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有个千年大“瓦子”

民生   2024-10-25 16:21   河南  


瓦子又称“瓦市”“瓦肆”或“瓦舍”,是宋代的商业娱乐场所。宋代开封有潘楼并州东西瓦子、新门瓦子、桑家瓦子、朱家桥瓦子、保康门瓦子等,桑家瓦子比较大。相国寺位居京城中心位置,不仅是寺院,还是汴京城最大的“瓦子”。

{延续千年一“瓦子”}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专门一节写《相国寺内万姓交易》,描述了北宋后期的相国寺商业娱乐繁盛情况:相国寺每月开放5次,诸多百姓过来交易,大三门前是卖飞禽、猫、犬、珍禽奇兽之类的,无所不有。第二、三门卖的是日常用品。


寺院内的空地上用彩色幕布搭建了铺位,买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箭、时果、腊脯之类。近佛殿,有孟家道院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笔及潘谷墨。占据两廊的是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之类。殿后资圣门前,是卖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


李克君 摄


后廊是卖占卜算卦之类的物品。每遇斋会,凡饮食茶果,动使器皿,虽三五百份,不过一会儿工夫就可以办到。大殿两廊,卖的是宋朝名家的书法作品。崇观以来,杂剧、平话、讲史、说诨话等在大相国寺内演出频繁,颇受好评,观者流连忘返。


金元多战火,大相国寺被波及,已经远远没有北宋时期的繁华了。明代大相国寺的规模虽不如北宋时期宏丽,却比金、元时繁盛得多。据《如梦录》记载,“每日寺中有说书、算卦、相面,百艺逞能,亦有卖吃食等项”。明代的大相国寺庙会已由宋代每月5次、金代每月8次的定期开放,变为百姓日常交易和游乐的场所。 


开封自明末黄流淹灌后,全城“俱被泥沙围拥地下”,大相国寺只存形迹,部分遭淤没。清代先后9次修葺大相国寺,其中以1766年的规模最大。乾隆皇帝钦赐大相国寺碑文匾额。今天寺中的主要建筑多是此次重修的。 


清末由大相国寺出资在东、西走廊一带建一些店铺,赁与商贩营业,所有地皮和住房由大相国寺按口或按月收租金。营业时间只限于白天,入夜即须歇业外出,因大相国寺内惯例,每至晚10时必须净寺锁门。 


李克君 摄


1927年,冯玉祥改大相国寺为中山市场。寺内佛像除千手千眼佛外大部分被毁,寺内建筑物年久失修,残破零落。


据《开封新建设一览》记载,当时的中山市场由商店、娱乐场及公共游览处等部分组成。张履谦的《相国寺民众娱乐调查》一书记载了大相国寺11类娱乐。大相国寺成了一个类似北京天桥、南京夫子庙、天津的“三不管”、上海的大世界那样,集商贸、餐饮、戏园、游乐等于一体的场所,也是杂技艺人和其他艺人聚集作艺的场所。


大相国寺钟楼鼓楼两旁,有许多摊贩叫卖小吃食,如胡辣汤、小米粥、大米饭、煎包子、调煎凉粉及夏日瓜果、梅汤等,又有粽糕、浆粥,午后则有茶。据说在道光以前曾有一种阳糕,味美著名。八角殿西胡同口旁,有秦家小馆卖大米饭及扣碗鸡鱼肉等。


每年腊月八日,由大相国寺制作一种腊八粥,醇香味厚。鱼池沿路南背对鱼池有得月楼饭馆,以炒虾仁肉片、腰花子及清汤馄饨、灌汤包子等著名。 


步尧 摄

{戏班名角真不少}

当时民众娱乐的活动情况分为戏剧类(包括梆子、京剧、坠子三种)、鼓书相声类(主要包括说书、大鼓书、道情、相声和竹板快书)、江湖卖艺类 (卖解、幻术、西洋镜、日光电影)等。 


首先说戏剧类,那时,开封城内的戏院共有10家,而大相国寺有永安舞台、国民舞台、永乐舞台、同乐戏园4家。


在大相国寺最早演出河南梆子戏的是永安戏班。永安戏园在大相国寺火神庙内,1926年,中山市场管理所利用庙宇大殿搭盖而成。这里曾是豫剧名演员荟萃的义成班演出基地。 


永乐戏院位于大相国寺西院西大殿,1927年,利用大殿旧址搭盖成简易戏院。1920年代末,修建为永乐戏院,演唱河南梆子戏。1928年农历二月二,陈素真第一次登台演出《日月图》,扮演小旦胡凤连。陈以女旦,改变了开封舞台上传统的以男扮旦的历史。


1933年,有京剧鸿连盛科班和一些京剧演员与河南梆子合作,同台演出。1934年,陈素真来此搭班演出,轰动了开封,被誉为“河南的梅兰芳”。1935年初,改建为豫声剧院,樊粹庭先生就是在此处开始豫剧革新事业的。 


李克君 摄


国民大戏院在大相国寺栗大王庙(亦说放生堂)遗址。民国以来曾建为学校。1928年,冯玉祥为唤起民众、推广社会教育将其改建为国民大戏院。20世纪30年代初,司风英、史彩云一度在此演出,后改名为人民会场。1943年,梅兰芳曾在此演出。 


同乐戏院,1927年,将大相国寺养鱼池(放生池)填平后建一中山舞台。后改为菜场、造胰工厂、卖艺场。1933年,改为同乐戏院,当时坠子戏惹人喜爱,大相国寺中唱坠子戏的茶园就有8个。


在大相国寺唱坠子的不单是姑娘、少妇,也有须眉男子。艺员卖唱的时间是10时到17时,在每段唱完之后,由唱坠子的人或闲着的人持一簸箕向听众讨钱。张三妮是河南坠子第一代登台演唱的女艺人之一,大年初一在大相国寺演出创下一天收80块银圆的纪录。1928年到1937年,在上海灌制的河南坠子唱片就有93张之多。 


李克君 摄

{鼓书相声花样多}

接着说鼓书相声类。早年,大相国寺唱京奉大鼓、山东大鼓的有40多位女演员在寺内红了10多年。民国初年,在大相国寺前院的山门殿、东西钟楼和鱼池沿西火神庙都设有山东大鼓书场。这些书场陈设整洁,一般可容数十人。


开封最早的相声在1919年前后,“皮刘儿”开始在大相国寺西偏院说相声。“十二能”说的是“骂大会”,相声艺人于宏声反对这种低俗的演艺,他善说能写,常根据时局变化编演新段儿。在大相国寺演节目之后不像其他艺人那样拿着铜锣或者簸箕满脸笑容、客气之际向客人收费,他这里是先买票再听相声,节目结束散场之后不用再去讨要钱。


1921年冬,28岁的张杰尧到开封大相国寺,他最擅长模仿大姑娘、老太太、上海商人、河南艺人。张杰尧一身都是嘴,他是第一位把文明相声带进开封的艺人。1943年,大相国寺有两位唱京戏的艺人徐少华和莲仲三,白天在大相国寺头殿前说相声,晚上在人民会场里演京剧。后来陶湘九也到大相国寺说相声,轰动了开封。陶湘九收了5个开封的徒弟,分别取了艺名:徐宝瑜、秦宝琦、杨宝璋、王宝珍、马宝璐。 


李克君 摄


最后说江湖卖艺类。1930年代,马华亭的弹弓、沈三和沈少三父子的跤在大相国寺曾名噪一时。他们中大多兼行医、卖药、卖大力丸、正骨推拿,靠真功夫行走江湖。 


李博一年老了,拉不动洋车了,便来大相国寺干西洋镜,一木方匣和24张画片,观众付了钱,他顺口或唱或讲画片内容,把画片串成一个故事。


1930年代的大相国寺有两个魔术团和3个魔术摊最为有名。两个魔团是尤海仙领导的“万法堂”魔术团和刘雪贵领导的刘雪贵魔术团。3个魔术摊的主要演员分别是陈嘉祥、李九江和魏华亭。尤海仙虚心向大相国寺幻林高手石俊子、快手张、张三学习幻术,并翻新花样,自成一路,不久即在大相国寺前院以“万法堂”魔术团的名号独立成团,后来成了开封幻术界的权威。 


李克君 摄


魏子遂,开封市人,西装革履,常挟一大皮包,出摊于大相国寺,善说诨话、秽语,为卖眼药中能手。经常对贫苦者免费治疗,博得慈善声誉。结果医不自治,双目失明。 


斗蟋蟀也是大相国寺的民间娱乐兼赌博的形式之一,赌注有押至银币千元以上者。开封有人因以一蟋蟀百战百胜而获巨富,虫死,于开封老凤祥首饰店铸尺长银棺,哀而葬之。 


作为千年古刹,无疑,大相国寺既是佛教寺院,又是文化寺院。大相国寺既是开封的建筑地标,又是开封的文化地标。 


步尧 摄



作者丨刘海永
值班编委丨丁冠华
审核丨杜趁义
编辑丨赵月琴  谭梦宇(实习)
投稿邮箱丨whkf0378@163.com

开封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触摸厚重历史; 引领生活美学,打造艺术高地; 描绘时代画卷,讲好开封故事。 开封日报报业集团倾力打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