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份出版的《河南博物馆馆刊》第五集,在《史料》栏目中刊发了《迁省说》一文。从文中的叙述来看,作者直接参与了河南省高层关于迁移省会的会谈。
凭我们目前的大脑记忆或者知识储备,如今很难想象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水围开封城的情形。当时的河南省城开封一度沦为孤岛,城墙周围惊涛骇浪,城墙之内哀鸿遍地。
1841年晚春初夏,河南久未雨干旱严重。到了农历六月,天气突变,猛降大雨。三两天间,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万金滩一段黄河连续涨水。决口前,百姓发现獾洞出水,报告给河南巡抚牛鉴。牛鉴乘坐轿子到现场,用秸草和铁锅堵漏洞失败。农历六月十六,下南厅祥符上汛三十一堡(今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水稻乡张湾村)南岸决口。牛鉴派人带上钱钞和干粮进行赈救。开封城遭到大水围困,形势危急。
第二天,紧闭的开封城南门被黄河水冲破。在府县官托病不出之际,开封城内绅士出资募人,经过一天的紧张抢修,才重新堵闭南门。宋门旁水门洞因河水倒灌,屡堵屡渗,仅在此处用棉被、棉衣、布袋、砖包等以数十万计才塞住水门。几天后,牛鉴乘小船到城下,守城人员放下绳子,他攀青砖跨城垛才得以进城。
贾金鹏 摄
此时,城内各街巷已经有积水,深的地方近两米。政府各机关部门被水淹,而藩司粮道衙门没有被淹,恐慌之下,城市管理出现混乱。一些不法之徒乘机抢劫,牛鉴当机立断,斩首首恶分子示众。张贴布告,严令各商家不得哄抬物价,要确保百姓基本生活物资供应。
牛鉴派兵保护监狱和仓库,调遣官员、士绅在城市分段抗洪,并安排专人采购芦苇席、干粮以救难民。农历六月二十一,地形处于锅底儿的开封城,此时低洼处一片汪洋。城墙外大水围城,雨水倾盆,日夜不停,城内哀号遍地。
贾金鹏 摄
农历六月二十三,黄河浪头直冲护城堤向下倾泻,省城危在旦夕。牛鉴派人从各产粮区购买、调运足够的粮食,以救济灾民。农历六月二十四,官府带河兵乘舟准备到张湾堵塞漫口。水上行舟数里就遇到黄河洪峰,但见浪头排山倒海而来。开封太守邹鹤鸣凝视良久,说这一定是大水来了。
果然,水声如雷,连天而涌,直冲开封城西北角,顷刻包围全城,环城巨浪澎湃,声如雷鸣,官民无不震骇。牛鉴日夜守城,城垣之间坍塌者十余次,每次五六丈至十余丈长短不等,炮台被大水削去三处,险工迭出,女墙被拆除,终能及时抢修完固。一天,城身已被大溜(指河心的速度大的水流)冲得间断倒塌,眼看就要冲垮城墙,绝望之时,料船飞至,兵民奋勇抢修,绝处逢生。
贾金鹏 摄
这场大水,不但考验开封建筑的质量,更考验着河南省城官僚体系的运转高效与否。清朝已经在开封营建200年,作为中原重镇,开封必须得保。
贾金鹏 摄
砖头成为最抢手的资源,开始的时候是放开价格收买,城内卖砖者日多,每块砖12文,每天官府收购10万块砖仍然不够用。后来价格翻倍也供不应求,于是拆破庙、民房、校场、公寓、假山甚至连城内棚板街水道上的石条,去强压洪峰水头。河南贡院有号舍11866间,贡院砖被运到西北隅,尽入洪峰。开封城内许多重要的碑刻,也被投入这抗洪中。
全媒体记者袁洋 摄
河督文冲从一开始就没想保全开封。他向皇上奏报一折两片,详细阐述了漫口过程并附上示意图,还提到了睢工漫口的事例,建议堵口缓上一两年,等水性定了再说。道光帝皇被开封城的安危所触动,朱批“另有旨”。而牛鉴上奏说要不遗余力保开封城。他躬身入局,督战城头,考虑砖头轻小,就购买大块毛石以截洪水。
全媒体记者石斐 摄
开封百姓的勠力同心和不怕艰难困苦的无畏精神感动并激励着牛鉴。牛鉴与其他官员协商后,与开封绅士们反复商讨,最后上报清廷,称必须缓议迁移省会一事,否则守城人心涣散,开封城立刻会再次遭到洪水淹没之灾。
当时,朝廷已经计划好迁移目的地,选中的是洛阳。朝廷还有一个担心,怕开封抢险最后城池和财物两空,几十万两白银用在守城上,即便守住,灾后重建、灾民赈济也是个无底洞。为此,军机大臣三天内连续签发3道字寄,传达皇上旨意,说如果守城不保,马上想法迁移。牛鉴上奏仍说迁移需要重新评估,百姓不愿离开。于是,道光皇帝就派大学士王鼎、侍郎慧成,现场勘查拿出具体方案。
全媒体记者石斐 摄
王鼎和慧成抵达开封抢险现场,马不停蹄进行百姓问卷调查。王鼎曾任职河南巡抚,他也对开封城有感情,不想这座中原名城成为废墟。他还多次给皇帝上奏章,说开封全城士绅商民拥戴巡抚,合力保护城垣,不愿迁徙。 开封知府邹鸣鹤修城垣、浚城濠、筑护城堤、开惠济河的建议,均被王鼎采纳入奏,朝廷决定坚守开封城。
全媒体记者石斐 摄
王鼎是林则徐的良师益友。林则徐在发配的路上,行至扬州时,在王鼎的保举下,以黄河决口事,奉旨改赴开封,以戴罪之身到开封与王鼎一起治理黄河。
林则徐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曾任河南布政使,后调任河东河道总督,负责河南、山东两省的黄河治理工作,在治河方面有一定的经验。林则徐到达开封后,住在祥符六堡工地。
全媒体记者石斐 摄
林则徐一到开封,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立即协助王鼎办理堵决口事宜。林则徐建议抓住时机封堵决口,当即开始组织人力,筹集物料,并与有经验的老河工研究堵决口方案。最后确定:在决口东西各筑正坝、上边坝、下边坝3道坝,从两端向中间开始堵决口;开挖引河千余丈,分流回归故道。
经过5个月的努力,林则徐率众修筑了从马头到小马圈的大堤,总长8756米,在柳园口合龙。王鼎对林则徐在治河中的功绩赞赏不已,上奏“林则徐襄办河工,深资得力”,请求赦免流放,予以任用。但清廷无视奏荐,下谕“林则徐于合龙后,着仍往伊犁”,林则徐只得遵旨启程。
全媒体记者石斐 摄
开封人民为纪念林则徐,称林则徐领导修复的这段河堤为林公堤。该堤同原来偏南的河堤相比,向北前进约2公里,俗称“前进大堤”。又因该堤形似月牙,故人们又称之为“月牙堤”。
经过8个月的苦战,水退,开封城才免受沉溺之灾。牛鉴冒着抗旨杀头的危险,力保省城开封不迁移。林则徐不辱使命,保全了开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