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泾川县教育局教研室
杨红林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核心地带,是数学教师应该着重用力的关键环节。参加小学联片教研活动时,观摩了两名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数学课《圆的周长的应用》“同课异构”课堂,聆听了评课议课环节10多位老师的发言,很受启发,也存在一些疑惑,数学教学应该怎样把握好“度”,处理好知识与思维的关系,由此生发一些思考,撰文交流,提出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一、把握好落实《课标》与优化教学设计的关系
谈教学不能不说《课标》,如同建设法治中国不能不说《宪法》。《课标》体现设置课程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具有导向性、规范性作用。无论教育专家还是一线教师,都奉学科《课标》为圭臬,不断深入研究、解读,每有《课标》变化或者教材更新,均会引起一番自上而下的大讨论、大解析、大阐释,不同读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均有不同的道理和深度(也不乏神仙打架,扰乱视听的)。但是,再有道理的《课标》解读,都不能替代具体的课堂教学,《课标》理念的落实、对培养学生能力、知识和素养的要求,最终还是要落实在一节节课上,落实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中。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最难的就是缩短《课标》与教学设计的距离,实现《课标》要求与教学设计的水乳交融,有机渗透。观摩不同课堂,明晰地看见,老师对于课标的理解不同,往往会产生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不同、课堂操作不同、深浅拿捏不同,导致出现“深挖教材、深入浅出”与“横向推进,浅表处理”等不同的教学现实。如何基于《课标》优化教学设计和实践,让课标精神不走样,让课标理念和教学实践“情投意合”?我的建议:首先,正确把握《课标》和教材的关系。始终要记得,《课标》与教材的关系是“道”与“术”的关系,道之不存,术必将偏。既不能生搬硬套《课标》的话句,把课标标签化,也不能将《课标》置之不理,束之高阁。教材是在《课标》指引下编写的例子,是落实《课标》精神的载体,是一种达成能力素养的途径,而且不是唯一的途径。我们看到《课标》只有一个,教材却有多种版本。所以,研究教材不能只是孤立地研究教材,而要在《课标》的关照下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审视教材的脉络走向,梳理教材的内容组合……这样,对教材的理解才会更全面、更深刻、更深入浅出。第二,要重视《课标》的咀嚼式学习。吃透《课标》,咀嚼《课标》,把《课标》融入教学全过程。学习《课标》要注重学习原文,不要只看解读,并且要找出不同版本比对学习,吃透每句话、每个词的深层含义。当然学习一线名师和专家的解读很有必要(微信公众号输入关键词,山南海北的名家解读一涌而出),弥补我们“硬啃”的茫然和索然。第三,把落实《课标》和具体教学任务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典型生动的课例来理解教学设计,来比照高明的教学设计对《课标》精神的完美落实。可以同步观摩网络平台上的课例,在学习具体课例中加深体会。比如,《课标》要求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增强学习体验感。那就要结合本土生活环境来创设。一种教材不可能顾及到各种生活环境,备课时就要具体到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比如调查区域环境,城区教学可表述为“世纪花园小区”,农村教学则可以换为“南峪村沟圈队”,诸如此类,根据学习内容顺延、拓宽、嫁接、迁移,把学生熟悉的情境还原出来,让学生近距离地体会“原来身边处处是数学”,让学生学到活生生的数学,而不是搁在书本里的数学,合上书本就还给老师的数学。
二、把握好注重“双基”与凸显“四基”的关系
“双基”的概念由来已久。“双基”通常是指教学内容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论”是主张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中小学教学内容核心的课程理论,这种理论对我国当代的课程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记得30年前踏上讲台时,接受的就是很流行的“双基”说法。新课标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提出“四基”概念,并且成为一种明确的教学要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与发展。”直观判断,“四基”理论是在“双基”基础上发展而来。但是,这不是几个概念简单的叠加,而是更为丰富的表述,更加立体综合的素养要求。“基本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巩固中琢磨、概括、提炼出来的,具有超越基础知识的普遍性。“基本活动经验”则强调学习的体验性,要求在学习预设中创设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掌握,对数学思想的融会贯通,从而形成高于知识获得的数学素养形成。有的老师一贯注重“双基”的反复训练,设置训练题突出认知层面的平移性运动(如“推土机”),对基本公式定理反复训练,能力训练深度不足,没有做到“挖掘机”功能。例如《圆的周长的应用》,不能在基本公式C=πD的延伸中通过多种变式让学生思维深度运转,去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关键是找见题干中“圆”“直径”和“半径”,认识到无论条件或环境如何变化,只要能透析出“圆”“直径”和“半径”的要素,那么任何生活情境下“圆”或者“半圆”的周长都能计算出来,进而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把握好直径与周长的数量关系。对于“双基”和“四基”的关系,要科学理性对待,过分注重“双基”训练,突出平移型训练,只会过了小学数学测评的关口,考个好成绩,无法突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性体验和拓展性思维的挖掘,不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不利于数学思想的渗透,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但是,忽视“双基”的夯实,一味地拔高、拓展,可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新课程改革从一开始就没有淡化或忽视“双基”,只不过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有专家指出,在纠正以往过于偏重“双基”的做法时,也应注意不能让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追求数学思想和过程体验,也要基于夯实知识技能。这需要数学老师好好琢磨、体会,在课堂上实践。
三、把握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
课改实施多年的收获,最突出的是师生关系在课堂中的改变,在班级授课制为主体的大背景下,以“讲授式”“填鸭式”“一言堂”为主要特征的教师主体地位基本上转变为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也由知识的接受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组织下,积极自学、交流、探讨、合作、质疑、解答,素养能力提升途径不断拓宽,这样的课堂也让人觉得更加舒服,更为科学,更加有滋味。这才是最好的课堂关系。但是在不同的课堂上,由于教学理念的转变还不彻底,教学技巧还不成熟,课堂节奏把握还不到位,总是出现教师“心急”状态,急着赶预设的节奏,讲得多,说得快,留给学生的时间不多,甚至越俎代庖,替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师生互动性差,课堂气氛冷冰冰,让听课者感到很不舒服,师生心情也不舒畅。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师生关系真实地实现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很多管理者采取了强硬的措施,固化了很多模式,比如“10+35”模式,限定每节课老师说话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活动至少35分钟。但是教学模式也有弊端,条条框框太多,不利于各种课型中教学任务完成。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纵观诸多课堂,还是老师要做好过细的工作:一是老师要敢于做个解放者。思想上的转变要彻头彻尾,从课改要求和学生素养提升方面认识到“放不开手”的弊端,从自我课堂转型方面认识到“不改不行”,要敢于挑战自我,放下“单怕讲不透彻,学生不会做”的顾虑。在备课、授课环节不能只注重知识输送、能力强化,更要思考师生活动的设计,把学生置于活动的中心,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完成知识获得和能力生成。不要怕学生出错,出错说明学生不会,不会更能印证学习的必要性。要敢于暴露出错,出错的地方是可贵的课堂生成性资源,比捂着藏着掖着、顺顺溜溜完成一节课任务更有价值。二是要善于管理课堂的节奏。课堂上之所以出现老师的声音很多,学生的声音很少,主要是老师不善于管理课堂的节奏,把握不住课堂提问、引导、解答的火候。在不该提醒的时候一句话揭开了“谜底”,学生思考或者做题的时候不停补充注意事项,唠叨个不停,甚至读题、析题、破题、解题的环节全部包办,学生很被动,手动不起来,脑子转不起来。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把控节奏,管住自己的口,说在该说处,点在改点处,宁肯等待,也不要抢,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经历想不明白、说不透彻、做不正确的“作难”,让学生在体验过程后再点拨。“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的火候把握是个技巧活,也是个艺术活,要始终记得启发式教学永不过时。三是设计好“问题链”。好的课堂离不开好的提问,精彩的课堂几乎都是精彩的“问题链”指挥下完成的。这需要在备课时下大功夫,熟练地备好教材之外,更要备学生,备“意料之内”,还要备“意料之外”,不但要设计好整节课的框架环节,还要对每一步骤的问题设置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细致的预设,对选取怎样的情景性问题,怎样出示问题,问题呈现后学生会有哪几种反应,出现怎样的解答,从不同问题的反应中可以看到学生思考的深度如何,对各种“突发的生成性问题”该怎样引导,怎样点评,怎样用最少的话引导,都需要细致思量,整理形成一个完成的课堂“问题链”和解答引导的“解答链”,这样在反复思索之下,真正的“备课”才完成了,才能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把自己的话语量降到最低,课堂引导必然游刃有余,学生的主角地位才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四、把握好传统教学工具与新教学资源搭配的关系
从传统教学工具到教育信息化,从教育信息化到教育数字化,经历过坎坷的发展。最近十年以来,发展最快,新的教学设备犹如雨后春笋,配备在城乡的每一间教室。电子白板是最主要的设备,它强大而丰富的功能改变了以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生态,更替代了投影仪时代的记忆,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将静态、二维的教材内容不断延伸,而且优化了创设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协作学习、自主学习、讨论学习等新的教学过程。新教学资源的好处自不待言。但是,长时间依赖电子白板,依赖成套课件播放,往往会扼杀老师备课和教学的创造性,影响备课的深入度,形成“白板依赖症”。正如有的老师坦言,有了白板和希沃课件,课好上多了,简单多了,可是总觉得空落落的,总觉得没有上到位。事实也是如此,依赖白板,老师很少写粉笔字,板书字体拿不出手,更不要说示范性。老师应该和学生思维同步、动态呈现的解题过程成了静态的画面……而且最大的弊病是,节节课都用电子白板,刺眼的光直接造成中小学生眼前眩晕,视力疲劳,近视率直线飙升。是不是什么样的课都要用白板?是不是每节课40分钟一用到底(课间也不让白板“休息”)?是不是新教学资源时代,粉笔书写和课本使用就可以退出课堂舞台?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怎样处理好传统教学工具与新教学资源搭配的关系?其实早有结论性探讨值得借鉴:“传统教学工具与新教学资源搭配的关系是互补和协同的。传统教学工具可以提供稳定和可靠的教学环境,而新教学资源搭配则可以带来创新和活力,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无论从能源节约、学生视力保护,还是学生课堂学习专注度、思维品质提升、能静下心来思考等多个方面考量,电子白板等新资源的运用需要谨慎对待,最好坚持“非必要则不用,很需要一定用”的导向。这需要教师有自我反省意识,有“能不用则不用”的定力,也需要学校在教学评价等导向方面理性看待,理性评价,不要一味地把“运用了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作为一贯的优点来谈,而要突出“必要地、适时地、科学地使用新媒体设备组织教学,促进了教学目标高效达成”。总之,多媒体是双刃剑,要琢磨用好,不能盲目跟风,把老师自己也卷在风里不辨东西。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老师们扎根课堂,勤于反思,一定能找见好的方法,让我们的课堂越来越好。仅仅是一点个人思考,若能引起同仁思考,不胜欣慰。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