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9日(大雪第四天),星期一,杏园金方国医医院祥云分院门诊,庞少怀、陈丽、彭浩跟诊。
今日有一复诊的女患者,她最初因肾炎来治,现尿蛋白及隐血已近无虞,仍微有腰酸,到了下午则低压偏高。唐老师说:凡是下午、晚上加剧的问题皆与肝肾有关。肾为腰之府,当肾气不足时,就会腰痛,甚者腰部板结僵硬;下午低压偏高,虽也是疲累所致,更重要的是肾在下不能固摄,待肾阳足了,血压自然能下。患者又补述她平日里的一大嗜好,嗑瓜子,一嗑就停不下来。瓜子作为“国民零食”,多数人都有嗑瓜子的喜好,这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一件事,但唐老师马上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追问道:“你是手剥还是嘴嗑?”答案当然是用嘴嗑,随之引出了我们没想过的知识点:瓜子不仅香燥耗气,而且吐瓜子皮还会带走口中的津液,长期不加节制的嗑瓜子,会造成脾肾的暗伤。古书上就有记载,一位富家千金,因长期嗑瓜子,频频吐“涎唾”,出现了一系列肾虚阴亏症状,最后用她吐过的瓜子壳熬汤,服下而愈。我们故事听的津津有味,但也思考其中所蕴含的医理:根据“五脏化液”,脾主运化,在液为涎,肾主藏精,精气化生为唾,“涎”与“唾”同为口之津液,频频吐“涎唾”,久之就会耗损脾肾之津液,出现脾虚及脾肾津液的亏损也就不足为奇了。医能治病,但“生活习惯”病还得自治。作为肾病患者,肾苦燥啊,嗑瓜子这种伤津液的行为是需要戒除的,也望广大“吃瓜群众”们引以为律。
12月14日(大雪第九天),星期六,杏园金方国医医院祥云分院门诊,庞少怀、米绍飞跟诊。这不,今天我们诊室就迎来了一位啃指甲的“资深专家”。据其母所述: 这孩子算是资深啃指甲专业户,从小一直啃到大,以前还啃脚指甲呐,指甲根本就不用剪。这也算是与指甲刀无缘了。观其十指,个个在劫难逃,指甲被啃的有点儿惨不忍睹。观其舌象,舌底淤青较多,这说明体内是有淤血,有淤血的话就会影响肝。那么小小年纪,又哪里来的淤血呢?或是奔跑打闹中摔倒过,亦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再诊其脉,两关偏软,加上其容易积食,脾虚是必然的。因此唐老师以健脾柔肝为大法来治。唐老师开罢方,我却有一个疑问:“这个方中为什么要用蝉蜕和牡蛎呢?”老师说:“蝉蜕在此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蝉蜕、生牡蛎,二者都可以平肝;再一个就是蝉蜕、牡蛎均属介类,而指甲则是人体的介质,既然爱啃指甲,那就用这个来做替代品。”听完,我茅塞顿开,有时候医理就是这么简单,亦有投其所好之意啊!![]()
此外,这位患者还觉脚后跟疼,这是典型的肾气不足的表现。喉咙里偶尔有咸味,这个其实也是肾气上浮之兆。当肾气没有固在下焦的时候,则会上浮,那么就会尝到咸味。在治疗上就要滋水涵木,通过补肾来养肝。但是考虑到其偶有腹泻,而且腹胀不想吃晚饭,说明运化能力不是太好。所以补肾又不能补的太过,滋腻之药亦应慎用,否则食欲可能会更差。这些都是我们在临床中需要时刻注意的,既要对症用药,又要顾及其自身的运化吸收能力。否则,即便方子开的再好,也是徒劳而无功啊!上周的【跟诊简记】,答案是“九窍不和,皆属于胃”,你答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