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振方
当下正是火爆的秋拍季,但无论拍卖的藏品如何经典,成交价如何喜人。有一个问题是始终存在而没有解决的,甚至是没有解决头绪的,这个问题就是拍卖公司为什么不保真?
一个拍卖公司,它从来都是收双边佣金的,按照行规,委托方如何和拍卖公司关系好,佣金加上税点,12个点差不多了,竞买人基本上15个点的佣金。但问题是,拍卖公司既然收了竞买人的佣金,为什么不对拍品保真呢?
从1992年中国第一场拍卖、北京国际艺术品拍卖会开始,从来没有任何一家拍卖说自己对上拍的藏品能够保真。
为什么不保真呢?我认为原因有3个。
第一个问题是能力和环境。
能力问题就很简单了,这件藏品我看走眼了。环境问题就比较复杂,因为它牵扯到不同竞买人的观点。比如我拍卖公司说真,买家打死就要说假,这就很难办。因为艺术拍品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刻度单位。所以很多时候,事实很容易和观点搅和不清。
举个例子,我说今天天气热。你说不热啊,你看我还穿着羽绒服呢?这时候结束观点之争很简单。把温度计拿出来就行,温度计39°,你穿羽绒服不代表天气冷,只代表你不正常。
但艺术品这玩意,没有这个一个能量化艺术真伪含量的刻度单位。比如说傅抱石的作品,有早期的,有晚年的。有精品,有应酬。有清醒,有醉后。有实验,有摹古。这样下来,就算傅益瑶女士亲自掌眼,恐怕也会有挠头的时候。
这样看来,拍卖公司的拍品里面有几张伪作,似乎也能说的过去。
第二个问题是意愿。
所谓意愿,就是拍卖公司从利益的角度出发。明明知道拍品是假的,但是证据已经销毁,所以就当做不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拍掉赚佣金完事。
还有更讨厌的,就是自己参与卖假,其实中国的收藏家就包含着各大拍卖公司。因为谁家还没有一点存货呢?既然要卖货赚钱了,也不在乎弄点假货多赚一点。反正,拍卖场上,讲究的就是一个眼力。再说了。就算说我是假的,你也不一定信啊。比如1999年,吴冠中本人说瀚海拍卖的一幅自己的作品风景是假的,结果照样22万成交。
第三个问题是平台无责任。
2005年,吴冠中作品池塘在瀚海拍卖以253万成交,吴冠中又站出来打假,然后买家把瀚海拍卖告上法庭,最后败诉。
从那以后,拍卖法就成了拍卖公司不保真的尚方宝剑了。
让人眼热的是,英国和德国的拍卖法,都是要求拍卖公司保真的。当然咱们走的是特色路线,不保真也能理解,但是,竞买藏家的利益谁来保证呢?就靠自己的眼力吗?
拍卖公司其实和拼多多,淘宝这些电商性质一样,都是构建一个平台,让买卖双方完成交易,只不过,拼多多和淘宝能替买家说话,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买家的利益。最重要的,这些电商平台只收卖家的费用。
所以我有时候在想,既然拍卖公司和电商平台性质接近,既然拍卖公司又不能做到保真,为什么不收取单边佣金呢?如果不收取竞拍藏家的佣金,我想大家出价的热情会更高。
注:贴图没有任何意义,我曾经任职的拍卖公司现在已经没了,图片只是为了和内容保持一致而已。
以上正文结束。
此号目前正在展开对书法家、国画家、油画家、书画收藏家的对话活动,如果您是以上人群,且有意和读者分享一下您的故事和经历,请加我微信,也请务必注明来意,谢谢。
(完)
.........................................
欢迎关注⭐星标好画多,工作日中午见。
..........................................
我是马振方,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