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上童书02】将抽象情绪写出画面感——向汤素兰老师小说《阿莲》学表达

文摘   2024-08-20 14:58   湖南  

将抽象情绪写出画面感


(本文约3284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WHAT


读汤素兰老师的小说《阿莲》,我发现她比较注重从乡土风俗和童年生活中寻找素材。

这部小说,是她对童年生活的深切追忆,饱含深情,正如她在书的扉页中所说——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爷爷奶奶,以及童年和故乡。


她的文字生动、细致,尤其对人物心理、情绪的揣摩细致入微。这之中,有一种方法运用得很频繁,我暂且命名为——将抽象情绪写出画面感


何谓“将抽象情绪写出画面感”呢?


我简单的理解是,把抽象的、不好呈现的情绪情感以读者可以感知、触碰、看见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其有颜色、有形状,富于温度、生命和感染力。











WHY


这样的写法,在《阿莲》这部小说中随处可见。


作者这样写阿公的担忧——


听了石八娭毑的话,阿公的心往下一沉,仿佛一只展翅飞翔的麻雀突然被调皮的孩子用弹弓击中翅膀,坠到地上。


读到这句话,我相信,读者的心也会情不自禁跟着“咯噔”一下,中了弹的麻雀,直坠下地,多么让人揪心!


妈妈临产,跟阿婆交待把阿莲送去七叔公家里去的时候,阿莲一阵难过——


五岁的莲妹子不懂得这个风俗。她听了妈妈说的这句话,仿佛觉得有一只手狠狠地把她心里的那根刺又推了一下,让那根刺往更深的肉里扎进去了。


“难过”很抽象,把这样的“难过”表达为“一只手狠狠地把心里的刺又推了一下,那根刺往更深的肉里扎进去了”,心,立马就像被扎了一根刺,生疼!


阿婆告诉莲妹子,嫚嫚不会真要她做女儿,嫚嫚自己会生的时候,莲妹子陡然失落了起来——


听阿婆这么说,莲妹子的心里又有了一点失落。好像心里的刺虽然拔去了,但留下了一个空空的洞。


借由“空空的洞”,我们切身感受到莲妹子内心的空落和寂寥。


弟弟铁砣出生了,阿公非常开心——


阿公整天笑得合不拢嘴。阿婆有一天揪着阿公的脸颊,开玩笑说阿公的嘴角咧到耳朵后面去了,再也收不回来啦。


当莲妹子被阿公留在茶亭里的时候,恐惧攫住了她——


没有了灯,莲妹子立即被无边的黑暗吞没了,在黑暗当中,她仿佛感到有无数张牙舞爪的幽灵向她扑过来。


黑灯瞎火,一个人在山包,得有多害怕啊!


作者用“有无数张牙舞爪的幽灵扑过来”来表达阿莲内心的不安和惶恐,我们瞬间觉得空气都凝固了,脊背一阵发冷,好像我们自己正手足无措杵在那个阴森恐怖的夜晚。


清明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作者这样形容大家伙儿的欢快——


大人小孩早就脱掉了笨重的棉袄,人顿时轻快起来。尤其是小孩子,整个冬天身子都被又厚又重的棉袄裹着,就仿佛一只被捆了翅膀、关在笼子里的鸭子。


或许,冬天气,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只是给人视觉上的不适,但“被捆了翅膀、关在笼子里的鸭子”却是能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拘束、逼仄、不自由、不爽快的。


作者这样写淑平还是新嫁娘时的柔弱、无助和孤独——


她差不多还是一个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心里有苦又没有谁可以诉说,只得像只受到惊吓的刺猬,拼命把自己蜷缩起来,用刺面对外面的世界。


文字柔软,饱含怜悯,此时此刻,我相信,很少有人不理解淑平,不谅解淑平。


写阿莲挨打的疼痛——


尺子打在莲妹子的头上、脸上、背上,每挨一下打,莲妹子就像被什么东西咬了一样,痛极了。


用“咬”表达挨打的疼痛,多么切肤!


阿莲被妈妈劈头盖脸痛打,怒火是奔涌的——


她心里有一头愤怒的小野兽。现在这头野兽挣脱理智的缰绳,咆哮起来。


妈妈住院去了,阿莲的内心弥漫着恐惧和后悔——


平时莲妹子总是向阿婆问东问西,一张嘴麻雀似的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不说话的时候也难得安静,总像蝴蝶似的在屋里屋外飞来飞去。


平日里叽叽喳喳似麻雀,像蝴蝶的阿莲,与此时此刻沉默的阿莲形成了强烈对比,当下,阿莲是懊恼的、自责的。


妈妈提出阿莲还小,满了七岁再说读书的事,阿莲是失落的——


妈妈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莲妹子心头快乐的火苗。


妈妈训斥阿莲不懂事,让他在家帮忙带弟弟,先不考虑上学的事,阿莲觉得弟弟真可恨,她是生气的——


莲妹子心里蛰伏的小野兽又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要咆哮了。


汤老师这样写千丘田村的夏——


夏天的太阳像一颗巨大的火球,整天在空中燃烧。它的烈焰把田里的水烧干了,把田野里的稻穗慢慢烫黄了,也把山路上的砂砾烤得火辣辣的。


多么形象!我们的眼前出现了明晃晃的太阳!我们看到了干涸的水田,开裂的土地,耀眼的稻穗,也感受到了令人窒息的热浪。


小娥死了,看着废弃的红薯窑,阿莲禁不住地害怕——


阿莲越看越害怕,心咚咚咚跳得像打鼓一样。


丁老师误会了明亮,以为是他偷窃了丁东的《水浒传》扑克牌——


丁老师的眼睛里又飞出刀一样的目光,直插向明亮。


汤老师这样写建伟的饥饿——


胃里好像有无数只手在张牙舞爪,要从他的嘴里伸出来,取抓东西吃。


小说的最后,阿莲去八都中学报到,一路上看到明亮做的标记,她的心轻盈起来——


她的心里仿佛飞出了一只快乐的小鸟,她跟着那只小鸟,朝着箭头的方向奔跑起来。


……


这一些,都是我匆匆找到画记出来的,或许,还有很多我没有发现的吧。


我们也可以像汤老师学习,把这些看不到、摸不着、嗅不了、听不出的情绪情感用一种看得到、摸得着的事物来表现,使其更生动、更鲜活,更真切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四年级上册高洪波的《陀螺》一文,也有这样的表达——


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瞧瞧,作者把“快乐”比作“过冬的燕子”,将一个孩子的失落、沮丧、萎靡表现得多么传神、多么贴切啊!


“快乐”是抽象的,只能感受到,而且,感受还因人而异,依赖于具体的环境。


但“过冬的燕子”就不一样,真实、可靠,便于理解、链接。我们很容易知道,这一段时间,小男孩的快乐如过冬的燕子一般杳无音讯了、烟消云散了。


这种具象化的手法使得原本抽象、难以呈现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文字真实可感,从而更加形象地突出人物心情,进一步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











HOW


那么,如何将抽象情绪写出画面感呢?


这需要我们发挥想象,把抽象的情绪具象化。


首先,要用心找寻具体形象。


如,“她的心里仿佛飞出了一只快乐的小鸟,她跟着那只小鸟,朝着箭头的方向奔跑起来。


汤老师将阿莲内心的情绪具象化为一只快乐的小鸟,小鸟是要雀跃的,是按捺不住的


“小鸟”就是我们找到的切实的具体形象,借由这个形象,我们深刻地感受到阿莲由内而外的快乐与自由,她跟着小鸟一道,奔跑起来了!


再比如,“莲妹子心里蛰伏的小野兽又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要咆哮了。


此处,汤老师将莲妹子内心的情感具化成一只被压抑的小野兽,让原本看不见摸不到的内心情绪有形可感,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个被囚禁、被压抑的野兽形象。


“呼哧呼哧喘粗气,要咆哮”这一动态动作的描写更增添了表现力,形象地表现了莲妹子强烈的、几乎不可遏制的怒气。


找到了合适的形象,我们可以进一步描述这个形象,写一写其所处的场景,写一写动作,都能为画面感增色。


通常情况下,表达快乐的情绪,我们就会想到一些轻盈的、美好的、馨香的、温柔的、漂亮的事物;


反之,我们会用笨拙的、暴躁的、丑陋的、惊悚的事物表达不悦、压抑、愤懑、仇恨等消极情绪。


其次,可适当升级情绪强度。


我们来看,“丁老师的眼睛里又飞出刀一样的目光,直插向明亮。


“像刀一样的目光”得多骇人?此时此刻,你是不是也感受到了丁老师凌厉的目光,着急躲闪了呢?


阿公整天笑得合不拢嘴。阿婆有一天揪着阿公的脸颊,开玩笑说阿公的嘴角咧到耳朵后面去了,再也收不回来啦。


“嘴角咧到耳朵后面去了,再也收不回来啦”,怎么可能?但这样的描写适当升级了情绪强度,我们也更加分明地感受到了阿公藏不住的得意与欢喜。


归根结底,将抽象情绪写出画面感,就必须让抽象情绪和真正的生活建立坚不可摧的联系。


而建立联系最好的方式,就是打开五官,找到合适形象,把看不着、摸不到的抽象情绪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写得更实在一些。


这实实在在的事物及其特点,一定要和此时此刻的情绪情感高度契合。


再回过头去读一读,上面哪一句话,不是最实在的描写,不是抓住了两个事物之间最本质的关联呢?


其次,就要靠细节。有细节,才有生气。


而细节最大的秘妙,在乎真实。


做生活的有心人吧,做浪漫的生活家吧。











《阿莲》











-END-




文字|桃夭

模板|网络(侵删)





桃夭煮字
聊读书、谈写字、论育儿、说教育、话生活。在平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传递美好,分享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