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思路
文摘
2024-09-25 06:27
陕西
《秋天的怀念》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我觉得要上好此篇课文,得这样安排两课时的教学。 其一:初读课文时,让学生思考,秋天怀念什么?为什么怀念?学生初读思考之时,就抓住了文章的关键,把握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其二:细读课文时,我提出的问题是:“秋天看菊”出现了三次,各有什么作用?学生细读课文思考,而后小组讨论交流。第一次作者生病瘫痪之时,脾气暴躁,心如死灰。母亲让他到北海公园看菊,他拒绝了母亲的好意。表现了他没有理解母亲浓浓的爱意,体现了他内心的绝望。又一年秋天,母亲又提议他到北海看菊,这次他没有拒绝,只是随口说好吧,竟让母亲喜出望外,体现了他内心已趋平静。第三次是又一年的秋天,身患重症的母亲已在去年秋天去世,他看到的菊花开得恣肆烂漫,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他的内心愧疚自责,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地活。 其三: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作者的情感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情感的变化是生病瘫痪后内心绝望,继而平静,答应母亲出外看菊,最后母亲去世,他在妹妹的陪伴下,感悟到了母爱的伟大,决心要好好地活。而这些变化,都源自母亲的影响。母亲身患绝症,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只是关心瘫痪的儿子,还要陪伴儿子看菊。母亲的坚强乐观影响了儿子,使得儿子也珍爱生命,重新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一是仔细阅读课文第三段,找出有关母亲和“我”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分析儿子和母亲不同的心态。小组讨论之后,分析出“我”的漫不经心,马虎应付。母亲的喜出望外,乐不可支。这在写作手法上属于对比,突出了绝症中的母亲乐观坚强,真是母爱如山。 二是结合课文第二题,重点分析课后第二题,通过关于母亲的各类描写,感悟到母爱的伟大。 三是细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详写看到的各类菊花,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段话中的一连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写北海菊花的美丽,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意。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地写菊花,恰恰是对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觉悟解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菊花象征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揭示了主旨。“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自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学了此篇课文,我告诉学生:当苦难、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好好活,让这唯一一次的活热烈而辉煌。但愿你们从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母爱,还会看到作者对生命的思索。因此这节课的课堂测试,我出了一个拓展延伸题: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文中的母亲、或是对史铁生说些什么? 学生答案五花八门:妈妈的爱就像空气一样,让我赖以生存,而我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面对挫折和灾难,我们不仅要有勇气去面对,同时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生命是美好,要好好珍惜、好好儿活才是!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命运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来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