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20世纪30年代就出名的现代作家,又是“青记”早期会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他三次勇赴前线,成为战地记者,在枪林弹雨中记录时代风云。他就是李蕤,开封日报首任副刊编辑。
在中国第二十五个记者节到来之际,李蕤的女儿宋致新深情讲述李蕤出生入死的英勇故事。
李蕤,本名赵悔深,河南荥阳人。20世纪30年代起,他就是活跃在河南文坛的青年作家和新闻记者。1936年,他考入河南大学文史系,不久参加“北方左联”。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便离开河大,到郑州《大刚报》当一名记者,采访过台儿庄大捷,在徐州参加范长江领导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是中国记协的前身。1937年11月8日,在周恩来同志的指导和支持下,范长江、夏衍等15人在上海创立了“青记”。2000年,国务院将“青记”的成立日期11月8日确定为中国的“记者节”。
李蕤(摄于1990年)。
“‘青记’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时,‘青记’的会员都是活跃在抗日救亡最前沿的‘战地记者’。”宋致新说。在炮火声中,范长江、夏衍等15人开会研究要成立一个新闻机构,把全国的新闻记者团结起来,做一件大事情,当时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8岁。
1938年4月台儿庄大捷,战争胜利的消息令人振奋,作为郑州一家私人报纸《大刚报》的特派记者,李蕤前往徐州,深入台儿庄前线采访,采写了《板垣师团的溃灭》《徐州突围》《台儿庄抗战巡礼》等大量稿件,真实记录了徐州会战。采访台儿庄时,李蕤结识了《大公报》特派记者范长江、新华社特派员陆诒、《新闻报》特派记者高天、“中央社”特派记者曹聚仁等。
当时徐州聚集了很多战地记者,范长江就经常组织大家到徐州近郊的云龙山,给大家讲抗战形势和战争路线等,李蕤就是通过范长江等人的介绍加入了“青记”,成为其早期会员的。和其他“青记”战地记者一样,李蕤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用自己手中的笔采写下了徐州会战的辉煌篇章。
抗战中李蕤担任《阵中日报》《前锋报》《中国时报·前锋报》联合版等报刊的副刊主编、主笔等,1943年曾不顾国民政府禁令,采访报道了河南大饥荒,1940年和1947年因反对国民党腐朽统治而两次被捕入狱。
据宋致新介绍,开封沦陷后,《大刚报》迁到信阳,报社裁员,工资结清后,他父亲便失业了。1940年春,李蕤来到洛阳,在洛阳编辑《阵中日报》时,又受范长江委托,任洛阳“国新社”洛阳站站长。在洛阳,他曾以《阵中日报》的名义,接待过“青记”成员陆诒、高咏、任重等,并在1940年10月,以“共党嫌疑”罪与“大同新闻社”的成员林冰、曾非、洪涛一起被捕入狱。
1995年,中国作协颁发的“以笔为枪 投身抗战”奖牌。
1942年河南发生大饥荒,大批难民从洛阳火车站往西逃亡,李蕤到西安办事,途中目睹灾民流离失所的惨状,写下了通讯《无尽长的死亡线》投到《前锋报》。《前锋报》不仅连载了这篇通讯,社长李静之还很欣赏李蕤的文笔和胆识,让他作为“特派记者”,到灾情最严重的陇海铁路沿线采访,继续采写披露灾情的报道。于是李蕤借了一辆自行车前往灾区,从洛阳到郑州,又南下到汝南,一路采访,写了多篇灾区报道,刊发在《前锋报》开辟的“本报灾区通讯”专栏上。
1947年5月,开封和南京、上海、北平等国统区60多个大中城市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河南大学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罢课、游行、请愿活动,国民党采取了各种镇压学生运动的措施,反动当局派出大批军警、特务、宪兵闯入河南大学校本部,逮捕了46名革命学生。
当时李蕤在开封主编《中国时报》《前锋报》的联合版《春蛰》副刊。作为主笔,他以记者的名义刊发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用美式手铐逮捕河南大学游行示威的部分学生的新闻后,在6月2日早晨被捕。在各界强烈要求下,6月10日后,李蕤和其他6名被捕人士被无罪释放。但是,他已经在当局挂上了号。李蕤认为已经不适合再留在开封了。1948年年初,他离开开封到上海投奔萧乾。
1948年10月,开封第二次解放,李蕤重返开封。1948年11月6日《开封日报》创刊后,他任副刊编辑主任,列席社委会。1949年6月,《河南日报》创刊后,李蕤主编《河南日报》文艺副刊。1949年7月,李蕤作为中原文学界的代表之一,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
1952年2月,中国文联以巴金为组长组成共17人的“赴朝创作组”,进入朝鲜。“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文化工作者乃至艺术大师以奔赴抗美援朝前线为荣耀,当时我父亲已经41岁,家里上有老母,下有妻儿,却依然报名参加。”宋致新说,在朝鲜战场父亲冒着敌机的轰炸,在坑道里﹑在山间的石头上,真实记录了来自战场一线的报道。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文艺》等报刊发表16篇反映朝鲜战斗生活的通讯报告,1953年由中南文学艺术出版社结集出版为《在朝鲜前线》一书。
抗战时期,“青记”会员遍布全国各地,活跃在各大战场前线、敌后根据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同样是奔赴全国各地,活跃在新中国的新闻、文艺、文学、科技教育以及各大宣传阵线上。
1952年8月31日,李蕤(右二)在63军庆功会上与志愿军特等英模合影。
1954年,武汉暴发洪水灾害,李蕤深入抗洪一线采访,挖掘采写了一批抗洪抢险的现场报道。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李蕤乘小船到桥心采访,写出了通讯《长江大桥的日日夜夜》。“我父亲就喜欢写东西,他以采访写稿为乐,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到一线采访。”宋致新说,1978年,父亲已67岁,还骑着自行车,骑行两个多小时到武钢采访,写出《这里有十万颗火热的心》等大型报告文学,发表在1979年第2期《人民文学》头题,产生较大的影响。
谈及父亲的新闻理念,宋致新回忆道:“越是危险的地方,他父亲越愿意去,对于父亲来说,只有亲临第一线,才能写出好文章。父亲就像挖煤的矿工,用一生时间践行当记者的誓言。”
“青记”的记者,在战火硝烟的年代,扛起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冒着牺牲的危险也要往前线去,一定要报道当时的战争现实,这是他们的责任和担当。“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李蕤肩担责任与使命,胸怀悲悯与大爱,勇敢、无惧,用一生去践行了新闻理想,以赤子之心记录了时代风云。
明天是
第25个中国记者节
让我们向
“为时代著书、为万众立言”的记者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