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振方
前一段时间,张宗宪先生很火,圈内各路大佬都在纪念他,他的人走了,也把中国书画收藏最好的年代带走了,所以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张宗宪的收藏为什么那么成功?
有人说,张宗宪入行早,买的早,他赶上了好时候。
这话对,也不对,因为在张宗宪之前,中国就一直有书画收藏这个行当,比张宗宪入行早的收藏家比比皆是,和张宗宪同时期做收藏的也不在少数,但为什么今天我们只知道张宗宪呢?
很简单,因为张宗宪的收藏理念和其他人不一样。
我们看张宗宪的藏品,基本上都是市场上硬通货,比如齐白石,比如张大千。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市场喜欢什么样的,他就买什么样的,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流通变现,赚钱。
比如他1994年花32万买的齐白石的篆书中堂,2006年卖了225万。
比如他1992年在朵云轩花了16万港币买的齐白石四条屏鸳鸯芙蓉图,这幅画好像一直没有拿出来卖,但2018年嘉德拍卖,他拿出来了一套类似的花鸟四条屏福祚繁华,拍了9200万。
比如他1992年在苏富比花572万买的张大千灵岩山色图,2010年卖了6272万。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们通过检索张宗宪的藏品,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张宗宪的收藏为什么那么成功?因为他是一个纯粹的收藏投机者。他没有文化和情怀的包袱,首先他也没有文化,其次他介入收藏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也就是说,张宗宪首先是个成功的商人,其次才是成功的收藏家。
接下来我要说重点了,为什么现在的书画收藏市场这么烂?
经济不好当然是一方面,但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书画市场上的生意货太少了,
那些打着文化、学术旗号的冷门东西太多了。
比如和齐白石同时代的画家,文化,学术都数一数二的人物,金城和陈师曾,一个湖社的大哥,一个北方画坛的一哥,齐白石在他俩这里,就是个文盲,现在结果如何呢?如果不是圈内人,谁知道金城是谁?谁知道陈师曾是谁?
就市场而言,纯粹的文化和学术是一剂致命的毒药。更何况现在很多人以学术和文化为幌子,不断地向市场上输入垃圾作品。
就像我们的股市,垃圾股多了,大盘就熊了。
为什么文化和学术会是市场的毒药?因为这俩玩意天生自带很强的感情色彩,而感情色彩的介入,会让很多藏家走进主观的、狭隘的、自我的收藏死胡同。
这样的藏家多了,市场上流通的作品自然就不是什么大开门的生意货,而是藏家个人很喜欢的宝贝,这样一来,市场怎么可能会好?
就像加密货币,土狗币多了,比特币不一定火,但比特币火了,土狗币也会跟着火。当下的书画收藏圈,就是土狗币太多了。
我特别反感和鄙视那些把情怀、把文化与收藏扯到一起的人,在我看来,这帮人绝对是不怀好意的垃圾。
如果说收藏因文化而兴,那现在市场不好,是因为大伙都踏马没文化了?
如果说收藏因情怀而起,那现在市场不好,就和你没半毛钱关系,你一边说自己有情怀,一边盼望市场回暖,那你所谓的情怀不就是想通过装逼而获得藏品溢价吗。
有些煞笔动不动就说谁谁没高度,没情怀,买画就是为了投机。别人不卖画,你拿什么去当收藏家?别人不卖画,你拿什么去装逼啊?
有人问我书画市场还能不能好,什么时候才能好?
我的答案是当然能,什么时候能好,等到那些打着文化和学术旗号的藏品从市场上淘汰的时候,等到市场上基本都是大开门的生意货时,市场自然就会好。
(完)
.........................................
欢迎关注⭐星标好画多,工作日中午见。
..........................................
我是马振方,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