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天下宋城——
千年文脉溯源及嬗变》
一书出版发行
该书如同一把钥匙
开启了我们对宋城文化的深度探索
而开封作为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天下宋城》由住建部直属机关报钟践平编写组撰写,基于开封、杭州、绍兴、扬州、苏州等20座宋韵名城,对宋文化展开了深入挖掘和精彩呈现。这本书是生动讲述宋代城市历史、勾勒古建风貌、寻觅千年文脉、彰显文人风骨的著作,展示了对宋城人文肌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深度探索,感人至深,给人启迪。
开封,曾是北宋都城东京,在那个特殊而盛极一时的时代,它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正如书中所描绘,其规划管理水平首屈一指,市场、工坊、书院、寺庙等生活文化设施完备齐全,人员往来频繁,商贸活动发达。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的描述,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的繁华盛景。
全媒体记者袁洋 摄
你不一定来过这里,
但你一定听过它的名字。
8000年前,原始氏族社会在这里掀开了农耕文明的序章;7000-5000年前,仰韶先民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先师仓颉依类象形创造文字;4000年前,夏杼迁都老丘而伐东夷;2000年前,商朝势微,诸侯攻伐,郑庄公屯兵筑仓启拓封疆,魏惠王开鸿沟筑大梁,老丘终成四战之野;1000年前,五代乱世,藩镇割据,兵戈不止,赵典检偃武修文,励精图治,中国社会进入了空前繁荣。
全媒体记者袁洋 摄
历史与文化在这里交汇,
古今与明月在这里共存。
历史是一面镜子,更是最好的老师,信陵君窃符救赵,司马迁夷门访古,司马光资于治道,王安石变法图强,范仲淹庆历十事,包龙图明辨忠奸,发生在这里的众多历史事件至今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如果说西安、洛阳是唐诗的故都,那么开封必是宋词的帝乡。千古词帝囚居开封一脱花间词气,婉约三变四试不中索性词作为生,又有易安阁中小令才藻京师,多少风华绝代旷古烁今。苏门三杰初睹京城胜景,一朝货与帝王家,新旧党争不断,狱中绝梦惊醒,从此一蓑烟雨任平生。
全媒体记者袁洋 摄
铁塔与繁塔一南一北相伴千年,只是夷山不显、梁园已逝,孤零零的如同两位百岁老人,斜靠在城墙根,日复一日的晒着暖阳。隋堤烟柳,汴水觞觞,层楼黄沙埋忠骨,千里烟波几度消。如今千年御街中轴线上,州桥得到发掘,伫立凝望,古人不在,古桥却重照今人,海马瑞兽活灵活现的呈现在眼前,不禁让人收获一份喜悦。
全媒体记者石斐 摄
市井里的开封,
才是最真实的开封。
开封民间素有“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之称,每次有机会到这些胡同里来的时候,总能碰见操着不同方言的背包客,去寻找属于开封的也属于他们自己的记忆。正是那些没有被改造、没有被开发的老民居老建筑,承载着开封的老味道老习惯,和在胡同里生活大半辈子的老先生老太太们,是胡同里的灵魂,是最真实的开封。
越是珍贵的东西,我们越是希望留住他们。一方面希望这些街角胡同能够保留的更久一些,另外一方面也希望这些藏在胡同里的历史和文化能够走出去,而且不变质不变味,让更多的朋友能够在不经意间发现真实的开封。
全媒体记者袁洋 摄
《天下宋城》对于开封这座城市来说,更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开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为我们展望了开封在新时代的美好未来。
全媒记者石斐 摄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出一系列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为什么保护传承”“保护传承什么”“怎样保护传承”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重视宋代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正如书中所言,对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物、建筑遗存等,需要确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把其当作城市的最大特色和最具价值的核心竞争力。
全媒体记者袁洋 摄
当我们细细品读《天下宋城》,就会发现东京城从未尘封,它就“活”在当下。漫步在开封古城,宋朝遗迹星星点点。开封作为宋文化重要承载地,如今开封城的千年宋韵正在新时代中“流动”起来,并以足够的历史自信和文化底蕴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