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延迟退休以及养老金并轨的新规出台,网上很多人都纷纷测算起自己的养老金。
那么,假设小王是2000年10月5日出生,月薪6000,从2023年开始在广州缴纳社保,那他退休后能拿到多少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我们先来计算基础养老金。由于小王从2023年开始缴纳社保,假设他持续缴纳至60岁退休(即2060年),则缴费年限为37年。同时,由于未来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平均缴费指数难以预测,这里采用一个假设值进行计算。假设小王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5000元,且他的平均缴费指数为1(即他的缴费基数始终等于当地月平均工资)。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每年的缴费基数与前年的当地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全部加起来求平均。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 =(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15000 × 1 = 15000元
基础养老金 =(15000 + 15000)÷ 2 × 37 × 1% = 2775 × 37 × 1% = 1027.5元/月(这是估算值,实际值会随实际情况变化)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 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小王6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由于小王每月的缴费基数为6000元(假设为缴费基数上限,实际缴纳时可能不一定按6000),且个人缴纳比例为8%(按当前政策比例),则他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为6000 × 8% = 480元。这部分费用将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假设小王持续缴纳37年,且个人账户收益率保持不变(实际利率会随市场情况变化),则他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大约是:
480 × 12 × 37 + 累计收益 =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由于累计收益没法预测,这里仅计算本金部分,即: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480 × 12 × 37 = 21168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 ≈ 211680 ÷ 139 = 1523.6元/月(这是估算值,实际值需要加上实际变化的累计收益)
3、过渡性养老金
由于小王是2023年开始工作的,这意味着小王是在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已经建立之后开始参加工作的,他并没有在制度转换或改革前的“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工作。所以不符合过渡性养老金领取条件,此项为0.
4、总养老金
由于小王不存在过渡性养老金,则他的养老金总额应该是:
总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即:1027.5 + 1523.6 =2551.1元(这是估算值,实际值会随实际情况和政策调整而变化)
个人养老金测算只是作为一个大概值的估算,实际上由于未来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基数、缴费年限、投资收益率等的不确定性,这个数值并不能完全精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养老金的多少与购买的时间长短和金额大小密切相关:缴费的基数大、缴费的时间长,退休时养老金就会相应增多;反之则减少。
REVIEW
公众号推送规则改变,大家把公众号设置【星标】,就不会错过【职场瞎BB】的最新内容啦~
扫码关注我
助你职场成长