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城市发展,是一个紧跟时代而持续连贯的过程;需求的变化,也影响着城市发展方向。在城市迅速发展、扩容的当下,城市的边界和人们的活动范围不断发生着变化。
当人们对公园的概念不再停留于布满绿植的慢行空间,当人们对商业的理解不只满足于光鲜亮眼的地标广场,当人们穿行于偌大城市中的各个模块化的既定设施中,开始思考:“城市究竟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在新的需求导向下,生态价值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甚至被推崇成为一种新的城市竞争力。之于城市,迫切需要一个全新的解决路径来应对人们变化的需求。而POD模式的不断尝试与实践,正是城市在表达尊重人本主义、注重自身价值提升与成长的诚意。
POD(Park Oriented Development)
一种以城市公园等生态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即通过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开发新城或社区,提升区域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形成生态环境与周边地区土地开发的良性互动,进而带动新城的发展。
●
年轻人的精神“快充”
POD商业,也称为公园商业。公园,是一座城市的公共空间,现已不再是单纯的公共配套与城市建设的“配角”,而是维持片区“生命力”的包容空间,是人们的“精神快充站”和最富松弛感的空间。而商业,由于其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则代表着城市的活力与动力。二者的结合,形成了一个融合各种功能和服务的多元化空间,其本质其实是生态与商业的相互赋能。
为什么需要公园商业?
城市名片或者说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内容,早已不仅仅体现于一个城市的标杆建筑、地缘文化,亦或是宣传片下的种种繁荣景象。人们在择居城市时,更关注的是城市的态度与生活节奏。
城市绿地、口袋公园,甚至写字楼附近的一处精致绿化……凡是能展现一座城市的颗粒度的细节,都会收揽于善用City Walk来了解城市的人们眼中。
城市与人的关系正在变得越发平等,如何吸引人气,变成每个城市须直面的课题。
近几年,城市纷纷争相加入公园城市的序列。而公园商业成为主流,核心是当代人的心向往之。好的公园商业,是高效转化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态价值,同时又很好地赋予其适洽的商业功能,当人们身处其中时,仿佛在阅读城市手册,在体会城市的独特气质与性格。
在上海这座国际都市里,就有这样一个空间,聚集了各个年龄层的人们,用他们的生活态度诠释着来自这座城市的包容与热烈。
INS复兴公园
被讨论了太多次,人们更多惊叹于非标商业的魅力,却忽略了商业所依附于的公园本身。
复兴公园坐落于上海黄浦区的复兴中路,是上海开辟最早的公园之一,也是上海唯一一座保留法国古典风格的园林。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这里曾是聚集Park97、钱柜、Richy-上海最时髦的夜生活文化诞生地。灯红酒绿的喧嚣里,记录着上海往事和一代人的记忆。2014年,曾经的繁华隐退,商户歇业,公园重归平静。而在2023年,复兴公园前,一座属于这个时代的商业重新生长起来,这就是INS复兴公园。
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上海年轻人肆意挥洒的青春,它的姿态从来都是开放的。如今的公园前,晨练打太极的老人们、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嗨了一整晚的年轻人,遇见总会相视一笑。似乎每个人都融入这里,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每个人来到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松弛与快乐。
●
夜晚,“派对达人”纷纷涌入公园,前往INS这个年轻人的游乐场
●
清晨,开启美好一天的正确方式——从阅读开始,感知自然,感悟人生
●
来公园晨练的老人,与刚刚停止喧闹、准备休息的商业,生动的表达着城市日与夜的生生不息
回到商业空间,在业态选择上也是将年轻人需求作为第一考量,做到精简又极致。
INS聚集着最好玩的品牌。从酒足够多、价格足够便宜的公路商店,到快乐源泉笑果超级工厂,再到各种餐吧等等,全部聚集在首层,与公园融为一体,让来到INS复兴公园的人在公园惬意氛围中享受丰富独特的餐食饮品。二楼是潮流零售部,时尚买手店,结合画廊、美妆,形成兼具潮流与艺术感的街区。三楼以上是电竞电影馆及各式音乐风格的酒吧。而公园的公共空间里,则时常举办的集市和各类快闪活动。
在这里,一个人的独处,亦或是加入毫无芥蒂的社交,都可以无所顾忌地释放情绪,享受内在的自在与自由。而这正是一座城市的态度。
公园商业的顺势而为
随性而有趣的“慢”商业
近几年,“公园商业”已然成为一个商业标签,“贴牌”于各路形形色色的新晋商业项目。载体内部充斥大量绿植,屋顶打造空中花园,亦或是建筑间散落的公共空间,通通归类为“公园商业”。
而“公园商业”中,“公园”的含义是泛指自然生态资源,包含公园、绿地、水系、湿地以及山丘等。结合其“商业”的属性,其实质是:能够使人在城市中,感受到最生态、最自然的活动场景,于其中放松、修整、做任何想做的事。
●
纽约中央公园商业较少,园内的船屋餐厅为代表商业,除提供特色美食外还提供游船租赁服务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公园给人的感觉并不“商业”,甚至会消解部分商业消费的冲动,在传统公园概念中,商业内容都是为了游逛便捷性而存在的设施或服务。
疫情之后,“报复性反弹”落空了,消费场景面临“巨大温差”。人们习惯了线上追求高效、快捷的生活方式,但疫后难抑的,是对线下的参与感与真实感的渴望,是对走出封闭空间、投入自然的迫切需要。这也是公园商业契合当下时代人们生活方式和内心需求的顺势而为。
麓湖CPI
成都,是幸福感与松弛感爆棚的城市,也是践行公园城市的示范城市。没有哪个商业可以做到真正代表成都,但不乏很多商业项目,可以表达与诠释它独特的态度与性情。
麓湖CPI,位于成都麓湖生态城——坐拥高端生态社区与完善品质商业配套的成都天花板城市版块。刚开业不久,便被赋予“现象级公园非标商业”的称号。
其前身,是10年前别墅盘的样板间。听说在项目建设时期,招商团队就把国内的主理人品牌谈了一个遍,现在看到的很多特立独行和棱角都是一个个磨出来的,这是一个诚意满满的“十年限定”。
项目组团总面积1.3万方,公区及绿化面积达到了3.1万方,整体被营造为“围绕精致生活体验,主张绿色、环保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融的美好生活社区”,定位“成都唯一自然花园式独栋商业集群”,业态方向围绕生活方式零售、湖岸餐饮、艺术文化、自然社交四大板块,其中餐饮配套约占25%,超七成业态聚焦于时尚零售、设计师空间等新兴生活方式。
初次登岛,第一感觉是整个商业像是从岛屿山水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原有空间机理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不打扰岛上的任何一位原住民,所有的建筑和设计都要考虑和岛上的植物动物融合共生”是项目团队的改造初衷,“精致野生、尊重自然”地延续麓湖的调性。
而建筑风格上,也与麓湖的精致和成熟略有不同。粗犷硬朗的线条,不过分讲究的内装,轻量化的设计,却尤为重视内核。每栋建筑都与品牌调性相契合,整体风格既富差异化又足够克制,使商业回归内容本身、与建筑相得益彰,而非浮于建筑空间的表面视觉冲击、喧宾夺主,让商业埋没其间。
步行岛上,这里的“慢”,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以公园的原始感、自然感、0压感让你体会暂时逃离的快乐。
区别于Regular源野、麓坊中心等公园商业通过大量景观绿植营造出的公园感,CPI湖岸草坪、环绕建筑生长的绿地、品牌门前自然延伸而出的绿色空间,公园与商业是依附围合的。
随处可见的休憩区、品牌门前的懒人沙发、高密度的宠物友好设施、台阶缝细心种满的小黄花,甚至自然有趣的“手绘风”导视icon……每处细节都在向你传达一个态度——你可以在这里“慢”下来,放松下来,也可以随时、随处享受“放空大脑的快乐”,感受不经意的惊喜和触动。
在品牌选择方面,既有来自全国头部、一线的主理人及生活方式品牌——Snow Peak西南最大户外生活方式概念店、SND目前最大概念店、上海人气烘焙面包品牌BAKE NO TITLE等首店;也有在成都深耕多年的优质在地主理人品牌——成都本土知名花店YC BEAUTY为CPI岛定制的中式花店莺ORIOL、無早全新定制线jojo&nana等全新定制主题门店。
此外,入驻品牌还会经常举办主题策展活动,如Magazine 带来的以《编辑室日常》为概念的限时策展、HAUS101带来的《from de stijl to modernism:从风格派到现代主义》设计家居展、以及紙貴带来的《CPI品牌形象创建与导视设计工作》日常展等等。
CPI将“重内容”做到了贯穿始终,从艺术文化矩阵资源的挖掘,到与品牌的持续共创、打造能够穿越周期可持续经营的品牌生态,这种基于商业运营本身的使命感,同时关注与消费者的情绪链接的长期主义,也是另一种“慢”中有度的张力与松弛。
公园商业是可持续反哺城市的动力引擎,也是城市予人的回馈
公园本身带给人的力量就是永续与共生,人不能脱离的仿佛不是社会,而是自然。公园商业,是虽居闹市,却悠然自洽。
华侨城生态广场,深圳最早的社区公园,在万物都在加速的深圳,一片城市之中的绿意,提供了高压下的舒适感。
在这里,你能看到衣着简单的人们随地而坐,与亲朋好友享受野餐时光,一旁的建筑也透露着生活居住的痕迹,一切都没有很刻意,人、场、景在相互映衬下都是那么和谐。
商户将内容以活动方式呈现,活动于公园中进行,不同于商业属性浓重的营销活动,商户将商业内容与公园空间最大程度地进行融合,草坪瑜伽、儿童成长教育、社交、休闲等,需要在商业盒子里上下穿梭、拥挤、排队做的事情,在公园里全都可以实现。
顺应着城市的变迁,记录着人们的生活,这里仿佛有一种不属于深圳的钝感力,波澜不惊,包容且无声。
之于城市,公园商业实现了生态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叠加放大,是可持续反哺城市的绿色引擎,而最核心的动力,则来自于对人的有爱承载。对于城市里的人们来说,公园商业的规划与营造,是紧张、忙碌、焦虑——这些城市带来的生活压力之外的慰藉,是可以放慢脚步,放松神经,放空大脑的身心寄托,是来自于一座城市的善意。
写在最后
如今,公园商业被贴上“城市第三空间”、“社区友好型商业”、“花园式商业样本”等华丽的标签,被赋予“增强区域吸引力”、“形成差异化商业氛围”、 “优化土地利用”等客观价值。而真正触达人心的,往往并非这些外在因素,而是公园商业的初衷,是人本主义的高度渗透。
公园商业是城市与人建立情感链接的桥梁,生长于城市之中,融入于人们的生活日常,如今已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城市里的人们可以从这里褪去疲惫,感知城市带来的久违的归属感。
图片整理自互联网
内容由成都盈石提供
作者:天由
编辑:Quinn
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