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振方
收藏是个技术活,里面有太多的细节,所以我决定做好画多这个公众号的时候,给自己定的原则就是讲干货,讲实操性强的东西,以便收藏新手借鉴,所以我在开展与藏家对话的时候,挑选的也都是实战经验很丰富的收藏家。
关敬东老师以收藏当代艺术为主,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国当代书画市场的成长与繁荣。收藏之外,他曾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与他对话,让我有种重回课堂的错觉,也让我享受了一次被智者追在身后喂饭的美好感觉,也希望读者有所收获。
以下是我和关敬东老师的对话(粗体字部分为关老师谈话内容)
1、当代收藏家基本上都是以藏养藏的人,所以买什么、在哪买、多少钱买,都很重要,请您谈谈您买入一件作品时考虑的条件,也就是说,一件作品在满足了哪些条件之后,您才会选择买入收藏?
答:我很多年前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收藏是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投资与经营是买客户喜欢的东西”。我早些年主要是以收藏为主,总是按照个人喜好购买艺术品,一度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应该说走过一些弯路。我现在购买艺术品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一看真伪,这个是最重要的;二看品质,好不好与精不精? 三看存量,也就是稀缺程度;四看名望,艺术家的名声不好,谨慎出手;五是品相,品相不好敬而远之;六看价格,价格因素尤其重要;七看市场,市场不好,多看少动;八看来源,来源合法合规,防止踩坑。
2、您买过很多件书画作品,请您讲述一件让您感触最深的作品收藏经历。
答:我这几十年确实是买了大量的书画作品,购买经历中,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购买朱新建作品。记得在2000年前后,朱新建的作品非常便宜,三开和斗方作品也就三四百元一张,每次需要购买100张以上,批量出售。朱新建为人很和善,很会聊天,对购画者总是十分客气,他还有一句口头禅“你们是画家的衣食父母,我们得靠你们养活呢”,这话一说,买家很高兴的掏钱。当时朱新建作品在社会上争议很大,看懂的人都说好,看不懂的都在“骂”。说实话,我当时的认知水平还不到位,虽然买了朱老师几批作品,后来感觉到还是过于谨慎了,买少了。当然,买少了也是因为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人都在笑话我买朱新建这种看似低俗的东西,一度导致我缺少了信心和定力,也失去了发大财的机会。现在看来,朱新建的画逐渐被绝大多数艺术品爱好者接受,未来可能会被越来越多的收藏家追捧。关于朱新建的画有一种评价,我认为很到位:“最表一层是情色和媚俗,揭下一层是潇洒和率真,再往下揭是颓废和无奈,一层层往下揭,揭到最后便只剩下“凄凉”二字”。我也确有同感。
3、捡漏是每个藏家都希望遇到的,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请您谈一下您进入收藏圈以来,捡到过最大的漏是什么,也辛苦您讲一下这个捡漏买入的过程。
答:所谓“捡漏”,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捡漏?在艺术品市场上用远低于物品真实价值的价格买到艺术品,这才叫“捡漏”。实际上一二级市场都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当然,也有些人总是喜欢说自己捡漏,从不说自己吃药与踩坑。我个人从来都没有捡过大漏,小漏倒是经常有的。比如说,前年在天津一家拍卖公司花了3.45万元买了一件韩美林四尺整纸作品,在北京一家拍卖公司买了17.5万元。这件作品说起来很有意思,先是一家比较大的拍卖公司征集后,找韩美林看了,说是假的,不能上拍;我就有些纳闷,东西非常开门怎么能说假呢?于是我又转送给另外一家也比较知名的拍卖公司,他们送给韩美林看后说很好、真迹,并出具韩美林鉴定证书,于是乎卖了17.5万元。还有一次在北京一家拍卖公司花5万元购买一件明代蓝瑛作品,同样在北京另外一家拍卖公司以25万元卖出去的,其实此作应该是“老冲头”,古代书画本来就是这样,年代久远,真假难辨。我说的两个案例不知道算不算捡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抛砖引玉。
4、每个资深藏家都是从白丁走过来的,交学费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能谈一件您打眼或者赔钱的收藏经历吗?您可以具体谈谈是在哪一个细节上吃亏了,这样对读者中的小白藏家来说,会是一个非常难得而宝贵的经验。
答:这个问题很好,收藏家不能只说“过五关斩六将”,而不说“夜走麦城”。我个人认为几乎所有的收藏家都会有“打眼”“吃药”“踩坑”的事情。我也有过多次失误看走眼的案例。比如,很多年前花了几万块钱买了一块“和田玉”,自认为看了很多书籍,查阅了许多资料,对和田白玉的籽料与山料有过全面的研究,实际上玉器造假十分猖獗,手段技法非常高明,特别是各种古玉更是十买九假,没有实战经验常常容易上当受骗;另一个案例就是很久以前就认识的一个老熟人,经常带一些书画作品卖给我,而且每一次都是货真价实,最后一次带过来近10幅江苏某名家新作,跟我说是自己急需钱用,想低价出手,打开一看感觉不错,因为是“老朋友”也就放松了警惕,当时就转款5万元给他。作品拿回家后,家属提醒我,这么便宜可能对吗?这时候我才打开作品仔细比对一下,感觉的确有点别扭,于是拍照发给作者本人,作者说是南京有一个学生仿制的,并补充说这几幅仿的挺好......。当然了,骗我的这个“朋友”一直也联系不上了,后来听人说因为吸毒已经与世长辞了。这两个案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搞收藏可以自信但不能自负,买东西不能轻信故事贪便宜。
5、有些专家说收藏要有体系,比如专门收某一个版块,不能什么都收。您的收藏范围大概是什么样的,请您谈谈您的收藏理念。
答:说搞收藏要有体系,这话没毛病;专门收某一个版块,不能什么都收,这话也没毛病。但是,我觉得凡事都要有一个过程,无论是成体系的收藏,专一板块的收藏,还是某一门类的收藏,这都需要有一个历练的过程。我的收藏最先是从集邮开始,收集了大量的邮品,随着时间推移,感觉邮品收藏相对低端;接着开始收藏当代书画,然后过渡到近现代书画和古代书画。事实上书画收藏很难分清哪个版块好与差,大多数书画收藏家都是从当代到近现代,再到古代;很难有人一开始就去逆着来(古代-近现代-当代)。我现在的收藏范围包含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特别是当代书画,我收集了几乎全国各地域、具有一定知名度、风格特色相对比较突出的书画家作品,自己也感觉收藏范围是比较宽泛,没能够集中资金进入高端书画市场,失去了市场繁荣时期的大好机会,自然也就丢失了许多应该获得的利益。以前是过于满足个人兴趣爱好,忽视了经济收益,应该说过去走了一些弯路,希望后来的收藏爱好者能够引以为戒。收藏是一种兴趣雅好,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为了收藏而影响到家庭正常生活。当下我的收藏理念是“有兴趣、辩真伪、重品质、能传承”。具体的说就是兴趣主导,因喜欢而收藏,才能享受收藏过程;能辩真伪,市场鱼龙混杂,学习鉴定辨别真伪;注重品质,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和表现力;考虑传承,流传有序的艺术品更具收藏价值。
6、收藏书画除了给您带了金钱收益之外,您觉得收藏这件事带给您最大的增益和改变是什么?
答:收藏书画除了给自己带金钱收益之外,我觉得做收藏这件事,带给自己最大的增益和改变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丰富了知识,提升了文化素养。比如通过研究收藏古代书画,能了解不同朝代的绘画风格、文化背景和艺术家的思想;接触到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艺术品,拓宽了文化视野,理解了多元的文化内涵。二是增强了赏美能力,提升了审美段位。长期欣赏精美的艺术品、古董文物等,能让人对色彩、造型、质感等艺术元素有更加敏锐的感知,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三是拓展了社交圈子,结识了更多朋友。通过收藏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专家学者和艺术家,通过参加拍卖会、艺术品交流活动和收藏展会等,增加社交的机会,扩展了自己的朋友圈。四是见证了历史遗迹,添加了情感体验。因为不同时代的艺术品是人类历史的见证者,拥有这些艺术收藏品仿佛能让你具有穿越时空的感觉;有些收藏品还承载着个人情感或家族的记忆,给我们带来情感上的慰藉和延续。
7、大家都在说书画市场不好了,您继续坚守收藏这件事,并且真金白银的投入,您对市场的信心来自哪里?
答:近些年,经济大环境不好,整个艺术品市场大萧条,书画市场更是如此。我却依然坚守收藏的信心,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喜好的驱动。因为收藏的过程能带来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这就强化了我的“嗜好”;说实话,我对书画艺术是真正的的喜爱,由于喜欢而产生强大的动力;尽管经济上有些拮据,宁愿生活消费降级,只要遇到心仪的作品,一定会千方百计。二是艺术价值的信念。我始终坚信书画的艺术价值不会因市场的短期波动而改变。优秀书画作品凝聚了艺术家的创造、审美和技艺,这些内在的艺术品质具有永恒性。比如石涛、八大等书画大师的作品,其艺术价值历经岁月依然璀璨;近代与民国时期大师辈出,许多书画作品的价值正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深入挖掘。三是长期投资的眼光。市场总会有起有落,在经济萧条时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购入书画,等待市场复苏后,一定会获得丰厚回报。书画收藏应该是长期投资行为。四是尽一份文化传承的责任。书画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收藏书画相当于保存和延续文化脉络,为了不让这些文化瑰宝被忽视,我乐意投入资金和精力予以支持,作为收藏家也应该肩负有文化传承的使命。这不是唱高调,因为我坚信明天会更好!
8、市场上各路名家的作品价格都在下跌,我认为这是书画市场周期性的回调,您怎么看待市场回调这件事?
答:市场上各路名家的作品价格都在下跌,这是事实。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作为书画市场的周期性回调也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要理性、客观、全面地看待。我的个人观点:一是尊重市场规律。书画市场与其他市场一样,受经济周期、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价格有涨有跌。周期性回调是市场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挤出泡沫,使市场价格回归到更合理的水平。尤其前些年市场繁荣时期,许多名家作品价格可能被过度炒作,虚高现象严重。价格回调过程中,市场会更加注重作品的艺术、文化、历史价值等内在品质,促使价格向作品的真实价值靠拢,这也是让价值回归。二是风险机遇并存。对于收藏家来说,市场回调机遇大于风险。价格下跌使一些原本高不可攀的名家作品变得相对可及,收藏家有机会以较低的价格买入自己心仪的作品,未来可能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市场回调也促使投资者与收藏家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收藏策略,引导投资者和收藏家更加注重艺术作品的品质和稀缺性;真正的收藏家不太关注短期的价格波动,而要放眼长远。三是促进行业发展。价格回调过程中,一些靠炒作抬高价格的作品可能会逐渐被市场淘汰,而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将更加凸显其地位;当然,书画市场也会促重新洗牌,一些实力弱、信誉差的画廊、拍卖行等会被淘汰出局,而那些专业、诚信的机构将更有机会脱颖而出,有利于整个市场更专业、更规范化的健康发展。一句话,艺术品价格的回调,对于真正的收藏家反倒是件大好事,对于投资经营者来说,需要谨慎冷静,多看少动。
9、收藏书画需要一个很综合的买入策略,如果是读者中的小白藏家,他们想到市场上买作品,为了尽可能的让他们避免损失,您有什么针对新手的收藏建议吗?
答:如果对刚刚想从事书画收藏的朋友提一些建议的话,我个人认为:第一离不开参观学习。阅读一些专业书籍,了解书画的发展脉络、流派演变、代表人物及作品特点;也可以参加专业的书画收藏鉴赏培训,关注权威的书画艺术网站、论坛、媒体公众号等获取行业动态;常去美术馆、博物馆、艺术画廊等地参观展览,近距离欣赏书画原作;经常参加书画艺术相关交流活动,结识艺术家、资深藏家、鉴定专家等,学习他们的鉴赏经验和技巧,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第二要有一定的收藏方向与经费预算。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审美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画类型、风格或主题,对于一般的书画爱好者建议先从收藏当代书画起步,先易后难;还要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合理确定书画收藏的资金额度,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投资而影响日常生活。第三要挑选可靠渠道。可以与艺术家本人、资深藏家或其经纪人建立联系,直接从工作室购买或者通过书画展览购买;也可以选择知名的艺术品拍卖行、画廊、艺术电商平台等进行交易,确保作品来源可靠、合法合规。第四要重视品质,加强交流。书画作品除了真伪,还要关注其艺术水准、品相和稀缺程度等等;尽可能与书画圈子里的可靠者建立联系,也可以加入收藏家协会等组织,分享收藏经验和心得体会。
10、眼力是收藏书画的第一生产力,这里辛苦您用一幅具体的藏品,谈谈您鉴定的方法、经验、和心得。
答:我在书画鉴赏鉴定方面的主要采取“五看”法:一看气息,二看笔墨,三看题款,四看印章,五看装裱。通过“五看法”判定作品优劣真伪,简单易行。所谓“看气息”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望气法”,这个主要是凭借自己长期积累的艺术素养和鉴赏经验,通过对书画作品的整体神韵和气息所产生的直观感受来判定。比如,看一幅古代书画,在气息上一定会有历经岁月的沉稳和静谧之感;如果作品整体风格显得浮躁、匠气,缺乏古代文人画那种含蓄、典雅、意境深远的气息(气韵),就很可疑。通常古代书画大家的笔墨往往自然流畅、功力深厚;如果看到一幅作品笔墨呆滞、线条软弱无力,没有那种笔精墨妙的灵动气息,就可能是赝品。另外,以前使用的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所呈现的色彩,经过时间洗礼会有独特的古朴质感,而仿品所用的墨汁和颜料多是现当代的化学物质,与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会有较大差异,若一幅作品色彩过于鲜艳、浮于表面,与作品所声称的年代不符,这就值得怀疑。不过,“望气法”主观性较强,需要鉴定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书画史深入的了解和大量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运用。当下书画鉴定还可以借用更多的辅助工具。我们分析判定书画作品真伪应该多种方法综合应用,不能仅迷信哪一种鉴定套路,需要综合评判,把握性更大。
关敬东老师简介: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收藏委员会副会长,知彩守墨艺术馆馆长;曾出版《知彩守墨》鉴藏集一套3册(线装书局出版社)
以下是关敬东老师收藏的部分书画作品
赖少其作品
朱新建作品
(完)
.........................................
欢迎关注⭐星标好画多,工作日中午见。
..........................................
我是马振方,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