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小心细菌性痢疾

百科   健康医疗   2024-08-22 22:37   上海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058 篇文章

前不久肠道门诊来了一位阿姨,表情痛苦,捂着肚子,嘴里不停呻吟着。看见医师立即喊着说:“医生医生,快帮帮我,我肯定生大病了,拉肚子这都拉出血了呀!还发烧了!”接诊医生赶紧上前边安慰边询问病情:“阿姨,不要着急,现在肚子痛吗?便血几次了?。。。。。。”通过医生病情询问及一系列检查和化验等,结果诊断为细菌性痢疾。

 


那么,为何细菌性痢疾来势好凶让阿姨如此紧张?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菌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

                

 

二、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通过手、食物和水等经口摄入感染,也可通过接触患者或带菌者的生活用具而感染。如下图:


 

简单说:像这位阿姨,经过询问,她中午吃了蛤蜊炖蛋,吃的时候就感觉其中1个蛤蜊不新鲜(食物污染),被痢疾杆菌污染的蛤蜊,吃下去后,痢疾杆菌进入肠道,出现腹痛、腹泻,便中带血的肠道症状。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为高发人群。儿童、老年人和营养不良者较易出现重症和死亡。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短。部分成人感染后可无症状。

 

三、细菌性痢疾的症状?


1、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里急"是指肚子里面的内急,一阵一阵的肠痉挛既疼痛又想大便。"后重"是指大便刺激肛门时产生的便意,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大便了,因为基本上都拉完了。即使拉出来也只是水样便或极少量的伴有脓血样的大便.但是病人老觉得想拉,就一直在厕所不敢出来)。  


2、除了以上的症状还可能出现,头痛、乏力,以及口渴皮肤粘膜干燥等表现,严重的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中毒性休克表现。

 

四、细菌性痢疾患者日常管理?


预防菌痢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并且做到三要二卫生一隔离。


三要

一要喝开水、吃熟食(如外出就餐、食用生冷食物和饮用生水的频率增加,这些都容易引起菌痢的流行或暴发)


二要勤洗手(污染的双手是疾病感染的重要途径)


三要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


二卫生

搞好家庭卫生(餐具、生活用具单独使用)


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蚊子等害虫)


一隔离

患者与家属尽量不要同住;使用的厕所、洗手盆等应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患儿应避免与其他儿童直接接触,玩具应定期清洁消毒。照护人员应规范手卫生。

                  

五、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日常监测?


两个观察:

一看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是否好转


二看化验结果:连续2次粪便(间隔24小时)培养转阴解除隔离

 

六、中招后该如何饮食?


为了舒缓细菌性痢疾带来的胃肠道不适,尤其要重视饮食。一是减轻肠道负担,帮助肠黏膜修复,恢复肠功能;二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喝水的同时补充盐分)。


1、急性期饮食

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米汤、藕粉等,每天6-7次,每次200ml左右,忌油腻食物。


2、恢复期饮食

以少渣无刺激性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等;选择含纤维素少、易消化、含淀粉较多的蔬菜,如土豆、冬瓜等;适当增加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蛋、奶、鱼、豆腐等。

 

总而言之,夏秋季天气炎热,大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贪凉生食食品,注意防蝇防蚊;如有发热、腹泻症状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细菌性痢疾诊疗方案(2023年版) [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4, 31 (02): 18-20+24.

[2]王婷,贺湘焱. 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及发病预测的研究进展 [J]. 职业与健康, 2024, 40 (10): 1422-1425. DOI:10.13329/j.cnki.zyyjk.2024.0303.


作者: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感染科

奚弘妮 主管护师

周琼 主管护师


延伸阅读



如何提升与认知症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揭秘——孤独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吗?


老年朋友如何远离流感?


老年朋友如何远离流感?


体检报告知多少?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达医晓护"官网

大医小护
本公众号隶属“达医晓护”,寓意“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是上海市科委、科协共同指导下的,原创作品创作与传播平台建设并重的公益性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也是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品牌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