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中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学术   2024-09-16 21:30   广东  
8月29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人大深圳社会科学沙龙“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第10期暨“政经大讲堂第十六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第八讲继续进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CNBS)主任张晓晶研究员作为主讲嘉宾,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围绕金融的定位及其使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李琼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



张晓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一高度出发讲解了金融的定位与使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核心要义、金融强国兴盛的规律性以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路径等重要内容。





一、 金融的定位与金融的使命


对于金融的定位,张晓晶指出要把金融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维度。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金融的使命在于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对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张晓晶从根本遵循、核心任务和推进原则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以政治性、人民性为根本遵循,完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两大核心任务,在推进过程中坚持改革、发展、稳定三维统一原则。在此基础上,张晓晶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八个坚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三、金融强国崛起的一般规律


张晓晶详细说明了金融强国崛起的一般规律。他指出,强大的经济基础是金融强国的基本和基础性条件,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以下六个强大即: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和强大的人才队伍。其中,强大的货币与中央银行是金融强国的核心标识,强大的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强国的关键抓手,强大的金融监管和人才队伍是金融强国的根本保障。由于金融强与经济强并不完全同步,因此,处理好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的重点是4个字:活、稳、兴、强。活和稳突出的是金融,金融是“血液”,只有金融“活”,经济才活跃;只有金融“稳”,房地产、地方债、中小金融机构才能稳,经济才“稳”。兴和强则突出的是经济,只有经济“兴”和经济“强”,金融才能“兴”和“强”。结合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张晓晶教授指出,没有强大经济基础就不可能有金融强国,具备强大经济基础的同时也要发挥金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引领性,同时,通过强大的金融监管限制乃至消除其破坏性等负面影响。


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张晓晶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根本目的是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首先应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第二是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第三是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第四是制定金融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第五是金融开放,强化开放条件下金融安全机制,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


在本次讲座中,张晓晶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血脉,提出建设金融强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并解读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及金融强国崛起规律,给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建议,包括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技金融体制等,为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对理解中国在金融领域的未来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链接


向“新”而行、以“质”取胜,新质生产力

专题研修班即将启动!

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领航企业家!人大深圳推出企业出海专题研修班

聚焦三中全会丨人大深圳特别推出专题定制课程

聚焦三中全会 | 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黄泰岩:发展民营经济、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
着力打造立足深圳、服务湾区、面向全球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努力成为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先锋队和示范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