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系列谈4:中国白酒出海,难与不难?(之二:何以销量?)

2024-09-24 00:11   广东  

上文“出海系列谈3|中国白酒出海,难与不难?(之一:事实篇)”说过,中国白酒出海现状是除了茅台,其他品牌基本海外业绩可以说是忽略不计。也就意味着,过去很多海外行为,更多还是在于品牌的能见度,以及品牌故事和PR推广层面更多一些。中国白酒品牌大部分海外宣传推广行为,返回国内,进入主流媒体成为了官方品宣的工具,以此展示国际化形象与能力。

海外市场的茅台,卖到了哪里?

先从“飞茅腿”这一频频出现的现象来说起吧。刚刚过去的9月18日,一则关于一女子将四瓶茅台酒绑在腿上过海关被差获得新闻,冲上了热搜头条。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飞茅腿”的新闻。

除去飞茅腿外,中国海关查获的各种方式背会茅台酒的不计其数。

出一趟国,买回来的还是中国的茅台。中国人出国,背出去的商品五花八门,但是背回来的中国品牌中国商品,茅台算是少数的选择了。这应该也是茅台在全球市场销售的一个缩影,没有数据说明到底有多少茅台回流了中国,但是茅台的海外市场,真正销售的区域也是“海外本土+中国回流”这也是一个基本事实。今年5月份,我专门去了两趟茅台在日本东京银座的旗舰店,店内导购人员清一色都是中国人,中文是基本官方语言。 

这折射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中国白酒虽然出国了,但是真正并未融入所在国的本地生活圈,基本还是卖给中国人为主。

茅台具有高度的品牌力,消费者带回国内,无非三个原因:第一,作为礼品;第二,保真,买个放心;第三,也有可能比国内的实际到手价略低一些。既保真,又能有价格优惠。回国内能用得上,储备性购买就有了理由。所以免税店现在也是茅台在重点沟通的合作渠道。

全球散花,弱势渠道,难破华人圈

目前的基本情况是,中国白酒品牌绝大部分公司,海外的经营模式都是清一色的代理商模式,代理商以现金买货方式,完成产品的出海销售。白酒公司有国际部、国际公司和国际业务团队,但基本以开发和服务经销商为主,海外市场基本就是散养形式,依托于本地经销商的三头六臂各显神通。而这其中的经销商大部分都是当地华人为主,基于人脉而发展的,本身平时应酬的时候也会用到中国酒,所以既做了代理商,有生意可做,又能以较低的进货价降低自己商务应酬的用酒成本,何乐而不为。

这其中经销商是否有开发、耕耘和发展市场能力,已经不是重点,重点的是先把酒卖到海外去,占个坑,所以,每个市场的销售多少,多少还是有碰运气成分。经销商代理商能做的动作就只有:自用、铺中餐馆、以及唐人街华人超市等渠道,对于有些国家可能就是“一个集装箱不复还”。然后再开发客户,周而复始。

而因为白酒厂商没有本地化运营团队,自然也很难读懂当地市场,对不同国家市场的理解,更多来自于经销商代理商的实践和反馈,包括产品开发,产品选择,也多非主动行为,是被动响应。

鸡和蛋的两难:分散的国别市场,几乎没有投入的市场

没有市场就无法决定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市场。

依托海外华人作为客户本身就并非专业的酒水销售商,他们对酒水如何销售,如何破局,如何进行市场培育本身就缺乏能力的,有热情但是没经验,没能力。而厂家没有本地团队,自然无法深刻理解本地市场,即便飞过来走一圈也是走马观花。回头更多还是代理商的活,投入的账算不清楚,投资回报说不清楚,一笔难算的账。

没有市场投入就很难形成认知,没有认知就没法进入本地消费者心智之中,没有消费就没有主流渠道能见度,这就是一个怪循环。

代理商现在非常清楚自己的角色是“拿酒换钱的”,对销售有促进的事情去做,短期没有促进的事情,长期培育品牌的事,这不是代理商干的,毕竟孩子不是自己的,养好了被收回去的比比皆是。所以,且不说代理商是否有运营能力,即便有,代理商也很难为此搭上全部身家去开发市场,更何况中国白酒本身在异国他乡,除却华人圈,就是新的物种,生活未见之物,甚至主流渠道都进不去。又如何能走入本地人的生活圈之中?

那么,中国白酒的出海,到底卡点是在市场,还是哪里?你的答案是什么?


(未完待续)

***注:本文封面插图和内文搜索结果,均来自AI助手:豆


崔洪波论品牌
行成于思。一个创始人和品牌顾问的商业随笔与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