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王维
庆阳市中医医院
庆阳市名中医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庆阳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
甘肃省慢阻肺联盟委员
甘肃省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庆阳市呼吸疾病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甘肃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庆阳市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庆阳市岐黄文化研究会理事
专业特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肺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支气管镜检查及呼吸介入。
慢阻肺是一个高发、高致残、高致死的疾病,请问中医是如何认识慢阻肺的呢?
王维主任:中医认为,慢阻肺属于肺胀、喘证、哮病等中医辨证范畴。从中医角度来讲,慢阻肺是由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等多种因素导致肺、脾、肾三脏损害,进而导致肺管不利、肺气壅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疾病。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脾、肾、心、肝。痰浊、瘀血是主要的病理产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痰瘀内阻是慢阻肺的基本中医病机,虚、痰、瘀贯穿疾病始终。正虚早期以气虚为主,逐渐气阴两虚,终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中医治疗该病的核心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是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的最大区别。
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逐渐进展为肺气肿,进一步发展为慢阻肺,这一过程是如何进展的?患者会有何症状表现?
王维主任:从西医角度来讲,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早期的发热、咳嗽、咳痰等治疗不及时,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的症状,并且这种情况连续出现2年或2年以上转成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会对气道造成反复损害,导致远端的支气管、肺泡管或肺泡囊发生持久不可逆地损害形成肺大疱。在呼吸过程中,肺泡破裂释放大量的气体,导致肺气肿的发生。肺泡结构的破坏和肺组织的纤维化使肺的弹性回缩力下降,导致气流受限、肺功能下降,进而发展为慢阻肺。
对于痰瘀阻肺型慢阻肺患者,如何采用中医治疗?
王维主任:痰瘀阻肺证是慢阻肺急性发作的常见危重证型之一,在临床上达到60%以上,从中医角度来讲,病性属于虚实夹杂、标本兼重,或标本孰轻孰重不好区别,临床辨证比较棘手,治疗过程较为漫长。因此,须根据痰瘀阻肺型慢阻肺患者的舌脉区分出哪些症状属于痰证,哪些症状属于瘀证,以及痰证、瘀证孰轻孰重。
可用平喘固本汤和补肺汤加减。
党参(人参)15 g,黄芪15 g,炙甘草6 g,熟地黄12 g,胡桃肉12 g,五味子9 g,灵磁石15 g,沉香3 g,紫菀12 g,款冬花12 g,苏子12 g,法半夏12 g,橘红12 g。
中医治疗上,痰瘀阻肺偏于痰重时加用祛痰方药,可用涤痰汤、菖蒲郁金汤加减。
偏于瘀重时加用化瘀方药,可用双合汤加减。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症状、舌脉的变化加以具体地辨证分析,及时调整治疗药物的偏重。
慢阻肺患者常伴有气道黏液高分泌,对患者会产生哪些影响呢?有哪些中医方法可有效管理该表现?
王维主任:从西医角度来讲,慢阻肺气道黏液高分泌,主要是腺体的增生肥大、分泌物增多导致气道阻塞,甚至毛细血管堵塞。在呼吸过程中,由于气流受限导致分泌物明显增加,甚至出现排痰不畅的情况,可能危及生命。
从中医角度来讲,气道黏液高分泌属于痰瘀阻肺偏于痰重的症状。中医讲百病皆由痰作祟,痰是人体基本生命物质——气血津液在运行过程中运行不畅阻塞局部或某一器官、脏器所导致的一种现象。中医治疗主要采用祛痰、化痰或逐痰的中药进行配合使用,临床上对于痰证的治疗不仅仅祛痰、化痰,还可以采用补气行痰、通脉利肺等治法综合治疗。痰是一个中医的病理概念,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分析引起其的病机病理采取相应的辨证论治。对于无形之痰,根据症状、舌脉象等,属于气虚则予以补气治疗,属于血虚则予以补血治疗,属于瘀阻脉络则予以疏通脉络治疗,属于瘀证则予采取活血化瘀;对于有形之痰,则采取寒痰热之,热痰寒之,顽痰化之。除中医内科治疗外,还有中医外治法可辅助改善症状,如常规的物理疗法翻身拍背,艾条灸、针刺、推拿、按摩、火罐等在临床上应用也比较广泛,均可起到化痰作用。
编辑 | 谭丽
审核 | 李冠妍、孙富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