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无私天地宽

文摘   2024-10-15 07:01   四川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今天是得觉与您相伴的第2682天


请点击下方音频,收听今日得觉



人性这个命题大家都觉得很熟悉,但理解起来却是很浅。人性往往在遇到很多事件和冲突的时候,大家就会说这是人性。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它具有动物性、社会性。同时这种动物的属性和社会的属性,可以在社会生活和各种事件中呈现出来。


人所普遍存在的这种属性,不仅仅有自己独有的弱项,也有自己的优势。弱点可能会表现出自私、贪婪、惰性。人性的这些弱点,往往会在受挫的时候呈现出来。当然也有积极的面,热情、阳光、豁达、有竞争性。古人常常会讨论人性善,人性恶?



在人性的这个层面,你要表达出他的恶或者是善,往往是看某一个事件。最容易看到人性的,在社会的商场上、医院里、还有恋爱。这些事件往往可以将人底层的自私、贪婪、欲望、狭隘、善良、热情、阳光、豁达,都可以一一地呈现出来。人们要通过这样的事件去透视自己的内心,看到自己在遇到这些事件的时候,内心的善、恶、自私,这些个性特质。


得觉理论认为,人的天性是无善无恶的,根本谈不上善与恶。人的秉性,也就是心性是自私的,因为人需要存活下去,延续自己的生命,所以心是自私的。心要不自私,那就多做善事。心开始无私,天地就宽。这个道理大家也明白,可很难做到。因为人的这种自私的内心属性,是生物独有的。它在人与人,人与事,人与情交往的时候,靠人心的这种私欲而维系你个体的延续性、存在感和归属感。



我们常常说的善恶,实际上是人的习性。人的习性,也可以把它叫做身性。它是可以习得而来的,跟着善人,跟着善的事情,你当然就会慢慢的变得友善、具有善行的人。跟着恶人,说着恶话,慢慢的你也会变成有恶习的人。我们常常所说的有没有德性,实际上就是在秉性里。这种德性唤醒在三岁以内,三岁以内,如果人的德性唤醒的好,人就会有度,我们说此人有德。有德的人才讲义,我们经常会把义和情等同对比的进行理解。但记住,讲义的人内心是有德的,而讲情的人可能有德,也可能有义,但也可能无德,也可能无义。



人性这个命题,是一个人一生的探索。人性这个命题,也是我们一生可以映照的一个词。因为我们只要理解和参透了这个词的内涵,我们也知道人的心就是得觉“自我理论”所阐释的“自”、“我”的互动结果,因此我们能够放下心中的那些束缚,心底就宽了。心底一宽,身心也就愉悦了。人的心无处放,是因为我们带着私心。我们一旦没有了私欲,那么心就随处可放,人也就能够安身立命了。



得觉心理咨询预约热线

028—8550 5888



格桑语录:迷,则行醒事;

             明,则择事而行。

关注我们

传播喜悦的智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得觉
传播喜悦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