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振方
我前天写了一篇文章,叫书画收藏应该坚守的4道防线。所谓的4道防线,就是藏家买画时的4种考量,即流通性、画家名头、作品质量,作品价格。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一是赚钱,二是把可能会有的损失降到最小。
然后就有人说:按照这样的观点,永远也不会发现象凡高、高更,徐渭,齐白石等等当时他们在民间时期潜在价值!
说这种话的,大概率是自认为有潜力但没出头的小画家。
我来说说我为什么要这么排序,为什么一定要把流通性和名头放在前面,而不是把作品的价格放在最前面。
首先,按照那个小画家的说法,齐白石还在湖南民间的时候,就算他很有潜力,他的画也一样只能卖2毛钱,因为当时的书画市场是成熟的,市场上并不是只有齐白石这一个画家,他有潜力的时候卖2毛,成名了卖20元,这是正常的,如果他在潜力时期,就要价20元,那我干嘛不去买名头大的任伯年,干嘛不去买质量好的赵之谦,干嘛不去买流通性强的吴昌硕?
同样的价格,潜力期的齐白石性价比就是不如赵之谦,就是不如任伯年,就是不如吴昌硕。现在齐白石声望如日中天,但价值真的超过吴昌硕,赵之谦,任伯年很多了吗?
其次,“永远也不会发现象凡高、高更,徐渭,齐白石等等当时他们在民间时期潜在价值!”这句话本身就是个情绪化很强的话术。对于一个收藏新手来说,可能觉得有道理,也有可能就被画家忽悠到沟里去了。但对我这样一个因为买画吃过太多亏的人来说,说这话就是不过脑子。
“可能会错过齐白石、梵高的潜在价值”这种不负责任的话术,适合所有的未成名的画家。这种话术至少说了一千万遍,有一千万个藏家因为相信所谓的潜在价值真金白银的砸了出去,但最后被证实有价值的就这么几个人,这个失败率太高了,投资归零的人也太多了,只是因为画家被市场淘汰了,那些亏损的藏家连发出声音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自然也就没人关注那些投资失败的藏家,大家只能看到齐白石,看到梵高,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和马后炮。
你要是真牛逼,你敢不敢和我签个对赌协议,说马振方你出100万买我的画,因为我有潜力,有潜在价值,我5年后能和齐白石一样牛逼,如果5年后我的作品不能和齐白石一样贵,那我赔你500万。你敢不敢嘛?
如果你不敢签对赌,那你所谓的潜在价值不就是潜在风险嘛?你的目的不就是想把有可能永远不会出名的风险转移出去嘛?那既然面对的是风险,作为买家,我为什么不去选一个性价比更高的东西呢?我拿100万去买罗尔纯,去买童中焘不好吗?
拿已经被证实的例子,当做情怀来秀智商,可以说精准的引起了我的愤怒,因为我平生最讨厌两件事,第一就是有人在我面前装逼,第二就是有人不让我装逼。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不注重画家潜在价值的人,因为我自己签约合作的就是不太出名的当代画家,这些都是需要我自己花钱去推广的,所以碰见嘴炮,我向来是能怼就怼。
我注重潜在价值,但我更鼓励管理风险。没错,就是一定要考虑性价比,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判断潜在价值被释放出来的可能性。
既然是潜在价值,就有永远不被释放的风险,能不能买入,至少要看画家有没有释放出来一些积极的,能引豹变的信号。
比如齐白石,假如他一直在湖南乡下,他成为巨匠齐白石的可能性就是0。然后他到北京,如果他一直住在法源寺,他成为巨匠的可能性也是0,现在陈师曾出现了,认可齐白石了,这就一个前期买入的信号。因为陈师曾那会是北方画坛一哥。然后齐白石听陈师曾的建议,学习吴昌硕,进行变法。这又是一个积极的买入信号,因为变法后的红花墨叶画风让齐白石有市场了。然后是毛教员的出现,这是一个巨大的买入信号,也是齐白石能成为齐白石的原因。这时候,就可以全力买入了。如果没有毛教员,80年代以前,谁家的搪瓷洗脸盆上会印上一堆大虾呢?
一个画家,如果没有释放出类似以上几种积极的,能引起豹变的信号,只说自己有潜在价值,那就可以跳过了,毕竟,有太多现成的有价值的可以买。
人生不止有收藏需要考虑性价比,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关于性价比的体验。
以上正文结束。
此号目前正在展开对书法家、国画家、油画家、书画收藏家的对话活动,如果您是以上人群,且有意和读者分享一下您的故事和经历,请加我微信,也请务必注明来意,谢谢。
(完)
.........................................
欢迎关注⭐星标好画多,工作日中午见。
..........................................
我是马振方,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