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镇普通班40名,靠几乎自学考上清华,他做对了什么?

教育   2024-11-25 20:57   北京  


    动动手指,获取新知

▲▲▲

本文转载自:“博雅小学堂”(ID:boyakids)

点击 预约 ,11月28日(周四)晚,
与少年时全球组稿编辑面对面探讨👇

“陈硕同学,你被清华录取了……”彼时的陈硕,操着一口四川话,酷爱数理的他填报了清华工程物理系、复旦数学系。


很多人觉得数学很难,敢报这个专业,都需要天赋级聪明。但陈硕每次听到家长这么说,都摇头:反了,想反了。


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让孩子学好数学,反过来使得孩子越来越聪明。


陈硕说:“很多人都以为我一路学霸,没人相信我曾经成绩平庸,经常被老师体罚。

曾经迷路的孩子
也能找到方法变好

陈硕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一家四口靠着爸爸的家电维修维持生计。

从五年级到初一,他在班里,学习成绩都排在40名开外。调皮的性格让他成了老师讨厌的学生之一。几乎每次受批评,被体罚的学生里都会有他。

初中开学第一天领书,他就因不听班主任安排,第一节课是在讲台上蹲马步度过……

其实,他心里也难受,也渴望被肯定,可是不知道怎么改变

初一下学期,学校举办了一场演讲比赛。有个初三学长上台演讲,当场忘词。陈硕一看,哈哈,糟天下之大糕。当时稿子就拿在手上,学长却不看,一段沉默后,丢掉稿子,即兴演讲。

这给陈硕带来极大震撼。需要多大的勇气,一个人才能在上千人的关注下,这样挑战自己。

身边认识的同龄人,最容易发挥榜样的力量。陈硕开始打听这个学长的学习方式,跟着学。幸运的是,那一年,初一,他被激发了学习的动力,而且获得了正反馈。

陈硕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县里最好的高中。但在县里也只是40多名的成绩。

他开始向县里的第一名学习,这是一个很文静的女生。陈硕很疑惑为什么她的书上写满了y。她说这是why的缩写,这个地方有疑问,就标注出来,集中问老师。

曾经,陈硕以为问问题是耻辱的,表明自己笨,想不明白弄不通,但原来完全相反——原来成绩最好的人,不是都懂了的人,而是问题最多的人!


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认知转变。很幸运,那一年,他高一。

他开始转变为“问题学生”。几乎下课就会跑到老师办公室问问题,授课老师不在,“抓住”谁问谁。

一次,他骑自行车去上晚自习,碰到物理老师骑自行车回家。他刚好心中有个疑问,调头追上老师,和老师并排骑行,在自行车上讨论问题。

在得到老师的解答后,豁然开朗,满意而归,又调转车头回学校上自习去了。

一次又一次地调整自己,一次又一次,找到更有效的方法,他发现原来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本来就是他所渴求的,只是一直苦于无人指点。


年级第一困境

“时间不够用”“心态不稳定”


在高一,陈硕考到年级第一。原来刻苦加方法,就是“我行”。一度他自以为清华北大没什么难,两年后肯定能考上。


可高二开始没多久,就遇到一个很大的阻碍:时间不够用了。


每学期有4次考试,又保持自学,再加上老师鼓励参加竞赛,又花掉不少时间。“为了保住年级第一名,每天都拼了命学习,恨不得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上。”陈硕也逃不开这种压力心态。



但是,超负荷的学习状态再加好友意外去世的打击,让他掉到低谷:


考试成绩一次不如一次。


心态很不稳定,每次大考前夜必失眠。


到了期末,排到年级20多名……


在这种状态徘徊了很久。一次,数学老师的话点醒了他:


“陈硕,现在这儿有两个山峰。你要从矮一点的山峰,去往另一个更高的山峰,你准备怎么去呢?”

看着眼前的少年没有回答,老师说:


“有两个办法。第一,是直接飞过去,但是它很难,几乎不太可能。


另一个办法,则是先走下坡路、去往谷底,再从谷底慢慢爬上另一座山峰。在我看来,你已经在爬山的路上了……”


数学老师的话,最大的价值是,让无助的他重新看到了前进的希望。

是的,先破后立,先走下坡路,才能到达更高的山峰。

心平了,陈硕就开始重新升级自己的学习态度,不再把考试当成学习的终点,而是把考试当成,暴露问题、反馈提高的起点。


试过了,失败了。调整,再试,更好的失败。……终究,会抵达属于自己的成功。


高考结束,他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那时候在全县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几乎一夜之间,县里知道有个孩子,叫陈硕。 

不要把有限的时间花费在“重复性劳动”
学好数学的5个底层方法

进入清华,新的问题又扑面而来,前两三年,他其实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最想做什么。


又一次偶然,让他找到了人生的志业。

陈硕在网上顺手记录一路走来对学习方式的思考,没想到,这篇文章让他的中学母校看到,鼓励了成千上万的学生,师弟师妹纷纷留言。陈硕第一次体会到一种空前的成就感。

从小影响孩子的数学思维,让孩子掌握底层的学习方法,不就是最重要的事吗?他坚定了信念,做教育。

现在,陈硕教了十几年的数学思维课,在没教改之前,他就坚信,刷题、背知识不仅无效,而且消磨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孩子不应该把有限的时间花费在“重复性劳动”上,最重要的是,找到学习数学的底层思维方法。


第一,世上没有“没有为什么的事物”


追问每个“为什么”,其实就是找出“它”与“它”以外事物的关联,让认知更深刻。


比如,什么是有理数?很多老师会讲,有理数就是整数和分数。但这又是为什么呢?没下文了。


陈硕会从有理数的英文rational说起,这个单词还有个意思,就是“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那你看,整数和分数就是能写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的全部。


第二,不要刷题,而是把一道题思考一周,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长期依赖刷题模式,严重的后果在哪呢?孩子会形成一个路径依赖

未来越来越依赖于找题型、找人家的解题思路,而不是强化自主探究思路的能力。

严重点说,这有点像鸦片,当你受伤的时候,你吸吸鸦片,能缓解痛苦。但到了高中,再要想通过这种刷题的模式,来巩固各个零散的点,会发现极度的痛苦。


因为时间更加不够,同时学得也不透彻,做了这个题,好像答案看懂了,那个题变了一点,又不会了,就会一直处于这种好像似懂非懂的状态,但又不断地要被逼着往前走。始终陷在恶性循环当中,怎么办?

还是从学习方法上来说,第一次学新知识的时候,不要当成固有信息去套题,而是要当成研究问题来思考

思考什么呢?思考这个新知识是怎么得出来的,跟以前的旧知识又有哪些关联。


这么着,孩子过往总结的经验,无论是方法也好,知识也好,在他的脑袋里面是一个有结构的,像一个雪球一样,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密实,知识的内核就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去理解一个新的东西,学习效率是最高的。


从最简单的知识重复的次数来说,你学 a 的时候,联想到 b 和c。你学了1次,但巩固了3个知识点。


但如果你单独学 a 就是a,学 b 就是b,学 c 就是c,那你同样学3次,每个知识点也是巩固了1次。从最原始的巩固角度来说,效率就是 3 倍之差。


更别说你如果能够从 a 联系到 b 和 c话,那是不是就把握了它们的本质呢?你可能a,b,c,d,e,f, g 一气呵成就推出来了呢。


这样的思维训练,从小学开始,后面就会轻松很多。


第三,不要去预习知识,而是要去预演思维


预习有两种。

一种是你通过预习,已经知道老师要讲什么了。这时候,你去推测老师讲什么,很可能只是靠记忆背诵。所谓的“知道”“推理”,就是一个假象


还有一种,就是真正靠你的思维、你的逻辑、你的经验,去推测接下来讲什么。这种思维能力,才可以广泛迁移。这样上课的时候,看似在听老师讲课,其实是在跟老师互动。

有时候,老师没有把答案算出来,你就提前尝试把题目解出来;甚至有时候题目都没有提出来,也能猜他会提什么问题。这会帮助自己更加本质、更加系统化去理解知识。


第四,课上不需要做笔记,课下自己做笔记追记


为什么孩子数学课上都能听懂,但一考试就懵?本质上,这就是刚开始学习输入太多,但中间没有做好消化吸收,最终主动思考输出太少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找到一种方法,让思考自动发生。这个方法,就是笔记追记法。


笔记追记指的是:上课的时候不做笔记,全神贯注思考。下课之后,通过回忆追记的方式来完成课堂笔记。本质上,这就是费曼学习法。


做笔记追记,有三个好处:首先,是对自己学习的反馈,知道听课效率高不高,可以有针对性进行调整。


第二,笔记追记是很好地训练思维深度的方式,什么叫思维深度呢?就是一些关键性的细节,都能想得很清楚。而这些关键性细节,学生不去回顾放大的话,是很难提取出来的。


最后,笔记追记,也是一种复习的方式,从脑科学角度来说,精细复述,通过自己的话把老师上课的内容讲出来,是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最有效的方式。


△陈硕老师学生的笔记追记


第五,家长老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允许犯错的环境


我们要知道,培养数学思维,中间一定要包含克服困难、烧脑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痛苦并快乐着,但最终会很美妙。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在于孩子学了什么知识,而是积累了大量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经验。思维的灵活、严谨、深刻,是累积的


知识类的学习的的确确要关注标准答案,但思维训练不是这样的。有时候反而要淡化答案,而去强化你的困难解决过程


现在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我可以做一些怎样的方法对应?


面对困难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态度,是愿意探索还是不愿意,是愿意表达还是不愿意?这个东西很重要,在小学阶段更为重要


所以这时候,家长老师容易犯的大忌是,不允许犯错孩子没有得到正确答案,就是糟糕的,然后一把大红叉叉,各种负反馈,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不太敢去犯错。


再当孩子遇到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大概率能预测得到自己很可能是会犯错的,就想逃避失败的经验。


所以我们解决畏难情绪的第一个要义,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允许他犯错的环境。


当孩子积累了很多解决困难的经验,慢慢地,他可能就会更加有信心了。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就愿意试着破解一下。

……


大数学家劳厄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时所剩下的东西。”


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而是思维的活,深刻与准确



作者与授权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博雅小学堂(ID:boyakids),博雅小学堂是普及和传播人文知识与精神的文化平台,致力于亲子家庭的文化养成与终生学习。



推荐阅读👇


让孩子看见未来


续订须知










2025少年时 • 第11辑

(No.121-132,共12本,包邮)

(为了庆祝十周年,《少年时》推出2大首发特惠续订产品,读者可以按需购买)


 超值优惠 

 预售来袭 


少年时 • 第11辑(纯享版)


  • 仅含有第11辑续订图书,适合钟情纸质书阅读的朋友


  • 赠送:少年时定制版帆布包



限时优惠价:399元

原价:588元/12本


扫码购买
▼▼


少年时 • 第11辑(豪华版)


  • 除第11辑纸质书外,还包含“少年时学习年卡”,适合有时间深度阅读探索的家庭使用


  • 赠送:少年时定制版帆布包



限时优惠价:499元

原价:988元/12本


扫码购买
▼▼


购买须知

01

发货时间

此产品为预售商品,发货时间为2025年1-12月,每月月底寄送1本,寄出后有短信通知快递单号

备注:赠送少年时定制版帆布包发货时间:下单后7天内陆续发货(周末、节假日顺延)

02

包邮说明

新疆、西藏、青海、海南地区读者,需要根据订单补邮费,港澳台和海外目前暂无发货,其它地区均包邮!

03

退换问题

一经发货,不支持无理由退换和中途退订,如遇快递不慎导致书籍受损,请及时联系客服处理。请谨慎下单哦!

04

联系客服

热线:400-680-7771;15712934203

微信:xiaoduoui2

QQ:2384499206

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18:00(法定节假日除外)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订阅 2025《少年时》第11辑(121-132)

少年时
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优才成长平台,以前瞻、探究、明辨为原则,与国际顶尖的阅读和教育资源接轨,致力于同时培养青少年科学和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未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