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六禾致谦」。
“当闪电落下的时刻,你最好在场”。这是投资圈的一句经典名言,说的是:当市场机会来临时,你必须在场,手握筹码。
这句话流传甚广,但出处的考证已经模糊。主流的说法是,出自美国投资人查尔斯·艾里斯1985年出版的《赢得输家的游戏》(Winning the Loser’s Game)一书,国内已有6版译稿。
书中有一些对择时、波段操作的经典描述,在市场大反弹的今天,看起来或许更有感悟:
“投资历史结论性地说明,市场复苏第一周的涨幅收益,占最终整个复苏过程的很大比例。然而也正是在残酷的市场谷底,波段操作者可能会踏空,错失最好的投资机会”。
“波段操作并不能成功,因为没有投资经理能一直都比对手敏锐精明、洞察力强。此外,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市场往往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变动’,而大部分投资者还没来得及从过去的共识中反应过来”。
“长期来看,投资者遭受损失的一种典型情况是,在市场形势非常糟糕的时候,恐慌地清仓出局。他们会正好错过股票出乎意料大涨的好日子。其中的教训不言而喻:‘闪电来袭的一刻’,你一定要站在那里。所以,波段操作真的是危险的想法。不要尝试,永远不要”。
书中有一些挺有意思的统计,指向“闪电落下时刻”对投资回报率的重要影响。
1980-2020年间,标普500的年复合收益率为11.1%,这是一个长达20年的可观复利。
但如果去除其中收益率最好的10天(仅占整个评估期的0.25%),那么复利将下降22%(从11.1%降到8.6%),再去掉次佳的10天,复利又降低20%。把最好的30天全去掉(仅占评估期的0.5%),复利将从11.1%下降到平庸的5.5%。
相似的结论,出现在以年为单位的回报统计中。股市长期拥有良好的回报,即便是在大萧条前夜的1928年投资1美元,72年后,累积的财富可以达到16991美元(年复利14.5%)。
但如果去除1933年(连续下跌4年后,经济尚未走出萧条,但1933年上涨49%)的大涨,累积财富将大幅缩水35%。
再去除1954年(这是经典案例,1954年美国经济仍在衰退中,但出现了历史最大涨幅,道指上涨44%,亦是美股50年代大牛市的起点 — 参考燕翔的《美股70年》)的大涨,累积财富将再度缩水34% ……
“标普500的平均收益率直观地表明:在过去75年内所有的市场回报,是在最好的60个月里实现的,只占到为期800个月的7%”。
同样,在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一书中,也有一个对市场投资收益率分布的经典统计。
1970-2016年,美股47个完整年度的复合收益率是10%左右。
但是!整整47年中,竟然只有3个年度,收益率落在10±2%的区间里,平均16年里才有1个年度是正常的。
而偏离平均收益率20个百分点的时间(+30%以上或-10%以下),高达13年,占比1/4。
这个统计还发现了另一个现象:股市年收益率达到极端水平的年份,是成群结队地连续出现的(闪电落下时刻。连续上涨、连续下跌)!13个极端大涨和极端大跌的年份中,大多数时候,都是两个同样方向、同样极端的年份先后出现,它们只相隔一两年!
也有人说,“闪电落下时刻”这句话出自一个宗教典故。黑沉沉的夜里,在一条漆黑的路上,行人看不清方向,天上忽然劈来一道闪电,在场的人不但看到了闪电,还看清了路,而躲起来的不在场的人,除了受到惊吓以外却什么也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