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31.3 | NKU, China | Review: 富镍正极材料的安全问题及改进措施

文摘   2024-12-10 08:01   新加坡  
声明:推文作为学术交流用途,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或解读错误之处,请在后台留言指正~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1. 原文链接

DOI Link:

https://doi.org/10.1007/s41918-024-00211-2

2.通讯作
  • Google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VP00V08AAAAJ&hl=en&oi=sra

  • ScienceDirect:

https://www.scopus.com/authid/detail.uri?authorId=7408461448

  • UniversityWeb:

https://mse.nankai.edu.cn/lgr_en/list.htm

3. 收录日期

Received:  07 January 2023
Accepted:   08 January 2024
Published:  22 July 2024

4. 研究内容

1. 科学问题

  • 通过深入理解富镍电池失效机制及其化学、物理与热学行为,开发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设计及体系优化策略。

GA

2. 富镍正极材料的基本性质

2.1 NMC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热稳定性与安全性分析

1. 能量密度与镍含量的关系(Fig. 1a和Fig. 1b

  • 随着镍含量的增加,三元层状钴酸锂(NCM)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提高。

  • 高镍含量通常会提高电池的容量,但会牺牲其循环寿命和结构稳定性。

2. 热稳定性与镍含量的影响(Fig. 1c

  • 实验数据显示,随着NCM中镍含量的增加,热稳定性显著下降,特别是热分解的起始温度降低。

3. 高镍含量电池的安全性问题(Fig. 1d

  • 高镍含量的NCM正极材料会增加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风险,尤其是增加了火灾事故的发生频率。

4. 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的关系(Fig. 1e

高镍含量的NCM正极材料在不同类型的电极配对下,可能满足电动汽车(EVs)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需求。

5. 火灾事故的影响(Fig. 1d

  • 过去十年中,三元钴酸锂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发生火灾的比例较高,成为该类电池应用中的一项重大安全隐患。

Fig. 1.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gravimetric and volumetric energy density of Ni-based ternary LIBs with different cell chemistry calculated in prismatic hard case format.

2.2 层状氧化物潜在相的结构分析

1. 层状氧化物的基本结构(Fig. 2a和Fig. 2b

  • 高镍层状氧化物(LiTMO2,其中TM为Co、Ni和Mn,wNi≥0.6)结晶于α-NaFeO2结构,属于(Rm)(D3d5)空间群。
  • 此结构同样适用于混合晶体,如NCM和NCA。

2. O3相的结构特征

  • 在O3层状结构中,TM离子占据3a位置,锂离子占据3b位置,二者均与氧离子在6c层形成八面体配位,氧的堆积模式为ABCABC,这为“O3”命名的来源。
  • LiTMO2的化学式为[Li]3b[TM]3a[O2]6c。

3. 锂离子扩散特性

  • 锂离子在O3结构中能够在垂直于堆积方向的二维平面内扩散,使得锂离子能够在层间进行插层与脱插层操作。

4. 充电与去插层过程中的相变

  • 充电过程(去插层)会导致锂离子部分或完全移除,造成从O3相到O1相的转变。在理想情况下,O1和O3结构能够稳定共存,并允许锂离子可逆地插层与脱插层。

5. O1相的不稳定性与相变

  • 在高度去插层的状态下,O1结构会变得不稳定,出现原子重排(如阳离子混合)和晶格密实化。
  • 随着循环进行,O1相会转变为尖晶石(spinel)或无序岩盐(disordered rocksalt)结构,这些相与O3结构在晶体学上相关,差异主要体现在过渡金属离子在八面体和四面体间隙的排布。

Fig. 2 a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different crystal phases of layered oxide and the evolution between them. b Crystal structure of LiNiO2.

2.3 LNO的结构和热稳定性研究

1. LNO的基本特性

  • LNO(LiNiO2)具有两个重要的镍离子氧化还原对:Ni2+/Ni3+和Ni3+/Ni4+。

  • 在3.6–3.9V电位区间,Ni2+被氧化为Ni3+;

  • 在更高的电位区间3.9–4.4V,Ni3+进一步转化为Ni4+,产生约4V的高电压,赋予LNO较大的理论容量(Fig. 3a)。

2. 去锂化过程中的相变

  • 在去锂化过程中,LNO发生三个连续的相变:从六方相到单斜相(H1→M),从单斜相到六方相(M→H2),以及从六方相到六方相(H2→H3)(Fig. 3b)。

  • 这些相变使得LNO的结构稳定性受到影响,尤其是O1相的不稳定性导致不可逆的相变。

3. 阳离子混合问题

  • LNO的主要缺点是阳离子混合。

  • 在LNO的合成过程中,一部分Ni离子从层内平面(3a位)迁移到层间锂平面(3b位),LNO的结构被描述为Li1-x-yNi1+yO2。

  • Li+和Ni2+的离子半径相似,加之Ni3+的不稳定性,使得Ni2+在锂化材料中更为稳定。

4. 氧释放和安全性问题

  • LNO在高电位下存在氧化还原对Ni4+/Ni3+,使得O2-离子可能氧化氧气,引发氧气释放。

  • 这种氧释放与LNO的带隙结构和氧的2p轨道相对位置相关,进一步影响了LNO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Fig. 4a)。

5. LNO的热稳定性

  • LNO的热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当x值降低时,与电解液的反应性逐渐增强。

  • 当x=0.25时,LNO与电解液发生强烈放热反应,反应起始温度约为200°C(Fig. 3c)。

  • 通过对比未清洗和用二甲基碳酸酯(DMC)清洗后的Li0.25NiO2样品,证实了LNO与电解液的反应是导致热释放的主要原因(Fig. 3d)。

Fig. 3 a The charge and discharge curves as measured in an Li/LiNiO2 coin cell for the first two cycles. A 100-h rate was used at 30 °C. The corresponding data collected for the X-ray cell are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those of the coin cells. b The derivative dx/dV, plotted versus V for the cycles shown in (a).

2.4 NCM(镍钴锰氧化物)材料的性能与稳定性

1. NCM的基本结构与成分

  • 成分与结构:在NCM中,Ni2+和Mn4+取代Co3+。随着Ni含量的增加,NCM晶体的a轴和c轴扩展,而c/a比率下降。

  • 过渡金属的价态:NCM中Ni、Co、Mn的不同价态分别对应不同的相态。Ni2+、Ni3+和Ni4+分别与岩盐相、C2/m LNO相和C2/m NiO相相关。

2. 电化学性能与结构稳定性

  • 锂-镍失配率:与Li1-x(NiyMn1-y)O2相比,NCM的锂-镍失配率较低,得益于钴的加入,它增强了电导率和电化学性能。

  • Mn的影响:Mn4+具有较高的氧化态,但会降低电荷载体浓度,影响导电性。尽管如此,Mn4+有助于稳定NCM的晶体结构,提升其循环稳定性。

3. Ni、Co、Mn在NCM中的作用

  • Ni的作用:Ni含量增加可提高NCM的放电容量,但也会降低晶体的热稳定性。

  • Co的作用:Co不仅提供电化学活性,还增强电导率,帮助稳定晶格,从而减少容量损失。

  • Mn的作用:Mn主要通过保持Mn3+/Mn4+氧化还原对来增强热稳定性。高Mn含量虽有助于稳定性,但也会导致较低的比容量。

4. 氧释放与结稳定性

  • 氧释放过程:在充电过程中,Ni2+先氧化为Ni3+,再氧化为Ni4+;Co3+氧化为Co4+,但Mn??在此过程中保持电化学稳定。Mn的作用是提高热稳定性,但高Mn含量会降低比容量。

  • 容量与稳定性的平衡:例如,NCM111具有较高的容量保持率(约95%),但其比容量较低(160 mAh/g)。

5. TM离子的工作机理

  • 电子转移过程:在充电过程中,过渡金属离子氧化并为锂离子提供电子。Mn3+、Ni3+和Co3+的不同自旋状态导致电子从Mn3+转移到Ni3+,形成Mn4+和Ni2+。

  • Mn??的作用:Mn??通过与其他TM离子的强键合作,能够有效稳定NCM的晶体结构。

6. Ni-rich NCM的稳定性问题

  • 相稳定性问题:Mn4+能够增强相稳定性,而Mn3+则因其弱的相互作用而对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 Jahn-Teller失真:Ni-rich层状氧化物中,Ni3+和Mn3+的高自旋状态导致J-T失真,从而促进结构的转变。

7. 热稳定性与热失效

  • 热分解:在充放电过程中,尤其是在高电压和高温条件下,Mn4+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Mn2+并溶解到电解液中。Mn2+催化电解液的分解,导致电解液的严重热分解。

  • NCM811的热稳定性:NCM811在相同的脱锂状态下,其循环和热稳定性低于LNO,这主要归因于其加剧的副反应。

NCM中的TM离子和电子结构

  • TM离子在NCM中的位置(Fig. 4b):不同成分比下,过渡金属离子在NCM中的定位。

  • 晶体热稳定性与镍含量(Fig. 4c):较高的镍含量增加了NCM的放电容量,但导致晶体热稳定性下降。

  • TM离子电子能级(Fig. 4a, 4d):图中展示了NCM中Ni、Co和Mn的电子能级及其氧化过程。

  • TM离子的电子带结构(Fig. 4e):通过图示展示了过渡金属离子的d电子能级如何与氧2p电子带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氧气释放的机制。

  • 相稳定性图(Fig. 4f):Ni-rich 的相稳定性,指出Mn4+在增强相稳定性中的关键作用。


Fig. 4

2.5 NCA材料的性能与稳定性

1. NCA的基本结构与成分

  • 成分与特点:NCA,特别是LiNi0.8Co0.15Al0.05O2,作为镍富层状氧化物中最具平衡性的材料之一。

  • Ni、Co、Al的作用:在NCA中,Ni离子主要贡献容量保持,而Co离子增强导电性,减轻由于Ni/Li阳离子混合导致的晶体结构无序。Al3+则具有电化学惰性,主要作用是稳定晶格结构,而不贡献容量。

2. Ni、Co、Al在NCA中的作用与性能

  • Ni的作用:Ni离子对NCA的容量保持起着关键作用,提升了其放电容量。

  • Co的作用:Co有助于提高NCA的导电性,改善由Ni/Li离子混合造成的结构不稳定,进而增强循环性能和速率性能。

  • Al的作用:Al3+的离子半径(53.5 A)较Ni2+小,导致NCA的a轴收缩、c轴膨胀。此外,Al3+的引导效应通过增强Al–O键的极性来减弱Ni–O键,从而提高工作电压。

3. NCA的电化学性能与应用

  • 应用领域:NCA材料目前已被应用于高性能电动汽车的85 kWh电池包,并广泛用于商用电池,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航天和军事等领域。

  • 循环性能:尽管NCA含镍量较高,但在500次充放电循环中,其容量保持表现优于NCM811。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NCM811在循环过程中Mn的溶解,导致Ni的溶解和迁移,从而引发锂/镍反占位缺陷和不可逆相变,进而加速晶粒边界的不稳定,形成裂纹和孔隙。

4. NCA与NCM811的结构稳定性比较

  • 晶格稳定性:NCA相较于NCM811,在更高的镍含量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容量保持性。这是由于Al–O键的稳定性高于Mn–O键,导致Mn比Al更容易从过渡金属层溶出,从而影响NCM811的稳定性。

  • 结构变化:NCA在热分解过程中,去锂化NCA阴极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显示,随着SOC(荷电状态)的增加,(018)和(110)的布拉格线发生位移,表明NCA晶格的c/a比率增加。

5. 热降解与氧释放

  • 热降解过去锂化NCA样品的热降解,氧释放与多种结构转变相关,从Rm→Fd3m(层状→尖晶石)到Fd3m→Fm3m(尖晶石→NiO型)转变。

3结构稳定性

3.1 阳离子混合

1. 阳离子混合的影响:

  • 阳离子混合指的是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中的Ni2+、Ni3+、Co2+等离子进入Li+的晶格位置,造成结构的不稳定。

  • 特别是Ni3+离子容易还原为Ni2+,进而混入Li+的原本位置。这种现象不仅会破坏材料的晶体结构,还会影响其电化学性能 (Fig. 2a)

2. SOC与阳离子混合的关系:

  • 随着充电深度(SOC)的增加,材料中阳离子混合的程度也逐渐加剧。特别是在去锂过程当中,随着Li+的脱嵌,Ni2+、Ni3+、Co2+等金属离子能够更容易地进入Li+的晶格位置,进一步加剧了阳离子混合的现象。这种混合效应会导致正极材料的晶格失稳,进而影响循环性能(Fig. 2a)

3. 合成过程的优化:

  • 通过调节合成过程,可以减少阳离子混合的程度。例如,通过使用过量锂(Li excess)在合成时避免阳离子混合,但这可能会引入副产物(如Li+CO3等),从而对电池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4. 阳离子混合的定量研究:

  • 阳离子混合程度与材料的Ni含量密切相关,Ni含量越高,阳离子混合越显著。

  • 阳离子混合与材料中的位错和晶格缺陷密切相关,这些缺陷在循环过程中会导致材料的相变,从而加剧材料性能的退化(Fig. 2a)

3.2 裂纹形成

1. 裂纹形成的原因:

  • 在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中,充放电过程中由于体积膨胀与收缩,导致材料内部应力积累。尤其是锂的嵌入与去嵌,造成材料颗粒体积的显著变化,进而导致微裂纹的产生。随着充放电循环的进行,微裂纹会不断扩展并逐渐形成宏观裂纹,最终可能导致材料的颗粒破裂(Fig. 5a)

2. 裂纹的电化学影响:

  • 裂纹的出现会增加电解液与正极材料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电解液与正极的副反应,尤其是在高电压下,这些副反应会导致SEI膜的形成,使得电池内阻增加、容量下降。裂纹还会导致材料的结构不稳定,进一步加剧循环过程中的容量衰减
(Fig. 5c1)

3. Ni含量与裂纹形成的关系:

  • Ni含量较高的材料容易产生裂纹,尤其是在Ni含量超过80%的情况下,裂纹形成的速度和程度显著增加。这是由于高Ni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易造成材料的破裂(Fig. 5a)

4. 裂纹的扩展机制:

  • 裂纹的初步形成通常由锂嵌入和去嵌过程中应力积累引起。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微裂纹会逐渐扩展,最终形成较大的裂纹,导致颗粒破裂,从而对电池性能产生显著影响(Fig. 5c1)(Fig. 5d)

5. 微裂纹的类型:

5.1 晶界微裂纹:

  • 这些裂纹通常沿晶界形成,尤其是在高Ni材料中较为明显。晶界微裂纹不仅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还会使得电解液更容易进入材料内部,促进腐蚀和退化(Fig. 5a)(Fig. 5c1)

5.2 晶内微裂纹:

  • 这些裂纹发生在单晶颗粒或初级晶粒内部,通常由充放电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引起。晶内裂纹的形成不仅影响材料的导电性,还可能导致颗粒破裂,进一步加剧电池的退化(Fig. 5d)

3.3 表面重构

1. 表面重构的定义:

  • 表面重构是指正极材料表面的层状结构(如六方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转变为其他类型的结构,如尖晶石或岩盐结构。这种变化通常是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尤其是在高电压和高SOC下,这种转变对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Fig. 6a)

2. 表面重构的机理:

  • 表面重构主要由于阳离子混合和电解液分解引起。当Ni等离子从晶格中迁移到表面时,Li+离子与Ni2+交换,导致表面结构的变化。随着反复的充放电,表面重构逐渐显著,并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相变(Fig. 6b2)(Fig. 6b4)

3. 晶面依赖性:

  • 表面重构通常更容易在非(001)晶面上发生,这些晶面对Li?离子的渗透性较高,促进了Li+与Ni2+的交换。表面层的重构不仅影响材料的结构,还可能导致性能衰退,尤其是容量保持率的下降(Fig. 6b2)(Fig. 6b4)

4. 去锂效应的影响:

  • 在充电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高Ni含量的材料,表面重构现象更加明显。去锂过程导致表面发生Ni2+和Li+的交换,进一步引起表面结构的破坏。随着锂离子浓度的变化,重构的表面层会逐渐扩展,影响材料的整体稳定性(Fig. 6c)

5. 湿气敏感性与腐蚀:

  • 湿气对高Ni材料的影响尤为显著,湿气引入的水分与材料中的Ni2?反应,导致材料的进一步退化。湿气不仅加速了材料表面的腐蚀,还促进了Ni离子的溶解和迁移,进而加速了材料的失效(Fig. 6d)

Fig. 5

Fig. 6


4. 热失控

1. 热失控定义

  • 热失控是锂电池(LIBs)中最为严重的安全风险之一,已导致多个领域(如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火灾事故。

  • 当电池温度超过80°C时,热失控可能自发发生,最终导致火灾或爆炸。Fig. 8展示了热失控的成因与进程。

2. 热失控机制

  • 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化学反应和焦耳加热会产生热量。

  • 如果冷却系统有效,热量可以被散失,电池温度保持稳定。

  • 当电池温度达到130-150°C时,电极和电解液之间的放热化学反应加速,超过散热能力,导致温度进一步上升,从而加速化学反应并最终引发热失控。

3. 热失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 热失控过程由一系列化学反应引发,主要包括:SEI分解,隔膜熔化,SEI再生,正极材料分解,电解液分解

  • SEI分解:SEI膜在90-120°C之间分解,暴露更多电解液与阳极材料发生反应,释放大量热量。

  • 隔膜熔化:当温度超过130°C,电池内部的聚乙烯隔膜熔化,导致电极间短路(ISC),进一步释放热量。

  • 正极材料分解:如NCA在160-170°C开始分解,释放氧气,助长电解液燃烧。

  • 电解液分解:在200-300°C范围内,电解液溶剂开始分解,释放大量易燃气体,增加内部压力,可能导致爆炸。

4. 过充与过放

  • 过充:当电池过充时,电池内的Fermi能级下降至氧气2p带顶部,导致氧气释放并加剧电解液分解,产生可燃气体。过充可导致电池热失控,并引发火灾。

  • 过放:过放会导致锂枝晶生长,可能刺穿隔膜,导致短路,增加热失控的风险。

5. 机械滥用

  • 机械碰撞、跌落、剧烈震动等可能损坏电池,引发短路和电解液泄漏,进一步引起热失控。

  • 电池包内部的非均匀变形使得电池包在受到冲击时更加易受损,从而加剧安全风险。

6. 内部短路(ISC)

  • ISC是电池阳极与阴极直接接触,可能由于隔膜缺陷或机械损伤引发热失控。

  • ISC可分为两种类型:直接ISC(通常由机械损伤引起)和自发ISC(通常由制造缺陷或污染引起)。

7. 过热

  • 当温度超过90°C时,SEI层开始分解;超过200°C时,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也会分解,释放大量热量,加剧热失控的进程。

  • 研究表明,较高的SOC或充电速率会降低热失控的起始温度。

  • 总的来说,热失控是由多个物理和化学过程相互作用引起的,涉及电池内部不同部件的损坏和反应。加强电池管理系统(BMS)、提升电池各组件的稳定性和阻燃性是增强Ni富含锂电池安全性的关键措施。

Fig. 7

Fig. 8

5. 安全的措施

5.1. 热稳定性和氧气释放抑制的研究进展

1.氧气释放抑制Fig.9

掺杂元素与表面涂层的影响

  • 掺杂元素和表面涂层是抑制Ni-rich正极材料氧气释放的有效方法。Ti掺杂可显著减少NCM622的氧气释放。Dy掺杂提高了NCM811的热稳定性,增加氧气释放的起始温度(Fig.9a)。此外,设计核心-壳结构的正极材料,能有效抑制氧气释放(Fig.9b、Fig.9c)。

2. 添加剂的作用

使用分支寡聚物添加剂可抑制Ni2+过氧化,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Fig.9d)。

3. 涂层材料的应用

CeO2-Al2O3涂层能够吸收在过充状态下释放的氧气,从而防止NCA溶解。

热释放控制(Fig.10

4. 涂层的热稳定性作用

AlPO4涂层可以有效减缓NCM811的热释放,保持较低的表面温度。

LFP涂层提高了NCM811在穿刺测试中的热稳定性,改善了安全性(Fig.10a、Fig.10b、Fig.10c)。

5. 过渡金属浓度梯度设计

  • Li6Zr2O7-Co涂层能够显著降低NCM811的热释放。

  • 过渡金属浓度梯度的设计能提高热解温度并减少热释放(Fig.10d、Fig.10e)。

与电解液反应的抑制(Fig.11

6. 氟掺杂LNO的热稳定性提升

  • 氟掺杂LNO正极材料能够减少与电解液的反应,从而提升热稳定性(Fig.11a1、Fig.11a2)。

7. LiF涂层的抑制作用

  • LiF涂层有助于减少高SOC条件下的热释放,从而提高电池安全性。

8. 金属掺杂的稳定性提升

  • Mg和Zr的掺杂能增强NCM622的结构稳定性,减缓热释放。

9. 核-壳结构设计的优势

  • 核-壳结构的Ni富层状氧化物材料能够有效抑制与电解液的反应,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10 纳米颗粒的作用

  • 引入LiMn0.7Fe0.3PO4纳米颗粒可以减少NCM622与电解液的反应,从而提升电池安全性(Fig.11c1、Fig.11c2)。

11. 单晶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Fig.11

(1)单晶结构的优点

  • 单晶正极材料由于其结构的完整性,能够避免电极与电解液界面发生副反应,从而提升热稳定性。

(2)单晶NCM811的表现

  • 单晶NCM811正极材料的热释放较低,展现出更好的热安全性(Fig.11d1、Fig.11d2、Fig.11e1、Fig.11e2)。

(3)多晶NCM的优越性

  • 多晶NCM材料在热稳定性方面表现优异,具有较高的分解温度,展现出较好的热安全性。

(4)单晶材料的挑战

  • 尽管单晶Ni富NCM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安全性,但其合成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面临挑战。

  • 这些研究成果表明,通过掺杂、涂层以及结构设计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抑制氧气释放以及减缓与电解液的副反应,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热稳定性。


Fig. 9

Fig. 10

Fig. 11

5.2 电解液的改进

1 过充抑制剂

(1) BMS与材料层的双重保护:

  • 尽管电池管理系统(BMS)能有效防止电池过充,但在单体电池层面仍需采用材料措施防止过充风险。过充抑制剂通过在特定电位下形成绝缘层来提高电池安全性。

(2) “关断”添加剂:

  • 如聚炭酸酯、环己基苯和联苯等过充抑制剂能在电位超过4.5V时发生聚合,形成绝缘聚合物并释放氢气,触发安全阀打开,切断电池。缺点是不可逆且氢气易燃。

(3) 红氧还原穿梭剂(RS):

  • RS可以通过电场在电池的正负极之间迁移,避免电极电压超过安全值。早期的RS以费罗烯类化合物为主,但其工作电压过低。理想的RS应具有较高的操作电压和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4) RS的选择与设计:

  • Table5 列出了几种优质RS,其特点为较高的起始电位和良好的循环寿命。例如,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等。

  • 3-氟苯甲醚的研究:研究表明,3-氟苯甲醚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可延长过充状态的维持时间,并提升电解液的热稳定性(Fig.12)。

2 阻燃溶剂

(1). 高热稳定性溶剂的应用:

  • 传统的碳酸酯溶剂易燃,因此开发了多种新型溶剂以增强热稳定性。Table4和Fig.12展示了几种已知的阻燃溶剂。

(2). 磷基有机溶剂:

  • 磷基溶剂被用作非易燃共溶剂,能有效减缓火灾风险。其通过抑制自由基扩散机制发挥作用,但它们通常无法在石墨阳极上形成稳定的SEI膜,因此常需添加其他添加剂如乙烯碳酸酯(VC)或锂双(草酸)硼酸盐(LiBOB)。

(3). DMMP和新型磷酸酯的研究:

  • DMMP作为共溶剂,显著提高了电解液的热稳定性,同时增强了SEI膜的稳定性,减少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Fig.12)。

(4). TMMP与TPTP的效果:

  • TMMP作为阻燃溶剂,能有效抑制电解液点燃,且在高电压下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TPTP则改善了电解液的混溶性,提升了电池的放电能力。

3 阻燃盐

  • 锂盐的选择对火灾的影响:研究表明,锂盐的选择也会影响电解液的燃烧特性。LiPF6盐表现出较强的阻燃性,能够抑制火灾的蔓延。

  • FRION盐的开发:开发了含有磷酸酯的有机锂盐(如FRION),在高温下仍能保持稳定,并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Fig.12)。


Fig. 12 Structures of flame retarding/nonflammable electrolyte solvents for LIBs

4 阻燃剂(Fig.13

(1). 磷酸酯阻燃剂

  • 基本特性:磷酸酯因其五价磷的化学结构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高温下,其分解产物能捕获自由基,阻止燃烧链式反应。

  • 缺点:高粘度影响电化学性能。窄电化学窗口导致在负极还原分解,增加界面阻抗并降低容量。

  • 改进:增加氟化程度可提升阻燃性能,但需权衡其对沸点和熔点的影响。三氟丙基磷酸酯(TFP)被认为是最佳候选物。

(2). 新型阻燃剂的研究

  • VTMS:在电解液中加入5%-15%(体积)的VTMS可显著降低可燃性,并维持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DMMEMP 和 DEMEMP:Jin 等通过合成这两种共溶剂,在添加30%(重量)后,将自熄时间降低至15s 和10s,基本实现不可燃性。

  • HFPM:局部高浓度电解液,通过HFPM改善电解液与隔膜的润湿性,增强阻燃性。

(3). 含磷化合物阻燃剂

  • 5F-TPrP:添加20%以上的5F-TPrP可将SET时间从65s 降至5s。

  • 复合电解液:复合电解液利用PFMP和DMAC的组合,不仅显著提高热稳定性,还增强了电极/电解液界面的稳定性。

(4). 阻燃剂的封装技术

  • TPP与DOPO:通过聚(脲-甲醛)壳封装,显著提高阻燃效率,并降低界面阻抗。

  • TCP:温度升高至236°C时,封装材料释放阻燃剂,避免电池燃烧。

(5). 离子液体(ILs)的应用

  • 优势:非挥发、不可燃,既可作为添加剂也可单独使用。

  • 研究实例PYR13TFSI与EC/DEC混合电解液可在高比率下实现不可燃性,同时保持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挑战与优化:高粘度问题可通过稀释剂(如HFPM)改善,提升润湿性并减少界面阻抗。

(6). 高浓度盐溶液的改进

  • 锂盐/溶剂配比:当锂盐与溶剂的摩尔比达到1:2时,溶剂分子主要与Li+ 配位,显著降低溶剂与负极的反应性,提高循环性能。

  • 示例:高浓度NaFSI溶液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和电化学稳定性。

Fig. 13 Structures of flame-retardant additives

5.3 隔膜

1 关闭型隔膜

(1)关闭型隔膜的工作原理

  • 采用典型的PP/PE/PP“夹心”结构。

  • 不同材料的熔点差异:PE为130–135 °C,PP为165 °C。

  • 温度超过130 °C时,PE层熔化并填充PP微孔,阻止离子传输,从而避免热失控。

  • 适用于温升较慢的情况,但温度降低后不可恢复,可能缩短电池的长期循环寿命。

(2)基于PE微球的关闭型隔膜

  • 低熔点PE与陶瓷涂层PE隔膜混合制备隔膜。

  • 隔膜在110 °C开始熔化关闭,低于商用陶瓷涂层PE隔膜的135 °C。

  • 关闭后NCM811/石墨电池的短路电阻增加41%。

(3)基于β-PP/PE复合材料的隔膜

  • 采用双向拉伸工艺的隔膜,PE和PP界面形成微孔。

  • 超过135 °C时,PE熔化并封闭离子传输通道,PP提供机械支撑。

  • 优势在于制造成本低、环保且易于连续化生产。

(5)EVA微球涂层隔膜

  • 聚烯烃隔膜表面涂覆EVA微球,90 °C时EVA熔化关闭反应通道。

  • 不影响电化学性能,提升了关闭温度的敏感性。

(6)热响应聚合物切换层(TRPS)

  • 在电极上引入TRPS层,通过PE基体的热膨胀实现瞬时隔断。

  • 关闭温度为70 °C,具有可恢复的电导性,防止内短路引发的热失控。

(7)多种新型关闭型隔膜材料

  • 基于PBI/PE/PBI的隔膜,在200 °C仍保持稳定。

  • SiO2@PI/m-PE/SiO2@PI隔膜兼具机械强度与高温关闭功能。

  • Al2O3/PE复合隔膜展现高达300 °C的热稳定性。

  • 引入低分子量PPTA涂层的PE隔膜,耐受温度达到240 °C。

2 热稳定隔膜

(1) 现有商业隔膜的局限性

  • PE基隔膜在热稳定性和阻燃性方面仍存在挑战。

  • 部分陶瓷改性隔膜(如三菱和Freudenberg)通过陶瓷涂层提升稳定性,但电化学性能仍有改进空间。

(2) 高温耐受隔膜的研发进展

  • 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制备隔膜,耐软化温度为205 °C,熔点为222 °C。

  • Dai等采用海藻酸盐涂层,隔膜在120 °C加热1小时后无收缩,且具备改性潜力。

(3) 耐高温聚合物隔膜

  • 基于FPAEK和PAEK共聚物的隔膜,耐受温度超过500 °C,无明显热收缩。

  • 使用PBI制备的纳米纤维隔膜在300 °C保持完整性。

(4) 增强阻燃和热稳定性的隔膜

  • 采用聚芳醚腈(PEN)膜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SET值为1秒。

  • 聚酰胺纤维增强纸基隔膜在240 °C无收缩。

(5) 混合材料隔膜的优势

  • UHMWPE/PMP共混隔膜通过提高结晶度提升热稳定性和电解液浸润性。

  • 天然纳米管涂覆PP隔膜显著提高刺穿强度和热稳定性。

  • 纤维素纳米纤维与木质素磺酸盐复合隔膜,在270 °C无收缩。

5.4 固态电解质

1. 无机全固态电解质(ASSEs)

(1)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Fig.14 (a)

  • 包括晶态(如NASICON、LISICON、钙钛矿、石榴石)和无定形态(如LiPON)。

  • 晶态氧化物中锂离子在多面体的等效位点之间迁移。

  • 单晶LLZO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为3×10-4 S/cm,但受晶界影响实际降至10-7–10-6 S/cm。

(2)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 分为晶态(如Li10GeP2S12)和非晶态(如Li2S-P2S5)。

  • 硫化物的锂离子通道较氧化物宽,离子约束力较弱,电导率高于10?3 S/cm。

(3) 固态电解质的优势与挑战

  • 优势:不燃性、高机械强度、抑制锂枝晶生长的能力。

  • 挑战:

  1. 离子电导率比液态电解质低数个数量级。

  2. 容易与富镍层状氧化物正极发生副反应。

  3. 电池压片制备过程中固态电解质界面易失效。

2.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

(1) 发现与发展

  • 1973年发现PEO可溶解并导电。

  • 1978年PEO复合物首次作为电池电解质被研究。

(2) 离子传导机制(Fig.14 (b)

  • 通过聚合物分子链段运动实现锂离子传导。

  • 在无定形区域的传导效率较高,离子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

(3) 改性方法

  • 填料增强: 如SiO?纳米颗粒可提高电导率与力学性能。

  • 复合改性: 引入二维粘土片和玻璃纤维提高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 新型复合材料: 电纺法制备超薄膜,提高机械强度和电化学窗口。

3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s)

(1) 结构与组成(Fig.14 (c)

  • 由聚合物骨架、增塑剂和锂盐组成。

  • 常见骨架包括PEO、PAN、PVDF等;增塑剂需低粘度、高介电常数等特性。

(2) 改性方法

  • 阻燃改性: 添加TMP和TEP提高阻燃性和热稳定性。

  • 无机填料: 如石墨烯氧化物提升力学性能,抑制钠枝晶生长。

  • 多孔结构设计: 提高电解液吸收率和热稳定性,同时抑制锂枝晶。

  • 交联改性: 引入Lewis碱离子导体实现交联,提升电导率和阻燃性能。

(3) 性能提升

  • 通过添加聚离子液体增强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同时提高离子电导率。

Fig. 14


5.5 电池层面的设计

1 刀片电池(比亚迪,2020年)

  • 基于LFP正极,采用刀片状单体电池设计。

  • 穿刺测试表现为“无火焰、无烟”。

  • 对三元正极材料的兼容性尚待研究。

2. NCM811电池包(宁德时代,2020年)

  • 容量100 kWh,采用敏感BMS、单体绝缘、改进的风冷技术提升安全性。

热扩散时间≥5分钟。

3. NCM523电池(欣旺达,2020年)

  • 在热失控点达到冒烟但无明火的性能。

  • 应用大数据监控预测电池衰退及火灾风险。

4. 热失控技术(孚能科技,2018年起)

  • 应用于广汽埃安V电动车电池,热失控后24小时无火焰,电池温度回到室温。

5. 自修复“凝胶电池”(蜂巢能源,2020年)

  • 可耐受高达150 °C的温度,修复机械损伤,保持高导电性。

  • 性能为“无火无烟”,显著提升安全性。

6. 埃安电池系统

  • 采用耐高温稳定电芯、超绝缘安全舱、3D冷却系统及第五代BMS。

  • 穿刺测试中冒烟最高温度为51.1 °C。

6. 重要结论

6.1 正极材料

1. 理解失效机制

  • 系统研究Ni-rich正极活性材料的失效与退化机制。

  • 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揭示关键稳定性参数(如键能、形成能)与退化机制的关系。

2. 材料改性策略

  • 掺杂与涂层:有效抑制氧气释放,稳定晶体结构,但需进一步明确对安全性能的综合影响。

  • 新方法探除传统掺杂与涂层外,开发抑制氧气释放、减少发热及防止电解液副反应的新技术。

  • 预处理与合成优化:改进前处理及工业合成工艺以提升电池安全性。

  • 单晶正极:具备结构稳定性与优良电化学性能,但大规模低成本制造仍面临挑战。

6.2 电解液

1. 可燃溶剂

  • 研究开发低可燃性或无可燃性溶剂。

2. 化学反应机制

  • 深入理解导电盐、电极与电解液间的复杂反应,揭示热失控过程中电解液的演化机制。

3. 阻燃剂(FRs)

  • 优化阻燃剂的化学性质,提升其低电位下的稳定性。

4. 非可燃溶剂

  • 探索能替代有机溶剂的非可燃溶剂,提高点燃阻力。

5. 锂盐选择

  • 分析不同锂盐对安全性的影响,并优化其在Ni-rich电池中的应用性能。

6.3 隔膜

1. 先进高分子材料

  • 开发具有高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化学抗性的聚合物。

2. 隔膜改性

  • 通过表面涂层或功能性填料改性提高隔膜的热稳定性、润湿性与离子电导率。

3. 固态电解质(SSEs)

  • 非可燃特性显著提高安全性,但室温下离子电导率需进一步提升。

4.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s)

  • 改善其性能的关键在于优化聚合物基体与添加剂的组合。

5.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s)

  • 提高机械强度及界面兼容性以适应商业应用需求。

6.4 展望

1. 平衡安全与性能

  • 材料开发需兼顾安全性与电化学性能,解决技术与经济性之间的矛盾。

2. 生产可行性

  • 当前Ni-rich正极材料已实现公斤级生产,主流合成方法包括共沉淀与高温煅烧,其他方法如溶胶-凝胶法和喷雾干燥法亦在探索优化中。

3. 安全性研究独立化

  • 将安全性作为专门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推动跨学科协作开发安全与高性能兼具的储能技术。
  • PDF

                               

仿真储能
本平台主要更新关于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储能元件仿真的最新文章和来自各国的能源新政策!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