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Link:
https://doi.org/10.1016/j.applthermaleng.2024.124794
Google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mwuH5lgAAAAJ&hl=en&oi=sra
ScienceDirect:
https://www.scopus.com/authid/detail.uri?authorId=55467428400
UniversityWeb:
https://jdgcxy.ncu.edu.cn/szdw/jshiml/xjzzxynyydlgcxjsml/bd8c61bee98d422cb37e88e978d6ffab.htm
3. 收录日期
1. 科学问题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针对锂离子电池组散热性能优化,分析耦合热柱的冷却模型对电池温度分布和散热性能的影响
2. 实验与模型方法
1. 电池模块结构
电池包由 6×16 的错列 21,700 锂离子电池组成,电池间距为 23 mm。
每三节电池中间加入铝制热柱,填充电池间微小间隙以增强传热效果。
2. 热柱设计 (Fig. 1(a))
每节电池周围分布有 6 根热柱,沿圆周方向以 60° 等间距排列。
热柱设计为三弧面,其半径等于电池半径,确保电池与热柱紧密贴合,增加接触面积以提升热交换效率。
3. 对流传热忽略 (Fig. 1(d))
由于电池处于密闭的电池包中,空气流动有限,忽略间隙内的自然对流。
4. 热柱主要几何参数
热柱高度h和接触角α 可调节,以优化冷却性能。
5. 隔热板设计
电池底部设置 1 mm 厚的穿孔隔热板,其结构整合了导热胶与隔热板,用于仿照 Rivian 汽车的实际电池包设计。
热柱穿过隔热板直接连接冷却板以增强热交换 (Fig. 1(b))。
6. 冷却板设计
冷却板由铝制成,包含 30 个流道,每个流道尺寸为 2 mm × 3 mm,相邻流道之间直翅宽度为 2 mm。
冷却液为 1:1 的水-乙二醇混合物,初始温度为 20 ℃。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battery module: (a) top view, (b) cross-sectional view, (c) isometric and explosive view, (d)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thermal column.
2.2 数学模型
1. 模型假设:
材料的热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不考虑热柱与电池之间的热接触电阻。
忽略电池与空气之间的辐射和对流换热。
动量方程:
能量方程:
电池和热柱的能量方程:
冷却剂的雷诺数:
锂离子电池均匀产热率:
电池芯产生的热量占所有热源的主导地位,其热率表示为:
2.3 电池加热速率与热模型
1. 电池加热速率 (Fig. 2(a))
在 30 ℃ 环境温度下,不同放电倍率下的电池加热速率。
2. 平均加热功率计算 (Fig. 2(b))
使用积分公式拟合曲线得到电池的平均加热功率。
3. 集中热模型
采用集中热模型,将电池简化为一个圆柱形热源。
4. 热导率差异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由卷绕的电极和隔膜层组成,导致其轴向、径向和切向的热导率不同。
5. 冷却模块性能评估
在 1C 和 2C 放电倍率下,分析冷却模块对电池包最大温度、温差等参数的影响。
Fig. 2. Relationship curve between heating rate, SOC and discharge rate of 21,700 lithium-ion battery(a) Relationship curve between SOC and heating rate at 1C, 2C discharge at 30℃; (b) Average calorific value.
2.4 网格无关性测试与模型验证 (Fig. 3)
1. 网格无关性测试
测试六种网格方案,当网格数量达 4,773,300 时,最大温度和温差变化小于 0.3%,选用该方案进行模拟。
2. 模型验证
仿真结果误差最大为 2.1%,证明模拟方法可靠。
Fig. 3. (a) A schematic of the grid; (b) Grid independence verification.
3. 研究结果
3.1 耦合冷却模型与传统冷却模型对比
1. 冷却方式对比
传统冷却模型:仅采用底部冷却板,电池直接放置在隔热板和冷却板上。
耦合冷却模型:在底部冷却板基础上,增加热柱用于径向冷却,热柱填充电池间隙并提高机械强度。
放电倍率与冷却效果
1C 放电时:
传统模型最高温度为 31.9 ℃,耦合模型为 26.6 ℃,温度降低 16.6%。
2C 放电时:
传统模型最高温度为 46.3 ℃,耦合模型为 31.5 ℃,温度降低 32.0%。
温度分布特性 (Fig. 5)
传统模型温度分布呈阶梯式增加,高温区分布分散。
耦合模型因热柱形成额外热路径,高温区分布更集中,便于监测与控制。
温差与一致性
1C 放电时,两模型温差相近。
2C 放电时,耦合模型显著降低电池温差,提高温度一致性。
热柱作用
热柱增强电池与冷却板的直接热交换,减小隔热板导致的温差,提高整体散热性能。
Fig. 4. Cooling model of conventional bottom cold plate.
Fig. 5. Comparison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between coupled cooling model and conventional cooling model at the A-A cross section (see Fig. 1 and Fig. 4) of the battery module.
3.2 热柱高度对电池包散热性能的影响 (Fig. 6, Fig. 7)
1. 热柱高度设置
分析热柱高度为 40 mm、50 mm、60 mm 和 70 mm 的耦合冷却模型。
质量能量密度随热柱高度变化 Table 4。
2. 温度变化规律 (Fig. 6)
第一阶段:
最大温度和温差逐渐增加,热柱高度对初始阶段影响较小。
随电池发热积累,顶部温度高于底部,较高热柱有助于将顶部热量传至冷却板,降低温差。
第二阶段:
温度趋于稳定,冷却液带走的热量与电池产生的热量平衡。
热柱高度越高,最大温度和温差越低,特别在 2C 放电时显著:最大温度和温差分别降低 1.9 ℃ 和 2.1 ℃。
3. 热柱高度优化
热柱高度超过 60 mm 时,温度降低效果减弱:
1C 放电时,热柱从 60 mm 增至 70 mm,最大温度仅降低 0.1 ℃。
2C 放电时,最大温度降低 0.3 ℃。
不必减少质量能量密度提升热柱高度至超过 60 mm。
4. 温度分布与热路径 (Fig. 7)
热柱高度从 40 mm 增至 70 mm,电池与热柱接触面积增加。
温度靠近冷却板下游和电池顶部较高,因存在两条主要热路径:
路径一:底部与冷却板的热交换。
路径二:通过热柱传导至冷却板的侧向热交换,占总热量交换的 88%-89%。
结果表明,热柱有效增强电池散热性能。
Fig. 6. Time histories of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the battery pack for the four thermal column height cases: (a) Discharge rate of 1C, (b) Discharge rate of 2C.
Fig. 7.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t the A-A cross section at the end of discharges with different thermal column heights: (a) 1C and (b) 2C.
3.3 冷却液流速对电池包散热性能的影响 (Fig. 8, Fig. 9)
1. 冷却液流速与散热性能
流速增加时,最大温度和温差先迅速下降,后趋于平稳。
1C 放电 (Fig. 8(a)):
流速从 0.05 L/min 提高至 0.25 L/min,最大温度从 42.5 ℃ 降至 27 ℃,温差从 19.4 ℃ 降至 5.3 ℃。
流速达到 0.45 L/min 时,最大温度和温差降至 24 ℃ 和 3.9 ℃。
同时压力降增大,从 120.5 Pa 增至 218.6 Pa (Fig. 9)。
2C 放电 (Fig. 8(b)):
流速从 0.2 L/min 增至 0.6 L/min,最大温度从 41 ℃ 降至 31 ℃,温差从 19.1 ℃ 降至 9.4 ℃。
流速继续增加后,温度和温差下降趋势减缓。
2. 冷却性能与模型对比
耦合冷却模型优越性:
相较传统模型,在 1C 放电时,最大温度和温差分别降低 5 ℃ 和 1.3 ℃;
在 2C 放电时,最大温度和温差分别降低 15 ℃ 和 4.4 ℃。
耦合冷却模型可在较低冷却液流速下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降低功耗。
3. 优化建议
进一步提高冷却液流速对散热性能的提升有限,但会显著增加压力降。
建议选择较低的流速以平衡散热性能与能耗。
Fig. 8.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the battery pack between the coupled cooling model and the conventional cooling model under different flow rate conditions: (a) 1C discharge rate; (b) 2C discharge rate.
Fig. 9. Pressure drop of the coolant at different flow rates.
3.4 冷却液流速对单体电池传热的影响
1. 单体电池温度变化规律
冷却液流动方向上电池温度逐渐升高 (#1 到 #16)。
流速越低,最大温度的增幅越大。
增加流速后,最大温度先快速下降,随后趋于平稳。
2. 耦合冷却模型与传统冷却模型对比 (Fig. 10)
1C 放电 (Fig. 10(a)):
流速从 0.05 L/min 提高至 0.45 L/min,耦合冷却模型下 #1 电池最大温度下降 4.2 ℃,#16 电池下降 18.4 ℃。
2C 放电 (Fig. 10(b)):
流速从 0.2 L/min 提高至 1.0 L/min,耦合冷却模型下 #1 电池最大温度下降 1.8 ℃,#16 电池下降 12.55 ℃。
耦合冷却模型在 1C 和 2C 放电下分别比传统冷却模型降低单体电池最大温度约 5 ℃ 和 15 ℃。
3. 电池行内温差 (Fig. 11)
传统冷却模型:
行内温差受流速变化影响较小,2C 放电时温差超过 8 ℃,超出锂电池允许范围。
耦合冷却模型:
温差随流速增加快速下降。
2C 放电时,行内温差小于 5 ℃,在锂电池安全范围内。
4. 优势与优化建议
耦合冷却模型显著降低单体电池温度和温差,可在较低流速下保持合理温差,提升系统效率并减少能耗。
Fig. 10. Maximum temperature of the second row batteries of the battery pack at different flow rates: (a) Discharge rate of 1C; (b) Discharge rate of 2C.
Fig. 11.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each individual battery under different flow rate conditions: (a) Discharge rate of 1C; (b) Discharge rate of 2C.
4. 重要结论
1. 耦合冷却模型显著提升散热性能
在底部冷却基础上引入热柱进行侧向散热,降低电池最大温度和温差;1C 和 2C 放电时最大温度分别下降 16.6% 和 32%。
2. 热柱高度对散热影响显著
热柱高度从 40 mm 增加至 60 mm,显著降低最大温度和温差;超过 60 mm 后降温效果趋于平缓,且对质量能量密度影响较大。
3. 冷却液流速优化
增加冷却液流速能显著降低最大温度和温差,但当流速较高时,降温效果趋于饱和,同时增加压降。耦合冷却模型可用较低流速实现较优冷却性能。
4. 单体电池温度分布均匀性改善
耦合冷却模型使电池行内温差明显降低,2C 放电时温差小于 5 ℃,显著优于传统冷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