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2024年7月18日
19:00-20:00
河南省乔朝霞名班主任工作室
举行了
“周四碰撞案例研讨活动”
004期
本期活动案例来源
初中五组
本期活动组织安排
初中二组
活动主持:雷敬娜
材料整理:刘宏伟
参与讨论人员:乔朝霞 雷敬娜 李富华 崔书红杨林发 李振丹 吕鹏艳 张淇 高利娟 黄梦珂 张洁妍 李春萍 朱金瑞 张甜会 杨宁宁 付桂平 张志强 李丹 郑松
让我们先来一起看一看这则案例吧!
亲爱的老班们,这是不是我们常见的案例?
你的身边是不是也有像丽丽一样
让人心疼的孩子?
您将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
看看工作室的老班们有什么高招吧!
今天是7月18号,一个美丽而幸福的日子。因为我们工作室又迎来了新的一期案例研讨。首先欢迎各位参与研讨的伙伴,为你们的积极热情点赞。相信,今天的研讨,一定会为我们炎热的夏日带来一抹清凉,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一些专业思考和方向引领。本次案例研讨,由初中五组提供内容,初中二组负责统筹,刘宏伟老师负责材料整理,由我来为大家主持。下面开始我们的研讨。
李富华
崔书红
2.多与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同参与一些合作活动,共同完成一些合作任务。让她感受到同学对她的关注和需求,通过活动让她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
3.尝试让丽丽参加一些兴趣小组,课外活动,社团等活动,激发她的兴趣,学习兴趣,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4.创造机会,让丽丽多接触身边的榜样名人。多与优秀者同行,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她上进的愿望和信心。
5.指导家长学会正面教育,少批评指责,多鼓励表扬。同时,为孩子创设安静、舒适、整洁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
6.结合科任老师,对丽丽课堂多关注,发现进步,勤表扬,多鼓励,多给丽丽搭建平台,让师爱绽放光芒。共同帮助丽丽树立信心,共同进步!
杨林发
首先要告诉丽丽,要相信自己,树立自信,人生都有挫折,冷静分析存在的问题,设定自己的目标。
第二点,丽丽要积极参与多种活动,比如跑步,爬山,走路,看电影等等,在活动中体验乐趣,出一身汗体会运动的快乐,更好的体会生命的美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向阳而生!
第三点,要引导她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尤其和父母。家长对孩子的爱无可否定,但是爱的方式不适合孩子。丽丽要大声地说出来自己的感受,得到家长的肯定,积极鼓励的话语。同时也要积极和小伙伴们一起游玩,在交流体会友情的温暖。
作为班主任还要积极家访,和家长交流,和孩子一起坐坐,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让丽丽慢慢转变,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期待,让丽丽的回归学校,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朱金瑞
作为丽丽的班主任,首先,我会与丽丽进行一次深入交流,作为一名倾听者,倾听她的感受、困惑和焦虑,让她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同时信任我。另外我会了解丽丽当前的学习状况,包括她的优势科目、薄弱科目以及学习中的具体困难。最后毕竟丽丽的压力来源是家庭对她的高期待,我会加强家校沟通,与丽丽的家长进行坦诚的沟通,反馈丽丽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态,并共同探讨如何为丽丽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和支持的学习环境。引导家长认识到鼓励和支持的重要性,避免过度施压。
雷敬娜
本次案例是涉及家校沟通以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话题。这类问题我们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当中也经常遇到。案例中的丽丽,由于长期得不到家长的肯定,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产生了焦虑,厌学等情绪问题,最终走向了休学的道路。案例让人揪心,心痛。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认为,
1.第一步可以先安抚一下丽丽。与丽丽谈心,班主任要做的是倾听共情,让孩子学会倾诉。倾听时,班主任要把握丽丽的心态以及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对自己今后学习生活的打算。可以利用多种手段与丽丽保持沟通,比如日记、多次家访、定期线上或电话聊天等等。
2.把握了丽丽的思想倾向后,可以找丽丽的爸爸继续沟通。把丽丽的真实想法反馈给爸爸,与爸爸形成思想统一阵线,让爸爸听得进班主任的劝说,并认可班主任接下来的做法。
3.降低期待,平日里多鼓励丽丽,一点一滴的进步也要看见。让孩子感觉到她的重要性,价值感。带孩子多出去走走,开阔一下视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利用家庭会议,家庭游戏等融合亲子关系,丽丽重新审视爸爸和爸爸的关系,信任爸爸。有了良好的关系为基础,咱慢慢的陪伴孩子,引导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
乔朝霞
面对丽丽这样的情况,作为班主任,可以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来帮助她缓解焦虑、减轻压力,并促进与父亲的有效沟通,从而重新适应并享受初中生活。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建立信任关系:首先,与丽丽进行一对一的深入交谈,表达对她的关心和理解,让她感受到班主任是她的支持者和倾听者。通过倾听她的想法和感受,建立起一种信任和安全感。
评估心理健康状态:观察丽丽的心理状态,如果焦虑和压力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建议引导她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学校通常会有心理咨询中心或可以推荐外部的心理咨询师。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考虑到丽丽已经休学,与她一起制定一个逐步回归学习的计划。这个计划可以灵活调整,以适应她的学习节奏和情绪状态,避免给她带来过大的压力。
促进家庭沟通:私下与丽丽的父亲交流,了解他的期望和担忧,同时分享丽丽目前的困境和心理状态。鼓励他采用更加温和、鼓励的方式来支持丽丽,减少过高的要求和压力。组织一次家庭会议,让丽丽、父亲以及可能的其他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如何共同支持丽丽的成长,包括设定合理的期望、增加情感交流等。
提供社交支持:鼓励丽丽参与班级和学校的社交活动,如兴趣小组、社团等,帮助她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增强归属感和自信心。
教授应对压力的方法:教授丽丽一些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正念练习、时间管理等,帮助她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和压力。
跟进与反馈:定期与丽丽及其父亲保持沟通,了解她的进展和需要,及时调整帮助策略。同时,鼓励丽丽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成就,增强她的自我效能感。
强化正面激励:对丽丽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就给予及时的正面反馈和奖励,让她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被看见和认可的,从而激发她持续前进的动力。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帮助丽丽逐步缓解焦虑和压力,改善与父亲的关系,重新找回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黄梦珂
丽丽的情况确实让人心疼,作为班主任,我会这样帮助她:
首先,与丽丽进行深入的谈心,让她感受到我的理解和支持。我会告诉她,她的感受是被重视的,她的压力和焦虑都是真实存在的。让她知道,她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会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帮助她渡过这个难关。
其次,与丽丽的爸爸进行沟通,让他了解丽丽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我会强调,过高的学习要求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反而影响她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建议他适当降低对丽丽的要求,给予她更多的肯定和鼓励,让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我会邀请学校的心理咨询师为丽丽提供专业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帮助丽丽缓解焦虑情绪,调整心态,重新找回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此外,我还会组织班级活动,让丽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在活动中,鼓励她积极参与,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同时,我也会引导同学们多关心丽丽,与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她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和支持。
最后,我会持续关注丽丽的情绪变化和学习状态,及时给予她帮助和指导。同时,我也会与丽丽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她的成长和发展。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丽丽一定能够重新找回对学习的热爱和信心,走出困境,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高利娟
1.与爸爸沟通,了解爸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与丽丽爸爸交流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让爸爸认识到,教育不仅只有分数,还有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均衡发展,成长是一生的功课。
2.与爸爸沟通交流丽丽的在校表现,让爸爸留意到之前对丽丽忽视的部分,加深对丽丽的全面了解。让爸爸看到孩子其他方面的优点,比如努力过程等等。
3.与丽丽沟通。同理她的心情。然后,鼓励老师和同学分别与丽丽同学交流,陪伴鼓励丽丽,给她力量与支持,使她一步步重建信心。
4.搭建丽丽与父亲之间的沟通桥梁。让父女二人打开心扉,达成对对方的理解,让融洽的父女关系成为丽丽学习和成长的动力。
李春萍
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我们要做好问题归因。导致一个还不错的孩子没有良性发展,主要源于过高的期待,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枷锁,是对孩子最残忍的“绑架”。父母的高期待,只会让孩子不堪重负。
孩子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自己优秀达到父母的要求,才是值得被爱的,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会拼尽全力去达到父母的要求。孩子会过分地看重结果,一旦无法实现,就会陷入压抑痛苦之中,内心会变得脆弱容易崩盘。
李振丹
作为班主任,我觉得应该从三方面入手来帮助丽丽。
1.丽丽方面
班主任推心置腹的给丽丽好好聊聊,从老师角度给到丽丽肯定。也鼓励丽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多听听孩子的想法,确保丽丽感到被理解和接纳。
2. 爸爸方面:
单独给丽丽爸爸聊,讨论如何设定合理的期望,并提供具体的建议来减轻丽丽的压力。并让爸爸改变这种过高的期望,更好的去理解,肯定,陪伴孩子。多发现孩子优点。
3. 逐步回归:
与丽丽一起制定一个逐步返回学校的计划,包括逐渐增加的课程时间和参与度。监测丽丽的情绪和学习进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帮助丽丽正确认识学习压力,改善与父亲的关系,并逐步恢复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同时,也能够帮助丽丽的父亲更好地理解女儿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加积极和有效的支持。
张淇
1.多与父母沟通,尤其与严格的爸爸多沟通关于孩子学习上和孩子自身成长方面的问题:
首先对爸爸的严厉和期望表示理解,同时亲子之间也要相互理解,丽丽的成长也需要爸爸的关爱与呵护陪伴,一味的在学习上对丽丽严格要求只会让亲子关系越来越糟糕。一味地树立更高的目标有时会比责骂更让人窒息,更不用说是心智未成熟的初中生了。
2.作为老班,有时间的话多和丽丽聊天谈心:
我班有一个女学生潼潼,不同的是她的妈妈对孩子很严格,有时潼潼妈妈严厉起来说的话也会重一些,在潼潼写给我的互动笔记中有了解到,与潼潼妈妈沟通交流过,又“号召”了我办公室好友(与潼潼妈妈认识)多和潼潼妈妈沟通。
在学校,每周一至周五,总有一个晚自习后是留给潼潼的,我会和她一起从三楼教室一起走到宿舍,一路上走走停停,说说笑笑,有时潼潼竟被我说的话给弄哭了,我想应该是感动哭了吧~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3.心理上的调适能力有时也会受到身边朋友、老班(或是某科老师)的魅力影响哦~:初中阶段的丽丽同学需要更多积极人物和正能量环境的慢慢影响,从而能让丽丽强大自己的内心才最重要。
张妍洁
首先,我得找丽丽好好聊聊,听听她的心里话。毕竟,她是当事人,最清楚自己的感受了。我得用我的治愈能力,让她感受到我的关心和温暖,让她愿意向我敞开心扉。
然后,我得跟丽丽的爸爸好好沟通一下。让丽丽爸爸知道丽丽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要总是给她设定那么高的目标,这样会让她感到很有压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我得让他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不能一概而论。
同时,我也会跟丽丽的任课老师们沟通,让他们多关注丽丽的情绪变化,多给她一些鼓励和支持。毕竟,学习不仅仅是成绩的问题,更是情绪和心理的问题。
当然,我也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让丽丽多跟同学们交流互动,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最后,我也会鼓励丽丽多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或者社团活动,让她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找到自信和成就感。这样不仅能缓解她的学习压力,还能让她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
总之呢,作为班主任,我会尽我所能去帮助丽丽走出困境,让她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张甜会
案例中的丽丽原本是个成绩不错的孩子,但由于爸爸过高的要求导致厌学甚至不想上学的情况,作为班主任,我会这样处理:
首先,给予家长一定的帮助,和家长做好沟通工作。家长需要冷静处理,不要过度责备或强迫孩子上学。和家长一起分析和了解孩子不去上学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指导家长要学会看见孩子的努力,每个人都希望被看见、被肯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不要让过高的要求削弱孩子的原有的学习动力。
其次,帮助家长学会和孩子进行沟通,建立互信关系,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应对压力的能力。同时,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解决困难,提供支持和鼓励。此外,家长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例如心理咨询师或教育专家。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孩子克服心理和学习上的困难。
最后,我会和丽丽进行沟通交流,让她知道,父母也许有时候也不是完美的,他们有时候也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帮助,让丽丽能体谅父母,知道对她的高要求是源于对她的爱和认可。让她知道自己是有价值的,给丽丽赋能。
总之,当孩子不去上学时,通过沟通、支持和合作,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和个人成长。
杨宁宁
通过这个案例,更多的是想到,要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更细致一点,更敏锐一点,对成绩大幅度下滑或情绪状态差的学生,一定要有关注有谈话有沟通有解决方案,防患于未然。避免出现此类休学情况。
1.疏导消极的情绪。多次进行沟通,关心心理健康,针对问题开展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支持。
2.帮助缓解家庭关系压力。邀请家长到学校了解情况,通过与家长的交流,缓解亲子关系。与任课教师一起,为家长提供一些家庭教育帮助,让家长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3.加强家校联合。时刻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情况,在后续发展阶段再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建议,同时也向家长传达积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支持孩子的良性发展。
4.加强班主任互帮互助。与其他班主任保持联系,分享工作经验和管理育人案例,借鉴其他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中的方式和方法,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类似学生。
5.加强同学互帮互助。与此类问题学生关系较好的同学做思想工作,多交流、多玩耍,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支持,同时也鼓励班级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张志强
这个案例中导致丽丽最终休学的诸多原因,我觉得根源在于丽丽的爸爸。物极必反。家长对孩子有高的要求,可以激励孩子不断努力和追求,但是一味高要求,不管孩子能不能达到,甚至孩子有较好表现时都不能及时肯定,这些要求就会变成孩子的枷锁,让孩子对要求产生抵触情绪,最终是无视要求,以厌学、休学的结果摆脱家长再给自己学习上的要求。对丽丽的爸爸,我想说几句话:
第一,悦纳孩子。一个人的能力是大小之分的,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丽丽爸爸对孩子的高要求,潜意识里觉得孩子会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优秀,别人家的孩子能做到的,我家孩子也能做到也必须做到。所以,丽丽爸爸就对孩子有高要求,即使表现不错的时候,也不会肯定她,或许觉得孩子就应该这个样子,理所当然的;反而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把自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盲目比较,忽略的孩子的现有基础。作为家长,要接纳孩子,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出合适的要求。
第二,助力孩子。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在他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家长培养孩子要注意孩子的现有能力和状态。丽丽面对初中的学习已经有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这个时候爸爸应该调整对孩子的要求,适当放低一些,家长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孩子学习上的困难,让孩子有勇气面对困难,有信心克服困难,有能力解决困难。另外,家长要特别注意和孩子沟通交流,在孩子无助的时候,家长是她坚强的后盾,听她倾诉,给她安慰,教她方法,助她战胜困难。
让孩子成为她自己,不是复制成别人家的孩子。
付桂平
我感觉到孩子现在背负的压力有点儿太大,反而阻碍她进步。我们可以和家长商议,可不可以一起做些调整,帮助她进步一点点。引导家长先确定孩子目前的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凭借努力可以取得怎样的进步。确定一个可实现的进步目标,家长和孩子的压力都会小很多。
在此基础上,
第一,我们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期待的降低。
第二,帮助孩子调整心理状况,让丽丽感觉到来自老师和家长愿意提供的支持。
李丹
鉴于丽丽已步入休学阶段,这一状况已相当严峻,很可能涉及神经症范畴,一般来说会伴随抑郁症或焦虑症,从案例来看,焦虑症较明显。此时,学校的咨询老师虽能提供初步支持,但专业性的医疗干预已超出其工作范畴。因此,首要且紧迫的步骤是引导丽丽前往专科医院接受全面诊断,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开具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咨询的辅助作用同样不可或缺,但需明确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在性质与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需根据丽丽的实际状况进行恰当选择。
休学的背后,是家庭教养方式、社会因素及个人性格特点的复杂交织。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协作。有的休学孩子会回到学校但会反复,有的孩子不能回到学校但未必放弃学习,情况各异。
对于丽丽,在尝试通过与丽丽父亲沟通,定制专属学习计划、利用集体温暖与小伙伴的支持等方式来帮助丽丽复学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最终的决定权在丽丽手里。重要的是,我们要倾听她内心的声音,理解她通过这一方式所表达的诉求。
正如乔朝霞老师所言,我们必须坦诚面对自身能力的局限性,才能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携手各方力量,为丽丽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
郑松
学习需要内驱力,需要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兴趣,才能带给孩子不断的学习动力,也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如果家长一味地给孩子施压,孩子的情绪是压抑的,既没有学习的乐趣也没有学习的动力,更谈不上学习的最终意义,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价值体验。我们现在有很多空心病的孩子,正是活在了家长的价值理念中,要么达到目标后,不再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要么逃避逆反,亲子关系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建议先从修复亲子关系开始,从劳动,运动,活动走进孩子,开启孩子的思维和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探索欲。一切的教育都源自关系。
乔朝霞
在这则案例中,很明显丽丽承受了很多的压力,在学习上,她的确存在着学习困难,同时,爸爸对她的过高要求,让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继而发展为焦虑、厌学。
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明白,丽丽是因为在学习这个问题上,一直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一直没有被爸爸肯定,从而产生了无力感、挫败感,久而久之,产生了厌学情绪。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开始休学。
我们首先要建议家长一方面要结合心理疏导对丽丽进行心理干预,另一方面,家长要停止否定孩子,停止打击孩子,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做一个倾听者,引导孩子将自己压抑的情绪宣泄出来;其次,要告知家长,给孩子降低标准,不做过高要求,减少孩子因为学习带来的压力;第三,为孩子设定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当孩子达到目标的时候,要及时给孩子鼓励,让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收获成就感,重塑她的自信心。
当学生返校后,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构建融洽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其次,在学习上可以对学生降低标准,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帮扶,并且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设计适合她的教学方法,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班主任要用心观察学生,及时捕捉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奖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第四班主任要通过集体活动、主题班会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其感受在集体中成长的快乐;第五还要经常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状态,指导家长在家里正确引导学生,同时也根据家长的反馈,调整在学校的教育方法。
正如大家所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我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扭转了孩子的状态,转化是一个长久的工作,班主任要有足够的耐心,及时的关注,细心的观察,用心的引导,保护好学生的健康成长。
雷敬娜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一个小时了,但是大家都还感到意犹未尽,还沉浸在这种自由而有意义的讨论当中。感谢伙伴们的出谋献策,在思想的碰撞中,我们擦出了班级管理的另一种火花。相信这些火花会分散到各个角落,带着班主任的期望,带着立德树人的理想,走进千家万户,圆每一个家长,每一个孩子的梦。今天的讨论到此结束,感谢伙伴们的参与。如果您意犹未尽,请期待下一次我们的线上研讨。
乔朝霞老师总结
家庭教育需引导,
关系梳理很重要,
提出要求要适度,
心理呵护助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