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系列 | 巨人摇摆:印尼保健集团Kimia Farma能否破局迎来新生

文摘   2024-12-02 12:25   上海  


公司简介与核心业务运营


PT Kimia Farma(Persero)Tbk是印度尼西亚医疗保健领域的重要企业,作为该国最大的综合医疗保健公司,已成为制药和医疗行业的基石。其业务涵盖医疗保健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从药品制造到医疗产品与服务的分销和零售。


核心业务运营


作为一家综合医疗保健公司,Kimia Farma的业务涵盖生产、分销和零售,通过衔接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为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客户群提供高质量药品、传统药物和医疗设备。

公司主要运营战略分为三大部门:制药生产、分销物流以及零售服务。

其中,制药生产部门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支柱,生产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传统药物在内的多种产品。

分销与物流部门确保这些产品高效覆盖印尼全国市场,维持强大的供应链体系。

零售部门通过覆盖全国的药店、诊所、眼镜店和诊断实验室网络,为社区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同时巩固了Kimia Farma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



Kimia Farma的运营规模极为庞大,公司在全国设有10家先进的生产工厂,专注于生产多种制药和医疗保健产品。这些工厂通过了ISO认证和清真认证,确保产品符合国际质量和安全标准。

此外,公司拥有一个广泛的零售网络,包括1245家药店、388家诊所、74家医疗实验室和8家眼镜店。


2023年业务进展


2023年,Kimia Farma利用战略性投资、运营改进和技术进步,保持增长并巩固其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地位。

2023年2月27日,Kimia Farma通过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筹集了3330亿印尼盾(约人民币1.5亿元)。这些资金被战略性地分配到原材料投资、工厂维护、公用设施升级以及研发等关键领域。

公司在数字化整合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扩大数字医疗服务,Kimia Farma改善了客户的可及性并简化了运营。


印尼医药市场:机遇与挑战


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第四大人口大国,凭借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亚太地区备受瞩目的医疗保健市场之一。

2023年,印尼医药零售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74亿美元,稳居亚太地区第七大制药市场。这主要来自于健康意识提升、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医疗服务普及的不断推进。

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医疗需求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老龄化趋势和慢性病患者的增加也带动了对长期护理和慢性病管理的需求。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印尼医疗保健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印尼政府推出的全民医保计划(JKN)进一步扩大了医疗市场的需求。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亿人加入JKN计划,使制药和医疗服务行业受益匪浅。

然而,这一计划也对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政府对药品价格的严格管控和日益严苛的监管政策,对企业的利润率和成本控制能力构成压力。企业需要在质量、安全和价格敏感性之间寻求平衡,以满足消费者和政府的多重要求。

此外,印尼医药零售市场竞争激烈,包括Apotek K-24、Century Healthcare和Guardian Indonesia在内的主要参与者,凭借品牌定位、服务质量和市场覆盖范围,对Kimia Farma构成了强大的竞争威胁。

与此同时,数字化趋势正在改变印尼医疗市场的竞争格局。随着消费者逐渐倾向于线上购药和远程医疗服务,企业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以提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服务模式。

此外,保健品和健康管理服务市场的快速崛起,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对于Kimia Farma来说,在应对激烈竞争和监管挑战的同时,抓住数字化趋势与健康管理市场的机遇,将是其实现业务增长和市场领先地位的关键路径。


财务分析



Kimia Farma的财务表现反映了其在收入增长、成本管理和流动性方面面临的重大挑战。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9.97万亿印尼盾(约人民币45亿元),比2022年的9.61万亿印尼盾(约人民币43.7亿元)增长7.93%。尽管收入有所恢复,但仍远低于2021年的峰值12.86万亿印尼盾(约人民币58.5亿元)。这一增长主要受需求恢复和零售及分销网络扩张的推动。然而,尽管收入有所增加,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仍面临严重压力。

Kimia Farma的净利润继续深陷亏损,2023年的净亏损为1.49万亿印尼盾(约人民币6.8亿元),比2022年的1700亿印尼盾(约人民币7700万元)亏损进一步扩大。这反映了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包括运营成本的显著上升,特别是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SG&A)增长了30.56%,以及短期融资成本的增加。

同时,公司2023年的运营亏损达到1.56万亿印尼盾(约人民币7亿元),负运营利润率为-20.42%,表明其在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未能有效控制成本。

此外,公司面对高负债水平,其总债务股本比率为145.86%。利息费用增加18.49%,达到6228亿印尼盾(约人民币2.8亿元),对现金流构成了巨大压力。

与此同时,公司的现金储备在2023年大幅下降62.00%,仅为8326.7亿印尼盾(约人民币3.8亿元),而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3645.7亿印尼盾(约人民币1.7亿元),显示出其日常运营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以覆盖支出。这种流动性困境迫使公司依赖短期融资,进一步加重了财务负担。

2023年的财务困境还反映了供应链问题和生产成本的上升。公司的商品成本增长了26.61%,而毛利仅为22.69%,显示了利润率进一步收窄。

此外,持续的通胀和汇率波动也对原材料成本和运营费用产生了不利影响。



为了改善财务状况,Kimia Farma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优化成本结构、重组短期债务、改善供应链效率和专注于高利润率产品线将是关键策略。加速数字化转型和加强自动化也可提升效率并降低长期成本。

然而,如果不采取明确和有效的行动,这些财务挑战将继续限制公司的未来增长潜力和盈利能力。


估值


PT Kimia Farma的市值为3.4万亿印尼盾(约人民币15亿元),其估值比率显示出市场对其财务健康和运营前景的担忧。

盈利能力仍是一个重大挑战。

市销率(P/S)为0.34,显示出市场对其收入增长潜力的低估,这可能是由于其利润率疲软和持续的财务不稳定所致。

尽管市值显示公司在市场上的重要性,但为了改善这些估值指标,公司需要专注于恢复盈利能力、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负债水平,以重建投资者信心。


北京同仁堂与Kimia Farma:

传统中药与现代西药对比


图源:北京同仁堂官网


北京同仁堂和PT Kimia Farma有一定的可比性,各自服务于不同的国家市场并在不同领域中表现出色。

同仁堂专注于传统中药(TCM),拥有超过350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承,而Kimia Farma则是一家现代制药公司,致力于满足印度尼西亚更广泛的医疗需求。

对比两家公司的运营、市场战略财务表现,可以清晰地看出它们的优势与挑战。


图源:弘章团队拍摄于印尼Kimia Farma门店


市场定位与运营范围


财务表现是同仁堂与Kimia Farma差异最显著的方面。

2023年,同仁堂实现收入17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9%;净利润16.7亿元人民币,增长16.92%。公司依靠高利润率的中药产品和有效的成本管理,保持了稳健的盈利能力,净利润率约为9.35%。尽管原材料成本上升,同仁堂依然展现出出色的财务表现,体现了其高效的运营和稳固的市场定位。

目前,同仁堂在中国运营着超过1000家药店和诊所,并拥有20多个生产基地,为全球市场提供优质中药产品。此外,公司在2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40多家分支机构,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市场的拓展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相比之下,Kimia Farma的业务更加多样化,涵盖处方药、非处方药、传统草药和医疗设备等。然而,Kimia Farma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国内,致力于为当地社区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与同仁堂注重传统中药的文化价值不同,Kimia Farma更多地关注主流制药需求。


图源:弘章团队拍摄于印尼Kimia Farma门店


财务表现


财务表现是同仁堂与Kimia Farma的显著分野之一。

2023年,同仁堂实现收入17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9%;净利润16.7亿元,增长16.92%,净利润率达到9.35%。得益于高利润率的中药产品和严格的成本管理,尽管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同仁堂依然保持了稳健的盈利能力

然而,近年来,同仁堂也曾因市场竞争加剧和质量问题陷入压力。2019年公司首次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净利润同比下降13.12%,并在2020年疫情冲击下进一步恶化。这些挑战促使同仁堂通过加强质量管理、优化产能布局、加大研发投入和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等多维度调整,实现品牌复兴和财务改善。

Kimia Farma可以从同仁堂的经验中受益:

首先,严格的质量管理和品牌信誉的维护对公司至关重要,这是长期竞争力的基石。

其次,优化生产和供应链布局,提升效率,可以帮助公司降低成本压力。

此外,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拥抱数字化转型,Kimia Farma也可以拓展高利润率产品线并改善盈利能力。

同仁堂的实践表明,危机可以转化为发展的契机,关键在于多管齐下的战略调整和执行力。



挑战与战略


两家公司都面临各自的挑战。

同仁堂需要应对中药市场竞争加剧的局面,并适应国际扩张过程中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为此,公司正专注于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扩展。

而Kimia Farma正面临流动性不足、高负债以及盈利能力下降的问题。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成本优化、债务重组,以及通过新产品线和数字平台实现收入多元化。


应对财务挑战


面对当前的财务挑战和复杂的市场环境,Kimia Farma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策略,以提升运营韧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的重点举措围绕提高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挖掘增长潜力展开。

首先,Kimia Farma专注于夯实业务基础,以增强其对宏观经济波动和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通过优化业务实践和管理流程,公司致力于建立更加稳健的运营框架,从而提升其整体抗风险能力。

在人力资源方面,公司注重员工能力的提升与转型,通过实施系统化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不仅提高了员工的技能水平和适应能力,还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公司通过一系列优化流程和充分利用综合医疗业务链的措施,提升了价值链中各环节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Kimia Farma还在2023年通过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筹集了3332.2亿印尼盾(约人民币1.5亿元)。这些资金主要被用于原材料采购、设施维护、公共设施升级以及研发投入,以支持公司的运营改进和创新项目,进一步增强其业务能力和市场响应力。

为巩固市场地位,公司加强了资源整合与结构优化,通过调整业务重点并灵活应对市场需求与监管变化。


总结


Kimia Farma正面临着重大的转型关口。作为印尼最大的综合医疗保健公司,尽管其在2023年实现了收入的增长,但持续的净亏损、高额债务和现金流紧张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财务稳定性和运营能力。

在印尼医疗保健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亟需采取切实有效的战略,以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重新确立其行业领先地位。

首先,Kimia Farma需要深入审视自身的运营和财务结构。优化成本控制、提升供应链效率和提高运营效率是当务之急。通过精简生产流程、重新谈判供应商合同以及实施精益管理,公司可以有效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此外,重组债务结构、延长债务期限或寻求更优惠的融资条件,将有助于缓解短期财务压力,改善现金流状况。

其次,抓住市场机遇,实现业务多元化和创新发展是关键。Kimia Farma应加大研发投入,拓展高利润率的产品线,如生物制药和个性化医疗服务,以满足市场对创新医疗产品的需求。

数字化转型也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方向,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提升客户体验,扩大市场覆盖面。

同时,借鉴北京同仁堂的成功经验,重视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提升市场信任度和忠诚度。通过全面提升运营效率、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Kimia Farma才有望扭转亏损局面。


图源:Kimia Farma官网)



END

推荐 · 阅读

弘章消费研习社
弘章消费研习社是专注于大消费行业的研究和分享平台,旨在挖掘表象背后的商业本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