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给孩子的365堂名师作文课》,我是你们的大朋友兰兰老师。今天,我们聚焦“家国情怀”,共同探索书写这一永恒主题文章的奥秘。
乍一看,“家国情怀”这四个字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事实上,却根植于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田。
从《纪念白求恩》的跨国情谊到《少年中国说》的青春誓言,从《月是故乡明》的淡淡乡愁到《想北平》的深情呼唤,无数佳作都闪耀着、饱含着对家国的深情厚谊。
《给孩子的365堂名师作文课·家国情怀篇》共31篇,每天一篇,从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文章主旨、情感抒发四个维度提供31个实用技巧,助你笔下生花,奏响家国赞歌。
今天,我们撷取四篇耳熟能详的文字与大家共同探秘写作要领,看看你是不是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01
在“家国情怀”的画卷中,人物形象一定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如何让他们跃然纸上?秘密在于选取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典型事例,为人物画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的作品。这篇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情,刻画了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文章先描绘了伯父追悼会的场景,继而转入对伯父的回忆,叙述了伯父救助黄包车,夫关心女佣阿三等事。作者通过典型事例为人物画像,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鲁迅先生关心贫苦百姓,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大形象。
典型事例的叠加,动作、语言、神态等的细腻刻画,让你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
02
语言是作文的魔法棒,它能将情感化作洪流,直击人心。
“家国情怀”类的文章,是很讲究遣词造句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尤为关键。
我们会用到一系列修辞手法,比如排比、反问、悬念、白描、反语、象征……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这些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如此,语言的表现力就更加鲜明,给人以更深刻的情感冲击。
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就是语言运用的典范,这是一篇演讲辞,是一篇声讨反动派的檄文,也是高声赞扬烈士的赞歌。
反问、重复、对比、变换人称……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让文章字字铿锵,句句有力,如同锋利的匕首,刺向敌人,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战斗力。我们具体来看——
连用反问。如“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一连串的反问铿锵有力,步步紧逼,痛斥反动派的卑劣行径。
运用重复。如“无耻啊!无耻啊!”“你们完了!快完了!”入木三分地表达了内心的无比愤怒!
巧妙对比。如“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人民的坚定信念和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变换人称。文章巧妙转换人称,谈及特务,直呼“你们”,面对听众则用“我们”,爱憎分明,增强了演讲现场感,读者如身临其境。
一串叹号。这一篇讲演用了多少个叹号,数不清!比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
作者忍无可忍,拍案而起,接二连三的感叹句犀利急促,像一把把飞刀,掷向敌人。一个正义凛然、英勇无畏、忧国忧民的民主战士形象跃然纸上。
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你的文章也会充满力量和感染力!
03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核心,那就是它的主旨。“家国情怀”类的文章,主旨更是鲜明而深远!
《白杨礼赞》中,茅盾先生以白杨树为喻,不仅赞美了树的坚韧不拔,更颂扬了中华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伟大精神,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
关键句的反复穿插,如同乐章中的主旋律,具有反复咏叹的抒情效果,极富艺术感染力。
作者开篇直言:“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中间又几次三番出现一丝大致相同的话——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如此一咏“三”叹,回环往复,既照应了文章标题,又进一步深化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文章主旨更加鲜明,也引发了读者思考和强烈共鸣。
需要我们格外注意的是,关键句穿插,一定是情动而辞发,不然会显得空洞做作。前后句可以有一些变化,这样更富于节奏和层次,更灵动。
04
家国情怀,说到底,是那份深沉的爱与浓郁的思念。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以时间为轴,将一生的情感编织成一首动人的诗篇,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情感的表达细致入微。
一首短短的、小小的诗,却写尽了诗人长长的一生,如泣如诉,让人唏嘘、泪目。
这一生,是什么始终萦绕在诗人心头?这首诗又是如何写出这种梦寐以求,求而不得的愁绪的呢?作者按时间顺序行文,把人一辈子的时光全都密密麻麻编织进这一首诗歌当中。
一辈子,何其厚重,诗歌的情感也随之变得深沉,以至于浓得揉不开,散不尽。
诗人巧妙地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四个时间节点,每一个都承载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小时候”,作者以“邮票”喻一个孩子和母亲的分离,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思念和渴望团聚的心情;
“长大后”,诗人用“船票”象征自己与新娘之间的别离,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后来呀”,诗人用“坟墓”表达自己与母亲阴阳相隔的苦楚和遗憾;
“而现在”,“我”依然隔着海峡与祖国母亲遥遥相望,我依然只能深深思念。
时间的变迁与流转,把诗人的这一腔乡愁愈酿愈浓,以至于揉不碎,化不开,忘不了,使读者深度共情。
运用这种方法,我们需要厘清事物或事件的时间线,适当省略与主题无关的时间节点和事件;根据具体时间,处理好节奏和详略,内容上尽量前后呼应和关联。
05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些技巧:
1.以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
2.用多种修辞增添语言魅力;
3.关键句反复穿插升华文章主旨;
4.时间顺序行文情感酝酿层层递进。
《给孩子的365堂名师作文课·家国情怀篇》中还有更多的实用技巧等待着你去采撷。
翻开这本书吧,让它引领你穿行字里行间,跨越时空长河,拥抱那份超越个人悲欢的博大胸怀。
让它,指导你在感受文字力量的同时,找到写作密匙,学会构思、抒怀,以温度和深度书写自己对这篇土地的深沉热爱与眷恋!
文字:桃夭
编辑:桃夭
模板:网络
桃夭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