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电视剧频道热播剧《清明上河图密码》让观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开封、聚焦《清明上河图》这幅传世名画。
北宋画师张择端具有超前的技能,他在900多年前就运用了现代影视中的“蒙太奇”手法,叙事极具影视感。《清明上河图》就像是他用“无人机”拍摄的一部宋朝纪录片。
为了搜集写生素材,张择端以无数 “无人机” 的视角去拍摄汴河两岸的繁荣富庶和宋朝的民风民俗。他根据皇帝的要求,确立东京繁华这一主旨,有意识地对画面进行重组剪辑。通过“蒙太奇”手法,按照一天的时间轴,从晨曦的郊外到上午的虹桥再到下午的入城,将东京城一年四季的风俗街景、汴河漕运、人物装扮、酒楼建筑等精心布局和构图,用长卷的方式徐徐展开,就像今天我们看电影一样。
全媒体记者袁洋 摄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手卷,描绘了北宋时期东京市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汴河两岸店铺林立、商客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以及运载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时紧张繁忙的景象,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
全媒体记者姜菡 摄
手卷由许多独立画面组成,是具有故事情节的连续性图像,每一部分都可独立叙述,且首尾呼应,故事完整。手卷不可悬挂,欣赏的时候需要从右往左徐徐展放。在展放之间,呈现在我们眼前是大约一米宽的画面,这一米左右的画面犹如一块 16∶9 的宽屏,每一帧都展示出一个完整的空间。蒋勋在《美的沉思》中说:“有时在卷收与展放之间成为过渡空间,有时已成过去,在逐渐消逝远去,有时又乍露端倪,使人好奇、等待……”
张择端在长卷《清明上河图》中巧妙地处理了空间、时间和叙事。延伸了空间、拉长了时间,从而让叙事变得格外有韵味。他用“蒙太奇”的手法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画面镜头变得立体生动,实现了作品与观众互通互动,使观众也参与到创作之中。
全媒体记者李浩 摄
如果数字化技术处理成动画形态,那我们看到的就是一部电影了。展放和卷收之间,画面成为流动的空间,连续、流动的动态画面已经不是一幅静态的画了,而是一段一段的故事展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说:“每出法书,辄令洗手。人家要置一平安床褥,拂拭舒展观之。”古人为手卷安置床褥,如今或许不必如此,但观赏时一定会置于案上。
观者近距离地欣赏作品,仿佛置身画中。这是一种延续的、展开的、无限的、流动的时空观念,恰似步入宝山,脚踏小径,根据线索寻找宝藏一般,不到最后就无法看到结局。欣赏完之后,观者需要从后往前、一段段地卷回去。这像又是一次视频播放,不同的是结尾变成了开头,原来的开头变成了结尾。展与收,形成了无限循环的时空艺术。
全媒体记者李浩 摄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电影分镜头的图像版。张择端力图提供大量的视觉信息,关于描绘地点的数据,每一帧画面都呈现出北宋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痕迹,所呈现的各类细致场景,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细节。
全媒体记者石斐 摄
他并非简单对某个地方具体写真,而是进行艺术加工。不是在讲述某个具体的故事,而是讲述了多个故事,让观众、长卷以及画面本身的服化道构成三位一体。每一个故事都相对独立,没有因果关系,却有不同镜头不同视角、空间、时间的相互关系。
人物超越人物、事物关联事物、文本被打乱或者说被打破,观赏者融入其中成为创作者,画面超越了画面。张择端就像一位跨越千年的现代艺术家,给后世人布局了一个行为艺术。
全媒体记者姜菡 摄
合上长卷,似乎依然能听见“无人机”在空中盘旋的气流声,似乎感到张择端躲在画卷中,或闲适饮茶,或匆匆赶路,或操弄着“无人机”的手柄,边录制边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