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17日,卫立煌(左)访问延安时与毛泽东主席合影
1938年4月17日,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在从永和县向中条山腹地的垣曲县莘庄转战过程中,假道陕北,到革命圣地延安进行了参观访问,见到了毛泽东主席、滕代远参谋长、肖劲光主任等领导,进一步了解了共产党全民抗战的主张,增强了抗日必胜的信心。卫立煌(左2)等与毛主席(右2)合影
1938年2月,日军集结了第20师团、第109师团等四个师团十余万兵力,由太原沿同蒲铁路南下,企图一举攻下山西南部,占领整个山西。卫立煌把他所率领的主力部队摆在临汾北面山区的韩信岭一带,构筑工事,进行忻口战役之后的第二次阻击战。由于日军不断增兵,先后攻占了黎城东阳关、潞城、长治等地,并实行侧面迂回战略,迅速占领了山西最南端的风陵渡,对临汾实行南北夹击,战局迅即恶化,国军不得不主动放弃韩信岭阵地,自行突围,日军很快打通了南同蒲铁路,并把汾河上的桥梁全部炸毁。卫立煌退到永和县时,日军根据汉奸报告,派了几十架飞机突然飞到这个小小的山城,几乎把永和县城炸成了一片瓦砾。一颗炸弹正落在卫立煌住房前面,把这所房屋震倒,炸死了卫立煌身边的一个青年副官,卫被埋在乱瓦颓垣之中,侥幸脱险。脱险之后,卫立煌准备将他的副司令长官部转移到中条山腹地的垣曲县莘庄村,这里地处晋豫边区,便于指挥奉命撤到晋南、晋东南及中条山区的所辖部队,距黄河渡口也较近,过渡口到渑池,距离西安和洛阳均不太远,部队补给也较为便利,根据这种情况,参谋处也拟定了几条转移到垣曲的行军路线。一条是冒着日军飞机跟踪轰炸的危险,冲过汾河,带着部队,强行通过临汾、侯马、横水等日军占领地区的边沿地带,到达垣曲;还有一条是由晋西渡过黄河,假道陕北,乘汽车到西安,由西安乘火车到河南省渑池县,再北渡黄河,到达垣曲。国民党二级上将卫立煌
这时,在卫立煌身边担任秘书的地下共产党员赵荣声,私下里向卫立煌建议:“还是走陕北这条路线好,这正是一个参观延安的好机会。”赵荣声是卫立煌从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那边请过来担任他秘书的安徽老乡,受命为第二战区组建一支战地工作团,深受卫立煌的信任。见卫立煌没有答复,赵荣声继续说道:“我们战地工作团在西安建成以后,乘了三辆大卡车向北开过来时,到延安休息了三天,乘机参观了这个有名的地方,大家都觉得很满意。还正好碰上刘少奇在抗大作报告。我们全团的同志都去听了,并且详细参观了抗大。百闻不如一见,实际去看一遍,比看杂志、报纸,比听别人讲强多了。”卫立煌无奈地说道:“我也想去看看,可是现在打仗打得这么紧张,哪有时间去参观啊?”其实卫立煌心里想的是国民党方面小心眼,去趟延安不知要落下多少话说呢。赵荣声说道:“不需要很多时间,走马观花,在延安参观一两天就行了。和毛先生见见面,听听他的议论。如果不抓紧这个机会,下次再想到延安可就不容易了。”就在很难决定走哪条线路时,南京方面来电,蒋介石要在洛阳召开军事会议,电令卫立煌参加,为了路上安全和如期参会,取道陕西去洛阳就变得十分合理了。卫立煌兴奋地对手下说道:“我们可以去延安了,我要当面会会毛润之先生,跟他取取经,看他用什么办法指挥八路军打得那么好。”卫立煌率领的前敌总指挥部在永和关停留了几日,加紧做渡河前的准备工作。一是用电报和各军进行了联系,了解他们的现状,并向他们作了下步指示;二是叫西安的后勤部门派些汽车来延水关接;三是打电报向汉口的参谋本部报告行程安排,使延安之行变得光明正大;四是与延安方面联系,取得他们对假道的同意。4月16日,他们从永和关出发,凭借着几只木船,往返多次,经过一个下午和大半夜的摆渡,整个指挥部的人员才从山西的永和关渡河到对岸陕北的延水关,当晚大家就住宿在延水关。卫立煌对这次到延安参观访问非常重视,早早地就让秘书赵荣声为他特意找了一些延安方面最近出版的《解放》周刊、《群众》周刊和《新华日报》等刊物,并细心研读,深刻领会,把赵荣声为他拟写的到延安后的演讲稿反复修改,熟记于心,并在延水关下塌的房间里试讲,慷慨激昂,抑扬顿挫。4月17日,天一亮,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部的车队便由延水关出发,经过延川,直奔延安。车队由两辆小汽车和十几辆大卡车组成,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举动,引得沿途村民纷纷前来看热闹。这十几辆大卡车满载着总指挥部里的几大处人员,以及特务营和一个新成立的战地工作团。走在车队最前面的是两辆黑色的小汽车,第一辆小汽车中坐的是卫立煌、参谋长兼第九军军长郭寄峤、副参谋长文朝藉,和司机并排坐在前排的是交际副官罗香山。第二辆小汽车中坐的是第九军军部参谋长杜凤翥、秘书赵荣声、随从副官张学诚,和司机并排坐的是一个佩带盒子枪的卫士。离延安城二、三十里就看到新贴出的用红绿纸写的标语,上面写着“加强国共合作”,“团结抗日”,“欢迎卫副司令长官”等标语内容,越靠近延安城越多。车队到延安城外,远远就看到欢迎的队伍,排列在大道两旁。汽车一到即敲锣打鼓,呼喊口号,此起彼伏,非常热烈。车队抵达城门不远处,前面两辆小车停下,卫立煌等人下车,前来欢迎的滕代远参谋长、十八集团军陕北留守处主任肖劲光、交际处处长金城等人陪同卫立煌一行,走进贴满标语的城门,穿过夹道欢迎的人群,到了接待处。毛泽东主席已跨出客厅房门表示欢迎,同每个客人亲切地握手。寒暄之后,卫立煌即称赞八路军对日军作战打得好。他说自己有机会来到延安聆教,非常荣幸。毛主席也夸奖卫司令抗日坚决,和八路军友好相处,表示要沿着这样一条路继续走下去。卫立煌的延安之行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第一次访问延安,受到延安方面的隆重欢迎,他们一行在延安的行程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亲耳聆听了毛主席对时局的看法和教诲。毛主席首先谈到国共合作的重要性,继而谈到反对投降主义问题。他认为目前国际和国内均有投降主义在活动,这是一种很大的危险,我们决心抗日的人决不能忽视。我们必须把片面抗战转变为全面抗战,在政治上有许多地方需要改造,也有改造的可能。话题一转,毛主席对日军的动向作了全面的分析。他认为目前在山西的抗战非常重要,如果不是我们大家都在山西拖住日军的尾巴,日军从风陵渡渡过黄河,夺取潼关,掐断陇海线,就能截断中国和苏联的国际路线,进一步迫使中国投降。根据我们的判断,最近日军要进占徐州。毛主席接着谈八路军深入敌后抗战,面临着很多困难,弹药消耗很大。没有子弹怎么打敌人?需要得到补充,特别是医药卫生器材缺乏,希望卫司令帮助向主管部门催促。还有,现在已经快到五月了,夏服还没有影子,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卫立煌表示要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中午,毛主席设宴招待客人。客人除了卫立煌,还有两个参谋长和一个参谋、一个秘书。主人方面除了毛主席,作陪的有滕代远参谋长、肖劲光主任。筵席非常丰盛,把延安能拿出来的最好食品都拿出来飨客。毛主席把酒言欢,谈笑风生。卫立煌一行深切感受到了共产党的主张和毛主席的个人魅力。二是参观了抗大并进行演讲。饭后,卫立煌一行稍作休息,便乘车去参观抗大。到达抗大,滕代远参谋长、肖劲光主任已经先到了。罗瑞卿副校长迎接卫立煌一行先到办公室,把抗大的办学历史和学员现状作了一番简单的介绍,随即带领他们去参观学生宿舍,即是学生们自己所挖的一排一排的窑洞。进抗大的学生,第一课就是根据劳动创造世界的道理,自己为自己挖窑洞。两个星期之内就挖了一百七十多孔窑洞,住进了千余学员。延安的领导干部,无论职务高低,进了抗大,生活上也是一视同仁,毫无特殊可言,所以在延安在抗大,物质条件虽然很艰苦,但大家的精神都非常旺盛。接着,罗瑞卿副校长又带着大家参观上课的地方,上课的地方没有桌子椅子,也没有那么多小板凳。学生们拾几块砖头,砌成一个方形的台子,就是座位,两个膝盖就当是活书桌,放上本子记笔记。卫立煌、郭寄峤等人看到这些实物,又听了讲解,频频点头赞叹,说道:中国各地都象你们这样搞起来,还愁日本鬼子打不走吗?最后他们来到大操场,学生们已经排列得整整齐齐,在等候卫立煌副司令长官来讲话。卫立煌刚一站上讲台,下面就不断地呼口号,十分热烈。“国共两党紧密团结起来!”“坚决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投降妥协!”“欢迎卫副司令长官!”这一队的声音未落,那一队的又起,卫立煌深受感染,非常激动,抛开预先准备好的演说词临时发挥,用朴素的语言和他自己亲身体验的作战过程证明,只有同八路军亲密合作才能打败日军。如果没有八路军,他们是杀不了那么多鬼子的。为了说明这句话,他又列举了一些实际的例子,具体而且生动。他又说,今后他要继续和八路军亲密合作,向八路军学习,和八路军一道坚持华北抗战,决不退过黄河,反对投降妥协,反对张慌失措退却逃跑,收复一切失地。卫立煌每讲一段,学生们即呼一阵口号,愈呼口号,卫立煌的劲头愈足,愈讲得激昂。这一次欢迎会开得很成功,对于抗大学生和卫立煌都有很大的鼓舞作用。三是到二十里堡看望了因伤休养的林彪师长。参观完抗大,演讲刚完,卫立煌一行便乘两辆黑色小轿车向二十里堡进发。这是因为卫立煌听罗瑞卿副校长说,115师师长兼抗大校长林彪在二十里铺养病,于是又临时增添了一个行程,看望慰问林彪。2月4日,林彪事先没有向晋绥军打招呼,就骑马穿过大宁县武城镇晋绥军十九军王靖国部的阵地,从后方向有敌情的前方跑去,被担任警戒的哨兵误伤,作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的卫立煌,利用访问延安的机会,亲自前去慰问,于是就向二十里铺来了,由于临时起意前去看望,没来得及准备任何礼物和礼金。四是参加了盛大的欢迎晚会。这天晚上,延安备界还召开了盛大的欢迎晚会,李富春主持了晚会,毛主席致了欢迎词,卫立煌、郭寄峤先后讲话,鲁艺师生表演了节目,毛主席和卫立煌坐在一起观看,有说有笑,显得很融洽,晚会开到很晚才散。卫立煌一行下榻于城内的基督教堂,这是延安城内唯一的“洋房”。招待人员还准备了夜餐,雪白的馒头和大米稀饭,还有红色的广东式香肠。4月18日,天刚刚亮,卫立煌一行便离开延安,当天便到达西安。滕代远参谋长、肖劲光主任、金城交际处长等人送到三十里铺以外,依依不舍而别。4月20日,延安的《新中华报》上,登过这样一段新闻:卫立煌将军道经延安。延安市各界听到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将军道经此地转赴xx去的消息后,筹集盛大欢迎。十七日延安党政军各机关及民众团体及武装部队在东门外列队欢迎。上午十时左右,卫乘汽车抵达延安,下榻基督教堂休息,当日晚由各界举行盛大欢迎晚会,到有各界代表数百人,毛泽东陪卫入场时,全场鼓掌数分钟之久,由李富春宣布大会意义,毛致欢迎词,首先说明卫是坚持华北抗战的领导者,此次过延,希卫对边区工作加以指示等语。请卫训话,全场掌声雷动,卫姿态英伟,身着普通军衣,在不断掌声中讲话:“此次奉命赴某地,系指挥黄河南北两岸部队,继续领导抗战,直到最后胜利。这次抗战中已把我国的弱点缺点完全暴露出来了。第一是不团结现象,而受到了局部失利,但由于抗战继续坚持,我们的弱点逐渐消失了。第二没有组织,没有坚强的领导,今后要把全国人民组织起来,筑成一道万里长城,来打击日本强盗的进攻。最后他称边区各地的人民组织实为全国的模范,应该把边区的好的例子更加发扬起来。继由郭参谋长训词:此次过边区使我有这样的感想。第一,人民确有良好的组织,如果全国都象边区这样,我们一定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第二,陕西是西北抗战的中心,边区是西北持久抗战的根据地。我们必须坚决地保卫陕西,保卫陕北边区,粉碎日本进攻。讲话完,鲁艺师生准备了一些游艺,表示欢迎热忱。1938年8月,朱德总司令(左1)与卫立煌在垣曲莘庄合影
在从延安去西安途中,中午在一个小饭铺打尖,卫立煌、郭寄峤谈论延安印象,都说“真没想到有这么盛大的欢迎”。听那意思,他们都感到很满意。下午在路边一个小饭馆吃饭时,还碰到几个从四川千里迢迢准备到延安上抗大的青年学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路上,卫立煌还一再谈起,“没给林彪送点礼,太不象样子,太寒碜了。到了西安再补送,有没有这个规矩?”赵荣声乘机进言:“我看这份礼送不送都不要紧,他们不是说八路军急需枪弹、医药和夏服吗?只要在这上面帮他们点忙,就比送林彪几千块钱有用多了。”卫立煌摸着胡子沉吟未语。当天傍晚,卫立煌一行车队开到西安,进入新城,直入西安行营。蒋鼎文、胡宗南等几十个高级军官都聚集在一个灯火辉煌已经摆好餐桌的大厅里,等着卫立煌一行来吃饭。次日上午,卫立煌来到北大街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部驻西安办事处,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的名义,批发了一个手谕:“即发十八集团军步枪子弹一百万发,手榴弹二十五万发。”这时十四集团军西安办事处处长罗迈仑已把第十四兵站分监杲海澜少将找来,卫立煌当面把这个手谕交给了杲海澜。他拿过手谕一看,面有难色。卫立煌说道:“第二战区的军队都受我指挥,凡是打日本的我都一样看待。十八集团军打得很好,我们就要充分供给。”卫立煌讲完这句话,又问牛肉罐头还有多少,杲海澜据实告之只有几百箱,卫立煌又吩咐他发给十八集团军一百八十箱牛肉罐头。杲海澜听见卫立煌这个口气,不敢争辩,只好点头喏喏连声而去。当时担任第二战区兵站总监、总管第二战区后勤补给工作的是周玳中将,名义上是第二战区后勤部门的一把手,实际上他是阎锡山的人,除了晋绥军的后勤,不管别的事。卫立煌指挥多少军队,杲海澜就给多少军队发饷办后勤。国民党军委会重视西北、华北的后勤工作,特别派了一个后勤部副部长卢佐长期驻在西安,就近直接领导北方几省的后勤业务。杲海澜碰到难办的事情,就去请示卢佐。他和卢佐也没商量出结果,一方面拖着不办,一方面打电报到汉口向军委会后勤部请示。赵荣声看到这个情况,就偷偷到集贤庄十八集团军驻西安办事处,把这些情况汇报给林伯渠同志。林老说:“看这个样子,卫立煌发的命令,兑现不兑现还不知道,夜长梦多,会发生变化。你必须紧紧盯着这件事,一定要让他办成功。”林老又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这时正在西安的十八集团军兵站部长杨立三,叫他早作准备,一旦批拨立即清运。赵荣声还利用秘书身份,让十四集团军驻西安办事处处长罗迈伦、副处长兼会计吴德海一道劝杲海澜说道:“现在全国抗日高潮激昂到这个地步,日军都打到风陵渡快要到潼关了,西安危急。要是前线不利,把责任推到你的身上,你受得了吗?卫老总的脾气你是知道的,顺着毛好说话,你要和他硬顶,他发起脾气来说你违抗军令,贻误战机,你吃个眼前亏,太不值得了。”杲海澜拖了几天不见汉口回电,卫立惶又亲自向他询问,杲海澜不能再拖,只好通知十八集团军派人来领,把这批军火批拨出去了。一周后,汉口不同意发给十八集团军一百万发子弹的电报才到西安。那时,这一批军火已完全领走了。三个师的夏服本来是国共双方协商好了的,卢佐和杲海澜觉得扣发也没有什么意义,就一起发了,还点缀了一点医药用品,还发给十八集团军50部电话机,一部十门的电话总机和一部二十门的电话总机。这些事情都办完后,卫立煌告诉赵荣声:已经给了他们不少东西。八路军没有多少弹药,又要叫他打日本,又不发子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岂不是有意叫人作难吗?到垣曲莘庄驻防后,卫立煌一连好多个夜晚,和秘书赵荣声谈延安印象,谈他对于毛主席的敬佩,谈延安的盛大欢迎和他在抗大里的演讲,谈亲眼看见的步行千里历尽艰难投奔延安的四川青年,比当年有志青年进黄埔更胜一筹。可以看出他思想上已经发生变化。他甚至感叹道:“要想战胜日本,救中国,恐怕只有学延安的方法。”从此,卫立煌对共产党的一些主张极为赞扬,对延安出版的刊物仔细阅读,对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更是反复阅读,敬佩不已。这次的延安之行,让卫立煌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每当他遇到抗战或者革命理论的问题时,他便会与毛主席通电,在1939至1941年中,二人往来的电报高达60多封。他对人说:“在延安,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未来”。全国解放前夕,蒋介石几次派人劝说卫立煌去台湾,卫立煌不愿去台湾而到香港避难,1955年3月卫立煌重返祖国,是第一个从海外归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等职。1960年1月1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63岁。卫立煌去世后,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追悼会,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张治中致悼词。悼词中说他“在抗日战争初期,亲眼看到共产党和毛主席团结抗日政策的英明伟大,亲眼看到八路军对敌的英勇斗争,得到了许多启示和教育,同八路军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有利于八路军开展对日的斗争。卫立煌同志对于抗日是有功的,他当时的爱国行动是值得称道的。”这一次访问延安和批发弹药,就是值得称道的爱国行动当中的一件,党和人民是忘不了的。卫立煌秘书赵荣声(地下党员)出版的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