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您读懂酒店财务是否健康(三)

文摘   2024-12-07 21:48   四川  

带您深度解析酒店财务健康指标(三)

三、经营能力指标

经营能力指标、别名营运能力指标,又称运营效率类指标,是财务指标分析法中常用的资产管理比率指标,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通常通过以下七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你了解公司日常运营的效率,尤其是管理库存、收账等方面。

序号



指标



公式



参考值





经营能力(营运能力)



1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



0.8-1次



2



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2--3次



3



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当期销售净收入/(期初应收账款余额 +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 2



6--12次



4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应收账款周转率=【(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产品销售收入



30--60天



5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2--4次



6



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产品销售成本



30--90天



7



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个月




1.总资产周转率Asset Turnover Ratio)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营业收入净额 / 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公司用它的资产赚到多少销售额。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用现有资源赚钱的能力越强。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这个比率反映了总资产的周转速度,数值越高,说明销售能力越强‌。

酒店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一般在0.8到1之间被认为是较合理的范围‌‌。这个范围是根据酒店行业的运营特点和资金流动情况来确定的。

影响总资产周转率的因素

‌行业特点‌:

不同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存在较大差异。例如,轻资产行业(如互联网、科技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通常较高,因为这些行业的固定资产相对较少,流动资产较多;而重资产行业(如酒店业、制造业、房地产)的总资产周转率通常较低,因为固定资产占比较大‌。

‌企业经营模式‌:

企业的运营模式和流程优化也会影响总资产周转率。例如,零售业、餐饮业等高效率的企业,由于其运营模式和流程优化得当,总资产周转率可能会高于一般水平‌。

‌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对总资产周转率产生影响。例如,经济衰退期间,市场需求减少,总资产周转率可能会下降‌。

酒店行业的特殊性

酒店行业作为服务业的一种,其总资产周转率受到客房出租率、餐饮收入、会议和活动预订等因素的影响。客房出租率的提高、餐饮业务的增长以及会议和活动的增加都会促进总资产周转率的提升。此外,酒店行业的资金流动相对较快,这也使得其总资产周转率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酒店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在0.8到1之间被认为是较合理的范围,但具体数值还需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意义:

该项指标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说明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加速资产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分析提示:

总资产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一起使用,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2.流动资产周转率(Current assets Turnover Ratio)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年营业总收入/年平均流动资产

其中,流动资产包括应收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等;年营业总收入则包括销售额、折旧及摊销、收到的利息、投资收益及其他业务收入等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是从企业全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角度对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要实现该指标的良性变动,应以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于流动资产增幅做保证。

酒店行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一般在2~3次之间较为合适‌。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酒店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周转率越高,表明酒店资产管理越高效,资金利用得当,利润也会更多‌。

影响因素

‌资产管理水平‌:

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酒店资产管理越高效,资金利用得当,利润也会更多‌。

‌财务风险‌:

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酒店可以更快地偿还债务,财务风险越小;反之,流动资产周转率越低,酒店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弱,财务风险也越大‌。

行业差异

不同行业和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流动资产周转率不低于2较为合适,但过高的周转率也可能意味着企业的流动资产储备不足,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酒店行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控制流动资产周转率,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和企业的稳健运营。

意义: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相当于扩大资产的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形成资产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分析提示:

流动资产周转率要结合存货、应收账款一并进行分析,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充分有效地利用流动资产,如降低成本、调动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创造收益等,还可以促进企业采取措施扩大销售,提高流动资产的综合使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越好。在较快的周转速度下,流动资产会相对节约,相当于流动资产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周转速度慢,则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参加周转,会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盈利能力。

3.应收账款周转率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 Ratio)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定义:指定的分析期间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和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

酒店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8.3左右是比较合适的,适合的区间范围在6-12‌。根据统计,住宿餐饮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值为8.3‌。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收账速度越快,资产流动性越强,偿债能力也越强‌。这个指标告诉你公司有多快能把欠的钱收回来。比如,客户付款快,公司资金周转就会更顺畅。
为了优化应收账款管理,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选择信用良好的客户进行合作。

‌优化收款流程‌:简化收款流程,提高收款效率。

‌定期对账‌:与客户定期对账,确保账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采用电子支付方式‌:鼓励客户使用电子支付方式,减少现金交易的时间和风险。

‌及时跟进逾期账款‌:对逾期账款进行及时跟进和处理,避免坏账损失‌。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酒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提升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运营效益。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合适区间因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异。

行业平均值

‌社会平均值‌:应收账款周转率的社会平均值为7.8,这意味着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周期大约为114天(365天/7.8)‌。

‌优秀值‌:优秀值为24.3,表明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非常快,回收周期较短‌。

‌良好值‌:良好值为15.2,表明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较快,回收周期较短‌。

不同行业的平均值

‌建筑业‌:平均值为4.2,回收周期较长‌。

‌房地产业‌:平均值为3.8,回收周期较长‌。

‌批发零售业‌:平均值为8.9,回收周期较短‌。

‌住宿餐饮业‌:平均值为8.3,回收周期较短‌。

‌轻工业‌:平均值为6.0,回收周期较短‌。

影响因素和优化建议

‌影响因素‌:应收账款周转率受企业销售方式、客户信用政策、收款效率等因素影响‌。

‌优化建议‌:企业可以通过优化销售流程、加强客户信用管理、提高收款效率等措施来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合适区间因行业和企业具体情况而异,但一般来说,社会平均值为7.8,优秀值为24.3,良好值为15.2。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设定目标值,并通过优化管理措施来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酒店属于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企业,但酒店如果采用线上预付制,与各OTA渠道一个月结算一次,则不属于此类型);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Days of 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应收账款周转率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销售收入

定义: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酒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合适范围通常在30至60天之间‌。这个范围是根据行业平均水平和企业实际情况来确定的。低于30天可能意味着信用政策过于严格,影响客户关系;超过60天则需要关注收款效率,防止坏账风险增加‌。

影响因素

‌行业特性‌:

不同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有所不同。例如,住宿餐饮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相对较高,通常在8.3天左右‌。

‌企业规模‌:

大型酒店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相对较低,一般年收入在八千万以上或一个亿、两个亿、四个亿的酒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通常在10天左右,做得好的可以达到8天‌。

‌管理效率‌:酒店的管理团队效率、前瞻性和预见性也会影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高效的团队和前瞻性的管理可以显著缩短周转天数‌。

酒店信贷政策: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与酒店的信贷政策密切相关,当酒店经营情况好的时候,信贷政策相对要严,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就短;当市场不好时,信贷政策相对宽松,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就长。

优化建议:

‌优化内部管理流程‌: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高收款效率,缩短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改善客户信用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评估机制,降低坏账风险。

‌结合酒店自身情况‌:根据酒店的实际情况调整应收账款管理策略,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方法‌。

综上所述,酒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合适范围应在30至60天之间,具体天数需根据行业特性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意义: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

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5.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 Ratio)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酒店存货周转率的合适区间一般在2到4次/年之间‌。虽然库存周转率没有固定的标准值,但通常认为3次/年是较为理想的水平,这意味着存货在一年内周转3次。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存货的流动性和管理效率。存货周转率越高,表示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反映公司卖出存货的速度。存货周转率高,说明公司产品销售快,库存管理好;反之,库存积压就会导致占用资金。
为了优化存货周转率,酒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盘点和清理库存‌: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及时处理过期或不再需要的物品。

‌合理采购计划‌: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和市场需求预测进行采购,避免过量采购导致库存积压。

‌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及时供应和减少库存压力。

‌销售策略调整‌:通过促销活动、套餐销售等方式促进库存的快速流转。

通过这些措施,酒店可以有效地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通过存货周转速度分析,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小问题,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存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销售效率和存货使用效率。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企业经营顺利,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存货周转得越快,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也会越少。较为理想的为3次。

6.存货周转天数(Inventory turnover days)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产品销售成本

=360/存货周转次数

酒店行业的存货周转天数一般在30-90天之间较为合适‌。对于多数生产型企业而言,优秀的存货周转天数应当在30-90天这个范围,再适当放宽标准,也应当不长于60-120天‌。

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

影响存货周转天数的因素

‌采购策略‌:合理的采购策略可以减少库存积压,提高存货周转速度。

‌销售策略‌:有效的销售策略可以促进商品的销售,减少库存积压。

‌库存管理‌:高效的库存管理可以减少库存占用时间,提高存货周转率。

④行业差异

不同行业的存货周转天数标准有所不同。例如,快消品行业的存货周转天数一般在30天左右,而机械制造行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可能达到100天以上。因此,酒店行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合适的存货周转天数范围。

意义:

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

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7.营业周期(Operating cycle)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360}/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360}/产品销售收入

‌酒店营业周期的合适区间通常在3到6个月之间‌。这个区间既能保证酒店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市场推广和客户积累,又能避免过长的筹备期带来的成本压力‌。

不同营业周期的影响因素

‌筹备期‌:酒店的筹备期通常为3到6个月,具体时间取决于酒店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如果选择在旺季开业,如春节、五一、国庆等假期,可能会缩短筹备期,甚至实现开业即满房‌。

‌爬坡期‌:新酒店开业后通常会经历一个爬坡期,时间一般在3到6个月。如果运营得当且前期营销做得好,爬坡期可能会缩短,甚至直接跳过‌。

‌成熟期‌:酒店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后,会进入成熟期,此时酒店已经稳定了客户群体和收入来源,运营效率达到最高‌。

‌衰退期‌: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客户需求变化,酒店可能会进入衰退期,此时需要通过创新和服务提升来延长酒店的寿命‌。

不同营业周期的具体案例

‌筹备期短‌:都江堰皇冠假日酒店和都江堰都城假日酒店在七、八月份旺季来临之前开业,由于筹备高效,指导有方,大大地成功成功缩短了筹备期‌,仅用1-2个月的时间,就让酒店成功开业。

‌爬坡期短‌:都江堰皇冠假日酒店和都江堰都城假日酒店都在七、八月份旺季来临之前开业,且赶上了旅游旺季和暑期,爬坡期被压缩到不足一个月,实现了开业的次月就有GOP‌。

酒店营业周期的管理策略

‌高效筹备‌通过熟悉办证流程、采用拼装技术和环保材料等方式,可以有效缩短筹备期‌。

‌旺季开业‌选择在旅游旺季开业,利用节假日的客流量,可以缩短爬坡期,快速实现盈利‌。

‌市场推广‌通过有效的市场推广和客户积累,可以缩短爬坡期,快速进入成熟期‌。

‌服务创新‌:通过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提升服务质量,可以延长酒店的成熟期,减少衰退期的到来‌。

综上所述,酒店营业周期的合适区间为3到6个月具体时间取决于酒店的筹备、爬坡和成熟期的管理策略。通过高效筹备、旺季开业和市场推广等策略,可以有效缩短营业周期并提升酒店的运营效率。

意义:

营业周期是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

分析提示:

营业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待续

如有任何疑问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或留言区域留言

写于都江堰皇冠假日酒店

我的手机微信同号:18905151926



酒店健康专家
把脉看病,发现酒店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酒店存在的问题;专注酒店管理,提升酒店业绩,实现酒店收益的最大化,让股东、业主、企业、员工及社会满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