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系列 | 泰国饮料上市公司Sappe: 从红牛、佳得乐围堵中突围

文摘   2024-12-16 13:22   上海  


全球功能性饮料市场概览


近年来,功能性饮料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显著的增长势头,这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健康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加。

随着对免疫力增强、认知健康和减压等问题的关注不断加深,功能性食品和饮料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同时,数字化消费的普及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趋势,为品牌提供了与消费者建立精准互动的机会。例如,借助线上平台,企业可以更高效地推广个性化健康饮品。

泰国饮料行业也受益于这一全球趋势,在旅游业复苏和消费者行为变化地推动下,2023年整体增长了11.2%。

然而,功能性饮料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际品牌如红牛和佳得乐,以及区域性饮料品牌如Oishi和Malee。这些品牌凭借其强大的市场渗透能力、品牌影响力和高效的分销网络,对行业中的其他参与者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例如,红牛在功能性饮料的能量类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而佳得乐则在运动饮料领域表现突出。在本地市场,Oishi饮料凭借其茶饮产品的强大品牌效应和Malee在果汁类饮料的深厚基础,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Sappe通过开发新产品和开展跨行业合作,例如与马来西亚Power Root Berhad的合作,探索新的市场机遇。

同时,公司利用差异化策略,在功能性饮料领域维持其市场地位。

此外,Sappe加快了在欧洲和亚洲市场的布局,通过加强分销网络来应对区域和全球市场的竞争挑战。


Sappe:企业背景


Sappe饮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3年,当时家族经营的Sapanan General Food Company Limited开始生产泰式小吃和甜食。

随着消费者口味的不断变化,公司逐步发展,并于2013年更名为Sappe Public Company Limited,并通过IPO为其增长目标提供资金支持。



目前,Sappe总部位于曼谷,业务范围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等国际市场。其产品组合涵盖多个类别:

▶ 功能性饮料:包括富含胶原蛋白和维生素的“美容饮品”、含椰果胶的芦荟饮料和基于康普茶的产品。旗舰产品包括 Mogu Mogu、Beauti Drink 和 Sappe Aloe Vera,迎合了追求健康、口味丰富的消费者。

▶ 果汁及椰子产品:Sappe利用泰国丰富的农业资源,将本地食材(如芦荟和椰子)融入功能性饮料中。品牌All Coco展示了椰子的丰富与多样性。

▶ 功能性粉末与补充剂:例如Beauti Powder Stix,通过粉状胶原蛋白和维生素C的形式,为现代忙碌的消费者提供便携健康解决方案。

▶ 健康零食与糖果:除饮料外,公司还推出以鱼类或椰子为基础的健康零食,以及富含营养的果冻产品。

▶ 数字化与创新形式:与数字化转型趋势一致,Sappe投资于新的平台,例如元宇宙环境中的虚拟店铺,以吸引年轻消费者并试验新产品概念。



截至2023年,Sappe的品牌已覆盖约100个国家。其增长战略侧重于满足年轻、健康意识强的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以健康、优质原料和体验性消费为特征的Z世代。


财务表现回顾

关键财务指标与趋势


2023年,Sappe实现总收入约62亿泰铢(约人民币13.3亿元),较上一年度的49亿泰铢(约人民币10.5亿元)有所增长。这一增长主要来自核心产品线需求的提升和商品销售收入的增加,其中国际市场贡献了约80.9%的收入。欧洲市场增长了97.3%,美国市场增长了37.4%,显示出公司在全球市场拓展方面的进展。

税前利润从2022年的8.16亿泰铢(约人民币1.7亿元)增至13.3亿泰铢(约人民币2.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6.53亿泰铢(约人民币1.4亿元)增加到10.7亿泰铢(约人民币2.3亿元)。Sappe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40.81%提升至44.79%,净利率从13.36%上升至16.92%。

2023年,公司的运营现金流约为16.6亿泰铢(约人民币3.6亿元),高于2022年的10.1亿泰铢(约人民币2.1亿元)。总资产增至约56.8亿泰铢(约人民币12.2亿元),主要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的推动。

同时,公司在产能扩展和技术改进上投资了约8.68亿泰铢(约人民币1.9亿元),以支持未来业务增长和长期发展需求。管理层维持现有股息政策,并通过扩建生产线和优化仓储设施,为未来运营奠定基础。

2023年,Sappe的负债总额为17.53亿泰铢(约占总资产的 30.79%,约人民币3.8亿元),高于2022年的11.56亿泰铢(占总资产的25.74%,约人民币2.5亿元)。这一增长主要集中在流动负债上,2023年流动负债为16.33亿泰铢(占总资产的28.68%,约人民币3.5亿元),较2022年的10.45亿泰铢(占总资产的23.28%)有所增加。这种负债增加主要与运营规模扩大和采购需求上升有关,同时在公司运营现金流和利润增长的支持下,整体负债水平仍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市场表现分析


Sappe股价为77.50泰铢(约人民币16.6元),当前市值为 239.46亿泰铢(约人民币51.3亿元)。

Sappe的市盈率为19.2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7.17,这表明公司相对于其盈利能力的交易倍数较低。这可能反映了市场对其增长潜力的较为谨慎的预期,或表明其估值低于同行水平。

同时,Sappe的市销率为3.49,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06,显示出其收入相对于市值的生成能力较为强劲。

这些数据表明,市场在为Sappe的收入能力赋予一定溢价的同时,对其盈利倍数保持了较为保守的估值态度。



Sappe的增长驱动、

战略布局与管理实践分析


主要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2023年,Sappe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如含有胶原蛋白和维生素C的Sappe Beauti Powder Stix、面向年轻消费者的咀嚼果冻饮品Mogu Mogu Jelly,以及与华侨崇圣大学合作的中草药膳食补充剂Sappe Inyang。

这些新产品顺应消费者对健康、便捷和新奇体验的需求,为企业在功能性食品与饮料领域奠定了创新者形象。



与此同时,公司还通过与马来西亚Power Root Berhad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军泰国与马来西亚的速溶咖啡市场,并加强欧洲和亚洲的分销渠道,以巩固区域影响力。

面对不断增长的需求,Sappe投资约16.3亿泰铢(约人民币3.5亿元)扩充产能,将年产能提高至24.25万吨,以满足市场快速增长的销售量。


增长战略与布局


在增长驱动因素推动下,Sappe将数字化转型纳入未来发展关键路径。通过Mogu Mogu x ZEPETO等元宇宙活动,公司与全球年轻消费者建立更直接的互动关系。

此外,与零售商和分销商的合作提升了品牌在关键市场的可见度。

“Wan Wan Wan”项目更使社区成员的家庭收入平均增长88%,体现出公司在追求商业增长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的战略考量。


面临的挑战与风险应对


在业务扩张的进程中,Sappe品牌面临经济不确定性、原材料价格波动与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公司通过多元化采购、套期保值与成本控制措施降低潜在影响。

此外,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运营使其需应对多元监管要求,Sappe针对性地在关键市场设立合规团队,以减少合规风险。

在环境可持续性方面,Sappe将包装从PVC改为100%PET,并安装太阳能系统,以降低环境足迹。这些举措既是对市场与政策趋势的响应,也是对企业长期责任的体现。



管理实践与组织成效


在具体运营层面,Sappe于泰国工厂采用先进自动化与环保实践。2023年扩建自动化仓库、在工厂屋顶与废水池上安装太阳能设备,每年减少1392吨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通过62门培训课程提升员工技能与素质,为实现增长目标提供人力支持。


从结果到过程:管理实践对Sappe成果的影响


Sappe的财务和运营表现与其内部管理和企业文化的调整存在一定关联。

从组织架构来看,公司通过强化区域管理职能和本地化市场研究,提高了对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响应效率。品牌创新与增长部门(CBIG)的设立加强了跨部门协作,使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分配到优先级项目,支持创新的推进与落地。

在人才发展方面,Sappe实施了培训计划,包括数字化和创新思维的相关课程,以支持员工在产品开发和运营优化中承担更大职责。企业通过提供协作和探索新方法的环境,致力于提升内部协作能力和组织的灵活性,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Sappe与奈雪的茶:

业务模式与市场表现的比较



Sappe和奈雪的茶在业务模式和市场定位上各具特色。

Sappe专注于功能性饮料和健康食品,产品涵盖功能饮料、粉末补充剂和健康零食,目标消费者是追求健康和便捷的全球市场群体。其业务布局具有高度国际化的特点,超过80%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重点覆盖欧洲、美国和东南亚等地区。

奈雪的茶则以现制茶饮为核心业务,结合烘焙产品形成差异化优势,主要服务国内消费者,同时正在探索国际市场拓展,包括东南亚和部分西方市场。

尽管奈雪的茶以线下门店为主,但其通过健康、品质、创新和场景体验打造生活方式饮品品牌的理念,与Sappe在全球市场的品牌构建尝试具有一定相似性。

这两者在品牌理念上都强调健康与创新,同时在市场中以不同形式迎合消费者对高品质饮品和便捷生活方式的需求。



▶ 在财务表现上:

Sappe的收入以国际市场为主导,2023年总收入约62亿泰铢(约合人民币12亿元),净利润约10.7亿泰铢,毛利率达到44.79%,展现了较强的盈利能力

奈雪的茶在2023年实现收入51.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并首次实现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为2000万人民币。尽管奈雪的茶收入规模较大,但其盈利能力受到门店租金和人工成本的影响,相较之下盈利水平较低

▶ 在产品创新方面:

Sappe通过功能性产品的持续研发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例如胶原蛋白饮料和美容补充剂,依托技术创新和市场洞察推动产品开发。

奈雪的茶则注重现制茶饮的多样化和品质化,以“奈雪八香”等系列产品提升品牌的专业性,同时其瓶装饮料线收入增长显著,展现了在包装饮料领域的发展潜力。

▶ 国际化方面:

Sappe的布局更为成熟,其80%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并在多个重点区域建立了稳定的分销渠道。

奈雪的茶的国际化仍处于初期阶段,主要以直营模式为主,在泰国等东南亚市场及部分西方市场试点,并计划通过加盟模式进一步扩展。

▶ 两家公司面临的挑战也各有不同:

Sappe需要应对供应链稳定性、原材料价格波动和汇率变化等问题,并采取了多元化采购和套期保值策略来减轻影响。

奈雪的茶则面临门店运营成本压力,特别是在高租金和高人力成本地区,同时其国际化初期的供应链管理和品牌认知度建设也需进一步优化。



总体而言,Sappe通过国际化和功能性饮料创新维持较高的盈利能力,而奈雪的茶则依靠现制茶饮和多元化产品策略逐步拓展其市场影响力。

两家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针对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运营模式不断优化,以应对行业竞争和市场变化的挑战。


未来展望与结论


综上所述,Sappe在2023年的表现反映了其在功能性饮料领域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组织灵活性。从国际市场的拓展到产品线的创新,再到内部管理和企业文化的调整,公司在多个层面采取了行动,为业绩的增长和品牌的提升提供了支撑。

同时,随着全球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Sappe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供应链稳定性、成本管理、监管合规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这些因素对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公司可能需要继续在研究开发、数字化转型和资源配置等方面投入,以确保其价值链能够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展望未来,如果Sappe能够在保持增长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和内部协作效率,并密切关注国际市场趋势和区域需求的差异,其在功能性食品和饮料市场中的地位可能进一步巩固。通过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规划,以及对内部文化和人才发展的持续投入,Sappe有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稳健发展。


图源:Sappe官网、奈雪的茶官网)



END

推荐 · 阅读

弘章消费研习社
弘章消费研习社是专注于大消费行业的研究和分享平台,旨在挖掘表象背后的商业本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