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商圈中的散售物业,BUG叠满的GOGO EGO是否能成改造样版?

楼市   2024-06-04 20:38   四川  


老旧商圈如何更新改造一直都是许多城市的心头病,城市管理者或只能从宏观上给予政策扶持、牵头搭建平台来让新的投资方、运营方进场。但对于老旧物业持有者来说,如何改、改了怎么运营、要投多少、能赚多少,这些问题都让他们难以抉择。比起改造后的风险,保持原状或许是更稳妥的选择。


成都的盐市口商圈有着大部分城市老旧商圈的共性问题——光环不在、空置率高企、产权分散、人流骤减、招商困难。位于此的EGO潮流广场,作为老旧商业体也处于业绩不断下滑、业态品牌落后的境地。


近日,EGO潮流广场改造完工,以GOGO EGO的形象重新出现。自开业到现在,不满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在小红书上爆火,其自营潮流超市更是获得了许多商管从业者和物业持有者的关注。


本文以GOGO EGO为例,通过研究其改造及运营手法,为从业者们提供风险警示。



十几年前的盐市口商圈可是撑起了成都服装零售的半壁江山。EGO通过其“青年潮流”的定位从盐市口商圈脱颖而出,成为成都青年潮流圣地。

壹购潮流广场改造前©图片来自于互联网


随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变化,百货的魅力不如顺消费升级之势的购物中心,格子铺的廉价服装也比不过在风头之上的快时尚和电商。同时,盐市口的产权分散导致物业难以收回来统一打造运营。再加上成都的商圈以春熙路为核心分散开来,产业南移与物业老旧也导致市中心人口结构的变化。种种因素叠加让盐市口商圈逐渐式微。


随着所处地段的商业氛围不复存在,加上本身的业态老旧,EGO应该如何适应新的消费市场?


从项目本体来看,EGO伴随了成都90后的成长,“潮流”基因已经深入成都人的记忆中。但是如果延续青年潮流定位,在成都的消费市场未必能够站稳。成都的“国潮”经济已趋于饱和,东郊记忆、万科天荟、COSMO、RE:X、晶融汇、保利时光汇等项目均是同类型竞品。


但是,EGO自身的产权问题也极大阻碍了其对品牌端的吸引力。B1、B2在项目之初便散售给了小业主,B3一半由EGO自行招租,一半整体租给韩国城。


对于品牌端来说,楼下格子铺的目标客群及氛围和自身不符,而在同一建筑空间内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定位,也会让项目的整体呈现效果大打折扣。

B1-B3的格子铺©作者自摄


改吧,则很难找到定位并招商;不改吧,又会面临日益高涨的空置率,终有一天会落得跟隔壁一样的下场。


EGO,真的很难!



起底GOGO EGO的自营潮流超市


从楼层分布来看,新的EGO保留了B1到B3已经散售出去的格子铺,将1到5楼的商铺都收了回来做整体改造。1-5楼是ego自营的潮流超市,集合200多个国潮品牌,6、7楼为新增的特色区域,聚集了许多小的特色商店和展览空间。目标客群以大学生为主。

楼层分布©GOGO EGO官微


产品

GOGO EGO的服装以小众潮牌为主,定价从50到500不等,风格涵盖辣妹、千禧、山系、中性、运动、甜美等。据了解,大部分为品牌寄卖,少数是自行采购,由运营方统一运营。


为此,gogo ego成立了专门的产品部,负责和两百多个品牌对接选品。场内共有2万多个SKU,随时上新。同时,场内每一件产品都有登记到后台系统,以便及时补仓或调整。

GOGO EGO不同风格的服装©作者自摄


推广

GOGO EGO确保每个周末都有活动,目前与COSMO共用推广团队。目前刚开业不久,活动类型和频次暂不得知。


空间

场内空间设计请到了专业团队做硬装和软装,软装精细到植物的摆放等等,EGO自己的设计团队做海报、LED屏等的展陈设计。


销售

服装零售的销售转化以导购为主,每层楼配备10个以上的导购人员,均为20出头的年轻人,外貌穿着偏时尚。导购的提成与销售业绩挂钩,会定期培训销售话术和穿搭。


会员体系

会员等级命名以学生群体习惯的方式——学员卡、学长卡、学霸卡。不过,特殊会员的等级门槛较高,相对于商场给出的优惠,消费吸引力偏弱。

会员体系©GOGO EGO官微


风险与挑战一

自营模式背后潜藏的高服务成本


据《2023-2024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调查显示,许多百货都有自营探索,但总体来说自营占比较小。自采自营的难度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资金占用多压力大;二,难以寻找或培养专业买手团队;三,找不到合适的供应商或品牌;四,摸不准消费者的需求。


从本质上看,百货自营是一种分销模式,而在此过程中,商品的售价包含了商品的进价成本和分销服务,后者包括但不限制于环境、地理、仓储物流、信息、售后等等。


对于高价格商品,消费者对于价格不太敏感,百货则更容易通过分销服务获得收益。例如,SKP会更加着重于在装修、服务上投入更多,由此提升消费者的舒适度和体验感。而对于低价格商品,消费者往往价格敏感,商品可替代性强,商家则很难通过服务增值来获取收益。


百货采取自营还是联营,本质上是与品牌争夺分销服务的收益。高档品牌往往对于店面装修、导购服务的要求极高,当百货面对众多高档品牌,则很难有动力去承担这些成本。


因此,小品牌或者非品牌商品越容易产生自营模式,百货店更有力量将分销服务收益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在这种模式下,目标顾客群体更关注商品价格和质量,而非分销服务。


GOGO EGO的自营商品主要也是小品牌,价格以100-300为主,但其选品很有个性。


以女装为例,其一,服装风格较为小众,款式设计独特,适合非日常的场景穿着;其二,在版型上以oversize或辣妹装为主,合身款较少,对于穿衣人的身材或搭配要求较高。这就意味着GOGO EGO的导购需要有很强的专业度,要了解所负责范围的商品,同时要根据顾客情况提供搭配建议。

部分服装©作者自摄


再者,GOGO EGO面对的消费群体以学生或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为主,消费能力不高,价格敏感性强,若想通过分销服务获得收益很难。年轻人可以通过线下试穿去网上搜价格更低的同款,因此更需要在消费氛围和服务上发力,加强消费者的消费动机。


其三,即使品牌寄售可以降低资金和库存压力,GOGO EGO仍需要面对各种潜在的细碎服务成本,比如仓储、配送、选品、推广等。而这些分销服务带来的利润增量很难平衡住成本增量。


基于以上三点,GOGO EGO的自营挑战正是在于商品价格上限低,但其服务成本偏高,若要盈利则需尽可能的压低商品的进货成本。要完成这一步,则需要GOGO EGO在市场上有很强的声量,在与品牌方或经销商博弈时才能有更大的底气。对于还在增长期的GOGO EGO,无疑是难熬的阶段。


风险与挑战二

统一货架弱化品牌特色,单动线影响消费效率


前面也提到,GOGO EGO自营部份的的SKU有2万。


这是什么概念呢?相似的同样面对00后的国产快时尚BASEMENT FG(以下简称BF),其最大门店武汉民众乐园店面积4000㎡,SKU近5000。大众最为熟知的优衣库门店的SKU往往在1000上下。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不管是BF还是优衣库,主要采用仓储式经营空间。BF的产品大多为ONESIZE,则可以给产品更多的展示,通过挂商品来进行相近搭配,或通过有特色的主题展陈来丰富消费体验。而优衣库则是依据同款式不同颜色进行陈列,所以其往往使用又高又丰富的产品陈列墙来提升购买效率。


GOGO EGO则采取买手店或潮牌的模式,每个款式的衣服只挂1到2件,一个货架上挂十几件以上同一品牌的衣服。

衣服堆叠在一起,很难直观看到样式且稍显凌乱©作者自摄


这样的陈列方式让GOGO EGO有极大的产品丰富度,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商品的露出面被大大缩减了,只能看到侧边的颜色。消费者依据空间展陈的氛围来判断所在区域的服装风格,但如果不是特定风格的爱好者,则极有可能就此路过。

主题空间按柱网划分©作者自摄


于此同时,建筑空间的弊端也随之展现。


单动线盘旋而上,楼层平面被中庭隔开,造成更长的动线,降低了顾客的回头率。过多的打卡区和休息区让整个消费体验被打断。对于顾客来说,需要在看稀奇和购物两种思维模式中来回切换,对消费行为或许也会造成影响。而对于商业运营来说,公共空间增多则会导致坪效降低,加大对整体的运营成果的考验。

单动线缓坡©作者自摄


单侧进深大致只有5米左右,货架沿墙壁排列。消费者沿着坡道行走,站在走廊上就能将商品一览无余,单靠摆放在中间的展陈来吸引顾客走进。大量服装重叠起来难以被一眼看中,顾客得有淘宝式的心态一个衣架一个衣架的翻,极大地降低了购物效率。


GOGO EGO每层楼只有一个试衣间,这也意味着如果想要试衣服,有十几米到二十几米不等的步行距离。而这短短十几米的距离,让导购与顾客分离开,毕竟在试衣的时候又是类似于快时尚的模式,导购很难转化销售。现在GOGO EGO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增加了很多小型的简易试衣间,让顾客不离开导购视线即可试衣,从而促进销售转化。

收银台与试衣间©作者自摄


这种统一货架、统一策展的模式,对于品牌展示来说也有些不利。对比COSMO的INNERCO,每个品牌都会有独特的策展空间,品牌的独特性可以得到强化,同时增强消费者的认知度。但是在GOGO EGO,所有的品牌都被放在同等地位,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方的投入成本,但对于品牌孵化或者成长帮助甚微。


风险与挑战三

如何有更高的提袋率、更好的选品


从GOGO EGO整栋楼来看,运营方向散售部分收取物业管理费和清洁费等,有部分自持面积租赁给50余家商户,从1楼到7楼的更新部分的商务条件都是纯扣。


据了解,其自营潮流超市的产品分为品牌寄售和自行采购两种模式。品牌寄售无库存及资金压力,自行采购的货品主要为低价高利润的饰品杂货。我们假设两种模式比例为9:1,寄售扣点50%,自行采购成本为30%,平均商品售价250元,那么寄售收入为125元/件,采购收入为175元/件。


现场观察到,GOGO EGO自营部分每层有10个以上导购,现场共40余位导购。据知情人士透露,导购人数在60人以上,考虑到有轮休人员,基本与现场观察一致。导购是占比最大的部门,除此以外,GOGO EGO的运营团队还有产品部(负责选品)、后台、库管、行政、财务等,正式员工人数超过100人。按照五险一金企业存缴比例占45%来看,若个人收入为5000元,企业付出的成本约等于一万元,由此推算GOGO EGO每月的人力成本至少有150万元。


也就是说,尚不考虑能耗、维修维保等物业成本,我们以平均收入150元/件作为基准,仅仅是要打平人力成本,每个月需卖出10000件商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消费者去购物中心,往往有很强的消费目的性,但是GOGO EGO的进店客群大多以屋顶的打卡拍照为主。根据多次去现场观察,GOGO EGO的客流量很大,但是提袋率从观感上并不太高。


当业态足够丰富时,商业运营能在业态比例中进行平衡,而GOGO EGO的潮流集合超市以零售为主,这对细分品类的结构要求更高。


何为防守型货品,何为低中高毛利或形象货品,从产品结构到终端交付到后期仓库及时填补,零售商品的精细化管理是个很大的挑战。且不说对市场需要有敏锐的察觉和判断,这对团队的人力以及供应链都有极高的要求。毕竟零售市场就是跟时间赛跑,越能走在市场前面,赢的可能性越高。




如今,零售商业的首要挑战就是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力不足。而与此同时,同业者竞争加剧,大家都对内卷感到疲惫和无力。此时此刻,GOGO EGO背后的上普实业依然敢花重金下重注,开辟一条新道路,不得不让人感叹其魄力。


对于老旧商圈而言,若是不革新而延续过往的发展,则很难扭转日益下滑的局势。从商业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商业项目开始摒弃大而全,走向更精准的定位——或是针对社区基础生活需求,或是走高端精品,或是针对某一类特性人群。即使这样消费者占比不大,但是持之以恒总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赛道。


非标商业之所以非标准化,就在于它本身是根据在地文化、物理空间和消费人群进行精准捕捉,因此每个非标商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剧本和策略,在市场上也很难复制相同的模式。


笔者认为,非标商业日后将成为细分领域的常态,将成为一种趋势。大而全的购物中心已经占领市场和消费者心智,但对于更多的商业项目来说,更需要的是只服务好想要的那一部分客群,这样带来的独特感将逐渐与标准化购产品线区分开来。


对于GOGO EGO来说,优势已经足够明显了,亮相不到1个月已经在消费市场上有极大的声量,大量的年轻人们到访打卡,甚至有的场景还需要排队,其火爆程度已经让GOGO EGO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希望GOGO EGO能为老旧商业带来新的方向和启示。




作者:水草

编辑:Quinn


本文观点不代表公司观点,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INSITE盈石资产
盈石中国是专注于中国商业地产的经营管理机构,旨在为中国商业地产市场提供高品质的商业资产增值服务。盈石中国通过深度整合内部资源,全面提升商业地产综合服务的能力,致力成为中国商业地产综合服务的引领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