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交流】用于高性能膜蒸馏的新型卷曲中空纤维膜组件

文摘   2024-11-17 00:00   北京  

文献信息:Almahfoodh S, Qamar A, Kerdi S, et al. Novel coiled hollow fiber module for high-performance membrane distillation [J]. Water Research, 2024, 251121127.点击文末阅读全文可直达

1、研究背景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是膜蒸馏装置应用最广泛的构型,但低传热效率和高能耗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中空纤维(HF)膜具有高装填密度,并且比平板膜更容易操作,所以其更有利于膜蒸馏设备的高效运行与设计。但是由于温度极化和热传导损耗限制了其放大和过滤效率。由于传统的DCMD膜组件中进料流动方向与膜表面平行,加剧了温度极化效应和传导损耗。本文旨在设计新型中空纤维膜组件来克服DCMD技术的挑战,提高其通量和能量效率。

2、创新点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螺旋式中空纤维(CHF)膜组件设计。CHF膜组件结合了低密度纤维的卷绕包装和局部加热(LH)以减轻温度极化。其中,纤维的排列类似于游乐场螺旋滑梯,可以有效地将更多纤维暴露在相同温度下(即相同的驱动力)。本研究有望为HF-MD膜组件的设计优化和工艺可扩展性提供有效的开发途径。

3、实验方法
图1a和b分别展示了本研究使用的CHF膜组件和传统DCMD膜组件。CHF膜组件采用不锈钢圆筒形外壳,内部每个组件放置两个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纤维绕成螺旋状围绕加热元件。错流模式下测试膜组件的实验装置如图1c所示,分别在错流模式和LH模式下比较两种膜组件的通量和能量效率(小编注:应该讲清楚这两种模式的区别,一个是有泵驱动料液循环,一个是仅靠重力驱动添加料液)。然后通过多尺度模拟分析膜组件内部的流量和温度分布。最后,通过改变相对于纤维的流动方向对温度极化、通量和损耗的影响,进行性能和基本物理分析。


图1 中空纤维膜组件:(a)CHF膜组件的截面设计,包括一个加热元件和(b)传统膜组件的逆流配置。(c)在DCMD错流模式下实验装置示意图。

4、实验结果
4.1 CHF在局部加热模式下运行的性能
图2a显示了CHF在LH模式下的通量,可以看出通量随进料温度升高而增加。研究发现,由于加热元件的存在,进料温度得以维持在膜附近的设定点(TF=40-70℃),从而抵消了温度极化(TP)效应,提高了传热驱动力,最终导致通量增加。通过多尺度模型模拟LH模式下CHF组件进料室的温度、流量和流速分布(图2b-f),发现进料在组件内部流动均匀,且温度分布合理,为LH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膜纤维与加热元件之间的距离较大,可以尝试将纤维缠绕地更加紧密,以提高温度控制效率和LH效率。

图2 在LH模式下测试DCMD中的CHF膜组件得到的数值和实验结果:(a)不同进料温度下的实验蒸汽通量。虚线表示通量增加的指数趋势,(b)进料从入口(底部红色圆)到出口(顶部红色圆)的流线,(c)径向和轴向的速度分布,(d)和(e)轴向和径向的温度分布,以及(f)中空纤维表面温度。

4.2 CHF在错流模式下运行的性能
与LH模式类似,由于膜表面的蒸气压差较大,错流模式下通量也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图3a)。但是与错流模式相比,LH模式下的通量更高。多尺度模拟结果(图3b-f)显示,错流模式下的液体混合效率低于LH模式,导致不同的纤维段暴露在不同的进料温度下,降低了通量。并且模拟结果突出了CHF膜组件在错流模式下驱动力的损失严重,因此突出了LH在维持膜表面驱动力方面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可以尝试将进料口设置于组件中心,使进料均匀分布。

图3 通过在错流模式下测试DCMD中的CHF膜组件所获得的数值和实验结果:(a)不同进料温度下的实验蒸汽通量。虚线表示通量增加的指数趋势,(b)进料流从入口(底部红色圆)到出口(顶部红色圆)的流线,(c)径向和轴向的速度分布,(d)和(e)轴向和径向的温度分布,以及(f)中空纤维表面温度。

4.3 传统膜组件在错流模式下运行的性能
从图4a中可以看出传统膜组件中的通量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长,且均低于CHF的通量。多尺度模拟(图4b和c)显示了在进料温度为40和70℃时传统膜组件的温度分布。模拟发现,在传统膜组件中,进料温度沿纤维长度方向急剧下降。这是由于膜表面和壳壁处存在较厚的传热边界层,导致热量传递受阻。虽然传统膜组件可以通过增加进料速度来缓解TP效应,但是需要更多的能量(泵提供的流体机械能)进行再循环。

图4 在DCMD中对传统膜组件进行测试得到的数值和实验结果:(a)在不同进料温度下得到的实验蒸汽通量。虚线表示通量增加的指数趋势,(b)在TF = 40℃和(c) TF = 70℃时的温度分布。

4.4 两种膜组件的能量损耗情况对比
将所有膜组件的通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图5a),发现所有构型(传统膜组件、CHF错流模式和CHF局部加热模式)的通量都随着进料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CHF在LH模式下始终具有最高的通量。
为了确认LH的通量增强不需要额外的能量输入,引入比能耗(SEC,考虑消耗的能量和产生的通量)概念以评估膜组件的性能(图5b)。对比发现CHF设计在所有温度下都具有比传统设计更低的SEC值,并且LH模式产生了SEC的最大降幅。这主要是因为TP效应被显著抵消、应用重力驱动流消除泵送功率(在LH模式下,进料不通过泵循坏,而是依靠重力驱动进入组件,从而降低了能耗)、管道传热到周围环境的散热减少。因此,LH模式与CHF设计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利用率,并显著降低DCMD的能量消耗(小编注:其实就是因为有个加热器,组件内部温度比较均匀,根本不需要外部流动来增强热量传递了)。

图5 比较(a)归一化实验通量和(b)归一化    SEC随进料温度的变化对传统膜组件和CHF在错流和LH模式下的影响。

5、总结与启发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CHF设计,可以减轻DCMD HF膜组件中的TP效应。CHF在局部加热模式下具有通量最高,能耗最低的优势,且其线性可扩展性使其成为DCMD规模化的实用和高效的候选膜组件。此外,CHF几何结构的优点是在不牺牲膜有效面积的情况下,产生紧凑的膜组件。
但是在扩大规模时,也需要考虑膜组件几何参数的修改,例如进料口的放置、装填密度等,以提高效率。此外,本研究中LH加热依赖于实验室规模的电加热,寻找替代LH加热源对CHF的可持续扩大尤为重要。

导师点评:其实就是对比了组件内部和外部加热哪个效率高,不用做模拟也知道呀,这个螺旋缠绕的优势好像也并没有证明。另外,离开了膜组件装填密度和加工成本谈传热效率,意义不大。

以上内容为个人阅读文献总结和学术见解,不代表本公众号和原文作者观点,如有错误,欢迎在留言区指出

膜科学与工程
生物分离膜工程课题组主要从事膜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探索膜过程的关键技术(功能膜研制,膜表面改性,膜过程强化,膜污染控制等)及其在清洁生产、食品加工、生物分离、海水淡化和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