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楼》-苏月斫分享会回顾

旅行   2024-08-24 20:31   西班牙  
海报设计:二姑娘

蚂蚁隔壁班--苏月斫在线分享会录音
语音整理:玫瑰之上
文字整理:王兴华

谢谢令胡哥,谢谢大家,能够有机会在蚂蚁群里跟大家分享,我也是第一次用这个方式跟大家分享,我觉得挺好挺舒服,因为大家可以随意来听,我也可以非常放松的状态来跟大家聊一聊。


首先跟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可能大家不是很了解我,我叫苏月斫,这个斫是一个石头和一斤两斤的“斫”,大家都管我叫“镯子”。我首先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大学毕业拍了一些照片,之后,又做图片编辑很多年。开始做这个家庭影像,有这个想法是在三、四年前,其实最开始的初衷是想着能有自己的一个项目可做。


我拍了很多照片,编辑了很多照片,但是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些专题(这是一个初衷)。另外这几年,就特别想通过一种方式,能跟父母来沟通然后也能了解身边的亲人朋友。我觉得对摄影、对照片,有了很多比之前更成熟的一些认知,所以,就想开始一个属于自己的项目。


最开始吸引我的,是我们家里一些洗出来的相册,可能每个人都一样,大家可以看到的,是自己家里面收藏的一本本相册。我比较幸运,因为我看到这些相册的同时,了解到我们家有很多没有冲洗过的底片,都是胶片时代我父亲拍摄的一些照片。


出于好奇,我就想把它整理出来,我在前期买了一个爱普生的扫描仪,然后把这些照片进行扫描。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这些照片里都有什么东西,跟父亲聊天的时候,其实他对很多照片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我就一直在扫。这个过程是一个了解自己童年的、经历的、父母的、家庭的这么一个过程,很有趣,纯粹是业余时间来做,拖了很久,大概前前后后有个两年多的时间。


这些照片在不断的扫,我也在不断的整理。我觉得就是随着扫描,我就会发现了很多,没有在相册里面看到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人,我说的那个年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样子,大家都会去选择好的照片来洗印成正片。


放在我家里的这些家庭相册,都是经过了我父亲选择的一些照片。作为图片编辑,其实我有这个对照片的敏感度,我希望能够去扫描更多的照片,然后能够看到在没有被选择的这些照片当中,(在当下可能它具有很多的时代意义,我首先可能没有想到是更多时代意义),想到的是对于我成长经历的一个信息度,就是我希望能够看到这些照片,能够给我更多的信息,让我了解我的童年,大概是这么一个背景,我们先看几张照片。

 




这些照片,80%-90%都是由父亲一个人拍摄完成的,照片有黑白、有彩色的,都是记录我妈妈、我和我家庭、环境、成员的一些照片,主要是以我和我妈妈为主的照片。


继续看两张,很有意思,这里面的女性角色就是我的妈妈。我爸爸有些照片,是我很小的时候给他拍摄的照片

 



 

我不知道我们群里,是不是有出生在八零后,像跟我一样大和同样经历的人,看到的这些照片,其实很多都是那个年代感触非常深刻的、有标志性的、有代表性的这些环境和人物的状态。首先当然是我母亲,我觉得特别幸运的是,我们家有一个特别爱拍照的父亲,拍摄了很多关于我母亲、关于我们一起的这些照片,但是,我的职业敏感度让我觉得,它其实也具有一个非常强烈的一个时代特征。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面倒数第二张照片,是我母亲在这个冰箱前面的这一张合影,那个时候,这个衣服穿着是非常时尚的,一个红色的运动小短裤,现在来说是比较复古,那个时候,很多家里都会有唐三彩这么一个装饰物件,也是标配,然后这个大衣柜的这个样态,可能大家都很有感触。


最后一张,就是更有代表性了,大家可以看到,那个时候的泳衣,我记得是除了有泡沫样子的,还有刚开始流行的,比较滑的这种面料儿的泳衣,我母亲就穿着泳衣在家让我父亲给拍了一张照片,时间是在80年代末,地点就是我家。

 


大家通过照片,可以看到,这里面的照片通过我不断的整理,是可以把它来呈现给大家的,我想它是我一个私人的记忆,但是我觉得如果它抛向一个公共场域当中的话,可能每个人都有他关于自己的,对于这些照片的理解,和这些照片带来的一些情感上的一个记忆和交流,以及时代之下的这么一个共鸣。所以,我就想如果把它展示和抛给公众,那也很有意思,它不仅仅只是我的一个家庭相册,而变成了一个时代记忆。


当然,我是研究一个个体,它其实是一个个案的研究,我想抛向于公众,可能会有很多方式,我想到第一你可以发表,然后也可以做展览,也可以做书。


随着不断的整理,因为照片量非常的大,我总共整理出来胶片照片,从70年代末到2002年之前,因为2002年以后,数码相机发展起来以后,家的数码照片就会特别多了,然后在这一段时间之内的这些影像。

 

我把它集中起来,有小2万张照片这么一个大体量。


我觉得特别幸运,因为我父亲非常喜欢拍照,因为有非常热爱家庭的这么一个(业余)摄影师,他会用很多胶片来拍摄我跟我妈妈非常日常的一面,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特别精彩的部分。如何把它做一个编辑和整理呢,当有了这些材料以后,我就开始去想如何通过一条线索给他串起来,无论是做展览也好、做书也好。大家再看几张照片。

 




当我在不断整理的时候,我就发现这里边的照片非常有意思,它其实年度跨度也是非常长的,我母亲从七十年代末到九三年,这一段时间的很多照片,无论是在形式上、样态上都有一些关联,大家看到的这些,是我编排过的一个样子,是书里面呈现的一个样子。


我就想,这里面的照片都有什么类型的照片呢?然后怎么能把它编辑成册呢?我发现,首先是有我爸妈、我、我妈妈年轻时候的和单独的这些照片,非常非常多。



也有我父亲年轻时候的一些照片,当然这些照片有是我给我爸爸拍摄的,比如说像这张照片,大家可以看到天坛祈年殿前,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我刚刚两三岁、三四岁的时候,我父亲带我出去玩,他给我拿着相机,给我找到一个位置,然后他摆了一个姿势,我给他按下了快门,可以看到就是歪歪曲曲的这种状态的照片,也非常有趣,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形态的照片。

 


这张照片也是由我拍摄的,大家一看一想就可以知道,因为我特别矮,所以当时我拍的时候,我爸爸的那个脑袋也没有拍很全,其实正是这些照片,我觉得它不会成为我整个这本书的一个废片,我也是无选择性的把它来进行一个编辑整理,恰恰是这些照片,充满了童趣、真实和日常的这么一个状态,我觉得特别生动,也有故事可讲。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我妈妈的照片,因为我妈妈是音乐老师,她在上班的一些照片,我也把它扫描出来。您可以看到80年代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大家去天坛公园的旁边门口参加区里的文艺汇演,妈妈是领队,这些照片就是非常非常有时代气息的照片,我觉得,这又是一类照片,更多的是关于我母亲跟她工作有关的一些照片。

 


当然,这些照片有些就不是我父亲拍摄的,可是整体上,这本书80%-90%以上都是我父亲拍摄的。拍摄者在整个相册里面,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更重要的是我们来叙事的这个时间段,就是70年代末到2000年这一段儿时间,我们生活在北京,因为我家在南城,南城之下的这么一个普通的、北京的这么一个家庭的、个体的、个案的,一个生活状态的这么一些照片,可以反映出我们真实生活的这些照片,都可以放在里面。


前面我给大家分享的这一部分,成为了我书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更多的是通过我父亲和我母亲的这些照片,去反映他们年轻时候的一个生活状态,我觉得这个给我的灵感是,我觉得我在出生以后了解到他们、认知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是为人父母,但是谁都有年轻过的时候,那我特别想通过这些照片,去了解他们年轻的时候的一个状态和生活的一个方式。


第二章,我想给大家看的一些照片,是关于我父亲拍摄我的一些照片。
大家可以看到,从第二章开始,我的题目叫《我--麻烦来了》,说明我出生了,其实也有时间的这种叙事的概念在里面,当然这个叙事时间的概念,其实是跟整个照片的编辑逻辑是有一点打混,如果大家买了这本书,你可以感受到其实穿插着时空的这么一个交错,也非常有意思,我觉得是一种图片编辑上的一个呈现方式,虽然有时间上的一个跨度和一个顺序,但更多的是从影像本身来说,可能会有一些趣味性,包括有一些跳脱的照片,能够在某些照片当中凸显出来。

 


虽然这些照片都是我的家庭照片,但是,我想大家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也都会会心一笑,然后也会觉得,哎,可能也是我小时候的一些天真的样态,不经意间可能被我的照片所打动了,也会去有意识的,或者是说有激情的去寻找自己成长当中的,这么一个路径之下的一种影像,或者说其他的一些表达,这个是我这本书抛之于公共之下的其中之一的这个意义。


今天我们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家的记忆与情感,第二个问题,其实它是时代变迁的一个见证,第三个问题讨论的就是家庭影像的意义。我想这三个问题是非常非常好的,而且也是非常值得大家来一起来讨论的,因为我想它有一个递进关系,首先,我给大家陆陆续续看到的这些照片,更多的是关于我们家的,关于我家的一个记忆和情感的一个输出,大家可以从照片里面发现很多很多,跟日常家庭、成长、生活非常密切相关的一些样态和情绪,都反映在照片当中,这就是照片本身带来的意义、价值、力量和对于我,就是作者对于自己家的一个记忆和情感,我觉得是这些照片给予我的(给予作者的、艺术家的、摄影师的本身的,或者是编辑者的、出版者的),这么一个关于家的一个影像,关于家的一个记忆。


如果你买到这本书,你就可以看到,这本书有非常非常多的照片,日常的这种照片大概有400多页,那照片也是每一页非常多,可能也得有1000多张,我觉得是非常精彩、非常温馨的,也记录了很多有趣的瞬间。比如说这张照片是我小时候,89年春节的时候,大家那个时候穿那个棉袄,是棉质的那个衣服,然后放炮竹的时候,那个衣服被烧着了的一个状态,然后被我父亲记录下来,像这一类的照片非常多,非常有意思。


我呢,其实是隐隐约约的有这些印象,可是其实作为一个照片的一个主角,我是非常小,所以很多时候其实印象并不是非常深刻,但是通过这些家庭的照片的扫描,和我想做一本书,或者是包括我们做了一个展览,这么一个愿望,然后呢,我跟我的父亲和母亲建立了一个对话和联系,通过这种对话和联系,知道了非常非常多的,我小时候的,这么一个一个很多我忘却的细节,它其实是拾起了我的一些记忆。

 


这张照片就是我刚刚说的,这个棉袄被烧着了的这么一个状态的照片,大家可以看一看,非常有意思。


其实第一部分讲的我爸爸妈妈年轻时候的状态,而第二部分,更多的出现的是我,作为孩子,我父亲拍摄我的很多照片,我觉得非常非常精彩,当然这些照片在无意当中也记录了时代的一个变迁,比如说我们看下面的照片。

 


这张照片,就是我坐在(当时北京修二环的时候,正在拆除的这个广渠门的这么一段)老城墙的上面拍摄的一张照片,我父亲当时带我去玩,那个时候是北京的80年代末,北京正在拆除这一段儿城墙,为了修建这个二环路。


其实家庭影像的很多照片,它记录的不止是家庭、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的这种状态,比如说我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我爸妈年轻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它还会无意中记录这个时代的一些基础样貌和时代的这种变化特点,这个是抹不掉的。


比如,你看到我在(修建二环路后面的这个挖掘机前面)玩土的这么一张,那个时候我特别喜欢玩土,我父亲就把它拍摄下来。这些照片对于普通的一个家庭合影的照片来说,更具有一个时代意义和留存价值,呈现给观众的就是读者的这么一个状态的意义。当你比如说翻看这本书,和你比如收藏了这本书的时候,你并不只是收藏了我家里人,他作为我的朋友也好,不认识人也好,我为什么要收藏他的一些照片,更多的是,整个这本书表现出来的这个时代和你关联的意义。


所以我想,如果有同样经历的读者或者是观众,他就会看到我的这些照片,会有非常非常亲切的感受和会心一笑,会觉得,对,是这样的,我想要它,然后去留存这些影像,通过阅读这本书去寻找自己的这种记忆本身。我想这个情感的一个沟通是非常自然的,就从我们第一个话题,关于家的记忆和情感,聊到了时代变迁的一个见证。


第二章节主要都是跟我有关系的一些照片,然后这些照片,还配了非常精彩的文字,有些是我口述的我自己写的,是关于我的一些回忆,有些是我让爸爸妈妈口述我记录的关于他们回忆的一些文字和文章。

 



 

你看这张照片,这个是小的时候,我们玩这种丢豆沙包这么一个场景,跟我同龄的人都会有这种玩豆沙包这么一个经历,这是第二章。


当然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也是一样的,我们穿插了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就是以非常片段性的小故事的形式,穿插在图片当中,我就觉得它特别生活化,也是这种像絮絮叨叨、零零散散的这种状态,整个书我其实是想做一个小散文一样给大家阐述,就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我们堆积起来的日子是怎么样子的。


我想读完这本书,可能大家就会有感受,其实,都是很平常很平淡的一些照片,并不是我一定要去哪里拍,我一定要告诉大家它是怎么样的,而是通过这些日常的照片和一些日常的文字,和一些甚至没有修饰过的一些文字,去让大家感受日常和平常像流水一样,我觉得非常柔软的、绵长的这么一个流淌的过程。
你可以通过我的照片,通过我的文字,根据读者的经历有不一样的感受,我觉得完全可以接受,作为我一个创作者来说,所以这里面的文字也特别特别的平常。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一篇小文里面,这是第二部分,关于我的这一部分的文章,其实更多的是我自己的一个叙述。


有一篇关于自己的叙述,叙述我心中的一个迪斯尼,其实就在叙述,(大家可以看到一些照片,我给大家截图)当时北京修建游乐园的时候(如果是在北京的孩子,尤其是在南城的崇文区的孩子,大家都可以有认知,这是北京游乐园)当时正在修建当中的大缆车,无形当中,它就是有时代的印记呈现出来,然后我又配一小文,来通过这个照片和我自己的回忆是什么样子的,写在它的后面,所以整个书的一个状态,我就觉得它就是通过照片来捡拾我自己的记忆和回忆;我的父亲,我的母亲,也是通过他们的照片和通过我们合影的一些照片,去显示他们记忆的本身的样子。



很多小孩儿都会有被狗咬的记忆,所以这里面我也写到一些,就是非常非常日常的一些记忆放在里面。我想这个可能也是读这本书的一个观者,他特别希望能够在字里行间得到放松的这么一个状态,去回忆自己儿时成长的一个经历。


当然这些文字的穿插,也有一些关于时代背景的一些介绍和考究,比如说,通过照片去考究了我小学时候的小学校,因为我小学校叫永生小学,它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学校,这个学校外面有一个教堂(它是建于清末的一个教堂),我小时候经常有着这种回忆,就是在我上小学每逢到圣诞节的时候,教堂会发糖,当然那个教堂对于儿时的我来说,觉得它是特别神秘,通过这一次,我觉得是一个创作、一个编辑照片和一个发掘材料本身的一个状态,我又去了解了这个教堂它的历史,也写在这些文字里,通过一篇篇小文章来把它写清楚,让大家了解我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其实,生活之下,时代之下的,这个环境和我家庭的这种影像关系,它是密不可分的,而在我整个书中,我觉得是充分呈现出来的。


我们继续往下看,前两章我们说到这本书,其实有图片有文字,当然,我还特别幸运,因为我父亲是一个文化馆馆员,他一直从事这个绘画工作,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还有很多当时的一些写生绘画作品也保留了下来,然后我有幸也把它扫描了出来,编辑出和这本书有关系的一些地点、时间,然后和照片做了一个补充。

 





 

大家看到这张照片是一张绘画作品,特别有意思,我也念一下:“(这是我)月斫学路给穿虎鞋”这是我父亲给我在学走路的时候画了一张画,我把它扫描,然后放在了我的书里面,所以就是变成了第二章《我--麻烦来了》这么一个前面引导的一张影像作品,当然它并不是摄影作品,但是对于我把它扫描成了影像本身,和我的照片同时来呈现,我要表达我家的一种精神生活状态。


其实看到这里,我觉得(后面还有两个章节,我们一会儿再说)其实这本书,我觉得首先最开始的一个初衷,是我作为孩子来说,我特别特别希望能够把家里面的一些影像,和我自己有关的一些影像整理成册,就跟你作为一个摄影师,你也特别希望能够把你拍摄的,和你有关系的影像整理成册,对吧?所以我想,创作本身它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就是你作为摄影师、创作者来说特别感兴趣的一些照片,当拍摄的这些照片你自己都觉得很无趣的时候,我觉得那也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这个专题。


无论是家庭影像,还是你去拍摄的纪实作品,还是去拍摄的旅行照片,这些照片首先我觉得都需要与自己产生关联。


我觉得家庭影像是更能够,而且是非常紧密的,非常活生生的就存在于你和我,和作者本身的成长经历产生情感关联的,我觉得这种影像就是非常鲜活的影像,而且每一个人都有他家庭影像的照片,这些照片和他无形当中就会对自己产生很多回忆的联想,所以我想去整理它,收集它,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首先就是对自己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对吧。


这也成为我持续下去的一个动力,我也希望能够通过每一个一个小的故事来串联起来这些照片,描绘出来成长的一个过程,和成长之下的我生活的环境的样貌和样态,还有,就是北京城这么一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种改造发展的时代面貌,我想在这个照片和文字当中非常直观的能够体现出来。


这里面的文字,比如说,我父亲和我聊起来北京修二环路,还有就是比如说,我家从哪里搬到哪里,还有就是比如说,我在文字里面提到当时我们家是换房(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换房的这么一种样态、样貌,它不像现在,我们找一个中介换房,之前,可能更多的是我们家这种,就是我父亲拿了一个小牌儿,然后去公园里蹲守,有点像现在相亲角一样,然后大家一起换房,非常有意思的一些故事)在书里面得到了一个呈现。


这本书承载的内容是非常丰厚的、非常扎实的,这里面的内容是非常多样的,我也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去呈现各种的样态,去让大家了解我们,作为时代之下这么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样态和生活面貌。

 


然后,我有幸从1986年开始到2000年的这一段时间,我每一年的生日,都会在天坛公园的一棵古柏树前面拍照片,一直坚持下来,也是有幸我父亲给我拍摄留下的这个纪念,我也在这书中呈现了,我只给大家节选了一部分,可以看到,每一年都在同一棵树下拍照留念,当时我跟父亲聊这个事情的时候,他就说其实这个古树有500年以上的历史了,一个人的成长,对于这棵树来说,其实是非常渺小的,所以我父亲希望我能够在 “不变的”这棵树之下,能够看到我的一个成长过程,在更稳定的这个老树、古树的前面看到我的成长过程,我觉得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在这本书里也进行了一个呈现,包括最后这棵树有埋上来一部分也是拍到了。


那个时候的天坛公园,它在环境治理的时候,留下一些对于这个树和环境的影响,在我照片当中也有呈现,我觉得它是一个非常有意义记录。

 


第三章主要更多的是介绍一些关于我们家的一些合照的照片,整个就是合影的一些照片,这些照片更多的是反映我到来了以后,我们三个人组建了一个小家庭,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所以,从第三章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家的样貌在里面,从第三章以后,我们就从一个关于家的记忆,更多的聊到一个时代变化、变迁。


在这里面,有很多穿插一些小文字特别有意思,比如说我介绍了一些家里面的这些花儿,因为每一个人可能对儿时养的这些植物都会有很大的一个感受和记忆,还聊到了比如儿童节去游泳,所有这些经历过的一些和我有关的回忆,其实到了以后,你就会更多的从照片里头看到那个时候,北京之下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和样貌,包括我父亲还画了很多当时我们家旁边的,比如说,他的工作环境和我们家是一个什么样态的一些绘画作品。


第四章我希望能够从我们家的这种个体的这种状态,变为选择了我父亲在同时期拍摄的,一些我成长的环境的一些照片,就是非常具有历史样貌的一些照片,比如这张就是北京修二环路的时候的一张照片,当然我还在书里面特意的做了一个拉页,变成一个全景照片,是我父亲在广渠门桥上拍摄的,非常珍贵,北京在修二环路的时候的广渠门儿外观乡的一个全景,从里面可以看到当时80年代末的时候,北京东二环的这么一个样态的整体呈现,如果你拿到这本书,可以看到很多非常有意思的照片。

 


当然在这个章节里面,我跟我父亲通过这些照片去聊到了很多北京当时有工棚,那我们家呢,我在花市出生,而花市这个地方它以前是做什么的,一些历史的样态,我其实都有和父亲聊过,都有去做调查和文本性的一个记录,我想这是作为一个家庭影像生发出来的非常有意义的,从家到社会调查式的这么一个过程,也都是可以通过整理你的家庭影像找到一个出口,和继续往下深入的一个方向。


很多人都说,那我家里面没有你这么多丰富的家庭影像,那怎么来去呈现呢?我觉得创作有很多种方式,首先你需要对你的成长和对你的家庭影像有很高的一个兴趣,然后,包括你希望能够通过影像来去寻找你的根,寻找你到底是怎么一个成长的过程,我想这个是最重要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我觉得就算你有几张照片,从每一张照片,也可以生发出非常多的照片之后的一个历史的文献材料,和与之存在一些其他关联的一些照片,都是可以通过调查来找到的。


那它就成了一个从个体一个家庭出发,变成了一个你对于整个特定时代、特定地域(你成长的地域),我觉得是类似于像社会调查一样,它的重心可以在家庭,可以在社会,从哪一方面来出发,哪一方面你希望它能够更详细,那就是你的一个兴趣爱好所在,所以其实家庭影像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非常私人的、非常随意的,我觉得日常照片背后生发出来的意义和价值是非常巨大的。


这也是我在这本书里头,就是极力非常非常想呈现的它的一个价值和意义。当然我在书的整个编排、照片选择和设计、装帧的所有的细节上,我都没有刻意去强调,我要告诉你什么样的一个东西,我就是遵守非常朴实的、更像家庭的、更像日常的这么一个原则,去做编辑、去做图片选择、去做文字整理、去做设计。我们可以看到一本书非常朴实的一个状态,这也是我特别想要的一个状态,特别有意思。

 


比如说到最后一章,我们又会聊到我爸爸。他的工作的学校的旁边原来有个叫蟠桃宫,(你可以查到很多历史,那个时候就是蟠桃宫庙会,是北京非常大的一个庙会之一)那我父亲有幸有两张(仅此两张),这个蟠桃宫的照片和他绘画的一张照片,我把它对比放在书里面,然后又去聊了一段关于他所知道的这个蟠桃宫的一个事情,和他所经历的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就是那张照片,就是蟠桃宫蟠桃盛会,上面是他拍摄的,下面是他油画写生的一个作品,然后我就接了一段文字去讲蟠桃宫这个事情。


整个这本儿书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然后它在时代之下也是立得住的,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虽然说是家庭影像,但是我想他就是用图片当中,比如说,老式家具呀,比如说街道这种非常日常的,描述了我们家庭之间的这种情感的这种关联。它叙述的是一种关于爱的、关于成长的、关于变迁的这么一个故事,这种故事,其实当你读到它的时候,你会有一个我想珍惜家人相处时光的这么一个情感沟通和联系,另外,我想北京人家影像故事,我成长在这光明楼附近,这本书的所有的拍摄的位置,几乎离不开光明楼的周围,所以我想以光明楼这个名字命名,还有一种寓意就是有光明之意吧,让人除了有具体的联想的一个地点,更多的可能有一种想象的空间,可能有些读者他不是北京,他不是很清楚这个地方,就算是北京的,他可能也并不是很清楚这个地方。


整体我们是这么一个构架,我当时是想做一本书,这本书最终呈现的样态,现在看来其实是我想要的一个状态,通过给自己的回忆,我觉得是想留存这一段记忆本身吧,无论是对自己的记忆,还是对时代的记忆。


讲了这么多,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买这本书,另外,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书的一个封面,当时我们是找了一个我觉得很活跃的一个艺术家,给做了一个拼贴式的一个作品,这个作品,我特别满意。
因为是在这个书的封面,其实更多的是拿我所有的好多好多照片把它手工剪辑,然后拼贴成一起的,就像我所想表达的,我觉得生活是非常琐碎的,非常日常的,那这些元素放在一起呢,我觉得它有统领之意,也有这种把日常变抽象的这种变影像化的这么一个作用,我觉得效果是非常好的,这个书跟我的这个整个的一个内容,本身来说是抽离开的,内容其实是非常日常化的,而书它有这个非常统领的这么一个有力量的、影像的这么一个意义、一个能量。


我们当时其实还做了一个展览,这个展览给大家分享一下,其实这个展览我们是在做出这个书之前做的。所以其实你在呈现一个作品的时候,你也可以有多种呈现方式,当然我就是尝试了两种,一个是出了一本书,还有是做了一个展览。开始的时候做了一个展览,我觉得这展览也非常有意思,它其实是在北京南城的一个叫泰安里的这么一个地方,它是1918年的一个老的建筑里面做的,一个非常非常家庭化的温馨的一个展览,我给大家分享几张照片。

 


这些是在我们在布展时候的一些照片。

 



 

这照片有点大,我把它做的小一点。

 



 

大家可以看到,整个这个展览的建筑是老的建筑,然后又重新翻新的,这个其实是国家保护的这么一个老的弄堂式的建筑,然后我觉得我的这个作品,其实是非常有幸在这么一个空间里展出,首先我的这些照片其实是记录的更多是南城的这么一个记忆,而在展览的里面,它也是根据这个展览的这个空间和我展出的这个内容非常非常贴切,这种木质的门框空间结构也是非常温暖的,更像家庭的一种感受。倒数第二章大家可以看到,就是我父亲在开幕式当天,还在我们做了一个小架子,上面去写这个请自取的这个手写的这个便签儿。因为我们做了很多明信片一样的,因为我爸爸有很多那个绘画作品,然后当时开幕式的时候,大家也都是纷纷拿走,很快就没有了,我想大家感兴趣更多的是因为照片里面的人物,或者是说照片里面的这种呈现的这个样态和环境,可能某些时候就是你脑海当中呈现的这种状态。

 





 

大家可以看到这三张照片,第一张照片,我们特意在整个的这个环境当中(我在网上购买了两个80年代的带珠子的门帘,放在展厅门的这个位置)营造那个时候家里面的一种生活状态,它这个也是非常有特点。我们也是非常用心的去做这么一个展览,这个展览开幕了以后,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它真的超脱了不只是简单记录和呈现我们家里面的这三个人,大家都深有感触和有一些共鸣。


包括可以看到第二张,我们做了一个石膏台,然后这个台子上面呢,其实是模仿了我们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就是写字台上面会有这个玻璃板,我们会把有些票据、照片塞到玻璃板底下,我想大家一看这个,哎,就突然有感受,我想这个就是不仅是通过照片,在展览当中,是可以通过这个立体的空间的和这个实物的结合,实物和影像结合和空间结合,和展览的公共空间的这么一种结合之下,产生的更多照片之外的这么一种想象和共鸣。


另外第三张照片其实也是我想提到的,我们在这本儿书里头也有一个非常非常特殊的一个位置,我们放入了一个二维码,大家扫到二维码以后,可以看到非常非常珍贵的,我父亲在这个90年代初的时候,在天坛公园给我拍摄了一段非常非常长的一段影像,记录是我和我妈妈逛公园儿的场景,中间会有一些穿插着那个年代人的一些样态,走走走走停停,还有拍摄有一个剧组在里面,总之来说,最后这个视频又拍到我们家里面,大家可以通过这二维码一扫就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就是整个这个样态,我觉得它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当然我是幸运的,我希望更多的去收集这些多种样态的一些照片、一些影像、素材,让大家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时代之下给予我们的一种成长、一种精神、一种感知回忆和社会变迁,我觉得这个是作为家庭影像,它真正的意义所在吧,这个是关于我想分享的第三个问题,关于家庭影像的一个价值。


这个项目下来,我想它是非常轻松的一个状态,就是虽然在里面有很多的纠结,因为我又是作为影像的一个主角亲历者,又作为一个要跳出这个影像之外,去编辑这组作品的一个旁观者的两种双重身份,我想这个也是如果你是一个编辑你自己家庭相册的人,所不可避免的这么一个经历吧。


我想在这个之下,它虽然有它难的点,但它也有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状态,就是你可以不断的去回看这些照片,不断的去探索它,然后对于你来说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又非常有兴趣的,因为是你本身嘛,然后又能从中引发出新的问题和新的一个认知,包括对自己的更多认知,对家庭成员的亲密联系也会得到增加,我觉得这都是非常有意思的,我想我这本书可能作为大家去整理家庭影像的一个参考。


我想今天,跟大家琐琐碎碎聊了一些,也是通过自己的一个经历和大家随便沟通沟通,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给大家更多的一个勇气和支持,能够让大家开始去整理自己的家庭影像,或者是说整理和自己有关系的、有意义的、有兴趣的、有趣的一些影像,我想编辑是有各种方式,我觉得它特别有意义的地方、有意思的地方是编辑的过程,我想你可以用各种方法能达到最终的一个目的和意义,还可以把编辑的成果通过展览的形式,通过书的形式来呈现出来,我想这就是我们做一个项目,来整理一些影像,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和非常值得体验的专业的一种经历。


谢谢大家今天一个小时20分钟的聆听,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跟大家多多沟通,多多交流,也希望大家能够,购买我的这本书,谢谢大家。


感谢@斫子 苏月斫老师的精彩分享,让我们通过《光明楼:北京人家影像故事》这本珍贵的家庭影像集,重温北京南城一个普通文艺家庭的美好时光。苏老师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家庭影像的独特魅力,更为我们揭示了它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深远意义。通过这些影像,我们得以感受那个时代的温情和风貌,体会到家庭记忆的无尽珍贵。



END

点击查看:

“蚂蚁隔壁班”分享会海报集锦(1-210期)
“蚂蚁隔壁班”线上分享会回顾合集(共109期)

《平行世界》-姜豪分享会实录(12900字)

《缅甸岁月》诞生记-王若邦分享会实录(11300字)

《漫谈百年古董电影摄影机》-高宁分享会实录(7300字)

《灵山何以为记?-空间化的图文构建》-郭珈汐分享会实录(12000字)

《当图像动起来-当代艺术中心的动态影像》-王佳璇分享会实录(6700字)

《映秀的树绿了—为什么还要看灾难图像》-何博分享会实录(22400字)

关于第一期摄影项目《柠檬水》-刘昊晖分享会




欢迎分享摄影经验、摄影故事,当然不聊摄影也可以
具体请联系令胡歌 微信:antphotos


蚂蚁摄影
蚂蚁蚂蚁蚂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