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网友原本在大厂里工作了十年,见证了无数项目的诞生和辉煌,也亲自参与了不少市场拓展的工作,后来因为某些原因选择离开大厂。
之后他收到了一家小公司全国市场总监的职位邀请,本着跳出舒适圈去打拼新事业版图的他接受了offer,想着能够带领团队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刚上任的他立马去拜访一位重要客户,晚餐期间大家相谈甚欢,为了表达诚意和喜悦,这位总监开了一瓶茅台助兴,酒香四溢,交谈的气氛也非常愉快。结账的时候,看着那张不到6000元的账单,他并未多想,毕竟,之前在大厂时,这样的开销是再正常不过了。
谁知,后面找财务报销的时候,财务说,根据公司规定,他的月度报销额度已经是全公司最高的了,但也只有800元,这意味着这顿饭需要分8个月才能报销完。
总监觉得不可置信!明明是最基本的商务开支,在小公司竟然成了沉重的负担了?这个时候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公司文化、管理理念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缩影,于是他决定选择离职。
有不少人都觉得,从大厂去小公司的人都容易水土不服,因为根本适应不了两种落差。
为什么小公司总难兼容大厂人?
很直观的感受是,大厂出来的员工整体谈论的就是“对齐、颗粒度、组合拳、赋能……”,之前接触过一位据说是阿里出来的负责人,她说:“我这里做培训都是全套标准化,包括课件、讲义、甚至讲课时候说的每一个字都要按照标准模板来。”
除了所有事情爱套模板之外,还总爱搞周报、日报那一套,实在是折腾人!
大厂和小公司之间的差异确实是很大。从规模到资源都不例外,大厂往往有更庞大的规模和丰富的资源,无论是技术、资金还是人才,都让小公司望尘莫及。
在大厂,一个项目可能会动用到几十甚至上百人的团队来进行协作,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分工和流程;而小公司,说不定整个公司加起来也才几百人,资源更加不用说,每个人都需要三头六臂,恨不得你一人身具18般武艺。
另外,在文化氛围上,大厂往往更加成熟、规范(这点确实很不错),一入职立马有人领你去参观,之后培训一条龙,培训体系与晋升路径也是很明确的。但是小公司有些甚至连制度都不完善,流程也不规范,更别提安排培训了。
小公司相对来说更灵活,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在小公司是鼓励员工发挥个人潜能、快速试错的;而且,公司做决策的时候不需要层层审批,多数时候几个人或者老板拍板就行。
这些文化的差异、流程制度的不同,以及管理层的风格都大有不同,让大厂出来的人很难适应,于是水土不服就产生了。
从大厂到小公司该如何适应?
1、调整心态,拥抱变化。
有不少大厂出来的人在小公司也能如鱼得水,前提是他们能够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及对公司的心理预期,灵活变通。
如果一直以“我是大厂出来的,你们都比不上我”这种心态来对待新环境,想必也很难在小公司活下去!任何地方任何环境都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在新的环境就需要用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新的人事物。
2、建立信任,融入团队
小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往往更加直接,有啥事招呼一声就是。放弃掉过往那一套动不动就层层上报的做事方式,别整天拉齐、颗粒度的,入乡随俗,主动和同事交流,了解当中的文化差异,也可以多去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这样一来,和大家的关系拉进了,工作也更好开展。
3、学会管理老板的预期
小公司老板愿意花大价钱请大厂员工来,那肯定是对大厂员工带有一些滤镜的。有不少小公司老板还甚至会觉得请了个大厂的负责人过来,企业的项目就能够起死回生!
也有很多大厂人到了小公司,一上任就三把火,搞各种制度改革,磨刀霍霍向员工。其实这正是职场大忌,没有摸清门路就想跑起来,往往容易被挤压出去。
不妨先跟老板好好沟通交流一下,了解他的期待,多听听新公司的员工声音,一步一脚印地来落实。对于老板布置下来的任务,不要闷声不响就开干,一定要分析清楚难度和现实情况,评估过后再跟老板实事求是地汇报。
大厂有大厂的规则,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门道。从大厂到小公司需要的不仅仅是心态上的转变,更需要加强自己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
REVIEW
公众号推送规则改变,大家把公众号设置【星标】,就不会错过【职场瞎BB】的最新内容啦~
扫码关注我
助你职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