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大家聊了聊《无人深空》辛苦更新8年后口碑终于逆风翻盘这件事,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宣传欺诈”案例。不否认开发商在后续一直为游戏缝缝补补,但是它没有达到宣传时的行星探索数量也是事实,发售初期的《无人深空》可以说是毫无可玩性。当然现在再看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一点点赚回口碑的Hello Games反而还成了励志的典范。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任何一件事无论大小都会被记录下来变成数字时代的一部分,而《无人深空》这段黑历史同样也会被记录下来并深深烙印在互联网中。
在数字娱乐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游戏预告片的存在早已变成了厂商宣传和刺激玩家购买欲望的重要途径。然而大多数游戏并非是像预告片所描绘的那样引人入胜,实际成品效果往往存在一定出入,最终形成了大家口中的“预告欺诈”。预告片的作用就是为了吸引玩家的眼球,让他们产生购买游戏的欲望。
所以厂商在宣传时都会精心剪辑一番,再搭配上恰到好处的音乐,最终呈现出一种足以超越现实的视听盛宴。虽然这种夸张的表现形式能够为游戏赢得玩家的满堂喝彩,但也为后续的“预告欺诈”埋下了伏笔。等到游戏正式上线,玩家亲自体验过后可能就会发现与之前预告片里展示的内容相去甚远。
无论是内容玩法还是剧情走向都没有达到预告片中的水准,深感这其中强烈落差的玩家对游戏和厂商的好感也进一步下降,最终演变成了大家口中的“预告片骗子”。《无人深空》只是其中之一,那些足以载入史册亦或者让玩家永远铭记于心的“预告欺诈”还有很多。说到“预告欺诈”那肯定不能少了本世代的典型代表《赛博朋克2077》,当年“蠢驴”每一次放出新的宣传片都能引得圈内外人士一阵狂欢,高度自由的“夜之城”就是那个每个玩家都向往的赛博朋克世界。
可是等到游戏正式上线以后摆在玩家面前却是各种层出不穷的BUG以及内容玩法和性能方面的严重缩水,与预告片中的乌托邦相去甚远,甚至游戏发售前的频繁“跳票”都给玩家整成了PTSD。最后《赛博朋克2077》和“蠢驴”的口碑因此跌到了谷底,游戏直到今天也没能修补成宣传片里的样子。“预告欺诈”可并不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坏毛病”,早在本世纪初,我们的业界红人「小岛秀夫」在 《合金装备2》里就这么干过了。
预告片里的“蛇叔”靠着一连串精彩的操作征服了现场的所有玩家,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在第二代PS主机上亲自体验一番帅气的“蛇叔”。结果等到游戏发售时大家却发现“蛇叔”只存在于序章之中,与之替代的是尚未成名的菜鸟新人“雷电”。要不是《合金装备2》本身底子还不错以及那个年代互联网还不怎么发达,不然放到现在分分钟钟就得被喷死,我们的“岛哥哥”从此也背上了个“什么时候骗过你”的网络谜团。如果说本世代“预告欺诈”的代表是《赛博朋克2077》,那么上个世代的代表绝对非《最后生还者2》莫属,数十年的声誉口碑全毁在了这个游戏上。
宣传片上各种“乔尔”和“艾莉”的镜头拉满了玩家的期待,结果到了游戏里就把人家“老乔”一高尔夫球杆给送走了,然后“艾莉”复仇到最后圣母心爆表给“艾比”还给放了?针对预告片中的行为,编剧「Neil Druckmann」还诡辩是为了“保护玩家体验”,对此我只想说“请你务必要保护好自己的狗头”。聊完PS4世代的“预告欺诈”顺便也聊聊PS3世代的吧,最典型的代表肯定非育碧的《看门狗》莫属。
2013年E3展上放出的《看门狗》宣传片惊艳了众人,高超的画面水准以及新颖的“骇客”题材让它甚至有了比肩R星《GTA》系列的资格,可后来留给《看门狗》的却是每一次宣传片中越来越低的画面效果。最终等到游戏发售的时候,《看门狗》的实机效果相比较最初的预告片完全可以说是两个游戏了,再加上育碧祖传的“优化差”、“土豆服务器”、“复制粘贴支线”等问题,因此喜提“缩水狗”的“美名”。以上这些“预告欺诈”都是主机各个世代下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还有《龙背上的奇兵3》《圣歌》《白骑士物语》等比较知名的案例,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介绍了。
现在“预告欺诈”的乱象在游戏行业里出现的越发频繁,各大厂商为了提升自家游戏的销量可谓是不择手段。身为玩家的我们在购买游戏前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谨防落入厂商的圈套。那么各位“鸡友”平时在购买游戏时还碰到过“预告欺诈”的情况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