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的快乐,多半是“偷”来的

文摘   2024-08-15 10:18   湖南  

“小”孩儿的快乐,多半是“偷”来的

(本文约1743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01


八月接力写作的主题是“文化典籍里的儿童”,我首先想到的是古诗词里的童年童趣。


我还想到了谢尔大叔的诗,那么明快幽默,还有王宜振、金波、方素珍的诗,金子美铃的诗,以及去年最喜欢的工藤直子的那一套《原野歌》,一连串的儿童文学也排着队热热闹闹地跟我打招呼。


当然,还有很多曾经陪伴过我和毫哥那么多幸福快乐的亲子时光的绘本,那些经典中,也有太多太多鲜明、活泼、饱满的儿童形象。











02


今天,单讲古诗词里的童年童趣吧。


和童年相关的古诗词可太多了!


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池上》,还会想起《小儿垂钓》,还有《所见》,当然还有《清平乐·村居》《村居》,一定不能漏了《宿新市徐公店》,还有《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牧童》也肯定是,《夜书所见》也一定不能落,《舟过安仁》也是,还少不了《村晚》《稚子弄冰》……


仅仅想起这一首首诗,便不自觉眉眼弯弯。


没错的,大自然是儿童天然的游乐场,于孩子而言,还有什么比无忧无虑快乐尽情玩耍更为重要的呢。


飞扬的童心,让我们在想象中放飞自我,于诗词中,徜徉着,优哉游哉地和童年小小的自己喜悦地相遇,重逢……











03


这所有的诗歌当中,最先闪现于脑际的便是白居易的《池上》,这首诗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原诗是这样的——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明白晓畅,妇孺皆知!


这四句话,用不着翻译,用不着讲解,人人都可读懂,这也是白诗最大的特点之一——浅白,却深入人心。寥寥几笔,憨直顽皮的小儿形象就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那么,这首诗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妙?何以简简单单二十个字,就塑造了一个如此饱满的孩童形象呢?秘密就在于两个字——“小”“偷”。


小儿可爱,单单绽放笑脸,就足以让人着迷,生出无限的欢喜。


这首诗,深得大家喜欢,首先在于,这首诗的主人公是小娃。小小的娃,撑小小艇的小小娃。


“小”字情深,万不可小看了这个“小”字。情感的传达,很大一部分还真就在乎这一个“小”字。


五年级有一篇课文《珍珠鸟》,“小家伙”一词前后多次出现;这还不够,还有“小脑袋”、“小红爪子”、“小红嘴”……作者借“小”字,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对珍珠鸟的喜爱。


一个小小的“小”字,就能表达出亲昵的情感。这样的表达方式,冯骥才是很拿手的,他的很多写小动物的文章都用过。


从情感上,“小”字给人一种亲切之感。汉语中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人们对于自己喜爱的、亲近的事物和人,都喜欢在前面加一个“小”字。


季羡林漂泊在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小月亮”,每个娃娃都是妈妈口中的“小调皮”,我们往往唤自己的宠物“小可爱”,称家里的老人“老小孩儿”……


换作大孩儿、大人,“偷采”了白莲,白居易还会有这般的宽容,用这般爱怜的口吻叙写吗?


“偷”字更着味道。小孩儿的快乐,有多少是“偷”来的啊!


一个“偷”字,熨帖地满足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准确地契合了儿童的行为模式。


“偷偷地”才有乐趣,才得快乐,才足以让人雀跃兴奋!


“偷”是多么富于生命力的一个字啊,你就说说,“偷笑”“偷吃”“偷听”,哪一个词,不让人舞之蹈之?


更莫说和小伙伴儿们玩游戏,我们“偷袭”了对方;也不消说,妈妈不准看电视,我们“偷看”了一小会儿;家里不准出去玩儿,我们结着伴“偷摸”着出了门儿?


想必这“偷”着乐的童年,是每个人心底最珍贵最怀念的记忆吧。


小时候,谁没有“偷”干过坏事呢?


夏天里,偷了邻居家的桃;秋天里,偷了果园里的橘;在小溪边玩耍,偷了别人设卡的小鱼小虾;野炊,偷了附近菜园里的菜……


这些“偷”啊,对于世故成熟的人来说,那是真偷;但于不谙世事的小孩儿来说,却是可以拥抱,能够理解,不需要藏掩,甚至是可以拿出来炫耀炫耀的。


诗的最后两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表达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小小的孩子,得意忘形,大摇大摆地划着船回来,甚至恨不得大家伙儿都瞧见自己的“战绩”呢,诗人对儿童的理解、爱怜,跃然纸上。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不是白居易葆有这样无邪的童心,又岂能如此爱怜地理解孩子呢。


那么你呢?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可还记得小小的自己,曾经“偷”来的快乐?也期待你的分享呀!











原文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END-




文字|桃夭

模板|网络(侵删)





桃夭煮字
聊读书、谈写字、论育儿、说教育、话生活。在平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传递美好,分享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