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球菌属检验及临床意义

学术   2024-10-05 17:31   河南  
隐球菌属(Cryptococcus)生物学分类为半知菌亚门、半知菌纲、隐球菌目、隐球菌属。本属包括17个种和8个变种。其中仅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 formans)及其变种对人具有致病性。新生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鸽粪中最常见,也存在于人体体表、口腔和肠道中。1894年在法国首先发现本菌,我国于1964年首次在南京发现。

生物学特性


新生隐球菌又称溶组织酵母菌,菌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一般为4~6μm,菌体外周有一层宽厚的荚膜,荚膜较菌体大1~3倍,折光性强,不易被一般的染料着色而难以发现,故名隐球菌。
常采用墨汁负染色法,可在黑色背景下见到圆形或卵圆形透亮菌体和宽厚荚膜。非致病性隐球菌无荚膜。
本菌以芽生方式繁殖,常呈单芽,偶尔出现多芽,芽颈较细,但不形成假菌丝。在沙保弱或血琼脂培养基上于25℃或 37 ℃下皆生长良好。数天后形成酵母型菌落,初为乳白色细小菌落,增大后表面黏稠、光滑,转变为橘黄色,最后变为棕褐色。
荚膜由多糖构成,根据其抗原性分为A、B、C、D四个血清型。临床分离株多属于A型与D型。

生物学特性


1.检验程序
新生隐球菌的检验程序见图
2.标本采集
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采集不同的标本。对于疑似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以腰椎穿刺术无菌采集脑脊液3~5mL,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小脑延髓池或脑室穿刺术,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3.检验方法
3.1 直接检查
3.1.1染色镜检:将脑脊液离心沉淀物、痰、脓液、淋巴结穿刺液等标本涂片、墨汁负染色、镜检,可见圆形或卵圆形的有折光性的菌体,外周有一圈透明的肥厚荚膜即可确诊。非致病性隐球菌无荚膜。这是诊断隐球菌脑膜炎最简便、快速的方法。常规细胞染色可也发现隐球菌,如用PAS染色后新生隐球菌呈红色。但易误诊和漏诊。
3.1.2抗原检测:用乳胶凝集试验、ELISA和McAb法等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抗原,已成为临床诊断的常规方法。其中以乳胶凝集试验最为常用,此法简便、快速,尤其对直接镜检和分离鉴定阴性者更有诊断价值。ELISA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McAb法除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外,还有标本不需稀释和预先处理的优点。
3.1.3抗体检测:用放射免疫法和试管凝集试验可检测患者血清中新生隐球菌抗体,对诊断虽无意义,但对疾病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3.1.4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为诊断隐球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用DNA探针法、PCR等技术检测痰液、支气管吸出物、脑脊液等标本中新生隐球菌的核酸,具有高度特异性。目前已有商品化试剂盒用于真菌核酸检测。
3.2 分离培养
将标本接种于沙保弱培养基上,病原性隐球菌于25℃或37℃下皆生长良好,而非病原性隐球菌在37℃时不能生长。培养2~5天,病原性隐球菌可形成典型的酵母型菌落,取菌落涂片、墨汁负染色、镜检。
3.3 鉴定试验
3.3.1糖同化及发酵试验:新生隐球菌能同化葡萄糖、半乳糖、蔗糖和肌醇,但不能发酵糖类、不同化硝酸盐。非致病性隐球菌则不能同化肌醇。
3.3.2脲酶试验:新生隐球菌能产生脲酶,可分解尿素琼脂培养基的尿素形成NH4,和CO2,使培养基PH值升高,培养基由黄色变为粉红色。白假丝酵母菌为阴性。
3.3.3酚氧化酶试验:将菌接种于L-多巴枸橼酸铁和咖啡酸培养基中,培养2~5天,新生隐球菌呈棕黑色菌落。
3.4 药敏试验
对两性霉素B、5-FC、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药物敏感,临床治疗时常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临床意义


新生隐球菌以外源性感染为主,主要经呼吸道侵入人体而感染。原发感染常发生于肺部,多无症状或仅有流感样症状,通常能自愈。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器官移植及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新生隐球菌在肺部大量繁殖,引起支气管肺炎,严重者呈暴发型感染并迅速死亡。
部分患者发生血行播散可累及皮肤、黏膜、淋巴结、骨骼、内脏等,最易侵犯的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引起脑膜的亚急性和慢性感染,死亡率高。新生隐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荚膜多糖,有抑制吞噬、诱使动物免疫无反应性、降低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近年来,隐球菌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艾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艾滋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在国内隐球菌感染已被列为乙类传染性疾病。

来源:检验学习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检验资源共享

检验科之窗
医学检验行业交流学习平台,发布行业前沿报道,关注行业发展方向,促进专业经验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