种群数量稳步增长,2022年达到1249头,较2017年增长了23.42%。长江沿岸居民在江边“偶遇”江豚渐成常态,“赏豚攻略”既是满足公众观测需求的实用手册,也是一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指南”。
  “生态指南”,指向的是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走的每一步,都在朝着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方向迈进。
  近些年,长江沿江省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放眼神州大地,从热带雨林到青藏高原,从东海之滨到西南腹地,越来越多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走进公众视野,新物种、新记录种不断被发现。在长江流域珍稀野生动物摄影展上,奔跑的藏羚羊、微笑的江豚、雪中的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都在镜头前留下精彩瞬间。有摄影师感慨:“镜头里的‘国宝’越来越多。”
  珍稀动物频频露面,尽显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也让更多人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一直在路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我们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08   让技能成才步伐跟上产业升级节奏(人民时评)

易舒冉


  前不久,22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工人,陆续走进清华大学,参加由全国总工会举办的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和教授、院士等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学习。满满“工业风”的课堂,成为清华园的一道别样风景。
  过去,产业线上的工人,讲究的是熟能生巧。如今,有机会到高等学府进修,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一名参加培训的产业工人坦言,通过学习和交流,一些工作中卡壳的技术难点有了新思路,对行业发展也有了新理解。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无疑具有战略性意义。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对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为锻造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指明了方向。
  毋庸置疑,在我国迈向制造大国的历程中,产业工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中国制造迈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为产业人才搭建成长阶梯,使之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是更好保障产业工人权益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产业升级,不只是技术和装备的升级,也需要人才资源的支撑。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在制造强国建设中的骨干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健全职业发展体系,让技能成才的步伐跟上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节奏。
  湖南湘潭钢铁集团,在智能化转型改造过程中,工人和钢厂迎来了一同“升级”。面对更复杂、参数更多、数据更精细的操作系统,原本老师傅带学徒的方式不适用了,厂里便组织技术骨干从头学习,带领工人们一起转型,让工人成为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此次出台的《意见》也明确提出,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确保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和培训。调动各方面力量,落实企业培养责任,健全社会支持体系,不断促进产业工人知识更新和学历提升,中国制造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就有了更坚实的依托。
  科技进步有利于增加全社会的福祉,但也要看到,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发展,短期内会对传统就业岗位造成一定的冲击。破解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强化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增强技能本领,适应新产业新技术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好各方面权益保障,让产业工人的待遇随着社会发展水涨船高,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实体经济。
  浙江德清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累计覆盖企业1824家,惠及职工6.83万人;湖南打破职称评审与技能评价界限,2023年70名产业工人获评高级工程师;广东广州落地实施工伤保险新规,快递员、货车司机等也能参保……随着行业发展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提升权益保障水平,产业工人的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才会进一步增强,创新创造活力才能得到更好激发。
  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这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用心用情用力呵护他们茁壮成长,迎来的将是一个锐意创新的中国、向上生长的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中国。

09   共同迈向绿色、包容的未来(国际论坛)

阿奇姆·施泰纳

  日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在哥伦比亚举行。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在阿塞拜疆开幕。12月初,我们还将迎来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契合联合国未来峰会达成的《未来契约》,这三场与环境有关的联合国会议为我们提供了重要机遇,致力于采取具体的、变革性的行动来保护我们所生活的星球。
  世界正经历一系列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危机,各国迫切需要勠力同心,采取一致行动共同应对重重挑战。我们所面临的挑战错综复杂,影响全球发展,因此解决方案必须具备相应的兼容性与灵活性。每个国家都需要采取更积极且富有雄心的行动,追加可持续发展投融资,以保护地球及其生物多样性。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大型经济体,中国是推动绿色转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先锋,拥有进一步发挥全球性关键作用的巨大潜能。
  前段时间,我对中国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我与有关政府官员和专家探讨了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我了解到中国正在加大力度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即节能降碳与环境保护并非必然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反而有机会推动经济增长。事实上,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2021年,中国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截至2023年3月底,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50%以上。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数据,中国创造了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46%的工作岗位。一份国际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清洁能源行业为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驱动力。
  技术创新一直是中国绿色转型的关键,尤其是在交通领域。从2009年到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从不足500辆的年销量,增加至743万辆的年新注册登记量。现在,在中国每售出两辆汽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中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有巨大的空间巩固并强化相关工作。中国行动对于实现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目标、实施“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非常重要。随着中国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在迈向低碳未来的同时兼顾包容性与公平性亦十分重要,例如为传统行业劳动者提供绿色技能培训等,以确保不让任何一个人在绿色转型中掉队。
  没有一个国家能在多重全球性危机面前独善其身。中国始终致力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通过国际合作分享知识、低碳技术和投融资经验,鼓励发展中国家采纳有利于保护自然、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全力支持国际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随时准备支持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国共同迈向绿色、包容的未来。
  在全球性挑战面前,我们可以也必须同舟共济,并在履行气候承诺、保障能源安全与解决经济社会问题之间实现平衡。现在是采取果断举措、共同扭转局面、保护人类和自然的关键时刻,我们的地球正在敲响警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响亮和清晰。
  (作者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

10   资本更加耐心 创新更有信心(财经观)

葛孟超


  日前,“深圳创投日”耐心资本专场在广东深圳南山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集中举行了9只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合作基金及1只险资合作基金的签约仪式,合作总金额达到550亿元,这些基金合作项目将集合各方优势资源,共同投资于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掌握核心技术、行业地位突出的优质科技企业。
  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耐心资本”这一概念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培育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基础制度,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各地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越是推进高质量发展,越需要培育壮大耐心资本。耐心资本专注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特点主要体现为长期性、价值投资和稳定性。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活动同时也具有创新成果的不确定性,不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投资回报,多数尚在初创期的科技企业通常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成长的烦恼”。耐心资本不只关注企业的短期收益状况,更看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领先优势、商业模式等非财务指标和发展潜力,能够为投资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愿意陪伴企业成长。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耐心资本将起到重要作用。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需要政府、投资机构等多方协同发力。有关部门要从制度构建、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的支持体系,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具体举措包括完善决策、考核、容错、退出机制,加大力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等等。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压舱石”,要坚持长期主义、专业主义,完善长期考核评价体系、打造长期投资文化、提升专业投研水平、培养专业投资团队,坚定做创新创业的发现者、陪伴者。
  通过为技术创新、传统产业升级、新产业培育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耐心资本促进科技、产业、金融三者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循环不仅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将为耐心资本自身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无论是培育壮大耐心资本,还是培育新质生产力,都体现出这样一个道理:要有前瞻眼光和战略定力,不惧怕风险挑战,坚持做正确的事,在长期投入与坚持中收获硕果。
  资本更加耐心,创新更有信心。近期,更加关注高成长性、长期投资潜力行业的中证A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受到市场欢迎;试点扩围后,已有多个城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合作成立股权投资基金,有的基金已经开始运作。耐心资本是科技创新重要的支撑力量,我们有条件有信心乘势而上,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培育发展动能注入澎湃力量。

11   加强柔性电子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创新谈)

朱纯欣 任明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快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破题之举。高校处于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承担着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重任。在柔性电子学科领域,通过构建自主培养体系,不仅将推动该学科以高质量发展迈向世界一流水平,也有助于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柔性电子技术是在物理、化学、电子、计算机和生物医学等10多种学科高度交叉融合基础上形成的、具备真正意义上的颠覆性科学技术,被认为是智能时代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口,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2020年,柔性电子学正式成为我国新的一级新兴交叉学科。加强柔性电子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够推动柔性电子领域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极大提升该领域科研水平。
  自主培养柔性电子拔尖创新人才,离不开构建柔性电子学自主知识体系。为此,可从学术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等方面着力。比如,通过构建学术体系,培养学生更广泛的学术视野和更全面的知识体系;通过构建前沿学科体系,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过自主撰写并构建教材体系,进一步夯实学科育人基础。
  柔性电子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也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一方面,要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和智慧启迪,推进教育教学科研一体化培养;另一方面,也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研命题为育人方向,通过柔性电子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创业拔尖创新人才等多条路径自主培养人才,实现差异化、个性化培养。此外,可通过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基地,打造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科技管理机制创新、社会服务机制创新、交叉融合培养机制创新的拔尖人才培养平台。例如,通过推进柔性电子领域的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创新引智基地等机构建设,全面培养高素质柔性电子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柔性电子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还应瞄准未来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的人才需求。立足柔性电子,通过面向信息显示、人工智能、先进材料、航空航天、医疗健康、公共安全、低碳能源、泛物联网等应用领域,探索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路径,从而以深化柔性电子领域育人模式变革,构建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助力探索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
  (作者单位分别为南京工业大学、中山大学)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