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刚刚发现,我之前有写过(翻译)很多篇跟中国德国商会(AHK)有关的文章。
根据编辑器记录,我曾经似乎有写过关于类似于“中国德国商会对中国商业信心降到历史新低”的文章。
而今天,中国德国商会的信心再次降到历史新低。一年比一年低,不知道明年又会降低到什么程度。有趣的是,92%的德国受访企业并没有考虑撤出中国。
前段时间听一位法国经济学家这样说到,德国逆流而上,几乎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在华投资比较积极的西方国家。这应该是“真爱”了吧?
今天的这篇新闻报道立刻让我想起德国各大经济研究所以及国际货币组织在过去几年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下调德国来年经济预测的新闻。
每一次,无论是中国德国商会对中国的信心指数,还是德国各经济研究所对德国经济的预测,它们给出的理由几乎没有明显变化。前年和今天所给出的理由基本上高度一致。是不是很有意思,很有趣?反正我解释不了。
今天这篇跟十天前发表的那篇(在华德企正在为“最坏情况”做好准备,德国驻华大使在第三届德中经济峰会的发言引起轩然大波)有相似之处,可以连在一起阅读。
《莱茵邮报》
由于中国的经济问题和重重障碍,在华德国企业对近期前景的看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悲观。
根据中国德国商会(AHK)的最新商业环境调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预计其所在行业在未来一年会有积极的发展,创历史新低。据该商会称,有29%的企业甚至预计其在华业务会出现下滑。
中国德国商会华中地区执行董事马克西米利安·布泰克 (Maximilian Butek) 在上海表示:“总的来说,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在短期内。所以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表示暂时停止投资。”
马克西米利安·布泰克 (Maximilian Butek)
对于许多德国企业来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销售市场,尽管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但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经营业绩。然而,对于56%的受访企业来说,中国内需疲软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其次是价格压力(52%)。根据中国德国商会的调查,一个新的趋势是通过加强本地化来确保自身的竞争力。40%的企业表示,它们希望在经营上更加独立于德国总部。
在华德企的原则是: 在中国生产,为中国服务,从而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具体而言,这些公司表示希望与中国公司合作,并扩大在中国的研发。
中国近些年来一直经历着严重的房地产危机,这也加剧了内需的下降。这是由于许多中国人将积蓄投资于房地产,而房地产正在贬值。这也抑制了消费者的情绪。布泰克说:“中国正试图从供应驱动型经济转变为消费驱动型经济。然而,消费者信心尚且不足。有关部门尚未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案。”
参与秋季调查的中国约2100家中国德国商会会员企业中的546家企业也感受到了这种影响。
除此之外,中国还面临着与特朗普政府发生贸易冲突的威胁。中国正在与欧盟谈判,以避免对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在激烈的价格战中,中国制造商生产的汽车数量已经超过了国内市场的承受能力,几乎没有利润,因此希望能出口到国外。
中国也越来越重视国产品牌。据中国德国商会分析,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首次将从中国企业购买产品的趋势视为一项重大挑战。与此同时,企业家们也在抱怨一些多年来众所周知的问题(省略)。
尽管中国竞争者受到偏袒并拥有价格优势,但德企长期以来一直是许多行业的创新推动者。然而,压力正在不断增加。8%的受访者已将中国企业视为其所在行业的创新领导者——自口罩以来,这一趋势一直在加剧。
但德企并没有放弃:根据中国德国商会调查,92%的受访者没有考虑撤出中国。不过,也有略高于三分之一的德企暂时不想继续在中国投资。布泰克认为,这是由于这部分人在前几年已经进行了许多投资。51%的企业希望继续在中国投资,但这一比例与前几年相比有所下降。❖
信息出处
https://rp-online.de/wirtschaft/deutsche-firmen-in-china-so-pessimistisch-wie-noch-nie_aid-121765211
什么,还没关注下面两个公众号? 赶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