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聚焦写作教学
探寻习作之径
——提升学生习作能力教学随笔
泾川县窑店镇中心小学 杨秋娟
!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习作成为了学生表达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其在语文学科学习中的比重和难度都有所增加,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核心素养导向的人才培养要求。而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把习作教学作为重要的课题进行长期的研究、实践和反思,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培养习作能力,提高语文学科学习力,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下面是我自己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在低段写话与高段习作方面的所思所悟。
一、
课标习作要求要熟知
课标作为我们教学的导航,我们语文老师要对课标对小学习作要求烂熟于心,这样开展习作教学才能胸中有数、有的放矢。
对小学生的要求,六年分三个学段,由低到高,具体如下:第一学段,1、2年级。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3、4年级,开始写习作。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连句成段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并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第三学段,5、6年级,学会写习作。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丰富自己见闻,积累习作素材。能审清题意,围绕中心选材,能写纪实(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板报、建议书、会议记录等应用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总的来说,新课标对小学生写作文的要求是注重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培养,强调观察、思考,真情实感和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同时要求规范、整洁、有一定速度的写作能力。这个要求给语文教师的启示就是:作文课堂教学应是以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习作时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
!
二、
低段看图写话要夯实
小学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对于学生写作兴趣及表达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整个小学语文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自一年级第一学期后半期开始,看图写话就已初登语文舞台,既提高了前期“写句子”的学习层次,又承接了中高年段作文最初步的基础训练,是小学语文写话训练中的重要一环。
(一)用眼观察动笔书写
1.学会观察图片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低段学生接触最多的练笔就是看图写话。教会孩子有顺序观察,从远到近、从高到低、从整体到局部,整体关注,聚焦细节。
2.把句子写完整
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谁”或“什么”,后半部分交代“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前后两部分说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话。需要强调说明的是:知道什么是完整句,怎样的句子才算完整,这只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落实在行动上,即平日在说每一句话,在写每一句话时,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提高“完整”意识,不写残缺不全的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句末正确使用标点也是句子完整的一个标志。
3.把句子写通顺
句子通顺,就是句意明白,读得顺口。具体来说,句子通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词要准确,经得起推敲;句中词语排列的顺序要合理;词语使用搭配要得当;句中各词语的意思不能自相矛盾;关联词语的使用恰到好处;句意明白,合乎实际,符合情理。
4.把句子写连贯
合理安排顺序,使句子连贯。在写话时,一定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总要围绕既定的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相关的句子组织在一起,使句子前后连贯。学会运用“他(她)”或“它”这些人称代词,使句子连贯。在几个句子里,如果写的是同一个人物(或事物),后面再指这个人物(或事物)时,就可以用“他(她)”或“它”来代替。这是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需要改进的最大问题。
5.把句子写具体
句子要完整,这是首要的。但在许多时候,句子只做到“完整”是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还要做到“具体”。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具体的呢?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写清楚:什么时候 (时间)、有多少 (数量)、在什么地方或从哪儿 (地点)、什么样 (形状或颜色)、怎么样 (态势)、达到什么程度 (情境),就写清了事物外形特点、活动特点,就把自己要准确表达的意思写出来了,这就叫做把句子写具体。这样的句子就算是完整、具体的句子。学习把句子写具体,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需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将平时阅读、语文课本中的好词佳句、修辞方法尝试着往自己写话里用,这样学生的写话越写就会越有味道。比如:景物描写多用排比、修辞、比喻,景物就会有画面感;人物描写抓住图片中人物神态、动作,想象人物语言及想法,这样人物就会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二)多措并举来练笔
1.续写、仿写故事
儿童具有超常的想象力,需要教师激发他们的潜能。教师可以借助课文来实现,如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我多想去看看》《四季》都是仿写的经典范文。二年级上册《我是一只小虫子》、《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等等都可续写,训练想象力量的好文章。还可以进行绘本故事续写。比如:绘本《小真的长头发》《好饿的毛毛虫》《米粒的帽子变变变》《跑跑镇》《咕噜牛》等,对于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有很大帮助。
2.改写、创编故事
改写故事既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又可以训练写话能力。改写可以是对故事大刀阔斧地修改,也可以是对具体细节、情节的补充调整,以增加故事的曲折性、趣味性。这样的读写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提高写作水平,建立写作自信。一年级上册《与大人一起读》里《小红帽》《狐狸和乌鸦》《龟兔赛跑》等,一年级书本里的《小猴子下山》等故事就可以成为学生创编童话故事的范文,对于学生学习的古诗也可以尝试着写成一个小故事,比如《江雪》《夜宿山寺》。
3.绘本、节庆写绘
写绘形式很多,比如:随文写话、绘本写绘、橡果写绘、节庆写绘。充分利用节庆进行写绘,清明、中秋、春节、教师节、“三.八”让学生写绘时了解节日习俗及过节情景。“五一、国庆欢乐游、七彩寒暑假”等等让学生将小长假、寒暑假的见闻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拓展学生的写话视野。
4.尝试童谣与童诗
一年级下册《读读童谣与儿童》孩子朗读无障碍,而且读起来乐趣无穷。大多数篇目都可以进行仿写。如:《老鼠搬鸡蛋》《下雨了,我不怕》等,一二年级晨诵课本里几乎每一首儿歌童谣都可以仿写。
5.适当补充命题写话
除了书本上给孩子要求的看图写话,我们坚持每周一次的写话训练题材外,还可以适当地补充写话主题:我的一家,我的好朋友,我喜欢的玩具写完可以让写写我的文具。结合季节变化设计找春天、我眼中的秋天写话主题等等。
!
三、
高段习作教学讲技巧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是连接小学低段看图写话与初中阶段作文的桥梁。开展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教师要优化教学策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丰富语言环境、关注日常生活、展开练习实践,从而切实提升习作水平。
1.教师写下水文影响
在阅读了王铁仙老师为《于漪老师教作文》一书作的序后,感触最深的是于漪老师作为我国语文教育界的名师、大家,她指导学生习作时,常常能触及孩子的心灵敏感区域,引导他们写出自己的真性情、真想法。而这一切都源于她自己一直在坚持写作,尤其是写下水文,对于学生写作中的甘苦有切身感受,所以看学生作文,能准确的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非常欣赏于老师的做法,也一直在效仿她经常练笔写下水文,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养成写作的好习惯。写作其实就是要学生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通过写真实的事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写一些下水文读给学生听,让他们感觉作文没有那么难,事例也没有那么遥远,而且最真实的才最能打动人。如学生要写童年趣事。我将自己小时候与弟弟妹妹之间的种种趣事不打折扣地写出来读给学生听,他们听得哈哈大笑。在语句表达上我将书本中学习的一些好词佳句、修辞方法变身出现在我的下水文中,学生们听完都觉得语句很优美生动。我顺势鼓励学生筛选他们童年生活最有趣的事例来写,用上所学表达方法。结果学生们写出的作文内容详实、事例典型、语言精彩。由于我经常写作我带的学生也都变得特别爱写作,学生选材较为容易。由此可见,下水范文的示范引领作用还是很重要的。
2.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苏轼的名句,意思是广博地学习知识而有所辨别;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把这句话放到我们写作教学中来说,就是要想写好作文,只有“读书破万卷”、“熟读唐诗三百首”的厚积,才会有“下笔如有神”、“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薄发。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必须教会少年读书!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的阅读的人,就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在小学中就应该是阅读达到完善的程度,否则就谈不上让学生自觉的掌握知识。”当下,我们对学生的阅读都很重视,每学期会推荐给学生快乐读书吧里的书目,同学生一起读,充分利用阅读交流课、推进课让学生把阅读中积累到的一些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慢慢沉淀下来。寒暑假要求学生背诵古诗各二十首,自主阅读三本书。积极撰写读书笔记。这样三到六年级坚持下来阅读量还是很乐观的,久而久之,只要孩子们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学生写作文还会愁没素材吗?另外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多体验生活,亲历活动,让学生拓展见闻与生活经验。
3.抓好单元写作训练
语文单元写作就是两周时间围绕语文一个单元的习作话题设计写作题目,通过连续几次写作活动,使学生在这一两个话题上有充分的思考与认识,实现既提高写作水平又培养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多重目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共八个单元,也就是八次习作,每两周完成一次。周三有作文课,周二下午提前布置学生去提前预习本单元的习作要求,翻看范文,自己先在脑海里进行搜集素材、谋篇布局。到周三的作文课上,再根据学生预习反馈给酌情指导,根据不同学生,不同主题也可设计作文分层练习单,给学生习作抓手,同时降低习作难点,让学对作文不惧怕。课堂上完成单元主题习作。尽快批阅后在周五进行作文讲评,将他们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与指导性意见。周末再布置相关联的一篇习作让他们去完成,保持单元习作中存在的亮点,注意改进不足。周一再进行点评一次,周三在周记本上继续练习第三篇相关联的习作内容,要求同学们在前两次习作的基础上质量要有大飞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一次次收获着,进步着。
4.渗透习作教学技巧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像作文教学方法,对于小学教师特别实用的很多。比如蒋军晶老师的《作文九问》、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课例》、《五感法作文帮》、《作文金句800例》等这些书里对于作文指导课、讲评课的案例都特别精彩,对于我们指导学生作文帮助很大。小学作文按类主要可分为记叙文(写人记事)、说明文、应用文、写景文、动物植物、想象类等。这些文章可以说都有模板可套。像记叙文开头写法,就有开门见山、排比+比喻、引用名言、对比、设问、留置悬念、阳光三洒法(月光三照法、雪花三飘法、风儿三刮法、小雨三下法)可选用;中间内容记叙文选材要典型,不人云亦云,写事采用一波三折,写人采用侧面+正面,写景采用五感法等等;结尾常见写法,有首问呼应法、名言升华主题法、设置悬念法、峰回路转法、出其不意法等,我们便研究作文教学边梳理好这些方法一点一滴渗透给学生灵活仿写、整合套用,学生谋篇布局、作文结构、语言组织就不会质量太低。
5.创新作文练笔形式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因而,在习作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是能够引导学生领悟写作方法,让学生产生习作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形成个性化表达,帮助学生抒发真情实感的,突破习作重难点的方法。反之,如果习作情境的创设不足,就难以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写作能力的形成是滴水穿石之功。紧紧靠每学期八个单元习作练习远远不够。这就要去我们创新作文练笔形式。除了作文我们还设有周记作业,这是临场作文练习好载体,建议老师不要让学生打草稿,直接在两节课边思考边完成。我们以前运用最多的是坚持写日记,现在练笔形式可多了。语文书上的大部分课文都可以设计课堂小练笔,根据时间可口头练习,也可书面练习,语文课上坚持抓好这个练笔学生也会日益进步。周记写作主题及每周米一次的练习主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可操作性话题,比如我眼中的春天/秋天(体验式写话,先观察后表达),我学会了洗红领巾/我的拿手好菜(实践式写话,先动手实践再书面表达),今天我当家/家务劳动我能行(学生先进行老师体验再书面表达),针对班级留守儿童,设计给在外打工父母的一封信,通过感恩主题班会布置一篇有关亲情的作文,在共读书目中设计励志话题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理想,利用体育课、大课间组织学生拔河比赛、做游戏、放风筝,让学生写场面活动类作文,或让学生做一次科学实验,写一篇作文,水果、蔬菜可让学生带到教室,采用“五感”法当堂边吃边写。
6.搭建展示交流平台
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将习作要求作为评价标准,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三位一体,让学生重视作文,当然,为了树立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就要让他们体验写作成功的快乐。我们语文老师就要以儿童的眼光赏识儿童的作文,对学生习作要积极评价,多就少改,多表扬学生的优点,少提学生的不足,哪怕是一个贴切的词语,或是一个形象生动的句子,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大加赞赏,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另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活动来锻炼他们的胆识及激发他们的写作潜力。习作讲评完将学生的习作分组向学校广播站投稿,学校美文橱窗栏投稿,一些特别优秀的作文推荐向省市县级等刊物及一些微信平台投稿,让学生看到他们的佳作刊登、发表,自己也可以成为小作家,享受写作成功的快乐,获得写作成功的体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文教学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它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断改进、持之以恒的坚持。只有大量的听、说、读、练的输入,才会有厚积薄发、博观约取的效果,相信我们也才会迎来作文教学的春天。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