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带大宝看了场电影——《头脑特工队》,这是一部想象力奇特的电影: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些小人,分别代表着对应的情绪。电影主人翁莱莉头脑中有五个情绪小人,影响着莱莉的种种行为。
十年后,我带二宝看了场电影--《头脑特工队2》:莱莉长大了,她的头脑变得拥挤,因为进入青春期,又有很多情绪小人加入进来。有一个“回忆奶奶”的情绪小人也想进来,却总是被大家请了回去,因为“回忆奶奶”,她出来得太早了,莱莉她还年青。
而我的头脑中,“回忆爷爷”应该是时候走进来,絮絮叨叨,啰里啰嗦……
1989年8月,我从湖南宁乡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长沙市郊区石佳冲小学,担任学校数学和体育教师。一年后,根据学校安排,我改教语文,担任班主任。那一年,我有幸成为了长沙市郊区“小语青教会”的一员。“小语青教会”由郊区小学教研员李庄老师担任导师。当时的长沙市郊区环绕长沙市“东、南、西、北”四个城中区,交通不大方便,很多地方不通公交车。李老师将11个小语青教会成员按地域分成几个小组,按照“集中学习——分组实践——交流汇报”的方式进行研训。每一次分组实践,李老师都骑着自行车,环绕大半个城市来参与交流和指导。青教会第一年的研讨形式是“同课异构”,课文是《白杨》,这是一篇经典课文,教育杂志中有不少成熟的论文和教学设计,怎样 “异构”才能既有特色又不至于天马行空、标新立异呢?我决定先从导入入手。我反复研读课文,排除了种种方式。正当我冥思苦想,无从下手时,我目光注视到了本课生字词:这篇课文生字少,只有一个“戈”。因为只有一个生字,不少老师忽略了生字词的教学,或者随文识字一带而过。那么,我能不能就以这个生字作为线索,贯穿整个课堂呢?“戈”字笔画少,而且能组的词也少,虽然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干戈”,但绝大部分学生能组出的词语都是“戈壁”。这一课,我的导入如下:师:上学路上我们会经过一个工地,那里有一大堆沙子,叫“戈壁”吗?师:你去过沙漠吗?或者你在电影电视中见过沙漠吗?沙漠是什么样子的?生2:沙漠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条件恶劣,没有人愿意在沙漠中居住。师:如果要你到戈壁去生活,而且还要生活一辈子,你会有什么感受。师:茫茫大戈壁,荒无人烟、浑黄一体。由于戈壁条件艰苦,人很难在那里生活,就连很多动物也不能在那生存,很多植物也难以在那生存。但是,有一种树,它却能生长在戈壁中,不但能够生存,而且长得很好,这种村,就是白杨。(板书课题)请浏览课文,找出描写白杨样子的句子。以生字“戈”为线索,整堂课的教学线索便清晰了,有了思路,我就找到了自信。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爸爸介绍白杨的句子,一共有三句话。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第一句:“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我运用“换词法”:“从来”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一个词吗?学生有的说“一直以来”,有的说“本来”……通过换词,学生理解了白杨的第一个特点。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我决定运用“列举法”:列举多种情况,引导学生反复读这个句子。我用手指着幻灯片中的句子,说:“如果平原需要白杨,白杨就会……”学生说:“它就在平原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我说:“如果高山需要白杨,白杨就会……”学生说:“它就在高山上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我说:“如果沙漠需要白杨,白杨就会……”学生说:“它就会在沙漠中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我说:“哪儿需要白杨,白杨就会……”学生说:“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通过列举多种情况,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理解了白杨服从安排,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生长的特点。第三句:“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课文中列举了四种情况:“风沙、雨雪、干旱、洪水”。那么,面对这些困难,白杨是怎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呢?课文留下了空白,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于是我想到了“想象法”。那天晚上,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闭上眼睛,想象着白杨与困难搏斗的情景。然后,在一张读书卡片上,一气呵成,写下了这样一个片段。大风吹来了,风中夹着黄沙,向白杨劈头盖脑地打来。白杨只是泰然地摆摆手,仿佛对着风沙微笑。风更狂了,沙更猛了,发出“呜呜”的怪叫。霎时,黄沙遮着天,盖着日,一切都变得昏暗了,一道闪电,照得白杨树仿佛发出了亮光,只见它狂舞着,摇摆着,但它的根基深深地扎在黄沙中,粗壮的主干仍就那么直,那么高大。风沙拿白杨树毫无办法,只得垂头丧气地溜走了。再看看白杨,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抖了抖树叶上的黄沙,迎着阳光,仍然是那么直,那么高大。课堂上,我拿着卡片,大声诵读着我想象出来的片段,然后我问学生,老师刚才想象出来的片段中,白杨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又是如何战胜这个困难的呢?学生回答是白杨遇到风沙时顽强斗争的情景,我和学生分享了自己写出这段话的过程。然后,我说:“除了风沙,课文中还提到了雨雪、干旱、洪水,你们也能发挥你的想象,也来说说白杨是怎么与困难作斗争的吗?”轮到我们小组同课异构的那一天,天气有些冷,还下着小雨。而我正患着重感冒,头晕沉沉的。李庄老师和小组成员都是骑着自行车穿着雨衣来到了我们学校。一上午三节不同的《白杨》,我最后一个上完。小组研讨,大家都关注到了我的“想象法”,在肯定这个方法时,有组员也提出了疑虑:教学时,有必要出示教师的下水文吗?教师的下水文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最后,由李庄老师点评。谈到这个环节时,他说,课堂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先自主练习,再口头作文。注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关注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训练,这就是扎实的语文课。对于下水文,其实不必疑惑,老师下水文的内容是“风沙”,而学生练习的是雨雪、干旱、洪水,甚至是其他课外的内容,所以,不会束缚学生思维。而且,老师的下水文给学生提供了思路,让学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遇到班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也可以写“风沙”,甚至抄写一遍老师的下水文,也算是收获。今天的课堂上,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他们有话说;听了老师的下水文,受到了启发,他们会说。所以,展示环节,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敢于站到讲台上去分享自己的口头作文。学生积极性高,口头作文也棒,通过练笔,更能理解白杨坚强不软弱的特点,可谓读写结合,相得益彰……李老师的点评让我心头一震,原本,感冒带来的头晕与乏力让我有些力不从心,但李老师的点评却如同一剂强心针,瞬间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力量。那是一种被认可、被激励的喜悦,它让我忘却了身体上的不适,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之中。汗水浸湿了衣衫,但我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与畅快,仿佛连感冒也在这份激情与专注中悄然退去。更为重要的是,李老师的点评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教学之门——以读导写,读写结合。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理解作者的情感与思想;而通过写作,学生则能够将所学所想内化为自己的思考与表达,进一步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这个发现让我激动不已,我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致力于探索和实践这一教学理念,努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写中成长,让语文课堂成为他们心灵成长的沃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